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美元印印印,中國甩甩甩.中美都在為美國戰略退守做準備

2021-02-09 荊棘阿甘

導語

美國要的不是化解債務,要的是化解債務以後還能自保。

如果能夠有序的撤退,那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不至於崩盤。

一旦操作的不慎,就成了潰敗,到時美國的青山不在了,自然就沒柴燒了。

前天,也就是2月5號,韓國人俞明希正式退出了WTO總幹事的競選。這樣就只剩下唯一的一個候選人,奈及利亞人恩戈齊·奧孔喬-伊韋阿拉了。

俞明希其實根本就不應該參選。她的參選直接說明韓國政府的幼稚。

之前的總幹事巴西人阿澤維多甩手不幹的原因是因為調解不了中美矛盾。導致WTO的調解組織停擺。中美貿易牽扯到百年大變革,關係到中美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命運變遷,怎麼可能隨便一個人就調解好?

阿澤維多知道他不但無法調解,而且還會把他的母國巴西也要牽扯到旋渦裡。所以阿澤維多識趣的辭職了。

巴西人不能調解,那韓國人就能調解了?顯然更不可能。論影響力,巴西比韓國要強。

論地理,巴西離中美都遠,有點算域外國家,說起話來中美還可能聽一下,畢竟都要拉攏的多一點,打壓的少一點。韓國是中美鬥爭的前線,不管怎麼調解說,都會得罪一方。2016年的薩德就是實例,最後把樸槿惠送進牢房了。

所以說韓國政府讓俞明希參選,就好比自己往火坑裡跳。最終結果裡外不是人。中國古話說人微言輕,人窮莫入眾。信了基督教的韓國,怎麼連這兩句話都能搞不清楚?

韓國不行,奈及利亞就行嗎?確實,奈及利亞還是很合適的。奈及利亞國小民弱,中美誰都不會怎麼樣它。出生於小國的人來幹這種搭橋的事情反而是最合適的。因為他只要做好協調就行。

WTO總幹事的這種難產,是目前中美各自算盤的直接反應。美國要撤退,中國要趕緊彌補美國撤退後的真空。目前的文在寅政府又是偏向中國的,此時讓韓國人當WTO總幹事還不如讓非洲人當。

美國要撤退,這是一種基於未來考慮的最好結果

前幾天,美國蘭德公司向美國政府出了一個報告,名字叫《實施約束:美國區域安全政策的變化,以實施現實主義的克制大戰略》,大致意思是說世界其實沒那麼不太平,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對美國沒有那麼大的威脅。臺灣也可以放棄,在臺灣和我們打起來不值得。

蘭德公司的這種報告其實就是美國要撤退,做戰略防守的前兆。一家頂級智庫,想主意的都是最聰明的腦袋,不可能隨便說。

在東亞和我們打起來確實不值得。打仗是要講究經濟利益的,不是為了搶點什麼,誰會去幹殺人放火的勾當?

臺灣現在對美國唯一的作用不是對大陸第一島鏈的封鎖,以中國目前的實力,第一島鏈對我們封鎖就是殺我300,美國自損1000。他們要搞兩個航母戰鬥群過來,還是常年的,航母煙囪裡的黑煙都是錢燒出來的。

相反,我們費用要低很多。說美國守護臺灣封鎖我們是殺我300美國自損1000真是不為過。

以目前中美的工業體量來說,在臺灣越對抗,美國越吃虧。美國畢竟第二產業已經非常虛弱,中國工業早就是世界第一了。打仗就是打消耗,個別戰術上的成功無法彌補工業製造能力的鴻溝。

美國要撤退,回到冷到時期和蘇聯的格局自然最好,回不去那就必須要守好西歐。臺灣對美國來說也就是三年五載之內的事情。

為什麼只能這麼久?或者說現在為什麼一定要拿住臺灣不放呢?

