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術不端:高級職稱花錢買 領導聘人寫論文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論文中介」何時休

  在一次出差途中,無意間聽到同車的兩個人高談闊論:「以前發論文,自己先寫好,然後請客吃飯託關係。現在不一樣了,是一條龍服務,只要交錢就萬事OK。」他們所說的「一條龍服務」可謂方便、周到、快捷,「論文中介」可以根據需求者的要求,將論文發表在不同學科、不同級別、不同影響的學術期刊上,當然價格也不同,都是明碼標價的。

  據報載,某市有多家論文中介,從買賣到刊登,早已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條,任何專業、任何行業的論文都能寫,寫手都是高校教師或研究生。

  如今,發論文收版面費,已經成為人們心照不宣的「潛規則」。愈演愈烈的論文收費之風已經「刮」起龐大的「論文經濟」和「論文產業」。有人測算,我國論文市場年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為了給急需發表論文之人找到「合作夥伴」,「論文中介」「論文經紀人」「論文代理商」便應運而生。

  只要有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就會有中介機構。本來,中介在經濟領域有著積極作用,充當買賣雙方的橋梁紐帶,但是一旦滲透到學術領域,必然會對「學術造假」「學術腐敗」推波助瀾。這讓學術研究變了味,一些地方出現「後勤教授」就不足為怪了。

  論文買賣成為產業鏈,關鍵在於職稱有很大的誘惑力。職稱對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就是待遇、地位的象徵,職稱高,工資待遇就高,受尊重的程度就高,這促使人們為了職稱不擇手段。「論文中介」只是論文產業鏈上的一環,如果這個產業鏈條存在,「論文中介」就會長期存在,就會讓學術研究在歪風邪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河南西峽縣 封 德

  領導聘我寫論文

  我乃一退休老翁。按理說,退休了本該休閒才是,可領導知道我能寫文章,就返聘我當了「材料匠」。

  剛上崗,領導就讓我寫三篇政工論文,並保證見報。我知道他這是為評聘高級政工師做準備。既然受聘於人,就要給人幹事,我答應下來。好在我在崗時曾為評「高工」寫過論文,只因學歷不夠沒派上用場,現在拿出來,改個名字,換個角度,再給編輯朋友打個電話,見報該不成問題。幾天後,我把改好的論文拿給領導審閱,他連聲說「好、好,趕快寄走!」沒多久,就被朋友所在的一家省級報紙刊登了。

  打響第一炮,我更有信心了,便每天翻雜誌、看報紙,搜集另兩篇論文的題材。很快,根據當時的政治形勢,就找到了符合領導口味的素材,經反覆提煉觀點、推敲文字,寫成後又拿給領導審閱。他一看題目,就說「你別管了,我寄走吧。」沒幾天,領導說他有朋友在國家級的雜誌當編輯,下一期就能發表。有了中央級的「硬體」,「高工」就更有把握了。

  一天,領導說評聘提前了,要我趕緊寫第三篇論文,還說下周派車,讓我把國家級雜誌要發的那篇論文也帶上,到省城找編輯朋友幫忙,爭取月內都發表出來,當然要給人家「意思、意思」了。我從來沒「意思」過,問他「行嗎?」領導語氣很堅定:「肯定行!」結果正如領導所言,「意思」到了,兩篇論文在月內都發表了。更讓他高興的是,中央級雜誌的論文也出版了…… 後來,當然是領導不費吹灰之力,「高工」職稱就評上了。

  河北任丘市 李增錄

  莫讓學術太匆忙

  天氣好的時候,晚飯後我經常去附近的校園散步,總可以看到實驗樓的燈光亮起。從窗戶望進去,儘是學生們做實驗的忙碌身影,而這廢寢忘食的態度,恐怕是趕工多過刻苦。想起讀研的時候,我也曾經這樣,為了趕畢業論文,經常在實驗室忙到凌晨,那種急於求成、心急火燎的心態實在讓人倍感煎熬。

  其實,學生也是身不由己。一篇論文定成敗,多年苦讀付出的心血全部凝結於此,只能想辦法儘快取得結果。很多基礎性研究、創新性研究,原本就需要百鍊成鋼,怎麼可能出成果於朝夕?於是也就難免有人鋌而走險。這種被動的匆忙不僅壓垮了學生,對於大多數助教、講師等「功名」尚淺的學者更是千斤重擔,考核評優、爭取經費、評定職稱、獲得榮譽都以學術成果、發表論文為主要依據,所以,「儘快出成果」似乎成了不二法門。

