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願每一位失去名字的母親,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2020-12-16 澎湃新聞

夜讀|願每一位失去名字的母親,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韓浩月

2020-11-05 21:17 來源:澎湃新聞

一個出生長大在貴州晴隆縣的女人,二十來歲的時候被人販子從重慶火車站販賣到河南輝縣,35年的時間裡,她成為一個失去名字的人。身份證上的名字,是丈夫隨意編的,她逃跑過兩次,但每次都被抓了回來,直到她的丈夫去世,女兒李新梅長大成人,她才仿佛擁有了「自由」,敢於一次次喊出「回家」的願望……

這是刷屏文章《一個名字叫「餵」的女人》講述的故事,讀完百感交集——這個故事裡,藏著太多的個體記憶與時代傷痕。讓人欣慰的是,我們已經跨進了一個依靠網際網路與其它科技工具可以無限縮短距離的時代,能讓那些失去本來名字的母親與孩子有更多的機會重新找到回家的路。而讓人感到無奈的是,曾經的傷痕已經刻下而且無法彌補,悲劇不會因為一點亮色而改變本質。

一個枕頭底下時刻藏刀的女人,讓《女人》這個故事擁有充滿懸念的開頭,可那些無數次被發現後拿走的刀,不是為了反抗命運而是用來抵抗噩夢的。讀者希望這樣的故事有點「復仇」元素,可這太理想化了。當一個不知道家園遠在何處的女人被丟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實際上她便已經無法掙扎——她的「復仇對象」是誰?是人販子?是出生地的窮苦?是買她回家並限制她自由的丈夫與親鄰?……35年時間,讓對錯都模糊了,何況是「恨」這種比較容易被時間消耗並磨沒的情緒。

在這個幫母親回家的故事裡,女兒李新梅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一個人,因為如果沒有她在觀念意識上的覺醒,並主動、長期地向外傳遞母親的信息,母親的一生就會停留在對家的回憶與渴望中。李新梅這一代人,對祖輩、父輩乃至於整個鄉村,有較為清醒的認知,受時代大環境影響,對女性權利有著堅定的追求。可以說,李新梅是她母親的「伸冤人」,是她母親通往「自由」與家園的唯一道路。

通過社交工具幫助李新梅的人,是李新梅的同路人,也是擁有內心力量的自覺行動者。他們有著不同的職業身份,但在幫一位走失的母親重回家園時,他們仿佛成為那位母親的親人——這不應簡單被歸類於時代「善的力量」,更準確地說,這更像是一種「救贖」,是一群人為一片土地上發生的悲劇,重新找到挽回的方式,讓失去的美好重新回來,仿佛這樣的彌補,可以治癒歷史的傷痕。

因為聽力大部分丟失,李新梅的母親保留了貴州布依族的發音,她的布依族語言,成為微信群友快速鎖定她出生地的重要依據,冥冥當中,她的語言也成為她回家的一道「文化密碼」。在《女人》這篇文章中,也表達了新一代布依族年輕人不再說民族語言的原因,時代潮流洶湧向前不可逆轉,講布依族語言的母親通過這道「密碼」回到了家,而不再講這種語言的年輕人,也徹底與母親這一輩人有可能遭遇的苦難作別,這其中的得失,怎麼計算才好?

《女人》如果拍攝成電影,會讓無數觀眾哽咽,電影《失孤》最後,被拐賣的孩子終於找到了家,全村的人都出來迎接他,60多歲的德良回家,和這個電影情節多麼相似。願每一個失去名字的母親,還有那些不知身世的孩子,都能夠找到一條通往家鄉的路。

很難用「感動」來形容德良的故事,因為它的前情後要,都隱含著難以言說的沉重,在「一場大團圓之後,德良可能還是要回到那個無人傾聽、只能自言自語的世界」,這不應該是故事的最好結尾。但好在,德良不但找回了名字,找到了家,橫亙在貴州與河南的那條回家的路也通了,這是這個故事可以讓人長舒一口氣的地方——無論怎樣,有路在,就有希望與盼望,人生的悲苦就會被稀釋掉許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拐賣婦女兒童

相關推薦

評論(21)

