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一個人自小就聰明卻沒放心思在學習上,從小學到初中考試成績永遠穩居倒數三名,連著3年高考落榜,一次更比一次差。您可能很難想像,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其財富人生卻與學習文具相伴而行,靠著不起眼的一支筆、一把尺子,賣出市值250多億的行業銷售冠軍,這也算是一個奇異的商業傳奇吧!
從潮汕走出的文具龍頭企業雙胞胎首富
晨光文具總裁、創始人陳湖雄
今年6月青島上合峰會上,從會議筆、便籤本、會議記錄本到文件夾,均是由晨光文具提供的。作為全球最大的文具製造商之一,目前晨光文具在全國覆蓋超過7.5萬家零售終端,每年推出上千款文具新品,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合作夥伴遍及全球。
過去近十年裡,晨光文具持續保持兩位數的快速增長,去全年全年公司營收63.57億元,而2018年上半年,已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86億元,公司市值曾一度高達257億元。
10月下旬發布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迎來了一對雙胞胎億萬富豪,他們是晨光文具的陳湖文和陳湖雄兄弟,其身家分別為76.6億元和75.2億元,堪稱文具界首富。
2015年1月27日,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從股權架構上看,實際控制人是陳湖文、陳湖雄雙胞胎兄弟以及其姐姐陳雪玲,三人控制的股權比例合計高達70.44%,具體的股權比例分別為27.37、26.98、16.09%,且三人為一致行動人。目前,晨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控股股東,持有上市公司晨光文具58.26%的股權。
目前,陳湖文為晨光文具董事長,其雙胞胎兄弟陳湖雄為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公司日常運作主要由陳湖雄負責,系晨光文具的關鍵靈魂人物。雙胞胎兄弟的姐姐陳雪玲,亦是創始人之一,現任晨光文具副總裁。
晨光文具雙胞胎老闆:董事長陳湖文、總裁陳湖雄
來自潮汕上市公司,是A股市場上一支極其強大的財富板塊。與其他地域稍有不同的是,潮商企業文化中,既強調個人開拓打拼的因素,更講求家族、宗族及地緣上的關係,甚至還夾雜宗祠、宗教以及民間信仰的文化氛圍。
在現代企業運作的大背景下,潮商家族企業更似一種混合式管理模式,一方面保留著傳統「家族化」管理,另一方面也積極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手段,善用外人、能人,企業在具體管治上多採用職業化運作。
以家族形式登上A股富豪榜,在潮商家族群體中特別多;這一類上市公司股權,多分散於家族成員手中,如父子、兄弟、姐妹,夫妻乃至姻親關係等。晨光文具的股權由「兄弟+姐姐」掌控,而同處潮汕地區的奧飛娛樂蔡冬青家族中,董事長蔡冬青與副董事長蔡曉東為兄弟關係,蔡東青兩兄弟及母親李麗卿分別為第一、二、三大股東。
總之,這一切足以印證潮汕上市家族企業重視家庭、家族親情的地域文化特點,透過股權分布,也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潮商家族企業的創業形態,有著濃厚的家族色彩。
谷饒首富晨光陳氏家族發家記
谷饒橫山村雙聖母廟
晨光控股集團的陳湖文、陳湖雄雙胞胎兄弟,均生於1970年7月,其姐姐陳雪玲大兩兄弟3歲,生於1967年10月,他們祖籍是廣東汕頭潮陽的谷饒鎮橫山村,三位創始人也是谷饒首富。
二年前的農曆正月十七日,谷饒橫山舉辦了四年一次恭迎雙聖母慶典活動,當時隨同媽祖蓮駕出遊的遊行隊伍有1000多人,其中,晨光陳氏家族誠心置辦的500多萬壕供桌震驚潮汕。供桌上,鮑魚、冬蟲夏草、燕窩魚翅、金錢鰵魚膠等不算,光是12瓶高檔洋酒,就值45萬多元。
雙聖母,指的是珠珍娘娘和天后聖母,天后即媽祖;而珠珍娘娘,是潮汕及閩南地區民間敬仰之神,相傳珠珍娘娘為玉皇大帝長女,與兩個妹妹分別主治天花、麻疹和水痘疹,為百姓祛除疾病。
家族企業是企業和家族二個系統的疊合,兼具企業和家族的屬性,而家族史中,民間信仰是其中一條重要紐帶關係。尤其是,一個地域的文化,與該地域的民間信仰、社會發展和人文心態是相互交融的;同樣,一個家族企業的文化及價值觀建構,自然會包含密切的地緣、血緣和俗緣的關係,因此,研究家族企業傳承及成長歷史,離不開民間信仰。
谷饒橫山陳氏:拱儀祖譜牒
晨光陳氏祖地的谷饒橫山陳氏,現編有《谷饒橫山陳氏:拱儀祖譜牒》,事實上,從雙聖母的民間信仰中,也可以洞悉橫山陳氏先祖的源流歷史。從橫山九世拱儀公開基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橫山陳氏始祖陳仕穎,祖籍福建莆田。宋端平三年,穎公)任潮陽知縣,任滿落籍潮陽城南,於此開基繁衍,其裔孫分布在潮汕等地。陳仕穎之墓,位於潮陽金浦三堡青官水庫內,在地人稱為「絲線吊金鐘」古墓。順帶一提,供奉陳氏一世祖仕穎公及其後裔列祖列宗神位的「肇禋堂」,位於潮陽文光塔邊,即棉城中學的舊址旁。
