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校尉作品
首發於微信號 烏鴉校尉
微信ID:CaptainWuya
公元前53年,羅馬共和國發動了對波斯帕提亞王朝的戰爭。
商人出身的執政官克拉蘇暢想著一場名利雙收的速勝,卻在沙漠中一頭扎入了包圍圈。遠徵軍覆滅,克拉蘇被斬首,卻有一部殘餘突圍,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中。
《漢書·陳湯傳》記載,漢軍在西域遇到過一支善用「夾門魚鱗陣」和「重木城拱衛」的奇怪軍隊。1947年,西方學者根據這兩個羅馬軍團也具有的鮮明特色,推斷這應該是當年克拉蘇敗軍突圍後的殘部。
羅馬人來到中國,東西方兩大文明的直接接觸,引發了持續半個多世紀的熱議,連香港與好萊塢都來了興趣,就有了2015年成龍主演的那部」飛碟帽風格「的《天將雄師》,腦洞了一把東西大亂鬥。
元朝以前,中國與歐洲並未直接接觸,卻與夾在中間的同一批對手硬碰過硬。
公元750年,一統西亞的阿拉伯帝國集結15萬軍隊染指西域,與長途奔襲而來的唐朝名將高仙芝所部三萬人在中亞的怛(dá)羅斯城開戰。
是役,唐軍強弓勁弩,鐵甲陌刀,刃如牆進,成功壓制對方。怎料僕從軍隊被收買,臨陣倒戈,唐軍步兵陷入孤立合圍,腹背受敵,在阿拉伯重騎兵的反覆衝殺下全線崩潰。
高仙芝突圍撤退,西域諸國漸漸成為了伊斯蘭文明輻射的地盤。
迷霧下的傳說引人入勝,現實中文明碰撞的戲劇化更是讓人感慨萬千。
1
1220年冬,亞塞拜然都城——大不裡士(Tbilisi)的月即伯很鬱悶。
這位老王公看著城門樓子下,遠道而來烏壓壓一群彎刀弓箭的蒙古騎兵,腦子直發怵。
都頤養天年的年紀了,哪還有抄傢伙幹仗的心思。月即伯就從家底中搜羅出了一批金銀財寶、牛馬牲畜,送走了這群的草原瘟神。
他哪知道,統帥這三萬多蒙古部隊的,正是後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手下「四狗」中最厲害的哲別與速不臺,特色技能——運動戰、閃電戰,攻城戰也不含糊,怎麼可能被一點財物就打發了。
13世紀,成吉思汗麾下可謂是名將如雲
彼時,蒙古大軍剛剛滅了強大的花剌子模,成吉思汗命令兩人帶領一支偏師繼續追擊逃亡的蘇丹摩柯末。一代雄主摩柯末從中亞逃到阿富汗,最終驚病交加,死在裏海的小島上。
哲別與速不臺失去了目標,與主力會和之期還有三年,所以也不急於復命,三萬多虎狼之師在高加索地區邊打邊溜達,到處收保護費,於是晃到了亞塞拜然的大不裡士,月即伯家門口。
心態放鬆的蒙古人沒有打算來硬的,所以拿著月即伯的保護費,轉身就奔了北邊,趁著過冬時節活動筋骨,把亞塞拜然的盟友——獨霸一方的喬治亞人一通狠揍,一開春又回到了大不裡士。
月即伯無奈了,再次破財消災,沒想到蒙古人奔南邊的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燒殺搶掠一通,又雙叒回到了大不裡士城,還是要錢,簡直跟過年討紅包一樣隨意。
一而再再而三,月即伯徹底崩潰,捲鋪蓋溜了,只好輪到全城老百姓湊錢。手痒痒的蒙古部隊收了保護費還不甘心,臨走時順手又滅掉了北面的一個小城。
就這麼邊打邊收保護費,蒙古人以投機主義的心態在西亞與高加索地區轉了幾圈,敢於反抗者便破城屠之,趕盡殺絕,一路追擊到了處於散裝狀態的基輔羅斯。
羅斯人在歐洲硬碰硬打慣了,也沒服過誰,一聽到蒙古人來了,腦子一熱,組織了十萬聯軍,一路向東就狂追十二天。
裝備精良的羅斯貴族騎兵
雙方在頓河支流迦勒迦河兩岸對峙,精疲力盡的羅斯貴族被習慣長途奔襲的蒙古人詐敗引誘,冒進渡河,分散了軍力優勢。
蒙古騎兵趁機發揮出騎射優勢,不斷試探,箭如雨下,反覆衝鋒,最終突破薄弱之處,撕開了聯軍側翼,致使整個陣線崩潰。
長槍重甲的毛子們還沒輪得上與蒙古人來一次純爺們肉搏,就被自己人衝的七零八落,本就散裝的聯軍徹底分崩離析,還沒過河的部隊苦戰了三天也選擇投降。