核心問題就是一個產業,或者直接就說一個公司:臺積電

這其實不是危言聳聽,一個公司一個行業直接決定了臺灣的命運,也直接決定了美國放手的時間。

去年,英特爾實在熬不住了,把高端製程的晶片訂單外發給臺積電,這直接向世界宣布美國人在5nm上沒成功,臺積電成了晶片製造的最尖端企業。

華為在美國禁令生效前大量下單塞滿臺積電。蘋果也不得不依靠臺積電。

2020年,汽車缺芯時間愈演愈烈,2021年更加嚴重,現在缺芯的局面都擴散到了消費類電子產品了。汽車的晶片還都是成熟製程,和手機不一樣。

握住了晶片,就直接握住了現在工業的命根。

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3000多億美元,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超過1000億美元。以臺積電為代表的半導體產業帶動整個消費類電子產業,讓平均每個臺灣人從大陸身上賺3萬多人民幣,這個是包括了老人小孩在內的所有臺灣人。

臺灣人也知道光靠賣點香蕉鳳梨和大陸遊客的旅行費是不會產生太大的經濟效應的,核心還是消費類電子產業。

臺灣人是清醒,美國人也清醒。美國一方面嚴防死守半導體,一方面讓臺積電去美國建廠。一定要握住晶片這個工業領域的「核武器」。

中國在加大力度研發半導體的設備,美國也在加大力度推進位造業的回流,當然,是高端製造業。大家都在搶時間。

不光在工業領域搶時間,在花錢方面也在搶時間。

昨天,外匯管理局公布了1月份的外匯儲備,環比去年12月下降了59億美元。單看這個數字不算多,但是1月份還會有300-5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才對,二者相加最起碼有400億美元左右。差不多是2500億人民幣。

這其實並不是中國最近才開始的甩賣美元的行為,從2014年就開始了。

就是在南海對峙的2014年,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了頂峰的3.8萬億,之後2015年中美鬥爭開始進入新階段,中國當年就甩了5000億美元。

為什麼中國要拿著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這個邏輯其實很簡單,就是以前我們每年要花1.5-2萬億買東西,原油和晶片這些都是要用美元計價的。中國人勤儉治家,儲備個2倍的現金也是合理的。當然,我們那時候還不知道那麼多美元該花在什麼地方也是一個原因。

既然要那麼多外匯儲備是為了買東西,如果買不了東西呢?

如果原油天然氣可以用人民幣找俄羅斯和伊朗這些國家買到,晶片自己能造。那我們還要3萬億的外匯儲備幹嘛呢?

美國現在如此放水印錢,我們拿的越久越是災難。

有一個概念,可能大家都有點混淆:發債和發錢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發債和發錢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一個是中性,不改變資產定價。一個是大水漫灌,資產價格水漲船高。

發行債券是需要市場上的資金買入的,也就是說發債是抽水,把市面上的閒散資金抽出來,然後再投放到指定的領域。比如發基礎設施建設的債券去建設鐵路公路橋梁。

發債的過程是不產生新的貨幣的,它只是貨幣的搬運工。那不產生新貨幣,就不會對資產的價值產生影響,房子去年100萬,現在就算加點通貨膨脹也就是到102萬。

發錢就完全不一樣了。比如說市場上有100萬的資產,有100萬的貨幣,此時資產價格相等。

平白無故多印100萬的貨幣出來,那資產的價格就要翻倍,要不然就會被收割。所以錢印多了就會出現解放前上海那種用一麻袋錢去買米的情景。

發錢的過程就是有資產的階級收割沒有資產的階級。我們最近的例子就是2008年印了4萬億,房地產暴漲,雖然工資也增加了,但是遠遠小於資產價格的增長。這就是有房者收割了無房者。

為什麼我們現在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們現在不會允許有產階級做大,最終導致社會不穩定。

