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人來說,布拉格是一座浪漫古典且深藏政治記憶的城市。
在文藝青年們的筆下,穿城而過的伏爾塔瓦河平靜深沉,天文鐘上的白鴿跳來跳去,大教堂精緻的彩色玻璃窗在落日餘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斑,布拉格廣場的露天咖啡廳裡曾留下卡夫卡、昆德拉的印跡。
但了解歷史和中捷交往歷史的人更容易回憶起前捷克總統哈維爾,想起當年他在冷戰時期從布拉格城堡中頻繁發布的尖銳反華論調。
近年來,隨著中捷兩國在高層互訪、經貿、文化等領域交往的日益密切,那些中捷歷史上曾經的不愉快正在逐漸淡化。
但自2018年以來,不斷向好的中捷關係卻被布拉格市長賀瑞普增添了一道又一道深重的傷痕。
2018年,隸屬於捷克海盜黨的賀瑞普當選布拉格市長後,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出要求修改布拉格在2016年與北京籤訂的締結友好城市的協定,並質疑協定中的「一個中國原則」。
2019年10月7日,布拉格市委會決定單方面終止布拉格市同北京市籤署的友城協議並提交市議會審議。
次日,中國駐捷克大使館發言人立即對此做出回應,再次強調「一個中國原則」,並指責布拉格方面「背信棄義」。
9日,北京宣布解除與布拉格的友城關係。
中國嚴厲批評並反制其他國家的某個城市,實屬罕見。
那麼,這位實力演繹no zuo no die的布拉格市長究竟是什麼來頭?
中捷關係是否會因此重回谷底?
接下來,民小智君帶您一探究竟。
雖說布拉格出了一位反華市長,但捷克現任總統澤曼卻以對中國友好而聞名世界。
2015年,他曾到北京參加抗戰暨二戰結束70周年的閱兵式,是唯一出席的歐盟國家領導人。
同時,他還專門偕其夫人來到南京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向遇難者敬獻了花圈。
他是繼2014年丹麥女王后第二位參觀該館的外國元首,捷克總統澤曼的這一舉讓中國民眾備感溫暖。
2016年3月,中國領導人訪問捷克時,中捷兩國籤署了多項條約和協定,其中包括布拉格與北京締結為友好城市。
該協定第三條寫道,布拉格必須承認「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捷克方面推動該協定籤署的是時任布拉格市長的克爾娜喬娃。
與此同時,澤曼總統還因另一件事在捷克國內備受媒體熱議,他嚴厲斥責了捷克駐華大使科佩茨基在一封批評中國、旨在對華施壓的聯名信上簽名的行為。
據捷克當地報導,在澤曼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的生氣,認為駐華大使在搞事情。
他認為,這非常不利於中捷兩國合作。
澤曼公開批評駐華大使的舉動,使他的形象在中國民眾心目中又完美了幾分。
歸根結底,澤曼總統的根本目的是讓中捷兩國能夠繼續深化良好合作,以便給捷克帶來更大的利益。
縱然捷克總統是中國的死忠粉,但也壓制不住其他無比躁動的政府官員。
2018年11月,年僅37歲的賀瑞普接替克爾娜喬娃,出任布拉格市長。
賀瑞普上臺後的一系列行為,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破壞了兩國關係特別是地方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圍。
對於賀瑞普上任後的一系列做法,捷克總統澤曼也表達了不滿。
捷克總統澤曼的發言人曾批評布拉格市議會「故意傷害與中國的關係」、「系統性地損害捷克利益」。
而賀瑞普卻表示:「我這樣做,固然違背總統的政策,但我相信,現在是捷克重新思考對華政策的時機了」。
今年4月,澤曼訪問中國期間明確表示「我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捷克願意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
但這些表態也難以彌補賀瑞普在上述涉及中國國家主權和核心利益問題上的表現所造成的惡劣後果。
若想了解為何捷克的海盜黨會如此行事,得從中捷交往的歷史上尋找原因。
捷克斯洛伐克是第三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中捷兩國的傳統友誼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朱德、賀龍等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訪問捷克。
冷戰期間,中捷關係曾一度受到中蘇關係惡化的波及,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以及中蘇關係轉暖,中捷關係也開始逐漸好轉。
冷戰的終結開啟了中捷關係的新時期。但是,捷克國內政治制度的劇變也導致了其外交政策的急劇右傾化。
