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的券業股權激勵:5家券商成功試水,華泰證券回購金額最高...

2020-12-15 財聯社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證券公司與職業經營團隊、員工之間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公擔機制,建立股權激勵機制及員工持股計劃,提高長期激勵,是提升證券公司發展實力的重要手段。2019年至今,已有5家券商成功試水。

根據財聯社記者統計,目前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的5家券商中,4家券商獲得帳面浮盈,其中招商證券浮盈比例為37%,浮盈金額達2.46億元。人均金額來看,剔除高管後,國泰君安股權激勵平均為313萬元,華創證券員工持股平均為104.7萬元,招商證券員工持股平均為73.2萬元,東方證券員工持股平均為5.6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華創陽安再次提出回購佔公司總股份1.88%的股票。截至公司三季報,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已進入前十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持股帳面浮盈並非檢驗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成功與否的第一指標,公司持久的業績表現以及由此帶來的股東回報,或更應被關注。

招商證券員工持股浮盈近4成

證券行業是人力+資本型行業,人才是核心競爭力,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有助於證券公司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使管理層和核心員工直接或間接成為公司股東,在大股東和職業經營團隊之間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公擔機制,提高長期激勵,提升證券公司的發展實力。不僅上述作用,今年以來,隨著資本市場註冊制改革的深入,也對上市券商股價有所提振。

以目前有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的券商來看,截至12月10日收盤,除東方證券H股外,另外4家券商的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均獲得了帳面浮盈。

率先完成回購的招商證券收穫浮盈更高。招商證券員工持股計劃浮盈37%,帳面浮盈達2.46億元;國泰君安的股權激勵浮盈3.86%,帳面浮盈5963萬元;華創陽安員工持股浮盈7.79%,帳面浮盈3748萬元;華泰證券的股權激勵浮盈0.7%,帳面浮盈1145萬元;東方證券股權激勵帳面帳面浮虧396萬元。

招商證券此前公告稱,截至2019年12月19日,公司已回購A股股份4002萬股,佔總股本的0.5974%,回購最高價格18.45元,回購最低價格16.14元,回購均價16.59元,回購總金額6.64億元。

國泰君安此前公告,公司於7月17日完成回購,實際回購A股股份89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0.9991%,回購最高價格21.49元,回購最低價格16.09元,回購均價17.34元,回購總金額15.43億元。

華泰證券12月初公告稱,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累計回購A股股份8809萬股,佔總股本0.9705%,最高價23.08元,最低價為17.19元,已支付的總金額為人民幣16.26億元(不含交易費用)。粗略估算回購均價為18.46元。

華創陽安公告稱,截至2020年9月2日,公司通過回購專用證券帳戶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數量為394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2.27%,最高成交價為13.96元,最低成交價為11.07元,總金額為4.81億元(不含印花稅、佣金等交易費用),回購均價為12.19元。

東方證券公告稱,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已通過「東方證券員工持股計劃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及「東方證券員工持股計劃2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在二級市場累計買入公司H股股票4953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708%,成交金額合計為人民幣2.23億元,回購均價約為5.34港元。

券商股權激勵的實際效果如何?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付立春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員工持股和股權激勵是實現從管理層到員與企業利益共享和風險公擔的重要手段,有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券商收入和資本市場的發展高度正相關,員工的薪酬彈性非常強,這也導致股權激勵效果不如其他彈性弱的行業,券商股權激勵的行權條件更多取決於市場自身的更高彈性。

華創陽安近期再次公布了新一輪迴購計劃。12月1日,華創陽安公告稱,若按最高回購金額、最高回購價格上限測算,預計回購股份3,276.54萬股,佔已發行總股本的比例為1.88%。

各家券商股權激勵如何實施

根據國泰君安股權激勵方案,激勵股票分三次解除限售,限售期分別為自相應授予部分股票登記完成之日起24個月、36個月、48個月,解除限售比例分別為33%、33%、34%。公司對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設定業績條件,分年度對公司業績指標、單位(部門)業績指標和個人績效指標進行考核。其中,公司業績層面主要指標包括歸母淨利潤(權重50%)、加權ROE(權重40%)、金融科技創新投入(權重10%)、綜合風控指標(門檻指標)。

