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在監管部門積極推動打造航母級頭部券商,推動證券業做大做強背景下,今年以來已有包括中原、海通、國信等多家券商陸續通過定增充實資本,天風證券也躋身這一陣營。
9月28日,天風證券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向不超過35名投資者募集資金合計不超過128億元,募集資金擬用於發展投資與交易業務、擴大信用業務規模等五大業務。
天風證券上輪配股融資也頗受資本市場關注。3月19日,天風證券發布配股發行結果公告,配股募集資金53.5億元(含發行費用),創2016年來A股上市公司通過配股募資新高。本次定增預案,距離上次配資再融資完成,剛好半年時間。
在監管部門放寬券業外資準入門檻下,天風證券此次定增是否會有外資投資者值得期待。天風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希望通過此次非公開發行,與內資、外資,大型國有和民營企業等各類投資者,特別是國際知名機構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通過進一步優化股東結構提升公司發展天際線。」
當前,我國證券行業的盈利模式已經從過去以通道業務為主的業務模式過渡到收費型中介業務、資本中介類業務和自有資金投資業務等並重的綜合業務模式。近段時間,無論是上市券商還是非上市券商,增資此起彼伏,證券公司的淨資本實力直接影響了其業務資質和業務規模。因此,證券公司都在發力持續不斷夯實資本實力。據財聯社記者統計,今年來已發布預案或已完成實施的上市券商定增融資金額已達118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來券商定增頗受各路資本歡迎。此前海通、國信等頭部券商超百億定增,不僅獲得國內券業同行的參與,更是獲得外資頭部券商摩根、中國平安第二股東深投控以及知名私募機構高毅資產的積極認購。
天風證券定增128億確定五大投向
根據天風證券的定增預案,本次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數量不超過 1,999,790,184 股(含),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128 億元(含)。
其中,不超過 38 億元用於發展投資與交易業務;不超過 49 億元用於擴大信用業務規模;不超過 13 億元用於增加子公司投入;不超過 26 億元用於償還債務;不超過 2 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
天風證券稱,此次定增對象為符合證監會規定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以及其他境內法人投資者、自然人等不超過35名(含)的特定機構。公司本次發行尚無確定的對象,發行對象與公司之間的關係將在本次發行結束後的相關公告文件中予以披露。
天風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天風證券是一家典型的混合所有制券商,多元均衡的股權結構是天風最重要的基石。此次非公開發行是公司戰略化的一步,將進一步強化混合所有制標籤,夯實公司服務中國經濟發展的能力。
除公眾股東外,股權呈現3個1/3的特點,一部分為武漢國資、省聯投等湖北和武漢國資平臺,一部分為人福醫藥、陝西大德等大型民營企業,第三部分為信達、中航信託、光大金控等泛同業機構。因此兼具強大的政府支持、靈活的創新機制和進取的泛同業協同,這是天風證券的特色。
今年3月20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修正後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及配套規則,進一步完善了以淨資本為核心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體系。某券商非銀分析師表示,證券公司的淨資本實力直接影響了其業務資質和業務規模,是證券公司抗風險、穩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證券公司必須持續不斷地夯實資本實力。
據證券業協會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淨資本排名顯示,天風證券僅以122.64億排名行業第41。該分析師表示,今年以來包括天風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密集「補血」符合市場規律,天風證券作為一家中型證券公司,只有加快補充資本實力,把握當下券業發展的新機遇,才有可能在未來行業競爭格局中佔有一席之地。
加快與恆泰資源整合,天風目標在行業第一方陣
隨著金控監管新規下,券業合併已成為趨勢。天風證券也重來不掩飾要進入行業第一方陣的夢想。
早在今年4月,天風證券公告稱,已累計受讓26.49%恆泰股權,成為恆泰證券第一大股東。並向恆泰證券派駐了2名董事、1名監事及包括聯席總裁、財務總監、董秘等多位高管。當時,有業內人士表示,雙方業務對接已全面啟動,一體化運行進入實操階段。
有券商行業人士表示,此前證監會鼓勵有條件的行業機構實施市場化併購重組,天風證券收購恆泰證券,符合目前監管支持併購整合的政策導向。
前述券商非銀分析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恆泰證券規模體量適中、盈利狀況良好、風險資產少,在牌照、業務、管理、人員能夠與天風證券形成協同與互補。今年上半年,天風證券在僅完成恆泰證券26.49%股權收購的情況下,總資產已經達到740.83億元,歸母淨資產177.27億元,較上年同期上漲23.64%和46.23%,今年1—7月,母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22.52億元和5.48億元,其中淨利潤是2019全年的近1.8倍。
另有券商行業人士分析稱,一方面,天風證券優勢在於機構服務能力較強,研究、資管、投行、併購等業務主要指標均已進入行業前20,而恆泰在零售業務上較為強勢,還握有公募基金和託管牌照。兩者從業務上看,有望產生1+1大於2的效果;另一方面天風今年以來在香港業務亮眼,而恆泰是港股上市券商,兩者能否產生化學反應值得期待。
「一旦天風與恆泰完成並表,以2020年半年報數據測算,天風恆泰總資產和淨資產將分別增至逾千億元和近265億元,靜態排名進入行業前20。」該人士稱。
各路資金積極參與券商定增
財聯社此前報導,在監管部門積極推動打造航母級頭部券商,推動證券業做大做強背景下,今年以來已有包括海通、國信、中原等多家券商陸續通過定增充實資本,並獲得各路資本的看好。
7月31日,中原證券發布定增完成36.45億元。財聯社記者梳理發現,此次參與中原證券36.45億元定增的投資者陣容堪稱豪華,既有高毅資產等知名私募機構,又有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等頭部券商,還有陽光資產、中意資產、財通基金等保險資管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此外,中原證券現有股東平煤神馬集團、江蘇蘇豪控股集團,地方國資平臺河南鐵投、河北國控和灣區產融投資等,也均名列其中。
具體來看,此次中原證券36.45億元定增中,高毅資產一家就出資5.5億元認購1.17億股、佔募資總額的15.1%,為本次定增第一大投資者。此外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以及國信證券等五家頭部券商合計出資金額11.95億元,佔此次定增募資總額的32.8%。
海通證券8月6日公布定增情況,其中,國際知名投行機構UBS AG則斥資14.9億獲配116,406,250股,是海通證券此次200億定增中第一大投資者,另一大國際知名投行機構JPMorgan Chase Bank則斥資3.55億獲配27,734,375股。國際知名投行的參與,成為海通證券定增的一大亮點。
8月12日,國信證券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暨上市公告。公告顯示,國信證券已成功增發14.12億股,發行價格為10.62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150億元。此次國信證券150億元定增共有十家機構入圍。
其中最大單一機構認購者為國信證券第一大股東深投控,以50億認購國信證券473,587,570股。據此前國信證券一季報,深投控持有國信證券27.5億股,佔國信證券總股本比例33.53%。
與此同時,深投控也是市值1.4萬億的中國平安的第二大股東,截至2020年3月31日,深投控持有中國平安9.63億股,佔中國平安總股本比例5.27%。此外,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萬和證券、東海證券四家券商共斥資11億元認購1.036億股。
不單是上市券商獲得資金的青睞,非上市券商也是補血動作不斷,8月21日,深高速公告稱,萬和證券與深高速、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及深圳市福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籤訂合計40億元的增資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