一項發表在JAMA網站上的研究發現,那些經歷過抑鬱症狀的人比精神健康的人更容易患心臟病或中風。
研究的具體過程。
這項研究主要在劍橋大學進行,持續了非常長的時間,一共包含了50多萬例沒有心臟病和循環系統疾病病史的人的健康記錄。這些人曾經被納入到兩個不同的研究中,一個名為英國生物庫(2006-2010),另一個名為新興風險因素合作組織(ERFC;1960-2008)。
在加入了上述兩項研究後,研究人員會給參與者提供一個問卷表,用來評估他們的情緒和他們在過去1-2周內所經歷的抑鬱症狀。每個問題最高為5分,0分表示沒有任何抑鬱症狀,5分則表示經歷過嚴重抑鬱症狀。
這兩項研究分別於2010年和2008年結束,對參與者的各種評分調查也止步於此。
10年後,也就是現在,2020年,研究人員再次分析了這些曾參與抑鬱症狀評分的50萬人。他們發現,與得分最低的人相比,那些得分最高,也就是抑鬱症狀最嚴重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臟病或者中風。
增加的風險很小。
在這50萬受試者中,有401219名參與者的數據來自英國生物庫這一研究。其中,抑鬱症狀得分最高的人中,每1000人就有21例心臟病患者;相對而言,抑鬱症狀得分最低的人中,每1000人就有14人患有心臟病。
21和14這兩個數字看似很小,但實際上是為了方便閱讀理解而「縮小」的。這兩個數據與其說是「量」,更像是一個「比例」。實際心臟病患者的數量在這兩個數字的100倍以上。
此外,抑鬱症狀得分最高的人中,每1000人就有15人中風,而得分最低的人群中每1000人就有10人中風。
專家表示,這意味著對於那些抑鬱症狀更嚴重的人來說,每1萬人每年將多出約7例心臟病和5例中風患者。
另一項名為新興風險因素合作組織的研究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這項研究囊括了來自歐洲和北美的21個不同研究,一共有162036位受試者。
迄今為止最靠譜的相關研究。
這個研究結論給出的數字雖然很小,但由於其研究的樣本容量巨大,所以準確性極高,研究結果非常可靠。
即使考慮到會影響和幹擾研究的因素,比如年齡、性別、是否吸菸、糖尿病史、血壓、體重指數和膽固醇水平等,研究結果依然成立。
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之一,伊曼紐爾·迪安傑安東尼奧(Emanuele Di Angelantonio)教授是如此評價這項研究的:
「這是迄今為止將抑鬱症狀與一個人將來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聯繫起來的,最大、最靠譜的研究。它總共包含了50多萬的樣本容量,並且橫跨了數十年的時間長度。」
「研究所觀察到的風險增加程度很小,這只是謎團的一部分。我們現在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以了解這些觀察到的結果是否存在因果關係,以及這種關係背後可能存在著的生物學因素。」
大家不必因為研究的結果而擔憂。
資助了這項研究的一位醫療主任,利什·薩馬尼(Nilesh Samani)教授說:
「我們的身心健康是攜手共進的。從這項研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的身心結合比以前想像的更為緊密。通過進一步探索這一聯繫,我們或許可以找到幫助改善心臟健康的新方法。」
話雖如此,那些目前或者曾經經歷過抑鬱症狀的人需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加以重視,尤其是對心臟健康問題加以防範。
備註:
JAMA網站是國外一個以健康為主題的信息展示與發布平臺。
本文參考了British Heart Foundation網站上的一些文章和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