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福還是禍?蘇貞昌的三倍券成本,從9億新臺幣變成22.5億新臺幣

2020-12-23 中國軍魂v

文|木子 審|樂一

自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給各個國家和地區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世界經濟也因疫情遭受重創。現在抗擊疫情工作已經開展了將近半年,很多國家、地區都開始採取措施恢復當地經濟,除了適當的開放公共場所之外,很多地區政府都實行相關政策幫助民眾度過難關。

臺灣地區的經濟在疫情期間也遭受重創,現如今民進黨正採取措施來振興受損嚴重的經濟。

三倍券成本高達22.5億新臺幣

據媒體報導,民進黨決定推出「三倍券」來恢復受損的經濟,「三倍券」實際上就是民眾可以用1000新臺幣購買價值3000的券,然後用來購物消費。這個政策看似很不錯,其實在實行起來有著很多繁瑣麻煩的流程,而且在消費的時候也不是可以任意購買,該券有著不少的限制。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實行「三倍券」的行政成本為22.5億新臺幣,實際上早在一個多月之前,民進黨蘇貞昌表示實行「三倍券」只需九億新臺幣,預算突然高出這麼多,讓很多臺灣民眾對此議論不斷。

在這個數字被報導出來之後,臺灣國民黨民意代表稱在此前馬英九執政時期所用的成本都沒有這麼高,現如今這麼高的成本到底是在幫助民眾,還是在坑害民眾呢?

民進黨又一次「打臉」

對於此事資深媒體人黃偉翰表示,在此前蘇貞昌作為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信誓旦旦的承諾行政成本是九億新臺幣,現在突然增到22.5億新臺幣,這裡面究竟是怎麼回事?九億這個數字到底是不是真實的?

據悉,在臺灣決定振興經濟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呼籲民進黨可以採取直接發放現金的方式,但是民進黨堅持推出「三倍券」而拒絕了發放現金。

好不容易要推出「三倍券」了,民進黨卻又開始和馬英九執政時期的行政成本作比較,還勵志要把行政成本降到比馬英九時期還要低的程度。

結果卻是民進黨自己「打臉」,不但行政成本不比馬英九時期的低,還高出2.9億新臺幣,這就是民進黨算帳的能力嗎?

自從民進黨決定推出「三倍券」可謂是一路火花帶閃電,結果到頭來還沒開始實行就出現了問題,民進黨的辦事效率還能讓臺灣民眾對他們產生什麼經濟期待嗎?