說及谷饒首富晨光陳氏家族發家記,就先從核心人物陳湖雄聊起,其雙胞胎兄弟陳湖文雖為公司創始人之一,可他是1997年起才涉足文具製造行業。
晨光文具總裁陳湖雄(左)
陳湖雄做小生意頗有眼光,號稱文具界「筆王」,可打小讀書卻沒什麼天分。從小學、初中,成績經常是班級墊底,不過,他卻很會搗鼓小生意,據說,10餘歲時就跑去谷饒鎮上擺攤子,賣花生。
連續三年參加高考,成績靠的一次比一次差,1987年,參加完最後一次高考的陳湖雄,終於發現自己根本不是讀書的料,決定出去打工。1989年秋,適逢路過一家文具廠招工,抱著碰碰運氣的陳湖雄,憑著小時候會賣花生的小機靈,拿到了當推銷員的崗位。後來,他說起為何選擇文具行業來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選擇文具行業,考慮著其關乎千萬家庭孩子的成長與學習,覺得是非常驕傲的一個行業。」
有人說,平常寫字用的筆,是一個門檻很低的行業,而陳湖雄又是一個不愛學習的人,選擇可能是衝著其低門檻,可陳湖雄對此說法卻是否認。雖說成功總是歸於有準備的人,但也不排除「運氣」,不過,「運氣」不等於「機遇」,只是多了一份可能,把機會運用好並堅持下去,才能獲得最終成功。陳湖雄及其家族與文具業結緣,可以如此解釋。
靠著一股拼勁、蠻勁、巧勁,陳湖雄很快地從工廠的營銷隊伍「脫穎而出」,很短的時間裡,從推銷員、推銷組長晉升到銷售經理,而且他連續8年榮獲廠銷售冠軍。據說,他經手的銷售額,佔到全廠營收額的四成,與之同時,他也攢下了20多萬元存款。可令他想不到的是,那家工廠卻在金融危機摧殘下,倒閉了。
不過,十年的磨鍊,讓陳湖雄對整個文具行業的運作規律了如指掌,決定與雙胞胎哥哥陳湖文聯手創業,逐步成為韓國、臺灣等新潮文具的代理商,可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他代理的「麥克美高」品牌也難逃倒閉的命運。而正因如此,陳氏兄弟開始把目光轉向文具產業鏈的製造環節,終於闖出自己的一條新路。
陳湖雄的太太、晨光彩虹公益會長郭少霞(前排右2)
陳氏雙胞胎兄弟的「晨光」發展歷程,大約經過了五個階段:即1990~1996年的貿易起步階段,1997~2003年的制筆階段,2004年~2007年的渠道和品牌建設階段,2008~2012年的集團化運作階段,2013年至今的變革和創新階段。
1999年,陳湖雄家族在上海奉賢青村鎮的金錢公路邊買下6畝地,開始晨光筆業。「晨光文具」,原名「中韓晨光文具製造有限公司」,註冊於2001年,當時,製造主要放在上海,而設計則在韓國。至於為何將企業放到上海而非潮汕老家。陳湖雄曾表示:「當時考慮到如果要做終端開零售店,必須依靠品牌來支撐,不然肯定做不起來。」「短短時間內建立起自己的品牌,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權衡再三,決定在上海組建制筆工廠,取名『晨光』,從上海、英雄、永生等老品牌筆的發祥地上海起步。」
創品牌,上海自然比潮汕更有優勢,更重要的是,上海有國內製筆業最完整的產業鏈,晨光製造從上海起步,從策略上是選擇對的。
如今,街頭巷尾尤其是學校周邊,到處是晨光文具店。另外,由於先後獲得了米菲、史努比、冬己、畢卡索等國際知名動漫品牌的授權合作,晨光文具也走進孩子們的心,成為行業多個細分市場的領跑者。
更重要的是,晨光在渠道和品牌戰略上積極採用「夥伴天下」策略,在全國範圍內構建了「1000多家供應鏈夥伴、30家一級(省級)合作夥伴、近1200多家二、三級合作夥伴,7萬多家晨光文具樣板店、加盟店、辦公會員店」的龐大營銷網絡,產品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合作夥伴遍及全球。近年來,晨光又拓展專業辦公領域,創辦了晨光生活館直營大店模式,由過去的學生消費人群延長至年輕消費者為目標人群。
晨光文具工廠生產車間
如今的晨光,是文具業名副其實的渠道之王。坐擁7萬家終端店,而且從事的是低值易耗品,產品的消費量及其背後的品牌價值都極其客觀。
為實現渠道夥伴的利潤最大化,晨光建立了獨一無二的「夥伴金字塔」模式,即層層投入、層層分享。而其推出「快速消費品大流通模式+直銷模式」渠道分銷模式,事實上就是成功引入保險行業直銷模式的一種再創新,各層級之間形成了一種緊密的利益關係,是一個利益命運共同體。
一支筆、一把尺子、一個小書夾,都是小物品,也可說是「小生意」,可小生意也考驗創造的財富奇蹟,甚至會讓人匪夷所思,為什麼呢?從晨光陳氏家族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成功沒有捷徑,每一步都須踏踏實實去走。對產品的極致追求,是其不斷成功的根本。專注細分領域、專注創新,專注品牌打造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並長期堅持下來,就可以把自己打造成這個細分小行業的冠軍。
一波說改革開放40年,前進中的中國家族企業(39)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