相關焦點

  • 回家的路要走多久?他走了整整35年……
    一條回家的路要走多久有人可能只需要幾分鐘有人可能走的久一點需要一兩天的車程,一戶陳姓人家收養了他,並給他取了現在這個名字。此時,讓他遺憾的是父親已經在2004年病逝,母親去年出過車禍,頭部受到重創,失去了記憶。陳世意的哥哥劉從平:「後來家裡也是在找,包括我小爹他們,父親去世前還在念叨。」
  • 男子外出打工受傷失憶漂泊26年 四川仁壽民警幫他找到回家路
    男子外出打工受傷失憶 工友醫院留下字條離開9月14日,和母親、妹妹相認時,張永強痛哭流涕,一直嚎啕著埋怨自己忘了回家的路,連自己的老母親和親妹妹都認不得了。一旁泣不成聲的老人只能輕輕拍打著兒子的肩膀安慰。
  • 夜讀|願你慢慢長大
    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東營臺主播李凝,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願你慢慢長大》。親愛的小布穀:當我寫下「百天」這個字眼的時候,著實被它嚇了一跳——一個人竟然可以這樣小,小到以天計。在過去一百天裡,你像個小魔術師一樣,每天變出一堆糖果給爸爸媽媽吃。
  • 84歲母親球場投籃等父親回家吃飯,兒子:希望父親看到準時回家
    他說沒給父親看過母親球場等他的視頻,他們支持父親的工作,但是他希望父親可以通過節目看到視頻,然後記得家裡還有人等他回去,希望他能準時回家。感情,向來是雙向奔赴的,沒有哪一方比哪一方卑微,所有的一切都是心甘情願。
  • 新井一二三:旅行,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
    最近,她的新作《旅行,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在這本書中,她分享了自己愛上旅行的開始,以及如何獲得旅行精神。在她看來,只要擁有了旅人精神,就能過上一輩子的旅人生涯。裡面有什麼展覽,我一點都不記得了,卻至今忘不了,那場館裡賣著一種食品,是當地風味。我特想嘗一嘗,所以跟母親要了錢,買來吃。上面有白色的醬,看起來像生日蛋糕上的鮮奶油,可是吃起來一點也不甜,反而是酸酸的。現在回想,應該是酸奶油吧,可當時的我就是吃不慣,非得偷偷地扔掉,因為生怕母親知道了以後會罵我浪費錢。
  • 感恩母親節丨願時光能緩,母親不老!
    患者劉女士說道:「康乃馨承載的是滿滿的祝福,對於我們這些不孕症患者來說,能當上媽媽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希望帶著南陽不孕不育症醫院的祝福,早日收穫好「孕」!」歲月靜好 因為有她們在負重前行她們是忘我工作的母親,她們是年輕的媽媽,由於醫院工作繁忙,有的新手媽媽在寶寶出生三個月後就返回了崗位,每逢節假日也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渡過。
  • 讀點|春天飛回故鄉的燕子,它是靠思念找到回家的路
    父親說:「肯定不是,燕子哪能活那麼長呢?」母親竟有一些傷感,嘴裡嘀咕道:「燕子為啥就不能活那麼久呢?」當年春天飛回老家的燕子,這些年來我們是不是還在相互尋找?在這個春天,我在城裡陽臺上手搭涼棚,眺望春歸的燕子,它沿著一條空中的虛線再次返回故鄉。這種柔情的鳥兒,每年冬天,它們帶著不舍飛到熱帶過冬。
  • 品讀·原創|忘記了回家的路,但我記得你的名字
    我問他,您常走這條路嗎?老先生點點頭。我記得每天都要走這條路,可是現在,我想不起家的位置了。您記得您住在哪個小區嗎?記不得了。那麼,您記得您家住在哪條路上嗎?比如北京路,文登路,榮成路,洛陽路,乳山路,荊州路……我不記得。那些馬路全都一個模樣……連路燈都一模一樣。不要急,您再好好想想。我問他,您家附近有什麼標誌性建築?比如公園,銀行,郵局,或者什麼企事業單位……我記不清了。
  • 希望每一位思念科比的人,都能繼續堅強的生活下去。
    距離噩耗傳來已經過去了9天,科比和GiGi終於可以回家了。洛杉磯市長埃裡克-加希蒂表示:「我們還沒有確定具體的日期,但每天都在和湖人方面商量。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和科比的遺孀瓦妮莎溝通。」據悉以老科的名字命名街道,是首選方案之一,在斯臺普斯對面的洛杉磯Live地區,以某種形式紀念科比,也被不斷提及。
  • 夜讀|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牧童歸去橫牛背作者/在水一方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小時候,閩南農村家家戶戶都養牛天才蒙蒙亮,孩子們就在母親的呼喚聲中起床了,睡眼惺忪地走進牛欄,牽著牛繩走向田野。田野裡浮動著薄薄的霧氣,一切安靜極了,偶爾傳來蟲子悠長的叫聲,鳥兒也開始了一天的活動,微風送來青草的味道,清新,讓人愉悅。田埂裡的草長得很鮮嫩,是放牛的好去處。放牛娃常把牛帶到稻田中的田埂去吃草,這樣牛能快點吃飽。