此外,綜合風控指標被設定為門檻指標。若國泰君安該項指標未達成「證券公司分類結果不低於A類A級且未發生重大違法違規事件」這一門檻值,則對應批次的限制性股票不得解鎖。體現了國泰君安一貫重視合規風控的經營理念。

雖然華泰證券的股權激勵方案並未公布,不過公司在2020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啟動 A 股股份回購計劃,用於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深化落實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員工與公司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化機制,進一步激發公司活力。

華創陽安、招商證券、東方證券實施的均為員工持股計劃。

在參與對象認定上,招商證券員工持股方案中也給出了限定,參與對象的選拔規則參考市場實踐制定,按員工在公司任職的崗位層級,並結合司齡和績效考核結果甄選。參與對象為與公司或下屬全資子公司籤訂勞動合同的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D層級及以上層級人員以及其他核心骨幹員工。

東方證券和華創陽安的員工持股計劃對人員的限定相對寬鬆,且員工持股的鎖定期均僅有12個月。相比之下,招商證券的員工持股鎖定期為36個月。

從參與人數來看,東方證券員工持股參與人數最多,達到4000人;招商證券員工持股參與人數為1157人居次;華創陽安員工持股參與人數為500人;國泰君安股權激勵參與人數為440人。

監管鼓勵券商實施股權激勵

本輪券商啟動股權激勵起始於上交所的一份公開文件。

2018年11月23日,上交所發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規定上市公司可用於回購股份的資金主要包括自有資金、發行優先股和債券募集資金、金融機構借款、超募資金等。有業內人士指出,回購資金來源的擴寬或進一步增強後續上市券商股份回購的意願。

2019年5月,中國證監會機構部下發的《關於支持證券公司依法實施員工持股、股權激勵計劃的函》,支持證券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規定上市證券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應當按照要求依法通過資產管理計劃等形式進行。

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頒布,其中第四十條規定,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者員工持股計劃的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可以按照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持有、賣出本公司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

四個月後,證監會也以內部文件的形式鼓勵券商開展股權激勵。

7月17日,證監會有關部門向派出機構發出《支持證券基金行業實施組織管理創新》的文件,文件中指出,為提升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核心競爭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證監會支持證券基金行業實施組織管理創新,一是鼓勵市場化併購重組,二是支持券商、基金開展股權激勵計劃。

證券公司向來是人力資本高度密集的行業,對人才和技術的依賴性非常強。人才競爭激烈,目前激勵主要以短期激勵為主,缺乏中長期激勵政策,是人員高流動的原因之一。

反觀成熟市場經驗,股權激勵佔投行收入比例非常高。東興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舉例,股票期權在瑞銀員工薪酬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高管薪酬中股權激勵的比例佔到將近50%。具體來看,瑞銀高管薪酬中固定薪資佔比20%,獎金佔比80%左右,其中40%的獎金為現金支付,按照「現金平衡計劃(60%:20%:20%)」的比例分3年遞延發放,60%的獎金為股權支付,通過「業績股票單位計劃(20%)」和「高管持股計劃(40%)」在3年和5年後逐步歸屬。此外,瑞銀對高管持股還有諸多限制性條款。比如最低股票數量限制、處理權條款、股權激勵計劃與公司績效掛鈎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證券2019年3月曾推出規模近300億元的股權激勵草案,但一直未有更新進展。