不講武德的蒙古人把一群貴族當做牛馬屠了個乾淨,南下洗劫了克裡米亞半島,結束了第一次西徵。
成吉思汗舉全蒙古之力遠徵花剌子模之初,本是懷著報仇雪恨的悲壯心情去保衛商路生命線,不惜挑戰強大的高一級文明的花剌子模帝國。
一番屠城滅國的大戰下來,偶然深入異域文明的蒙古軍隊發現自己居然如入無人之境,攻城滅族不費吹灰之力,從此自信心急劇膨脹,從最原始的遊牧部落一夜之間站上了13世紀民族之巔。
這是一個草原民族的奇蹟般崛起,也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碰撞出的火花。
一般人眼裡,蒙古是靠遊牧部落的騎射能力與一群戰爭天才取勝,但很多中亞遊牧民族(突厥人、欽察人)都玩這一套,蒙古人是勝在東方文明圈內幾百年交流中練就的超強戰爭能力。
從匈奴人到蒙古人,西方人眼裡的兩次「上帝之鞭」隔了千年,都是從東方一路多米諾骨牌式推到歐洲,不能不說是巧合。
蒙古人世代居住偏僻的北部草原,深知南方的發達,所以從成吉思汗到哲別等將領,一方面大量吸納各族人才,對原始部落進行制度改革,創立「千戶分封制」,打破原始的氏族貴族壟斷,保障了黃金家族的集權。
另一方面,蒙古人以戰養戰,不斷完善作戰體系,每到一地,哪怕最殘酷的屠城,也會把各類工匠們集結到一起送到大後方,無意間溝通了東西方文明,也讓蒙古部隊逐漸從單一的草原騎射,走向了結合輕重騎兵、攻城部隊甚至火炮的綜合作戰體系。
所以,當蒙古人遠徵一個國家時,不單單是一個遊牧部落來犯,而是東亞、東北亞怪物房中所練就、融合出的人類軍力精華,才出現了史無前例的跨文明、跨地域碾壓的奇景,直接重塑了人類歷史。
打仗如同收保護費,蒙古帝國的不可一世,難道說明,軍力強大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
2
在今天的阿富汗地區,有一群被沒落的蒙古人後裔——哈扎拉人。
哈扎拉,意思就是「千」,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的千戶分封制。這些人都是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貴族後裔,但如今忘掉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字,也放棄了蒙古人的姓名,信奉起伊斯蘭教,聚居在一個偏遠的山區裡,受到其他民族的壓制甚至迫害。
除了圓盤臉、斜角眼的長相以及奶製品的日常飲食,哈扎拉人早已融為阿富汗的一部分,失去了蒙古遺風。
這個被歷史遺忘的民族背後,是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國迷失自我的故事。
1251年,蒙古帝國第三次西徵,在今天阿富汗、伊朗等伊斯蘭文明地區建立了伊爾汗國。
蒙古人信奉原始的薩滿教,後來又受到了佛教的影響,這回又統治了伊斯蘭教地區。成吉思汗當初對宗教就秉持著寬容態度,伊爾汗國打壓了一陣穆斯林之後,也對各個教派一視同仁,拉攏民心。
一般,統治地位的民族往往能把文化灌輸給被統治者,但蒙古人軍事實力集人類之大成,技能樹一枝獨秀,其他方面都是短板,沒什麼能輸出給當地人的。
再加上人口原因,少數精銳蒙古軍隊能維持軍力上的優勢,但斷不能在文化上以少勝多,所以幾代人之後蒙古貴族中抱起古蘭經的人越來越多。
到了第七代合贊汗,蒙古貴族的宗教寬容政策到了一個轉折點。
幼年時期的合贊汗
由於蒙古統治者無心治國,汗國內政頹廢,派系矛盾叢生,外交失策,兩大對手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和同胞察哈臺汗國虎視眈眈。
靠伊斯蘭勢力支持,殺掉前任即位的合贊汗乾脆將伊斯蘭教奉為了國教,自己改名默罕默德,拆掉了清真寺外的其他宗教建築,實現了整個汗國的上下統一,被稱為中興之主。
