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中式英語採訪走紅 專家稱因英語教學應用脫節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記者中式英語採訪走紅 專家稱因英語教學應用脫節

  [熱點冷眼]「中式英語」視頻走紅:中國英語教學的敗筆還是突圍?

  一段記者採訪尚比亞官員的視頻今日在網上走紅,獲得數萬微博網友關注和轉發。視頻中,一位男記者和尚比亞官員對答,網友稱其「發音夾雜方言腔調,語法存在中文思維痕跡」,掀起了一場關於「中國式英語」的爭論。有人說,這是中國英語教學僵硬呆板的表現,有人說,只要能溝通,「中式英語」又何妨?

  網友「小橋流水」說:「看了這個視頻,我突然對自己的口語自信了。」網友「流星雨rain」說:「記者一開口,世界都安靜了。但是老外居然聽懂了,還真難為他了。」網友「木瓜牛奶」說:「聽了這發音,我跪了,氣死英語老師啊。」

  記者觀看此視頻時發現,視頻中記者一共用英語提出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What is your view about Five Bricks Countries?」 第二個問題是「How do you see China’s development in recently years」? 第三個問題是「How do you s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Zambia in development」? 其中,「how do you see」成為了網友吐槽的另一個雷點。有網友質疑:「這幾個單詞對應的中文是「你怎麼看」,明顯是中文思維,不會是用漢語拼音對照來學英語的吧?」

  網友關於發音和語法是否準確的吐槽,讓人不由聯想到許久以來關於中國英語教育的討論。英語是中國大學入學考試的考核科目,也是研究生招錄考試的必考科目。有專家認為,我國英語教學遵循標準化的教學和考試模式,教學與應用脫節,一個普遍現象是筆頭能力強於聽說能力,應對考試的能力強於社會交往能力。

  除此之外,參加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公務員招考等也要考英語,英語考試作為升學和職稱評定必須通過的「門檻」,讓英語教學更朝著「行政評價」方向演變,很多人的學習目的更具功利性,而非為了提高語言能力。

  網友「正能量快來」說:「很多人可能過了四六級考試,卻不會交流,張不開口。英語在中國快淪落成考試工具了,這樣的語言學習又有什麼意義呢?」

  一名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對記者說,在國內的課堂上,他的語法知識學得頭頭世道,到美國時甚至可以犀利指出外國老師的語法錯誤;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卻遭遇無法與人溝通的困境。「我剛到美國甚至無法跟別人交流,在國內學的英語與實際交流中的英語差距太大。在國內,很多英語教學都是採取『灌輸方式』,讓學生『死記硬背』應付考試,這跟『應試教育』的慣性有關。」

  今年兩會期間,有專家建議,中小學應該將英語作為選修課,大學招生時也應採取更多元的評價標準,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職業發展規劃來決定是否學習英語。很多網友非常認同這個建議。對於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員來說,深入和標準化的學習非常重要,對於他們考量的標準也應該嚴格。但是對於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人來說,能夠無障礙的交流,目地則已經達到。

  所以有一部分網友堅持認為,熱傳視頻中的英語對話其實無可詬病,只要交流無障礙,「中國式英語」也並無不妥。「語言就是一種交流的工具,本來就不是用來比高下的。在日常社會交往中只要能相互聽懂或領會對方就達到交流目的,這就是語言的本質。」(記者 陶葉)