冷戰後,捷政府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國家利益上採取挑釁行為,不僅是對中國的極大不尊重,更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和始終支持中捷友誼人士的感情,致使中捷政治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陷入了停滯。
進入21世紀以來,尤其是在哈維爾2002年卸任總統之後,捷克逐漸開始淡化其價值至上的外交理念,逐漸更多地重視經濟合作。
在此背景下,中捷政治及經貿關係開始逐漸轉暖。
首先,兩國高層互訪日趨頻繁。捷時任總統克勞斯於2004年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而當時的中國領導人也於2005年正式訪問捷克。
2012年啟動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16+1」合作)更是為兩國領導人建立了一個定期會面的平臺。
其次,經貿合作漸成中捷關係主流。在兩國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雙方的經貿合作水平不斷提高。
雙邊貿易額從1993年的3.4億美元攀升到2013年的94.5億美元。捷克已超越匈牙利成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中捷雙邊關係的持續改善最終於2014年「修成正果」。
捷外長扎奧拉萊克於2014年4月訪華,期間,兩國外交部發表聯合新聞公報,其中捷方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隨後,雙方關係迅速升溫,尤其是高層互信顯著加強。中捷關係提升到了戰略夥伴關係。
而捷總統澤曼自2013年當選總統至今已訪華五次,可見其與中國加深合作之決心和回報之豐厚。
思未來:講清歷史問題,注重現實合作,
中捷關係仍需全面發展
在中捷交好的背景下,布拉格市長無視中捷情誼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多次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採取錯誤行動並發表不當言論,無疑是給中捷關係頻頻潑冷水,嚴重破壞了兩市開展交往的前提和基礎,造成了惡劣影響。
對於這些歷史問題,捷克應該認知清楚,不能一換政府領導人就又翻舊帳,導致中捷關係反覆波動。
儘管反華勢力在捷克的某些政黨中依然存在,但務實合作還是其對中外交決策的主流。
首先,中捷經貿相互依賴性顯著增強,捷政府及各政黨已無法再「坐視不管」,任由這些雜音的破壞性肆意蔓延,其後果是捷克各界都不願承擔的。
目前,中國也已成為捷在歐盟外的最大貿易夥伴。雙方投資合作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中國華為、長虹等企業已在捷紮根,為捷地方政府解決了棘手的就業問題。華為在捷通訊設備供應市場的份額甚至已達70%以上,已高度融入捷經濟體系。
捷克在華投資企業包括斯柯達、PPF等,中國已成為他們在全球的主要市場。
其次,中國與歐洲尤其是中東歐地區的經濟外交日益密切,捷克參與積極。
2012年「16+1」合作框架的啟動,無疑構成了中捷關係向好的另一個重要推動因素。面對來自中東歐地區其他國家對中國資本的激烈競爭,捷克顯然不能無動於衷。
中捷經濟合作的加強並非偶然,而是有著深厚的民意基礎。
近年來,中捷地方合作、人文交流水平大大提升,甚至已明顯高於其他中東歐國家。
在地方合作上,河北、四川、浙江、安徽、湖北、海南等省市紛紛與捷克相關州建立並加強了合作關係。
在人文交流上,中捷兩國合作拍攝了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影片《最後一張籤證》以及動畫片《熊貓和小鼴鼠》。
因此,布拉格市政當局早日改弦更張,順應時代發展大勢,回到促進雙方關係發展的正確軌道上來是很有必要的,否則最終損害的將是他們自己的利益。
正如捷總理索博特卡在評價中捷關係時曾指出的那樣,捷克應仿效德法英等大國的外交,因為「它們都沒有像捷一樣因個別問題而影響與中國的雙邊關係發展」。
我們期待一個更加成熟、穩定的中捷關係成為「新常態」。
文字編輯:邵靜怡
圖片編輯:邵靜怡
圖片來源:網 絡
民智國際研究院現接受文章投稿,稿費私聯。有意向者請發送稿件至:
minzhi@dcthink.org.cn,在標題中註明:「投稿」,並在文章結尾處留下姓名以及聯繫方式。
文章題材:與國際關係、時事政治、金融、軍事相關即可
文章字數要求:1000-2500字
如被採納,我們將在收到稿件後一周內郵件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