相關焦點

  • 國泰君安22億股權激勵回購報告書閃電出爐,1年內完成回購,激勵條件...
    根據股權激勵方案,公司考核主要指標包括歸母淨利潤(權重50%)、加權ROE(權重40%)、金融科技創新投入(權重10%)、綜合風控指標(門檻指標),與直接業績的整體關聯度高達90%。自國泰君安6月7日發布股權激勵草案以來,華泰證券、天風證券、中泰證券、華金證券等4家券商研究所迅速發出了研報,均對國泰君安給予了好評。
  • 鼓勵券業併購重組政策刺激,券商股拉升,方正長江等領漲,中資投行看...
    受周末利好消息刺激,券商股周一(7月20日)迎來大漲行情,截至記者發稿,方正證券漲停,西部證券漲超6%,國海、長江證券漲幅均超5%,券商股迎來普漲。值得注意的是,國盛金控走熱相對溫和,開盤後一度拉升,並未過多受到周五國盛證券被託管消息衝擊。監管鼓勵券業併購重組、支持實施股權激勵,做強做大券業周末最大的市場利好消息,莫過於監管鼓勵券業併購重組。
  • 鵝毛信之三 華泰證券
    A、業績華泰證券2019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8.63億元,同比增長54.35%;淨利潤90.02億元,同比增長78.86%。在淨資產排名業內前六名的券商裡,即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和招商證券,華泰證券淨利潤排在第三位、同比增速則位居第二。
  • 華泰證券深度解析:創新引領,「財富+機構」成就新龍頭
    華泰證券前身江蘇證券,公司從區域性券商轉向全國性布局同時經紀 業務快速擴張主要得益於成功的同業併購。華泰第一次在經紀業務上 迅速擴張得益於 2005 年對亞洲證券 40 多家營業部的託管,奠定了公 司在經紀業務上的領先優勢。
  • 券業38項指標大排名出爐 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
    券業38項指標大排名出爐,這16項掛鈎分類評價,來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哪家強 摘要 【分類評級放榜在即!券業38項指標大排名出爐 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哪家強】7月10日深夜,中證協公布了《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證券行業38項經營指標進行排名。
  • 券業大年竟現13家虧損!網信證券、國開證券領虧 這5家虧損過億
    原標題:券業大年竟現13家虧損!網信證券、國開證券領虧,這5家虧損過億,外資控股券商「先虧為敬」 摘要 【券業大年竟現13家虧損!
  • 133家券商上半年25項指標排名出爐
    二、營收指標: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廣發證券、申萬宏源上半年營收位居行業前五。其中中信證券營收146.4億元,同比增幅35.54%,排名第一;排名前50券商中,中信建投證券營收同比增幅最高。而2019年上半年,此項收入超過10億元的僅有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兩家。在投行業務的江湖中,也有不少中小券商異軍突起。例如,國金證券在一眾龍頭券商的包圍下,成功殺入投行排名前十,憑藉7.40億元的好成績排在第九位。上年同期,國金證券僅排在第22位,進步明顯。類似地,民生證券也從上年同期的19名上升到13名。
  • 券商股權質押風險帳單:38家券商信用減值173億 335億訴訟待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券商股權質押「風險帳單」:38家券商信用減值173億 逾335億訴訟待解隨著4月30日年報收官日臨近,上市券商的年報披露也已經進入尾聲。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整理數據發現,截至目前,已有38家上市券商或其母公司披露了年報,年報數據中因股票質押違約導致的各項信用減值,引發市場熱議。
  •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龍頭券商搶佔1/4市場份額
    行業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這5家券商在股權融資領域的市場份額從去年末的54.4%進一步提升到55.58%。中小券商中,東亞前海證券、德邦證券、華林證券、五礦證券等均實現了零的突破,其中東亞前海證券年內承銷58.75億元股權融資;浙商證券、申港證券、國都證券等券商年內承銷股權融資規模較去年全年均有超5倍的增幅,其中浙商證券年內承銷規模超過147億元,較去年增幅超過948%。