相關焦點

  • 央視記者英語採訪遭吐槽:對方聽懂了就是勝利
    這名央視記者用英語採訪非洲官員。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吳瑕) 近日,一段央視記者採訪尚比亞發展署官員的視頻在微博上 迅速走紅。  英語發音語法都很標準  可惜是中式的  26日的《朝聞天下》中,央視記者專訪了尚比亞發展署總監安德魯。這條播出時間僅1.5分鐘的新聞在昨天成為了微博的熱議頭條。新聞中,出鏡的央視男記者一共用英語提出了三個問題。
  • 大學英語被指與實際脫節 成最令學生失望課程
    記者在隨機採訪中也發現,很多人認為大學英語課程並沒有什麼效果,自身的英語水平在大學期間也沒有明顯提高。近日新京報所做的調查還顯示,有52.5%的參與者認為「大學英語課沒用」。  「的確,我們的大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普遍不滿,大學英語已成為最令大學生失望的課程之一。很多人通過四六級考試之後,更是對英語沒有什麼興趣了。」
  • 網友調侃央視記者英語採訪口音是小題大做?
    近日,一段央視記者用英語採訪尚比亞發展署總監安德魯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視頻中的一位央視男記者操著一口流利的「中國方言式英語」發問,尚比亞官員也能聽得明白,對答自如。本來一條普通的採訪消息,卻因為央視男記者的口語發音而引發網友的熱評。有的網友吐槽稱「我突然對自己的口語有自信了」,有網友諷刺稱「口語是體育老師教的吧」,也有網友一本正經地指出其語法錯誤。除了批評性的聲音,也有網友送上鼓勵,「對方聽懂了就是勝利」、「小哥說得特自信」。  網友紛紛嘲笑提問者的口語「口音不純」、「語法錯誤」。可是,一次普通的採訪提問,有必要承擔英語口語和語法的示範作用嗎?
  • 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進展多 人工智慧英語教學平臺受青睞
    人民網北京5月6日電 第三屆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展示交流活動5日至7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記者從交流活動中了解到,信息技術正在推動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模式變革與創新,基於人工智慧的英語教學平臺為新時代英語教學賦能,受到全國廣大師生的青睞。
  • 朱婷賽後英語接受採訪,中式英語稱讚香港球迷 評論區炸了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每次爆出些熱點事件後,網友評論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下引發了不少網友討論的【朱婷賽後英語接受採訪,中式英語稱讚香港球迷】,這條新聞短短1小時內已經收到了2266條評論,有人表示質疑,有人贊同,有人甚至還在評論區激烈討論了起來,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吧
  • 美國流行「中式英語」:no can no BB 不行就別嚷嚷
    語言學者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式英語被外國人所接受,表明中式英語得到世界的認可,已融入了國際生活的方方面面。【熱詞「出國」】最近,不少網友發現在中國社交網絡上走紅的類似「you can you up」這種中式英語短句出現在美國俚語網站上。
  • 卡西歐攜手中行協,聚焦電子辭典英語教學應用
    (原標題:卡西歐攜手中行協,聚焦電子辭典英語教學應用) 2020年
  • 英語教學 病在何處
    高校學生花了大量時間學習英語,卻無法有效地使用英語。問題何在?說得直白一些,高校英語教學的導向就是根本錯誤的——事情壞就壞在,制訂高校英語教學方案的,大都是搞英美文學研究出身的學究。他們對於英語在社會化大生產和勞動實踐中的需求,簡直一無所知。因此,他們編寫教材僅從一己的狹隘視角出發,並未考慮英語在勞動實踐場景中的實際應用。
  • 中式英語走紅推特:這大概是中國人最了解的英文
    中美兩國網友的口水仗由來已久,在這場口水仗中,越來越多中國網友出徵推特,以上兩句極具中國特色的英語也就這樣誕生了。川普把病毒稱為「Chinese Virus」後,得到了部分美國網友的支持,有一位網友留言:Yes.
  • 專訪ESL英語教學專家:口音是你的特色,不是你的缺點
    本期嘉賓:本期做客《饒舜英語訪談》的嘉賓是著名資深的英語教材編寫專家Lewis Lansford先生,他將和主持人饒舜一起分享探討什麼是真正的英語學習,英語口音在英語學習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中式英語」真的就那麼不被人待見嗎?相信看完本期節目的您將重新定義國人眼中的「中式英語」。
  • 中式英語之鑑
