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教師評定高級職稱將取消「論文條件」限制!

2020-12-17 飛魚勸學

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該《方案》明確提出「改革用人評價」標準,切實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等「五唯」頑疾。

12月7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這個文件是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又一個重磅文件。

《意見》的出臺,意味國家關於「改革用人評價」標準的要求開始具體實施和執行。

多年來,人們所呼籲的「用人標準」的改革,終於邁向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破除「唯論文」頑疾邁出第一步!

《意見》明確地提出了這次改革對象為「唯論文」現象,任務是「樹立正確導向」。

1.指出了高校中存在的「唯論文」現象。

《意見》稱「當前,高校在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平臺評審、科研獎勵、人才評價、職稱評定、崗位聘任、導師遴選、學位授予、績效分配、學校考核、資源配置等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唯論文』現象」。

2.指出了「唯論文」的危害。

《意見》稱,「唯論文」現象導致學術功利化浮躁化、創新創造動力不足、違背人才成長規律、侵蝕學術風氣、汙染學術生態等系統性危害。

3.明確了破除「唯論文」頑疾的堅決態度。

《意見》明確了這次破除「唯論文」頑疾的堅決態度,稱「必須從加強教育系統黨的政治建設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高度,予以堅決糾正」。

如何破除「唯論文」頑疾?

1.劃出「底線」,提出「10個不得」:

①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

②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

③不得為追求國際發表而刻意矮化醜化中國、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④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引用率和影響因子等指標與資源分配、物質獎勵、績效工資等簡單掛鈎;

⑤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導師崗位選聘、人才計劃申報評審的唯一指標;

⑥不得把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教師招聘、職務(職稱)評聘、人才引進的前置條件和直接依據;

⑦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唯一標準;

⑧不得將學歷、職稱等作為在教育系統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限制性條件;

⑨不得多頭評價、重複評價;

⑩不得盲目採信、引用和宣傳各類機構發布的排行榜。

教育部將監督各級地方政府,組織開展「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一旦有違反「10個不得」行為,將受到嚴厲懲處。

對出現嚴重違規行為、造成重大惡劣影響的,將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責任。

2.優化評價方式,建立「替代方案」:

①建立「分類評價」體系,不同的學科類別、教師類型,制定不同的評價指標。

例如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評價指標不能相同;高中教師和小學教師的評價指標不能相同;一線教師和中高層幹部的評價指標不能相同。

②健全「綜合評價」體系,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和質量、貢獻、影響。

「思想政治」「師德師風」將會是教師的首要評價指標,未來的評價體系將重點關注「品德素質」和「能力素養」。

③堅持以「研究成果」為主要評價指標,積極肯定對政治、理論、學術、社會等方面做出的實際重大貢獻。

一些網絡新文化成果,以及在媒體上發表的理論文章也可納入「評價機制」。

《意見》將破除「唯論文」後的評價方式改革說得非常清楚,指明了未來用人標準、學術評價、職稱評定的正確發展方向。

高級職稱評定的「期刊論文要求」或將退出歷史舞臺!

這次教育部發布《意見》至少具有三個意義:

1.具體落實中央關於「教育評價體系改革」在要求,加快改革的進程。

2.選擇難度最大的高等院校的「唯論文」頑疾開始改革,表明改革的決心。

3.高等院校改革實施後,意味著接下來將針對「中小學職稱評定」進行改革。

一直以來,高級職稱評定的「期刊論文」條件要求備受詬病,令人頭疼。

尤其是對於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教師來說,對於寫論文、搞研究確實不在行,而且其意義也不是很大。

但是為了評職稱,人們不得不去「複製+粘貼」搞出一些假論文、偽論文來。明知道毫無意義,但仍然要去完成。

不過,這種情況馬上就要得到改變了!

對於普通教師來說,《意見》中有兩句話最值得關注:

第一句:「不得將學歷、職稱等作為在教育系統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限制性條件」

第二句:「對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在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申報高級職稱時論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

本次《意見》的主要改革對象雖然是「高等院校」,但是對「中小學校」也有著十分重大的引導意義。

它就像一個「風向標」,今天「高等院校」改革的方向,就是明天「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

連以「學術研究」著稱的高等院校都開始著手改革了,那麼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難道還有理由不改革嗎?

有網友估計,最快明年上半年,關於「中小學校職稱制度」的改革方案就會推出。敬請期待!

結束語:

從教育部的這個《意見》看來,關於「用人評價」和「辦學導向」的改革,這次是「來真的」。

隨著「用人評價」和「辦學導向」的改革,「職稱評定製度」的改革也勢所必然。

未來,中小學教師的職稱評定,將更注重「實際工作」和「教學業績」。

今後的高級職稱評定,將不再有「期刊論文」的限制性條件!