  • 券商半年度大比拼!中信建投投行業務收入第一,中信證券自營收益一...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周璐璐 中證君8月18日從券商處獲悉,中證協近期向券商下發了《證券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排名情況》(以下簡稱「《排名情況》」),對2020年上半年度133家證券公司未經審計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排名,共計25項指標。
  • 股權激勵造富盛宴背後 老虎證券等網際網路券商闖入ESOP賽道
    並且,為了讓股權激勵具有「現實感」,這套系統還支持APP查看,員工能隨時隨地了解手中的資產價值。 網際網路券商攜顛覆性產品強勢入局的結果就是,短短一兩年時間就搶下了ESOP賽道的大半江山。在美股一側,老虎證券在今年覆蓋了近一半新上市的中概股客戶。
  • 航母級券商何時啟航?券業大合併引發無數猜想
    在下一步工作中,證監會著重提到兩點:一是繼續鼓勵和引導證券公司充實資本、豐富服務功能、優化激勵約束機制、加大技術和創新投入、完善國際化布局、加強合規風險管控,積極推動打造航母級頭部證券公司,促進證券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 券業招人火爆!投行、財富管理、IT、研究等崗最熱,7...
    同時,過去一年間在政策約束之外,行政監管的手段也讓證券從業者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今年2月份某大型上市券商被央行罰款1010萬元,創下了被罰金額最高紀錄。對此,近期有多家券商進行反洗錢崗位招聘。目前,平安證券正在招聘反洗錢開發工程師,中國銀河正在招聘反洗錢檢查崗,聯儲證券也在進行合規管理部業務及反洗錢合規崗招聘。
  • 券業喜迎紅四月:46家券商業績環比增五成 中信「登頂」興業成...
    原標題:券業喜迎紅四月: 46家券商業績環比增五成 中信「登頂」興業成「扭虧王」   疫情逐漸好轉,迅速帶動證券業回暖。
  • 聯美控股將花不超5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用於股權激勵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1月7日消息,聯美控股(證券代碼:600167)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金額上限5億元、回購價格上限16元/股,回購期限不超12個月,本次回購的股份將用於後期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 多家券商年底加急物色副總裁,中小券商需求更大,2020成券業人才...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券商高級別崗位批量釋放,甚至是副總裁職位。今年投行招聘最為火熱,中小券商的機會更多。專注於券業中高層行業交流的機構——「券業行家」告訴財聯社記者,「近期收到大量高端人才的招聘需求,包括多家上市券商的副總裁崗位。
  • 券業大年竟現13家虧損!網信證券、國開證券領虧,這5家虧損過億...
    目前,中證協共披露132家證券公司的2019年年報/財務報告,華信(甬興)證券缺席其中。券商中國記者整理出13家虧損券商的業績情況如下:而從2019年的業績情況來看,12家虧損券商中,外資控股券商多達5家,滙豐前海證券和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虧損過億,且虧幅仍在增加。7家外資控股券商中,僅高盛高華和瑞銀證券在2019年實現盈利。
  • 華泰證券的好事與壞事
    相比之下,身處煩惱、利好交織中的華泰證券又如何重振信心、自解自優呢?業內最大反洗錢罰單近日,央行官網陸續公布針對反洗錢的罰單,涉及銀行、券商等多家金融機構。尤其是對華泰證券來說,如何加強風控、品控,守好合規紅線是一個嚴肅考題。再來看業績表現。截至2月18日,已有35家上市券商公布1月報。據iFinD數據統計,1月份行業平均營業收入為5.24億元,平均淨利潤為2.16億元。其中,共有15家券商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佔比為43%。
  • 上半年61家券商股權承銷規模6585億元 首發及增發承銷規模分別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61家券商的股權承銷金額達6585.02億元,同比微增7.5%。具體來看,上半年券商股權承銷業務顯現三大特點:一是前十榜單出現「大洗牌」。申萬宏源承銷保薦、招商證券、華西證券、中國銀河證券躋身前十。二是大型券商的市佔率愈發提高,前2家券商的股權承銷業務市佔率達37%,「強者恆強」態勢加劇。
  • 又一券商推百億定增!距離54億配股僅隔半年,加速「補血」成券業...
    3月19日,天風證券發布配股發行結果公告,配股募集資金53.5億元(含發行費用),創2016年來A股上市公司通過配股募資新高。本次定增預案,距離上次配資再融資完成,剛好半年時間。在監管部門放寬券業外資準入門檻下,天風證券此次定增是否會有外資投資者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