  學術不端自然是因為個別人道德水平低下,缺乏做學問應有的浩然正氣,但揠苗助長式的大環境卻是激發學術不端破土而出的化肥。要止住不端行為,就要多給學術一點時間,從制度設計、輿論引導上摒除急功近利的做法,設定畢業條件,考核、評優時看結果也要看過程,看論文數量更要看下的功夫,讓學生、學者有一個更從容自然的學術空間,能把精力放在「研」而不是「趕」上,扎紮實實、仔仔細細地把每一個課題做成百年工程,最終使潛心做學問的人獲得更大的認可。

  山東淄博市 宗鑫凱

  「明碼標價」發論文

  一年前,我的企業區域網郵箱收到一位熟人發的廣告。大致意思是,他可以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論文,發在國家級刊物上,收費1000元,省級刊物800元,如果發兩篇可以打折優惠。論文的內容倒沒什麼要求,字數夠基本上就過關了。

  我的一位同事由於晉升職稱需要發論文,便與這位中間人聯繫,交了一篇論文和1000元錢。幾個月後,這位同事還真收到了載有他論文的雜誌。打開一看,豁!200多頁的雜誌,每頁只登一篇論文,字小得不能再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純粹是為了發論文而編印的雜誌,至於它的合法性,在哪兒印刷的,就無人探究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印雜誌的沒少掙錢。

  我所在的市有一家社會科學類雜誌,由於沒有訂閱量,沒有讀者,前些年整頓報刊時本來要砍掉。可能是主辦雜誌的人感覺有利可圖,便極力遊說上級主管部門,領導點頭,最終讓它存活下來。現在,每逢雙月我都能收到這本厚厚的雜誌,裡面除了領導講話外,就是給需要晉升職稱的人發論文了。就是這樣一本雜誌,據說上稿也不容易。首先你得認識那些發稿的編輯,然後再與編輯進行溝通。至於如何溝通,大家心知肚明。

  黑龍江大慶市 豐 偉

  高級職稱花錢買

  我有一個老鄉,在高校後勤部門工作,去年評上了副研究員。我向她請教「成功」的秘訣。

  她說:「評副高職稱嘛,關鍵是要發表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不瞞你說,我平時連寫個通知都要絞盡腦汁,哪裡曉得寫什麼學術論文。不過,只要你肯花錢,辦法還是有的。比如你到QQ上搜『論文代寫』『論文包發』『論文代理』等關鍵詞的群,就能看到很多論文代寫、代發服務的群。然後,你申請進入相關群,到群裡把你的需求一說,馬上就會有寫手、中介QQ與你私聊。有代寫的,有代發的,也有代寫代發一條龍服務的。普通期刊代寫50元左右/千字,在普通期刊上發文章很簡單,出300元至700元/版的版面費就行。核心期刊代寫2000元左右/千字,但要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難度相當大,那就要多花錢了,代寫代發,每篇要花1萬至2萬元。我先後在核心期刊發了3篇論文,普通期刊兩篇,代寫代發花了近4萬元。不過,這麼做值得,反正副高職稱評上去了,用不了幾年時間,『成本』就能收回來了。」她很坦白地說,論文寫了什麼內容,她都不知道,也用不著知道,反正只要評職稱能用就行。