那些有「實際教學能力」,而又不善於「寫論文」的老師們,終於可以不用再等待了!

這是不是一個很令人激動的消息?趕快轉發告訴大家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農村教師喜迎「好消息」,職稱評定取消,教齡滿30可晉升正高級
    教師這個職位,從古自今都很吃香,備受人們尊敬,工作內容相對不累,又很體面,可以說是很理想的工作了,不過,我國教育發展不均衡,教師的福利待遇也不同,農村教師的待遇相對差了一些,這也導致很多人不願到農村。 但是,最近有新消息公布,農村教師迎來了一個「好消息」,職稱評定取消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先來看看什麼是教師職稱。
  • 2020農村教師迎「好消息」,職稱評定取消,教齡滿30可晉升正高級
    但是,最近有新消息公布,農村教師迎來了一個「好消息」,職稱評定取消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先來看看什麼是教師職稱。什麼是「教師職稱」?國家設此規定,是為了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也代表了國家對於教育的大力支持,教師職稱設置一共分為五個等級,從高到低分別是正高級、高級、一級、二級和三級。
  • 教師評職稱的評定方法與新規定的職稱設置有哪些內容?
    教師評職稱的評定方法與新規定的職稱設置有哪些?前面我們有提到教師評職稱需要發表論文的一些注意事項,今天繼續來聊一下教師評職稱的一些級別分類與職稱設置方面的問題。教師評職稱,教師職稱級別,論文發表首先,需要明了的是教師職稱評定是指我國教師職稱的評定方法。我國現行的以中小學教師職務聘任制為主要內容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
  • 胡紅梅事件後,很多教師希望取消職稱,會取消嗎?一省要求來了
    胡紅梅事件發生後,很多教師在相關文章下留言,希望取消教師職稱評審,原因很簡單,教師職稱評審雖然沒有論文的硬性要求,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要靠論文、課題積分,而課題、論文有很容易作弊,多數教師認為相對一般教師不公。
  • 教師的高級職稱最看重什麼?
    教師的高級職稱最看重什麼?從職稱申報評定的實踐看,最看重的應該是基本條件,也是最主要的基礎條件。包括三項:一是學歷。學歷代表一個教師的學識水平。普通中小學教師的教齡,包括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的教齡,在評定職稱時要求不是很具體,差別不大。但城鄉任教的教齡開始出現差別,目前國家和各省地出臺的教師職稱政策,都明確提出向鄉村教師傾斜和優惠,並設定了明顯低於城區教師的教齡要求,這是城市教師無法攀比的。三是師德。師德即一個教師的思想道德品質。
  • 2020年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條件詳解
    2020年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條件詳解,如果你想要評工程師職稱,但是不了解這方面內容的話,請務必跟著閩州教育網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這樣子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工程師職稱評審的要求,只有符合了才能順利通過評審。2020年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條件詳解一、社保條件地社保需繳滿一年二、學歷、資歷條件1.獲得理工類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後,從事工程師工作2年以上;
  • 2020教師職稱評定取消了?教齡滿30年,可晉升正高職稱
    和金標尺小編一塊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廣大教師呼籲取消教師職稱評定呢?一、職稱評定過程存在不合理性雖說教師職稱需要參加示範課展示、根據德能勤績來打分等一系列的評比活動,才能夠最終評定。但是在這個評定過程中,會存在種種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
  • 測繪助理工程師職稱評定條件
    測繪助理工程師職稱評定條件,要明白工程是個總稱,凡是屬於工程類(工程類裡包括計算機方面、建築方面、測量方面等)的技術職稱申報時都是統一為: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初級工程師)、工程師(中級職稱)、高級工程師(副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而且不管你學的是什麼專業,評職稱的時候,報批是你工作所從事的專業和服務的單位,前面就貫上名字。
  • 將師德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不以SCI論文作為限制條件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職稱評審重師德,高校教師怎麼看》: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其中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並提到不以SCI論文作為前置條件,不簡單把論文、專利等作為限制性條件,那麼對此高校教師如何看?此次改革將給他們帶來哪些影響?對科研和學術研究的積極性是否也會有影響?「師德也是教師職業操守之一,是高校教師應該要有的品質,但是最核心的問題是高校怎麼去考評師德。」