免責聲明:本文由《中國軍魂》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中國臺灣網

相關焦點

  • 打臉蘇貞昌!三倍券成本從9億新臺幣變22.5億新臺幣
    蘇貞昌。(圖片來源於網絡)中國臺灣網7月29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為了振興受疫情衝擊的經濟,臺灣民進黨當局推出「三倍券」,未料,其行政成本竟高達22.5億新臺幣,與上月4日蘇貞昌表示的作業費用約9億元,是馬英九執政時期發放消費券的一半嚴重不符,從而引來批評。
  • 三倍券成本從9億變22.5億?到底是誰騙了蘇貞昌?
    為了振興受疫情衝擊的經濟,民進黨當局祭出「三倍券」,未料,其行政成本竟高達22.5億(新臺幣,下同),較馬英九時期推出的消費券還要多花近3億元,引來批評。
  • 臺當局「三倍券」加印成本恐達5億元 攤商接受度普遍不高
    中國臺灣網7月1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推出的振興三倍券將於15日正式上路,紙本券預約潮不斷,已確定會再加印。然而基隆知名景點廟口夜市、仁愛市場等眾多攤商接受度普遍不高,連北臺灣最大漁貨批發地崁仔頂的魚行聯誼會都直接貼出公告指出「不收三倍券」。
  • 三倍券花了臺灣納稅人多少錢?答案是511億
    [新聞頁-臺海網] 臺行政機構「主計長」朱澤民23日表示,紓困3.0部分,新增三倍券經費382億元(新臺幣,下同),包含第一波18億元,第二波追加特別預算111億元,振興三倍券的總經費是511億元。
  • 三倍券成本怎麼越來越高? 網一算大怒:真的是北七
    網友在PTT討論三倍券成本問題。(取自PTT)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振興三倍券15日上路後,券紙本購買超乎預期,讓臺經濟部門趕緊加印至1700萬份,「藍委」鄭正鈐粗估成本將會再增加4、5億(新臺幣,下同),而臺行政機構則表示成本不會增加太多。但全臺1千多家郵局配合加班,還得多支出1億元加班費,無疑又增加一筆成本,網友不禁大怒痛批民進黨當局,「真的是北七」。
  • 蘇貞昌用「三倍券」消費還打算報公帳?國民黨諷刺:超賺!
    蘇貞昌用「三倍券」消費還打算報公帳?國民黨諷刺:超賺!蘇貞昌使用「三倍券」購買漫畫。(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13日參訪臺灣漫畫基地,當場使用「三倍券」,也就是民進黨當局為了紓困經濟、刺激消費推出的代金券,購買3000元新臺幣的臺灣原創漫畫送給孫女,眼尖的網友卻發現,蘇貞昌結帳時竟打了臺行政部門的統一編號,疑似要報公帳。
  • 吐槽「三倍券」蠢?臺灣這麼窮它都能套現
    摘要:「三倍券」如果不是為了提振經濟,它的設計簡直是精妙。細品發現,無論是現金還是免費消費券,當然更便利更刺激消費更提振經濟,但也都意味著民進黨當局要一口氣拿出五百個億。老百姓都是實在人,等這畫了許久的大餅等到春去夏來,終於等到臺當局派出蘇貞昌公布「振興三倍券」,結果竟是預付費的!這要也叫天上掉餡餅,難不成是老天爺新開了自動售賣機業務...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6月2日公布振興券樣張,定名為「振興三倍券」。
  • 蘇貞昌買漫畫讓三倍券破功?王世堅怒轟:只搞得大家很累
    (圖/本報資料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行政院長」蘇貞昌以三倍券為孫女買漫畫,本來是要倡導趕快用掉三倍券,沒想到又捲入「統編」疑雲。對此,臺北市議員王世堅質疑,在三倍券期限將屆的17天前,蘇貞昌才把這份三倍券拿出來用,如何能產生三倍的效果?他更批評,三倍券只把民眾和各級承辦人員搞得很累。
  • 臺積電發債1200億新臺幣
    華夏經緯網5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工商時報》報導,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12日召開季度例行性董事會,決議再度在臺灣市場募集600億元(新臺幣,下同)無擔保普通公司債。  臺積電董事會12日亦核准配發今年第一季盈餘配發的每股現金股利2.5元,其普通股配息基準日訂定為9月23日,除息交易日則為9月17日,並於10月15日發放。此外,臺積電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美國存託憑證(ADR)除息交易日亦為9月17日,與普通股一致。  臺積電董事會也核准約1,700億元資本預算。
  • 蔡英文「三倍券」的亂象及其可能的經濟效益
    如今振興經濟效果尚未看到,已讓臺灣民眾普遍對「閣揆」蘇貞昌自詡的「好用、好領、好刺激」高度質疑。在臺灣民眾飽嘗排隊買口罩與防疫酒精之苦將近半年後,蔡當局發放的「振興三倍券」,民眾還是要排隊登記、領取,好不容易領到手,又要花時間了解商家的各種用券「創新」;而各部會各有做法,要求民眾上網、加Line、下載應用軟體,甚至還要提供納稅資料,搞得民眾煩不勝煩,累積滿腔怒火。