我們不搞大水漫灌,但是我們發債。把市場的資金抽上去再集中利用。

美國搞大水漫灌,不停的發錢,同時也發債。把美元印的多多的,美國的房地產價格就開始暴漲。

下圖是美國截止到1月底的房地產價格走勢,從圖上可以明顯看出2020年房地產的暴漲。

美國放水,以前就是美國收割全世界,現在慢慢演變成了美國的有產階級收割美國無產階級。

導致這種差別的原因就是世界開始慢慢拋棄美元。

我可以用資產去交換黃金,但是聰明人不會用資產去交換鑽石。原因就是黃金不能生產,所以黃金是保值的。鑽石可以人工合成,要多少生產多少。

美元也是一樣。如果我辛苦勞動的果實被一張可以不停印刷的紙換走了,那後面的人就都不會換了。

其實不是全世界在慢慢拋棄美元,而是美國自己在拋棄美元。

如果按照這種方向發展下去,美國就完蛋了,自我毀滅。這不是美國精英願意看到的。

一條腿受傷治不好了,為了避免全身都受到影響,就需要把那條腿截肢。美國現在就是要這樣截肢了。

誰是哪條肢體呢?

東亞!

東南亞和俄羅斯本來就不是美國的,或者說美國原本也沒有搞定。丟掉了這裡不算截肢。

東亞就真是截肢。上文說的蘭德公司的那份報告,其實就是在為撤離東亞做準備。蘭德公司的意思是朝鮮沒有那麼危險,潛臺詞就是美國離開了韓國和日本也不用太擔心。

如果以美國這種衰退的速度,不加阻攔。不用10年就自己完蛋。其實10年都是比較樂觀的,按說不用5年才對。

蘇聯在戈巴契夫1985年上臺,到東歐聚變也才四五年,之後再熬2年就不行了。

美國如果此時丟掉東亞,最後一次收割日韓臺灣,然後穩住西歐,重新回到意識形態對立的冷戰時期,就保住了它的有生力量。美元這個池子就築起了一個堤壩,不會潰堤。

一旦沒有這個堤壩,全世界的美元一起湧向美國,就會把美國湮滅,美國不解體也要解體。因為誰都不願意還28萬億的債務。

如果是意識形態對立,西歐到時候必須要做一個選擇,因為西歐的人口不夠多,沒有辦法自給自足的做完整個全套體系,必須要選擇一個經濟體共享。要麼選擇「中國-東南亞」,要麼選擇「美國-拉美」。那西歐還會用人民幣結算嗎?

不會。西歐不會。西歐會和美國一起承受美元從其他地區退潮帶來的大水衝擊。所以英美這倆狼狽為奸的國家要不停的強調意識形態,一定要醜化我們的原因就在此。他們不知道用什麼辦法團結西歐,忽悠拉美和非洲了。只能不斷的像是複讀機一般的把我們描繪成洪水猛獸。