  • 你覺得教師職稱評審制度需要改革嗎?
    針對廣大的中小學教師來說,每年一度的教師職稱評審是每位教師都關心的問題,很多教師常年工作在教學一線,任勞任怨,都希望自己能夠正常的定級,但實際情況是,每到定級時各種問題就會凸顯,競爭非常激烈,於是很多教師都希望能夠取消定級制度!
  • 為什麼要評高級職稱,工程師職稱評定要求難不難
    按照條件要求去嚴格執行,想要評上高級職稱也並非難事,今天空格職稱評審帶大家了解一下廣東高級職稱評審最新要求,符合條件一定要儘快參加評審。 三、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定要求 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怎麼評?
  • 院士提議取消各類職稱評審,老師:我太難了,才有評高級教師機會
    前兩天有同事在討論某女教師即將退休話題,談到該女老師還有二年就要退休了(女老師55歲退)。然後有人話鋒一轉說到,又扯到職稱上了:終於可以騰出一個高級教師空崗,某某大有希望了,快熬到頭,努力吧!因為評選高級職稱需要必備條件,比如要有論文,至少要有一年班主任經歷和一次教學業績「優秀」……老師們為了準備這些材料,往往要花費幾年的精力卻籌備,而且他們大多都是形式主義的結果,有的人為了這些還造假。更有人一上高級就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
  • 鄉村教師20年教齡可晉升高級職稱,晉升職稱容易了?
    鄉村學校將設置更多的中、高級崗位,讓優秀教師能提前晉升中、高級職稱,並且有崗位可聘任,這一點做的非常貼心。二、對符合申報條件且在鄉村中小學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10年、20年、30年對應申報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的,可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
  • 一位教師說:「我的同事是高級職稱,我希望取消職稱!」
    如果將這個故事的中的農夫換成教師,這個老師提出的願望會是什麼呢?我想,這位老師的會說:「我是初級職稱,我的同事卻是高級職稱,我希望取消職稱!」有人可能會說,你這樣說,實在是對教師的侮辱,不可饒恕。首先聲明,我是一位教師,有著35年教齡的鄉村教師,我這樣說並非是貶低教師,而是在當下,對於職稱,很多教師就是這樣想的。
  • 據說,營口快遞工程職稱論文電子期刊認可嗎
    營口快遞工程職稱論文電子期刊認可嗎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經濟的多元化需求,企業人才隊伍建。  教師職稱晉升論文小學  學教師高,中級職務論文要求的通知》(津教委職稱〔2016〕3號)執行.,14.破格晉升中學高級(含實驗)教師職務和"小中高"教師職務,所需的高級崗位職數由各區縣教育局統一調劑,可不佔用本單位當年晉。
  • 好消息!廣東中職老師可以評正高級職稱了
    廣東中職學校也將有「教授」級老師啦!近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教育廳聯合印發了《廣東省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原來實行的中等專業學校教師職稱系列和職業高中教師職稱統一併入新設置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系列。
  • 教師職業巔峰,評上高級職稱,人生無憂,你是最幸福的人
    對於老師們而言,職稱是很重要的,高級職稱更甚,是教師資格的認可,也是對教師業績的認可,更加是對教師能力和貢獻的認可,中小學教師職稱從正高級到員級一共有5個等級,相比各位老師心裡都清楚了,以此是正高級、高級、一級、二級、三級跟職稱正高、副高、中級、助理、員級相對應。
  • 一級教師需要什麼條件?
    職稱對於教師們而言直接與工資和福利掛鈎,而且是榮譽的象徵,也是對教師一種積極的肯定和評價。教師職稱分五個等級:三級、二級、一級、高級以及正高級教師。一級教師相當於中級職稱,大部分地區晉級難度不大,但是由於一級職稱以上的職數比例偏低,部分地區受名額限制評定一級教師也不是件容易事兒。
  • 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職稱需要哪些條件(建議收藏)
    根據《2020中央一號文件》精神,2020年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要向鄉村學校教師傾斜。晉升職稱向鄉村教師傾斜並不意味著沒有業績要求,那麼高級職稱對中小學教師意味著什麼?晉升高級職稱需要哪些條件呢?高級職稱對中小學教師意味著什麼?
  • 34歲鄉村教師成功晉升副高職稱,為何不再創造正高職稱業績條件?
    身邊的一位鄉村教師,34歲成功晉升副高職稱,該老師卻表示不再創造晉升正高職稱的業績條件,年紀輕輕就主動放棄晉升正高職稱的機會,為什麼會這樣呢?正高職稱與副高職稱對工資的影響教師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各種津貼補貼組成,其中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是全國統一的。崗位工資與教師職稱高低關係密切,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崗位對應級別是1-4級,中小學副高級教師崗位對應級別是5-7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