  • 海峽熱搜榜|拿「三倍券」兌現,蘇貞昌買漫畫不花錢?
    4 拿「三倍券」兌現,蘇貞昌買漫畫不花錢? 臺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13日參訪臺灣漫畫基地,當場使用民進黨當局為了紓困經濟推出的「三倍券」, 購買3000元新臺幣的臺灣原創漫畫送給孫女,眼尖的網友卻發現,蘇貞昌結帳時竟打了臺行政部門的統一編號
  • 振興三倍券是民進黨「為反對而反對的笑話」
    為了振興受疫情衝擊的經濟,蔡英文當局祭出振興三倍券,卻屢被拿來跟馬英九的消費券做比較。對此,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表示,三倍振興券根本就是民進黨為了有別於馬英九時期的消費券,硬著頭皮發明出來的一個「為反對而反對的笑話」。
  • 「三倍券」網拍詐騙 3人受害損失逾萬元新臺幣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8歲吳姓男子等3嫌利用臺灣當局推行的振興「三倍券」在網拍中詐騙,吳嫌在網拍中謊稱可以8折優惠價格購買「三倍券」,待被害人匯款後即封鎖被害人帳號,警方獲報29日循線逮捕吳嫌等3人,目前已有3人受害、損失金額1萬6000元新臺幣。
  • 親自宣布推行「振興三倍券」 臺「行政院長」引發「調情」爭議
    為了振興島內經濟,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親自宣布推行「振興三倍券」,不料引發「調情」爭議。據臺灣聯合新聞網3日報導,蘇貞昌2日在推行「振興三倍券」的記者會上信誓旦旦地宣稱已立好軍令狀,「三倍券若有任何破綻,唯唐鳳(政務委員)是問」,引發島內對於蘇貞昌藉機推卸責任的批評。3日,臺「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解釋稱,這其實是蘇貞昌與唐鳳兩人開會時常玩的梗,蘇常請唐鳳扮演黑客,因為唐鳳往往說「我有問必答」,蘇便回復「我唯你是問」,「兩人就像情侶一樣調情」。
  • 大內宣玩上火,「小編」加「統編」,再現蘇貞昌被放逐的前兆?
    作為大內宣的直接領導,臺「行政院長」蘇貞昌面對自己親自倡導的三倍券(用1000元新臺幣換3000元購物券)是十分得意的。然而,據臺媒報導,三倍券從7月下旬開始兌領,至今尚有40幾萬人沒領,而且未使用的金額,估計近百億元。再過半個月三倍券就要失效了,蘇貞昌為了宣導,13日親自拿三倍券為外孫女買漫畫,不料竟然捲入「統編疑雲」,外界一片譁然。
  • 三倍券都花出去了? 黃士修曝一重點打臉臺灣當局
    華夏經緯網12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當局為振興經濟推出的三倍券即將到期,而蔡英文也呼籲民眾趕快用掉三倍券,並指當局最後決定不發現金,而是三倍券的初衷,主要就是為了振興臺灣經濟。對此,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質疑三倍券的效果,並指出重點是在替代消費比例,他還要當局別把疫情後經濟復甦當成三倍券的功勞。
  • 臺灣開售「三倍券」這種好事,為何民眾卻不開心?
    中國臺灣同樣是受到疫情困擾的地區,為了改變當地萎靡不振的經濟,民進黨推出「三倍劵」鼓勵民眾消費。民進黨推出「三倍劵」消費券民進黨當局推出的「三倍劵」策略,就是民眾花費1000元新臺幣,就能購買到3000元的消費劵。只不過對於這種劵的領取,以及它的使用限制,也是受到了當地民眾的質疑。
  • 臺積電公布9月營收1275.85億新臺幣
    10月8日,臺積電公布9月營收1275.85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02.44億元),環比上升3.8%,同比增長24.9%。臺積電第三季度總營收為3564.26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844.88億元),季增14.7%,年增21.65%,打破去年第四季度創下的單季新高紀錄。
  • 從「三倍券」看臺灣促進消費的策略及效果
    爭論到最後,5月底的時候,民進黨當局拍板定案,發放「振興三倍券(簡稱三倍券)」,7月15日正式發放。 所謂三倍券,就是民眾出1000元新臺幣,臺灣當局給民眾發放面值3000元的三倍券。這些三倍券在今年年底以前,可以在全臺灣所有的消費場所進行消費。店家在收到三倍券後,在券的背面填上帳號,就可以到指定機構兌換,資金打入帳戶。
  • 斥資6.5億新臺幣開闢 臺北市「最貴公園」啟用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人民網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北市府斥資6.5億(新臺幣,下同)開闢的「大同388號公園」昨天正式啟用,臺北市長柯文哲宣布,未來4年將開闢43座公園;臺北市府公園處表示,43座公園光是用地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