這也是默克爾不想和英國糾纏太多的原因。默克爾不和美國一起承受海量美元的衝擊。她想讓德國倖免於難,最好就是中立。

美國拋棄了日韓臺,離開了東亞,可以給美國減少很多的負擔,看得見的成本降低是軍費,看不見的是整個後勤。

打個比恰當的比如,現在的東亞對美國,就好比西域對漢朝。漢朝強盛的時候還可以在西域建立都護府,一旦漢朝衰弱,西域就受不住了。

放棄東亞的時候狠狠的收割一把,還能帶走大量的錢財。

相反,如果我們要填補美國撤走的空白,就需要花很大力氣去穩定局面,重新建設。

可以類比歷史上匈奴劫掠漢朝的邊疆城鎮。匈奴人只管燒殺搶掠,漢人還要遷徙人口過去開墾荒地。

其實這種行為並不是在醞釀中,而是已經開始了。

比如說美國禁止華為,直接打擊了中國的高端製造業,間接打擊了日韓。相應的,美國就直接受益,這就是不計較後果的行為。

華為不行了,蘋果大漲。

海思不行了,高通的出貨量大增。

同理,華為禁令以後韓國對華出口大增,但是韓國的大企業的大股東還是美國。所以來來回回,其實美國就是在收割最後一把。

什麼時候結束呢?大體上就是看中國半導體什麼時候獲得突破,也就是看中芯什麼時候能做出7nm,只要7nm穩定就行,不用5nm都沒關係。

這裡面有一個時間先後順序的關係,最開始是半導體設備,其次是半導體製造企業,最後是半導體設計企業。

其實這個從股市也能看出來,最近一年多,做半導體設備的北方華創走勢就好過整個半導體板塊大部分公司。如果設備突破了,半導體板塊超跌的公司機會就變得很大。

一旦中芯7nm搶掉臺積電的訂單,臺灣對大陸的順差會幾年時間變逆差。日韓開始成為附屬。

美國到時候再拿著臺灣,把兩艘航母窩在日本其實也沒多大的意義了。

半導體突破了,下遊的消費類電子的製造就完全拿在手裡,像富士康,緯創這些就全部要改換門庭。華為一旦能再次運轉海思,整個臺資的代工企業都要瑟瑟發抖。

最近蘋果產業鏈的公司都不是很好,今天立訊精密盤中還跳水了。昨天丟掉蘋果訂單的歐菲光不得已把5個工廠賣給了聞泰科技。歌爾股份最近也是負面新聞纏身。

如果華為起來了,那立訊,歐菲光和歌爾就不會這麼慘。相反,富士康,緯創這些臺資廠就麻煩了。

現在可都是買方市場,不是賣方市場。

今天是2月8號,人民幣匯率現在是6.45,美元反彈到了91。我在12月27日的文章《從經濟數據上看誰是敵人》(文章下方有連結)裡說美元的下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第一步是美元相對所有貨幣跌,第二步是只對人民幣貶值。現在看來已經開始進入第二步了。

2021年這兩個月,美元開始對一攬子貨幣升值,但是還是對人民幣貶值。這其實就是中國在不停的拋售美元導致的結果。

這段時間,我們在大量用美元買入港股,原油,大宗商品等有價值的資產。

昨天,駛往中國的油輪達到了127艘,如果全部裝滿,大概是2.5億桶。

與原油類似的是,以銅為代表的大宗商品也在不停的買入。2020就算有疫情影響,相比2019年也是增長了三分之一。

和有價值的這些大宗商品和優質資產相比,隨便印的美元確實需要快點花完比較好。

(原創)從經濟數據上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未來的投資想法

(中篇幅)從海航的破產到歐菲光的困境,看科技股的未來

(中篇)從美國到烏克蘭再到緬甸,世界十字路口各國開始選擇

最後,向偉大的反制裁戰線上的同志們致敬!