但代價卻是文化落後的蒙古人徹底伊斯蘭化,在一代代混血與一次次戰火中消失於歷史。
除了伊爾汗國,成吉思汗後代所建立的金帳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都不得不伊斯蘭化,其中察合臺汗國還因此一分為了二。
如果蒙古徵服者不選擇融入當地文化,拒絕與周邊和睦相處,結果又會如何呢?元朝滅亡後,與明朝對峙的蒙古各部就是例證。
前面說了,蒙古帝國非常善於利用其他民族先進資源提升自己的戰爭能力,但似乎也就止步於此了。
在統治中原地區98年後,享盡當時最先進文明成果的蒙古貴族被趕回了大草原,立馬就退回到了原始部落狀態。
1931年的蒙古普通牧民
今天的內蒙和蒙古國也有不少鐵礦資源,但由於明朝禁止匠人北上,蒙古諸部社會開礦、冶鐵、鍛造能力急速退化,慘到連一口鐵鍋都造不出了,只能找明朝買。
一旦明朝不賣,蒙古人只能靠搶,搶明朝還能齊心點,搶自己人更加劇了部落分裂。
一旦搶不到就只能修修補補,實在不行了只能在用皮囊燒水煮肉,怎一個慘字了得。難怪連土木堡之變中橫掃明軍的蒙古瓦剌部落首領也先,對明朝使者抱怨的理由也是可憐兮兮:
我連口鍋都買不著哇!
後來,明朝壓制蒙古人的一個重要方式,正是用鐵鍋打貿易戰。
清代蒙古商隊貿易場景
萬曆年間,對北方威脅最大的韃靼部落提出大規模互市,要用羊馬換鐵鍋。張居正沒有直接拒絕,免得把蒙古人逼急,但也擔心突然大規模購買,蒙古人怕是又想打造兵器鐵甲南下入侵。
思來想去,張居正搞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賣給蒙古人廣東所產的「廣鍋」,因為其特點是難以打造成兵器,而且只準以舊換新,總之就是欺負蒙古人不會打鐵。
曾經橫掃歐亞大陸的徵服者,就這麼被一口鐵鍋,死死按在原始部落的低級形態摩擦,直到清朝徹底收服蒙古諸部,才允許小批量鐵製品進入草原,終於緩解了蒙古部落的用鐵難題。
沒有永恆的帝國,沒有無敵的軍隊,也沒有萬能的武器,只有不斷學習、超越、創新來推動的文明升級。
而真正決定文明爭霸勝敗的則是人心的向背。
3
遊戲與戰爭系出同源。
西洋棋像是一次軍團級別的戰鬥,中國象棋則是諸兵種合成的沙盤戰役,那麼圍棋就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的長期戰爭,是領袖視角下的國運之爭。
但礙於條件限制,這些經典遊戲無法從宏觀到微觀,全景模擬歷史上那些偉大的帝國徵服者從橫刀立馬、衝鋒陷陣,再到縱橫千裡、徵伐四方,最後一呼百應,號令天下的崛起歷程。
得益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電子遊戲的進化讓我們越來越能夠親身代入歷史的崢嶸中。
這裡要說的是一款衝向世界的國產策略模擬網絡手遊——萬國覺醒。
遊戲以歷史上的11種文明為背景,各城市設定特色鮮明,資源生產、研發科技、訓練部隊、徵戰討伐等等機制豐富合理,玩起來環環相扣又容易上手。
還有數十位歷史上的著名統帥供玩家招募,替自己領兵出徵。
通過派遣不同英雄人物,利用武將特殊天賦與技能,可以發揮完全不同的戰術特點。比如遊戲中,成吉思汗的天賦就是如果率領的是純騎兵部隊,戰鬥力就會大大提高。
玩家可以一對一單挑,或者加入聯盟,甚至稱霸伺服器,當上國王,率領眾玩家與敵方來一次史詩級KVK大戰。
解釋下,KVK意思是「國家VS國家」,即遊戲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把8個伺服器匹配到新的地圖進行八個王國的亂戰,非常考驗亂中取勝的戰略智慧。
作為一款中國式宏大戰略視角的網遊,萬國覺醒在世界上的名氣大大超出很多人預料,長期佔據全球各大APP榜單前五。
這是因為無縫縮放的地圖與高度自由化的沙盤操作,還原了絲絲入扣的戰場細節、宏大詭譎的戰略變化,最大程度展現了萬變不離其宗的戰爭內核,真正打中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玩家心中那顆同樣澎湃的徵服者之心。