  湖南長沙市 張聞驥

相關焦點

  • 花錢發表論文,成為教師職稱加薪的標準,公平嗎?
    不知從何開始教師的工資和職稱有著很大的關係,現在的教師普遍認為只要花錢發表論文就可以評選職稱,畢竟很多期刊也樂意賺這些發表論文的錢,但很多人質疑,這種花錢發表論文成為教師職稱的漲工資的標準,公平嗎?根據了解每年都有上萬名老師花錢發表論文得到證書之後,找找關係都能夠評上職稱。
  • 花錢發表論文,成為教師職稱漲工資的標準,公平嗎?
    不知從何開始教師的工資和職稱有著很大的關係,現在的教師普遍認為只要花錢發表論文就可以評選職稱,畢竟很多期刊也樂意賺這些發表論文的錢,但很多人質疑,這種花錢發表論文成為教師職稱的漲工資的標準,公平嗎?根據了解每年都有上萬名老師花錢發標論文得到證書之後,找找關係都能夠評上職稱。
  • 大學教授學術不端,就應該像天津大學那樣,直接解除聘用關係
    有的人說翟天臨有些冤,自己的博士學位被甩丟了,自己的博導也連帶受到處理,現在一到撰寫學位論文的季節,還要被一眾大學畢業生、研究生給罵上熱搜。仔細想一想,人家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憑啥每到寫論文就要罵人家翟天臨呢? 客觀地講,這翟天臨呀,反而是幹了一件大好事。
  • 教師評定高級職稱將取消「論文條件」限制!
    >⑦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唯一標準;⑧不得將學歷、職稱等作為在教育系統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限制性條件;⑨不得多頭評價、重複評價;⑩不得盲目採信、引用和宣傳各類機構發布的排行榜。《意見》將破除「唯論文」後的評價方式改革說得非常清楚,指明了未來用人標準、學術評價、職稱評定的正確發展方向。高級職稱評定的「期刊論文要求」或將退出歷史舞臺!
  • 在2020,揭露不端、反思「唯論文論」|年終學術事件盤點
    這一年,在豆瓣、微博、知乎等平臺上,一如既往有對「學術不端」的揭露,有的得到處理,有的不了了之;學術評價體系發生轉型,尤其是開始改變「唯論文論」,而學術評價體系將何去何從仍是需要繼續思考的問題;「不升即走」「不發表就淘汰」還是青年教師面臨的挑戰,而「發表論文追熱點」則成為新的話題,學術發表的性別差異也得到關注。
  • 上海德比主裁馬寧被網友實名舉報:論文一稿多發 學術不端
    當晚,微博名叫@阿彌陀佛-呵呵噠的網友曬出實名舉報馬寧的截圖,稱馬寧存在論文一稿多發的不端學術行為。該網友曬出兩篇文章內容與舉報信截圖。舉報信件內容:「關於舉報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馬寧副教授學術不端的問題經查,馬寧在2007年發表在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上的學術論文與其在2006年第八期發表在科技信息上的學術論文在存在極大的一致性,詳細請見附件。這種行為明顯屬於一稿多發,重複發表,屬嚴重的學術不道德,學術不端。強烈請求領導嚴肅查處並處理這種學術不端行為。」
  • 26歲研究生凌晨猝死,疑因受導師學術不端事件影響重寫論文
    2019年,季新輝陷入了學術不端事件,被處罰5年內不得擔任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而這,迫使李源本就寫好的該方向論文直接作廢,導師給出了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讓李源重寫論文。面對延期的壓力,新方向的無從下手,這篇新論文遲遲難以完成,直到2020年9月,李源猝死在湖北的家中。在此之前,他已經沒日沒夜的為這篇不能面世的論文,熬夜工作了很久。
  • 天津某教授學術不端到什麼程度?還有底線沒?
    雖說常有報導學術不端,對此為何零容忍?我們的社會給予專家們教授們很多的信賴,作為行業「德高望重」的人物,給予的是整個行業最大的尊重和權威,可是竟然都是假的。我見識過真正搞學術的專家教授,嚴謹溫和,實事求是,打心眼裡敬佩!也見識過沽名釣譽,名不配位的!但最可怕的就是假的,即使只是部分造假,不論其他,就這一條就是最可惡的!教授專家本來負有盛名,全社會都是尊重敬愛,被認為是某方面的泰山北鬥,德高望重,這就像我們眼中的名牌,品牌,可是當你知道它是參假的,你是什麼心情?
  • 導師學術不端論文作廢、研究生重寫猝死家中:微信朋友圈異常乾淨
    在破解了高等級密碼保護的手機之後,姐姐發現了第三重「世界」:李源長期忍受老師的壓制教育;2019年9月,李源寫好的第一篇論文,因受導師學術不端事件影響而作廢;因導師功利化的學術思想,李源被迫在沒有項目數據的情況下,撰寫油氣勘探的「生產性」論文;2020年上半年,李源多次催促導師修改論文,均被冷落;2020年9月的多天裡,導師突擊式密集修改論文,迫使李源每天高強度工作
  • 論文一稿多發被指學術不端!專業人士:不會追究
    剛在上海灘德比吹出一場精彩比賽的馬寧,還沒有來得及享受媒體球迷的讚譽,他就遭遇了晴天霹靂:來自網友「阿彌陀佛-呵呵噠」曬出的截圖,他實名舉報馬寧存在論文一稿多發的不端學術行為,希望相關領導查處。《淺析在高校推廣健美操的必要性》在2007年發表在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上的學術論文,跟他在2006年發表在科技信息上的學術論文在存在極大的一致性,這屬於一稿多發。
  • 賣SCI論文網店10年不倒,治理論文買賣必須推進學術專業評價