  • 夜讀|世界再大,大不過有人等你回家
    不論在外面遇到了多大的坎,無論心靈生了一場多大的病,家裡都有個能醫你的人,說實話,這種狀態,真的令人羨慕。風雪夜歸人,照映來時路,沒人不嚮往家門前的那盞燈。人無論到了多大年紀,賺下多少財富,坐擁多少名利,到頭來不變的歸宿,還是家。為什麼?因為有家可回的人,就像船有了錨。
  • 夜讀:人生沒有如果,願你勇往直前
    夜讀:人生沒有如果,願你勇往直前 2017-11-04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懷念母親 若時光倒流 願您安康願您歡喜
    韶華易逝,願用文字記錄的歲月的美好;逝者如斯,願相信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那些年遺憾的,錯過的,若時光可以倒流,願您一切安好。懷念母親在的日子,特別是母親歲月最後幾年的時光,當時為了學習和工作沒有時 間陪伴你,總是以為歲月很長,時間漫漫。現在想來,那些年,你自己一個人是如何熬過寂寞和孤獨的。從繁重的學業,到初入職場社會,我花了太多時間精力,卻沒有花時間來陪你,每一次您在電話總是不停的「嘮叨」,說最多便是家長裡短。
  • 母與女:我為被拐母親找到家
    她更熟悉的母親,是長久深居於河南輝縣小村莊裡的農婦,有著和當地人完全不同的高額頭和深邃眼眶,說著大家聽不懂的話,不知名字、不曉家鄉。母親很少笑,即使已經在這裡生活了30多年,依然和北方的遼闊平原,有著無法融入的疏離。
  • 希望你找到回家的路
    希望你找到回家的路 2020-07-16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夜讀湖州|難以忘卻的嘀嗒聲
    夜讀①|夜讀②|夜讀③|夜讀④夜讀⑤|夜讀⑥|夜讀⑦|夜讀⑧夜讀⑨|夜讀⑩|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夜讀悅彬 攝從塘橋南堍到鎮中心橫街之間,有一條筆直的路叫塘橋路。塘橋路南北走向,寬約八九米,長約一裡。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橫街與塘橋路就是這個鎮上最鬧猛的兩條路了。父親所在的鐘表店誕生於五十年代初,當時,工商業公私合營,雙林的個體手工業者也不例外。期間,幾度分合,最後,由四位修表人與兩位刻章人成功合夥,故而取了一個別人不大看得懂的店名:「雙林修刻商店」。
  • 「警察叔叔,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1月13日傍晚,正在常平第一小學路口開展「大巡防」交通執勤點執勤的常平公安分局袁紹昌同志急民之所急,成功幫助一名7歲的小女孩找到回家的路。「警察叔叔,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2021年1月13日18時許,一名年約7歲、神情略顯慌張的小女孩找到了正在常平第一小學路口執勤的袁紹昌同志,向其求助。見狀,袁紹昌同志第一時間耐心安撫了小女孩。
  • 56歲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願時光能緩,父母不老
    而你現在能做的,也只有把握好現在。近日,吉林四平56歲的鄭力師傅陪82歲的母親用擀麵杖打球的視頻走紅。鄭力師傅說,他從2000年開始陪母親鍛鍊,至今已經20年了。他還自創用擀麵杖頂球,母親最喜歡運動就是頂球和飛碟。現在每天都要陪母親打球。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卻沒有工作,他鄉容納不下靈魂,故鄉安置不了肉身。
  • 迷路了還能找到正確的路,心迷失了怎麼找到歸宿
    我們會時常走錯路,要麼放棄繼續前行要麼尋求幫助,不管用什麼方式,最終都會找到正確的路,可是一個人的內心一旦迷失,又該怎麼拯救自己我喜歡去陌生的環境,天性對陌生未知的事物感興趣,常常一個人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尋覓,走走停停,記錄身邊的風景方向感不太好的我,迷路是經常發生的事兒,不開車的時候沒有導航,心裡就好像失去了依靠沒了著落,總是擔心自己走錯路
  • 開國將軍回家探望母親,進門時,發現母親及家人要出門要飯
    就這樣一個人,誰能不心悅誠服地為他差遣呢?尤太忠的仗義是出了名的,哪怕是對自己叫不上來名字的士兵也一視同仁,絕不拋下他們自己享福,這也是尤太忠能成為將領的一個重要因素吧!拘束有一次他的頂頭上司王近山因和妻子離婚的個人問題被撤職做苦力,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