在37戰區的一場跨服KVK中,代號666的聯盟集結四大聯盟兩千萬精銳大軍衝擊對方服的8級關卡,破關後迅速展開,一支支小股部隊頓時湧入無險可守的平原,在對方防守薄弱地區瘋狂插旗搶地盤。
一時間,可以容納9000名玩家同屏作戰的屏幕被衝關而出的兵力鋪滿,這種真人千軍萬馬集團衝鋒的場面,頓時讓人頭皮一陣發麻。
宏大的戰場機制下,玩家個人的存在感不但沒有被削弱,反而為力挽狂瀾的天秀操作提供了最好的表演舞臺。
在1922服,來自中國的「貧民」玩家「閹人張飛」,看不慣阿拉伯土豪霸凌他人的作風,利用時差集結44位盟友,趁著土豪下線,發起了一場艱難的圍城戰。
當土豪的朋友們也紛紛趕來支援時,「閹人張飛」眼見陷入包圍,當機立斷,改變策略,圍點打援,不但把援軍逐個擊破,最終也突破了土豪城防,實現了戰力懸殊下「貧民的逆襲」。
有錢就能為所欲為?想多了。
在萬國覺醒中,「統一戰線」才是決勝的法寶。沒有同進退的團隊,就算個人兵力再多、操作再秀也免不了孤家寡人的尷尬。
即便你霸凌全服,拿下神廟,當了「國王」,代價也是臣民紛紛遷城到其他的伺服器。一旦遭遇KVK事件,再想去做舔狗籠絡人心都來不及了。
如果想當好一個國王,那麼睜開眼就是兄弟、臣民們的雞毛蒜皮,不操心不行。
想想,成吉思汗要操心商隊問題,瓦剌也先要算計鍋碗瓢盆,沒點居委會大媽的耐心,又何來揮斥方遒、徵戰四方的霸氣呢?
通過個人與聯盟、王國的互動機制,玩家能深度體會到滾滾歷史浪潮中,人與人關係變化所激發的化學反應,將遊戲體驗,從感官的爽快升華到了精神享受的層次。
曾有一位叫「維和」的高戰玩家,不負「維和」之名,在KVK中極力保障平民玩家的遊戲體驗,團結一切力量,帶領本服在強者如林的第一戰區(國服1-8伺服器)佔下了一席之地。
一次慘烈的大戰中,「維和」玩家力挽狂瀾,保住了聯盟中心,代價是總共3.5億的戰力損失了1.8億,相當於一個「貧民玩家」連續爆肝兩年的存貨。
戰後,犧牲最大的「維和」卻主動對戰友們寫了一封感謝信:
「不要在意外界的流言蜚語,更不要擔心我所損失的戰力。我們簡簡單單的擰成一股繩,搏盡一份力,狠下一條心,六福加油!幹就完了!」
不成就他人,如何能成就自己?國服第二戰區的10服,原本戰力超強,就因為不注意團結其他伺服器,拒絕外交、拒絕小弟、獨攬戰果,結果在KVK事件中陷入了1v5的被動局面,戰力被打殘,領地也被瓜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道理從遊戲穿透了次元壁,影響了現實。
「修身」是一位國際服的華人玩家,現實職業是華為工程師。
去年初,他被困在了巴西,苦於當地失控的疫情與混亂的社會秩序,機緣巧合開始玩萬國覺醒。由於疫情陰謀論泛濫,連帶國際服的華人玩家與華人聯盟也被惡語相向,屢屢遭到挑釁圍毆。
在兩次被圍攻清零後,「修身」來到了一個華人為主的1970王國,參與到了王國的管理中。這個華人服在弱肉強食的國際服中排名倒數第三,人人都想踩一腳。
不爭饅頭爭口氣,在這句「國王」玩家的鼓勵下,玩家「修身」帶著王國管理團隊製作了詳盡的戰略地圖、送出大量參戰獎勵、發動很多平時沒時間的休閒玩家,甚至依靠翻譯軟體破除了很多外國玩家的隔閡偏見,不斷加入進來,王國整體戰力水漲船高。
大戰來臨,1970王國連克三家,最後拿下了KVK的冠軍,為所有因為汙水而遭遇網絡暴力的華人玩家出了一口憋屈已久的惡氣。
得人心者得天下,這一中國五千年古老文明的鬥爭智慧,無論什麼時空下,都不會過時。
遊戲下載連結給各位放在最後的閱讀原文了,去體會徵戰天下的快感吧!殺啊!!
烏鴉校尉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烏鴉校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