    這家「SCI論文小鋪」可以說是「漏網之魚」,而之所以還能生存,一方面表現出相關網絡平臺法律意識不強,允許買賣論文堂而皇之地在平臺上開店;另一方面則是存在對買賣論文的需求,而買論文者的學術不端行為沒有被發現、追究,進而賣論文者的違法造假行為也沒有被發現。
  • 年終盤點:2020年十大學術不端/撤稿事件
    後翟天臨時代,學術不端事件頻發,其中不乏令人尊敬的學術大牛,甚至院士,讓人目瞪口呆。今天,小編帶你回顧過去這一年發生的十大學術不端/撤稿事件,引以為戒。01學生寫123頁PDF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張裕卿教授學術造假11月,一份長達123頁的舉報材料在網絡熱傳,作者自稱「原天津大學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呂翔」,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學術造假」。
  • 魯能球迷舉報馬寧學術不端
    直播吧10月24日訊 微博網友@阿彌陀佛-呵呵噠 曬出實名舉報馬寧的截圖,這名網友稱馬寧存在論文一稿多發的不端學術行為。此前,另一名裁判沈寅豪因為執法魯能比賽出現爭議判罰,被球迷舉報論文抄襲,已經返回同濟大學進行解釋。舉報信件內容:「關於舉報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馬寧副教授學術不端的問題馬寧副教授作為國際級裁判,卻在比賽判罰上不客觀,引發群眾較大不滿!
  • 近年來我國針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政策梳理
    今年以來,從翟天臨論文作假到湖南大學碩士生畢業論文抄襲,社會上引發了關於「學術誠信」的熱議。學術誠信,關乎師德師風、關乎學生質量、關乎大學風氣與創新能力、更加關乎國家的科技實力與形象。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強調嚴厲整治學術不端的行為,淨化優化科研環境,大力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原始創新能力。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資助項目論文被期刊認定學術不端
    由四川省計算機研究院主辦的《計算機應用研究》雜誌,5月12日以編輯部的名義在官網發布《對2017年第12期涉學術不端文章的處理公告》。《計算機應用研究》編輯部方面表示:經讀者舉報、本刊編輯部核查認定,2017年第12期文章《基於低複雜度最大空閒矩形的非線性傳感器故障診斷方法》(作者:孫運城、孫興春、陳安),疑似嚴重抄襲已出版的英文論文,為學術不端稿件。
  • 網店售賣SCI論文牟利數百萬 論文買賣是否違法?背後反映出哪些問題?
    客服要求顧客提供相關信息然後報價,記者提供的這篇普通論文,撰寫價格為4000元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訴中國之聲記者,根據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這種替別人寫論文並且在平臺進行售賣是典型的違法違規行為。
  • 對論文版面費說不!辛辛苦苦寫論文,沒有稿酬還要出錢發表,不該
    所以那時候是很喜歡寫文章的。02但是,職稱評審唯論文之後,各種期刊雜誌鋪天蓋地而來,論文發表需要繳納從幾百到幾萬元不等的版面費,因此形成了一條巨大的產業鏈,論文代寫代發,養肥了很多人,而論文的水平和質量卻頻頻下降。
  • 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再起質疑,其碩士論文被指重複字數過萬
    近日,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演員翟天臨涉學術不端備受關注。繼翟天臨博士期間論文涉嫌抄襲之後,其碩士論文也難逃質疑。畢業6年,碩士學位論文尚為「初訂」狀態,再度引起了網友對翟天臨的學位質疑,更有媒體通過知網查重發現翟天臨的碩士論文的重複率高達36.2%。據頭條娛樂報導,翟天臨的碩士學位論文共32628字,重複字數為11818字,總文字複製比為36.2%,去除引用文獻部分,文字複製比仍佔25.9%。
  • 導師學術不端,26歲研究生重寫論文、延期畢業,凌晨猝死
    在破解了高等級密碼保護的手機之後,姐姐發現了第三重「世界」:李源長期忍受老師的壓制教育;2019年9月,李源寫好的第一篇論文,因受導師學術不端事件影響而作廢;因導師功利化的學術思想,李源被迫在沒有項目數據的情況下,撰寫油氣勘探的「生產性」論文;2020年上半年,李源多次催促導師修改論文,均被冷落;2020年9月的多天裡,導師突擊式密集修改論文,迫使李源每天高強度工作,最終於凌晨猝死。
  • 曝馬寧被舉報學術不端:判罰不客觀、引發群眾較大不滿
    北京時間10月24日,根據社交平臺網友的曝料,著名裁判馬寧被人舉報,存在學術不道德、學術不端行為。魯能球迷此前已經將沈寅豪的論文扒個精光,根據網友的曝料,馬寧的論文也成為球迷關注的對象,有球迷已經向馬寧供職的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進行舉報,「關於舉報馬寧副教授學術不端的問題,馬寧作為裁判判罰上不可觀,引發群眾不滿,而且馬寧在2007年發表的學術論文,與2006年的論文存在極大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