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為何一輩子沒結婚?7個弟子的名字連在一起讀,說明了問題

2020-12-18 神都網

張三丰為何一輩子沒結婚?7個弟子的名字連在一起讀,說明了問題

張三丰是我國武當派始祖,也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他從南宋末年一直活到了明朝中期,足足活了217歲。由於張三丰的傳奇經歷,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特別是在《倚天屠龍記》和《神鵰俠侶》中都有所體現,是一個被神話的人物。張三丰正氣凜然,威望極高,不管是江湖豪傑,還是黑白兩道,無不對其仰慕有加。然而,張三丰一生也有一個遺憾,就是一輩子沒有結婚。

張三丰一輩子不結婚,不代表他一輩子沒談過戀愛。張三丰早年很是喜歡郭靖之女郭襄,對其一見傾心。張三丰曾在少林寺藏經閣覺遠和尚門下學藝,學了一身本事。然而不湊巧,少林寺的獨家秘笈《九陰真經》被瀟湘子盜走。為此,張三丰與覺遠和尚一道想要追回《九陰真經》。途中,張三丰因追擊瀟湘子而受傷,幸好遇到了郭襄。當時的郭襄也就16歲,吸引到了張三丰的注意。

此後,張三丰與郭襄暗生情愫。不過,郭襄並不喜歡張三丰,而是喜歡楊過。如此一來,張三丰只能是單相思。再往後,崑崙三聖大鬧少林寺,郭襄再度遇到張三丰,並將自己的信物金絲鐲交給了張三丰。至此,張三丰與郭襄一生再未相見。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張三丰對郭襄是念念不忘,一輩子也就沒有結婚。張三丰孤獨終老,郭襄也是情場失意。郭襄一心愛著楊過,而楊過又喜歡小龍女。郭襄很鬱悶,一鬱悶就成立了峨眉派,也是孤獨終老。兩個孤獨終老的人,就這麼錯過了。

其實,就是在張三丰成立武當派後,也是有機會結婚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張三丰給武當派定下的門規就是弟子也是可以結婚的,要不然以後也就沒有了張無忌什麼事情了。張三丰之所以不結婚,歸根到底還是忘不了郭襄,一代武學宗師也是一個情痴。這一點從7個弟子的名字連在一起讀,說明了問題。

張三丰的七個弟子的名字,分別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而他們名字中帶有一定的暗示意味,也就成了一首詩:"遠橋之下泛蓮舟,岱巖石上溪松流。萬仞翠山梨亭在,莫問深谷空悠悠"。熟悉金庸小說的人自然知道,詩中所寫風景雅致,就是郭襄與張三丰第一次見面的情景。由此可見,張三丰一輩子沒結婚,就是心裡放不下郭襄。

