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該《方案》明確提出「改革用人評價」標準,切實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等「五唯」頑疾。
12月7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這個文件是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又一個重磅文件。
《意見》的出臺,意味國家關於「改革用人評價」標準的要求開始具體實施和執行。
多年來,人們所呼籲的「用人標準」的改革,終於邁向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破除「唯論文」頑疾邁出第一步!
《意見》明確地提出了這次改革對象為「唯論文」現象,任務是「樹立正確導向」。
1.指出了高校中存在的「唯論文」現象。
《意見》稱「當前,高校在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平臺評審、科研獎勵、人才評價、職稱評定、崗位聘任、導師遴選、學位授予、績效分配、學校考核、資源配置等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唯論文』現象」。
2.指出了「唯論文」的危害。
《意見》稱,「唯論文」現象導致學術功利化浮躁化、創新創造動力不足、違背人才成長規律、侵蝕學術風氣、汙染學術生態等系統性危害。
3.明確了破除「唯論文」頑疾的堅決態度。
《意見》明確了這次破除「唯論文」頑疾的堅決態度,稱「必須從加強教育系統黨的政治建設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高度,予以堅決糾正」。
如何破除「唯論文」頑疾?
1.劃出「底線」,提出「10個不得」:
①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
②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
③不得為追求國際發表而刻意矮化醜化中國、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④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引用率和影響因子等指標與資源分配、物質獎勵、績效工資等簡單掛鈎;
⑤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導師崗位選聘、人才計劃申報評審的唯一指標;
⑥不得把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教師招聘、職務(職稱)評聘、人才引進的前置條件和直接依據;
⑦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唯一標準;
⑧不得將學歷、職稱等作為在教育系統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限制性條件;
⑨不得多頭評價、重複評價;
⑩不得盲目採信、引用和宣傳各類機構發布的排行榜。
教育部將監督各級地方政府,組織開展「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一旦有違反「10個不得」行為,將受到嚴厲懲處。
對出現嚴重違規行為、造成重大惡劣影響的,將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責任。
2.優化評價方式,建立「替代方案」:
①建立「分類評價」體系,不同的學科類別、教師類型,制定不同的評價指標。
例如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評價指標不能相同;高中教師和小學教師的評價指標不能相同;一線教師和中高層幹部的評價指標不能相同。
②健全「綜合評價」體系,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和質量、貢獻、影響。
「思想政治」「師德師風」將會是教師的首要評價指標,未來的評價體系將重點關注「品德素質」和「能力素養」。
③堅持以「研究成果」為主要評價指標,積極肯定對政治、理論、學術、社會等方面做出的實際重大貢獻。
一些網絡新文化成果,以及在媒體上發表的理論文章也可納入「評價機制」。
《意見》將破除「唯論文」後的評價方式改革說得非常清楚,指明了未來用人標準、學術評價、職稱評定的正確發展方向。
高級職稱評定的「期刊論文要求」或將退出歷史舞臺!
這次教育部發布《意見》至少具有三個意義:
1.具體落實中央關於「教育評價體系改革」在要求,加快改革的進程。
2.選擇難度最大的高等院校的「唯論文」頑疾開始改革,表明改革的決心。
3.高等院校改革實施後,意味著接下來將針對「中小學職稱評定」進行改革。
一直以來,高級職稱評定的「期刊論文」條件要求備受詬病,令人頭疼。
尤其是對於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教師來說,對於寫論文、搞研究確實不在行,而且其意義也不是很大。
但是為了評職稱,人們不得不去「複製+粘貼」搞出一些假論文、偽論文來。明知道毫無意義,但仍然要去完成。
不過,這種情況馬上就要得到改變了!
對於普通教師來說,《意見》中有兩句話最值得關注:
第一句:「不得將學歷、職稱等作為在教育系統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限制性條件」;
第二句:「對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在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申報高級職稱時論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
本次《意見》的主要改革對象雖然是「高等院校」,但是對「中小學校」也有著十分重大的引導意義。
它就像一個「風向標」,今天「高等院校」改革的方向,就是明天「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
連以「學術研究」著稱的高等院校都開始著手改革了,那麼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難道還有理由不改革嗎?
有網友估計,最快明年上半年,關於「中小學校職稱制度」的改革方案就會推出。敬請期待!
結束語:
從教育部的這個《意見》看來,關於「用人評價」和「辦學導向」的改革,這次是「來真的」。
隨著「用人評價」和「辦學導向」的改革,「職稱評定製度」的改革也勢所必然。
未來,中小學教師的職稱評定,將更注重「實際工作」和「教學業績」。
今後的高級職稱評定,將不再有「期刊論文」的限制性條件!
那些有「實際教學能力」,而又不善於「寫論文」的老師們,終於可以不用再等待了!
這是不是一個很令人激動的消息?趕快轉發告訴大家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