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彌勒當知,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樂欲聽法。是諸菩薩,見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為因緣。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六十小劫不起於座。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是時眾中,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惓。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說是經已,即於梵、魔、沙門、婆羅門、及天、人、阿修羅眾中,而宣此言:如來於今日中夜,當入無餘涅槃。時有菩薩,名曰德藏,日月燈明佛即授其記。告諸比丘:是德藏菩薩,次當作佛,號曰淨身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佛授記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
譯文:
彌勒菩薩,你應當知道,那時法會中共有二十億菩薩,個個喜歡聽佛說法。這些菩薩看見佛的白毫相光照耀東方諸佛土後,都深感自己從未見過,所以很想知道這種佛光之所以發放的有關因緣。那時,有一位菩薩,名叫妙光,他一共有八百個弟子,都隨他一起來日月燈明佛的居處聽法。日月燈明佛,從禪定之中起來後,為妙光菩薩講說大乘經典,經名叫《妙法蓮華經》。此乃教化大乘菩薩的無上法門,常受諸佛的護持與關懷。日月燈明佛講說《妙法蓮華經》一共歷時六十小劫(註:相當於十幾萬年的一種時間單位)。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佛一直端坐不動,身心不亂。那時,法會中的聽眾也都各坐一處,不起於座,歷時六十小劫而身心不動。他們聽佛宣講如此妙法,個個全神貫注,如醉如痴,六十小劫猶如一頓飯工夫就過去了。當時,法會之中的所有聽眾,沒有一人身體疲倦,心神懈怠。日月燈明佛曆經六十小劫,說完此經後,便當著梵天王、魔王、沙門、婆羅門以及天神、人眾、阿修羅等大眾之中宣布道:如來世尊將於今天夜裡進入無餘涅槃。那時,在場的眾人中有一位名叫德藏的 菩薩,日月燈明佛當眾為他授記,告訴比丘們說:這位德藏菩薩將在我涅槃後成佛,其號為淨身、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日月燈明佛授完記後,便於半夜之時,入於無餘涅槃。
原典:
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滿八十小劫為人演說。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王子、供養無量百千萬億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燃燈。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貪著利養,雖復讀誦眾經,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號求名。是人亦以種諸善根因緣故,得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嘆。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菩薩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薩,汝身是也。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譯文:
日月燈明佛滅度後,妙光菩薩便傳承師說,一心受持《法華經》,為眾生演說開示,歷時八十小劫。日月燈明佛的八位王子皆師從於妙光,妙光則悔之不倦,殷勤教化,使諸王子堅定了求證佛智的信心。這八位王子為了追求無上聖智而恭敬供養了成千上萬個佛,最後終於自身成佛。其中最後一位成佛者名叫然燈。妙光菩薩的八百弟子中有一位名叫求名的人。此人貪求名利,追求享樂,雖然也在讀誦各類佛經,但總是理解不了,讀過之後便全忘了,所以稱其為求名。不過,此人雖然慧業未修圓滿,但其所植福業不小,善根深厚,他曾在千萬佛面前,供養,恭敬、尊重、讚嘆。彌勒呀,你可知道,那時的妙光菩薩是誰?他不是別人,正是我的前身。那位求名菩薩正是你的前身。今天,我看見釋迦牟尼佛所現的這種瑞相,與過去日月燈明佛說法時的瑞相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我想今天如來世尊將是要說大乘經了,這經即是《法華經》,一部教化大乘菩薩,常受諸神護持的無上妙法。
原典: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譯文:
這時,文殊師利菩薩想複述剛才所講的故事,便以偈頌形式對大家說到:
原典:
我念過去世,無量無數劫,
有佛人中尊,號日月燈明。
世尊演說法,度無量眾生,
無數億菩薩,令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時,所生八王子,
見大聖出家,亦隨修梵行。
時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
於諸大眾中,而為廣分別。
佛說此經已,即於法座上,
加趺坐三昧,名無量義處。
天雨曼陀華,天鼓自然鳴,
諸天龍鬼神,供養人中尊。
一切諸佛土,即時大震動,
佛放眉間光,現諸希有事。
譯文:
我回想過去無量無數劫中,有一位人中至尊的古佛,號日月燈明。這位世尊廣宣佛法,度脫了無量無數的眾生,使數億菩薩證悟了佛的大智大慧。佛未出家前所生的八王子見大聖出家修行,也都跟著出家習佛。當時,這位如來世尊正在大眾之中廣泛演說一部名叫《無量義》的大乘經典。佛講完此經後,便在座上打坐,進入深妙的禪定之中。這時,天空下起曼陀羅花,天鼓也自然鳴響。諸天眾、龍眾以及各類鬼神都來虔誠地供養這位人中最尊的如來世尊。忽然間,大地震動起來。日月燈明佛的眉間放出奪目的瑞光,顯然出稀奇而美妙的景象。
敝寺願以轉發佛訊之功德:
法務祈福回向世界和平,人民安樂。正法久住,法輪常轉。災障消滅,禍患不生。法界有情,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同生極樂。阿彌陀佛,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