    中式英語是指那種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語又非漢語的語言文字,也可稱其為「具有漢語特色的英語」。那麼我們怎麼樣在翻譯過程中識別自已譯文中的中式英語並將其改成地道的英語呢?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II.識別和改正譯文中的中式英語(要想將自己譯文中的中式英語改成地道英語,首先我們需要將中式英語從譯文中識別出來,而要想識別中式英語,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中式英語都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了解了這些,在翻譯過程中我們便可做到有的放矢,快速查找到譯文中的中式英語,並將其改正了。)
  • 培生集團出版少兒英語新教材 或再現新概念英語輝煌
    說起英語,大多數學習者都應該知道《新概念英語》。培生集團就是《新概念英語》的出版機構,近年來,儘管出版了很多英語教材,但始終沒有超越《新概念英語》的教材。近日,培生集團最新出版了《朗文英語直通車》系列少兒英語教材。培生集團教育資源銷售副總裁崇寶欣稱,希望《朗文英語直通車》能夠再現當年《新概念英語》的輝煌。
  • 披著英語外衣的漢語——中式英語問題
    中式英語是披著英語外衣的漢語。因為其表面上看都是英語單詞或單詞組成的句子,有些從語法方面看也似乎無懈可擊,但因本質上受漢語思維的影響,表達上並不符合英語的習慣,大多數時候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是不能理解的。比如,在學生中比較知名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被譯成「Hard hard study, Day day up」(戲謔的成分大)。
  • FAST首席英語教研專家羅娟:背單詞並不難
    本文採訪的是FAST智能教育平... 近兩年,自適應學習、教育機器人、AI老師等成為教育行業的熱詞,越來越多的教育企業走在探索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路上。
  • 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摘要:《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開展英語合作學習是是實踐新課程標準的重要途徑。關鍵詞:合作學習;英語教學;應用我在教學過程中深深體會到八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直線下降,成績也不如以往,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決定試試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針對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管理,也參考專家們的理論指導,最後我們的學生不但對英語重新有興趣
  • 中式塑料英語?你以為的口音問題其實是思維問題
    【導讀】無論中式口音,還是塑料英語、啞巴英語,其實都是英語思維不足的表現:人們在說英語的時候,大腦裡受到根深蒂固的漢語思維影響。英語思維的養成要在學習之初就刻意訓練,讓兩種語系獨立運行。這幾天,一則關於蘇州外國語學校常熟分校的招生視頻火了。
  • 250個中式英文詞彙收入《牛津英語詞典》
    作為全球權威的英語詞典,《牛津英語詞典》收錄新詞有何標準、在其悠久歷史中吸納了多少個「中國血統」詞彙呢?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詞典總編輯劉浩賢向新華社記者介紹,牛津詞典有幾種途徑用於跟蹤和提取新詞。比如,有一個專為語言學研究而設計的電子語料庫,裡面匯集了不同類型的書面語和口語。根據這些語言的使用情況,語料庫會「推薦」備選詞。
  • 如何巧妙避免雅思口語中的中式英語?
    雅思口語在雅思備考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雅思口語考試中,很多考生都受到中式英語的困擾,這是低分的原因之一。雅思口語考試是考生和考官正面交鋒的一場戰役,想要取得好成績同學們一定要掌握一些招數。以下是小編給大家分享關於如何巧妙避免雅思口語中的中式英語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正在準備雅思備考的同學。
  • 英語老師聽了「想罵人」的中式英語,學霸一臉懵,學渣:秒懂!
    大家還記得,我們剛上初中時,是如何學習英語的?那個時候,很多人沒有條件,再加上一些教學方法不科學,還沒有學音標就開始學習英語單詞,語法還沒有學會,就要開始使用單詞造句!在這個時候,學渣們就開始了造各式各樣的「中式英語」。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英語老師聽了「想罵人」的中式英語,學霸一臉懵,學渣:秒懂!
  • 一個滿腦子是英語語法的專家實際英語應用比不上一個文盲
    掌握英語思維語言大道,駕馭世界各地英語口音,讓溝通無極限,英語學習追求的英語本身的真知,真理,真諦,有英語萬變不離其宗的法寶,提高格局和品位的良品,智慧的鑰匙,熟練使用英語的燈塔,人類思想的盛宴,學好英語的內涵、意義和哲學。一位英語語法專家剛下飛機,正在找飛機場的出口,剛好一位機場工作的英國人在整理衛生,於是就問那個英國人,出口在那裡,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