煩請轉發分享。點擊二維碼關注

長按二維碼關注,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甩甩寶寶召開2020首場社交電商戰略發布會
    「一場疫情讓我們停了下來,讓工作也停了下來,讓收入也停了下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重新思考:我們的收入方式,這個世界帶來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這是甩甩寶寶總經理黃鷹(貓兒)在「318開啟高傭新世界」甩甩寶寶戰略發布會上的開場白。
  • 美國無限印美元,對中國百姓影響有多大?
    美國無限量印美元是大家所關心的話題。其實,美國政府與美聯儲都是分開的獨立的部門,美國總統無權幹涉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美聯儲只對國會負責。美聯儲這個無限量,並不是要濫發鈔票,這個無限是指美聯儲在美國國債與企業債價格下跌的時候,提供兜底購買,防止國債和企業債價格出現大幅下跌,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並不是説美聯儲要向全球濫發貨幣。實際上,美聯儲究竟有沒有濫發貨幣,我們可以關注三個指標:第一,從匯率上可以看出,如果美聯儲濫發貨幣,美元匯率會進入長期的貶值通道之中。
  • 甩甩寶寶怎麼了,為什麼朋友圈為之瘋狂
    2020開春社交電商第一聲春雷,微信朋友圈上半年最大事件,每分鐘8萬人預約,甩甩寶寶3月18日戰略發布會,看到了你就別錯過了。甩寶318發布會為何火爆朋友圈 :①甩寶將成為全網佣金最高的平臺②3月18日,甩寶掌柜開單有獎咂金蛋③大品牌獨家冠名,安踏給你發工資④安踏將在發布會上開啟朋友圈代理,特別授予網絡經銷商,不用投資!!!
  • 「印太四國聯盟」呼之欲出,中國也有反制之道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就在本月初,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四國在東京舉行外長戰略對話,同意攜手維護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一時間,美國主導的「印太四國聯盟」陰影再現。美國大選在即,再度推動印太戰略布局下的外長對話,是川普政府通過以中國為靶子提升國內支持的對外政策的延續。
  • 圓桌|「印太戰略」日後如何?專家:各國未必為美火中取慄
    王毅指出,美國所提出的「印太戰略」,事實上是以「美日印澳」四國機制為依託,企圖構建所謂印太版的新「北約」。王毅表示,美國的這一戰略所鼓吹的是早已過時的冷戰思維,推行的是集團對抗和地緣博弈,維護的是美國的主導地位和霸權體系,「這一戰略違背東亞合作中的互利共贏精神,衝擊以東協為中心的區域合作架構,損害東亞和平與發展的前景。」
  • 甩甩甩甩?查查查查!
    甩甩甩甩?查查查查!中辦印發的《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明確,釐清不同層級、部門、崗位之間的職責邊界,按照權責一致要求,建立健全責任清單,科學規範「屬地管理」,防止層層向基層轉嫁責任。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持續加強監督,督促相關部門切實履行責任,嚴查「責任甩鍋」行為。記者注意到,現實中部分地方、單位搞「責任甩鍋」,讓基層幹部苦不堪言。
  • 拜登上臺將重視中國?印媒叫囂:印美當務之急是對付中國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多國領導人都對拜登進行了祝賀。這其中也包括了近日一直提及海洋問題、準備與美國加深聯盟關係的日本,以及和我國在邊境陷入僵局的印度。此外,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也表示,希望能夠和美國建立更加鞏固完善的友好同盟關係。新的美國總統即將執政,很多國家都很關心美國在新總統執政期間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對待中國的態度。日本方面,朝日電視臺網站表示,新政府對華的態度尚不明確,如果拜登任用歐巴馬時期的一些工作人員,那麼美國對於中國可能會更加重視,導致日本受到「冷落」。
  • 中國的對印戰略一直在順利實施:印軍像籠中飛鳥,空耗著印度經濟
    觀察者網12月7日翻譯了一篇尼泊爾學者比姆·布特爾撰寫的文章,布特爾在文章中指出,眼下印度已經掉入了中國制定的"南亞戰略"中。布特爾的觀點是,印度的軍事和經濟都大幅落後於中國,所以中國當下並沒有將印度設立為"主要競爭對手"。
  • 殲-20都上最新發動機了,印軍五代機還要再等15年,印專家追悔莫及
    即使是與科技大國美國相比,中國的新型武器戰機,也已經到達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不僅美國做什麼都要提一嘴中國,而且它還十分熱衷於將中美軍事力量、部署進行對比,幾乎是刻意地營造出一種難以相容的緊張氛圍
  • 殲20都上最新發動機了,印軍五代機還要再等15年,印專家追悔莫及
    即使是與科技大國美國相比,中國的新型武器戰機,也已經到達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不僅美國做什麼都要提一嘴中國,而且它還十分熱衷於將中美軍事力量、部署進行對比,幾乎是刻意地營造出一種難以相容的緊張氛圍。而現在,最新的戰鬥機已經發展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第六代,美國也正在摸索,與我們的起跑線即使不能說同步,也是越來越近了。
  • 小毛驢甩甩很生氣
    小毛驢甩甩很生氣。剛剛在村口的小河邊,一群南飛的大雁落下來,在河邊的草灘上歇腳。大雁們有的輕盈的浮在水面上捕魚;有的趴在草叢裡休息;為接下來的飛行貯備能量。甩甩見了不禁羨慕的說:「要是我也能飛就好了,……」話音剛落,耳邊傳來一陣暴笑,一隻在附近捉蟲的母雞聽到了甩甩的自言自語,捧腹大笑起來。
  • 比「膏藥」還粘人的戀人星座,整天粘著對方,甩甩甩甩都甩不掉!
    當兩個人處在戀愛期時,應該是最甜蜜的時刻,簡直是一刻都不想分開呢。為了表達自己的愛意,這些人總會黏在對方身邊,就像膏藥一樣黏到了對方的身上,想甩都甩不開。真的是相看兩不厭,怎麼膩歪都不厭倦。可能一個人的時候都自己是想幹麼幹麼,但是兩個人的在一起後,獅子座會將自己全部的心思放到對方身上,將對方的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但同時,他們也希望對方對自己也是如此,必要的時候還會掌控對方的行蹤,無論他們在做什麼,希望都可以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 甩甩寶寶新世界召開戰略發布會,線上直播180萬人觀看
    3月18日,甩甩寶寶以直播的形式召開「開啟高傭新世界」戰略發布會,最終發布會直播間觀看人數超180萬。  甩甩寶寶「新世界」,通過平臺和品牌方雙讓利,助甩寶掌柜增加收入  社交電商平臺想長遠健康發展,燒錢和一味低價是沒用的
  • 美元上印的頭像分別是誰?印刷工把自己的相貌印在了一百美元裡?
    #港幣#和韓元倒是經常能夠遇見,不過電影裡的犯罪集團基本都是使用美元交易逗比網友告訴謝志林,那是一個印刷工的頭像,並且百分百保證,他說的是真話,一笑了之,查到了原來是班傑明·富蘭克林,小學時學過這個用風箏做雷電實驗的人,他還真是一個印刷工,有墓志銘為證。
  • 美政府提前30年解密「印太戰略」文件
    這份10頁的《美國印太戰略框架》於2018年編寫,闡述了2018年至2020年,美國在該地區對於中、印、朝等國的戰略方針,不出意料,中國是「重中之重」,文件中甚至出現了「保衛臺灣」的表述。美媒Axios稱,這份文件的公布「揭示了拜登政府將要繼承的地緣政治和國安挑戰」。
  • 印太戰略是什麼鬼?川普畫完大餅走人,印度三問中國求答案
    作者:楊斌國印太戰略是個什麼鬼?很多人都搞不明白。川普上臺第一件事就是即刻退出「TPP」。讓美國的亞洲盟友小夥伴們憂心忡忡。但是等川普亞洲行走完之後,也沒見落實什麼「印太」戰略,貌似就沒發生過什麼。這到底是咋回事?滿頭包的印度人在糾結與失落中想找到答案,有點明白,又有點糊塗。於是找到中國,想問個清楚。在外交部記者會上,有印度記者三次就相關問題追問中方如何看待印太戰略。看到這裡我就有點想笑,印度人不去問美國,為何來問中國?
  • 印軍1962年潰敗,尼赫魯乞求美國軍援,民眾發中文教材等待接管
    中國與印度,是亞洲兩大強國。雖然都是發展中國家,但是龐大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國家發展潛力不可限量。近代以來,中印同為被殖民國家,發展坎坷。二戰結束後,都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所不同的是印度雖然結束了英國長期的殖民,但與歐美國家一直保持著盟友關係,而我國卻一直被歐美發達國家敵對。
  • 1美元印的是美國國父華盛頓,那麼100美元上印的是誰?
    在全世界各地的貨幣中,美元應該是最穩定的一種,其價值的波動對世界經濟都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不過,對於中國人而言,美元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那就是其最大面值的一百元紙幣上印刷著的是沒有當過總統的富蘭克林,而有著"國父"美譽的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卻只被印在了面額最小的一美元紙幣上。
  • 秘魯|庫斯科太陽節,印加人的前世今生
    當歷史緩步至第九世印加王帕恰庫提(Pachakutiq)時,這位印加王打造了秘魯史上最偉大的印加帝國。他主持重建神廟,飾以黃金,使其成為至高無上的「黃金聖殿」,裡外都是純金製品。外牆為700多片金板所覆,每片都重達2公斤;室內陳設了很多金制神像、動物造像;庭院「種植」和實物等高的金銀玉米莊稼地。
  • 認識平甩;平甩的效果;如何練習平甩?【平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