(本文由神都網原創,謝絕轉載。圖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見郭襄誤終生,張三丰七個弟子名字連起來,藏著這樣的秘密!
    兒女情長,江湖恩怨,快意恩仇,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在金庸的筆下都得到極致的描繪。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個武俠夢,一人一劍走天涯,懲奸除惡;得一佳人,白首不相離。一見郭襄誤終生,張三丰七個弟子名字連起來,藏著這樣的秘密!《神鵰俠侶》中郭襄與楊過在風陵渡口初次相遇,從此便深深的愛上了楊過。第三次華山論劍結束後,楊過和小龍女歸隱江湖。
  • 張三丰為啥一生不娶老婆?金庸:把武當7俠的名字,連起來讀一遍
    引言「飛天連雪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代表了金庸老先生的14部小說,他的英雄和美人,江湖恩仇和刀光劍影,填滿了無數人的少年時代。張三丰在江湖上名望很高,受世人敬仰,本應該是妻妾成群,為何他卻終身未娶呢?年少情竇初開,偶遇郭襄。張三丰一開始只是少林寺中的一個小和尚,是覺遠大師的徒弟,覺遠大師曾經練過《九陽真經》,也傳給了張三丰一部分,但是張三丰在武功的招式上還是不懂。
  • 張三丰為何終生不娶?終於找到伏筆:把武當七俠名字連起來就知道
    不管從人品還是從能力上,張三丰都稱得上金庸筆下的頂級武俠人物。如果真要說令讀者感到有一些遺憾的,那就只能是他終身未娶。武當派肯定是允許娶妻生子的,他門下的徒弟基本都有一段姻緣故事。但是張三丰為什麼最後選擇獨自一人呢?這還要從我們同樣熟悉的金庸人物——郭襄說起。
  • 郭襄與張三丰:你的峨眉,我的武當
    郭襄一生未嫁,卻也是整整耽誤了張三丰上百年,關於郭襄和張三丰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兩人相遇於少林寺,當時郭襄已是江湖上有名的俠女,而張三丰則是一個沒啥名氣,初出茅廬的無名小子,兩人相遇後,郭襄對張三丰十分照顧,這種照顧對於郭襄來說就是姐姐對弟弟的感情,但對於剛剛接觸女生的張三丰,卻是致命的存在,因為郭襄一直在尋找楊過,而要強的張三丰對郭襄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在少林寺覺遠身死以後
  • 空智、空聞、空性三大神僧,在武當挑戰張三丰,為何老張不應戰?
    當時張三丰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正跟師父覺遠一起追趕瀟湘子和尹克西,因為他倆偷走了《九陽真經》。神鵰大俠楊過,還在華山之巔傳授了張三丰四招精妙掌法。 金庸構思這個情節,很明顯就是在為張三丰成為主角做鋪墊,還引出了跟《九陰真經》平起平坐的《九陽真經》。等到真正開始創作《倚天屠龍記》時,主角又從張三丰變成了武當七俠裡面的老五張翠山,張三丰已經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
  • 空見有何來歷,為何謝遜認為他武功超過張三丰?你看看他師傅是誰
    四人中,論武功修為當以張三丰最高,但後世有一位高手卻認為張三丰不如少林空見大師,為何他會有這樣的想法呢?他知道武當派名動武林數十年,宋遠橋又是武當首座弟子,只要殺了他,成昆必然會現身(畢竟後面有個張三丰),眼看謝遜便要動手,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一位神秘高手攔住了他的去路,此人就是少林空見神僧。他與謝遜打賭,卻被謝遜算計,給他以「七傷拳」活活打死,然而空見雖死,他的武功修為卻讓謝遜心驚!
  • 張三丰的純陽無極功登峰造極,為何還不能治好張無忌的玄冥寒毒?
    其實這個問題在最初連載版的小說中,是有給出解釋的,而且也詳細說明了張無忌的寒毒從初傷到最終需要以「九陽神功」才能化解,是經歷了一個推進和演變的過程。只是到修訂時,金老把相關的情節給刪除了,因而我們在看通行版時才會出現這樣的疑問,不過金老的刪改卻是被動之舉。一.連載版小說對純陽無極功為何不能化解張無忌體內的玄冥寒毒,有做詳細的解釋。
  • 被譽為一代宗師、百歲高齡自創神功,張三丰為何選擇武當山傳道?
    比如令狐衝,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華山派大弟子,還有什麼姑蘇慕容,大理段氏,桃花島主,連掃地僧,都會被人刻意地加上「少林神僧」的標籤。和那些少年英雄相比,張三丰的「成才之路」顯得更為坎坷。儘管他出身於少林,但他的授業恩師不是「武僧」,只是個負責看守藏經閣的「圖書管理員」,幼年張三丰沒機會學到正宗的少林武功,浪費了最佳的練武時機,套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他輸在了起跑線上。
  • 雍正劍俠圖:武當劍客為何是佛門中人,宋朝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
    雍正劍俠圖:武當劍客為何是佛門中人,宋朝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三虛都是三寶門人,虛空破例收張明志趙明真這兩位三清弟子為徒曾令虛相大為不滿,由此可見在縱使虛相這樣級別的高人也存有門戶之見。在這裡書迷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虛音是武當神劍門宗的師祖,虛空又是赫赫有名的武當劍客,這兩位掛著「武當」名號的高人為何會是三寶門人呢?畢竟我們所熟知的武當是非常馳名的道家門宗。
  • 張三丰為什麼不替愛徒張翠山報仇?明明他有絕世神功還有5大弟子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145期張三丰為什麼不替愛徒張翠山報仇?明明他有絕世神功還有5大弟子張三丰的武功登峰造極,是當時第一人。張翠山自盡的時候,悲痛萬分的張三丰仍然能夠一掌制服鶴筆翁。要知道,鶴筆翁可是武林排行前六的高手,武功深不可測。
  • 張三丰那麼強,為何不殺了成昆?你看看他與成昆是什麼關係
    可見張三丰這個人乃武林救星,中年時期便「掃蕩群邪,威震江湖」,以他晚年武功修為,一旦獲知江湖亂世罪魁禍首乃是成昆後,如何不肯出手?「太極初傳柔克剛」中,張無忌力挫趙敏手下三大高手後,在武當停留了數月,這期間他與張三丰聊了許多,必然也將成昆陷害謝遜引發亂世的往事告知張三丰,那麼張三丰知道了以後為何沒有去殺了成昆呢?
  • 槍神童淵三個弟子,為何沒在一起共事
    三國有兩個傳奇武道高人,劍神王越和槍神童淵,亂世中童淵派三個頂尖弟子出世,投靠明主拯救水深火熱的人民。大弟子張繡,二弟子張任和關門弟子趙雲,這三人卻投了不同的主公。張繡和張任還沒出世時,兩人在師門中一起習「百鳥朝鳳」,張繡是涼州豪門張家人,世道亂了以後,便下山回到涼州本家。不久,張任也回到了老家益州,輔佐劉璋辦事。待到兩位師兄下山後,童淵又收了一個關門弟子趙雲。
  • 為何俞蓮舟說張三丰要張翠山繼承衣缽?絕非虛言,事實的確如此
    五年之前,恩師九十五歲壽誕,師兄弟稱觴祝壽之際,恩師忽然大為不歡,說道:『我七個弟子之中,悟性最高,文武雙全,惟有翠山。我原盼他能承受我的衣缽,唉,可惜他福薄,五年來存亡未卜,只怕是兇多吉少。』你說,師父是不是最喜歡五弟?」在這段話裡,俞蓮舟自承悟性不如張翠山,也直言張三丰希望張翠山繼承衣缽。但是這一段話,乍聽之下總覺得怪怪的,因為很容易讓人產生誤會。
  • 金庸筆下名字帶「三」的七大高手武功排名——第一名無懸念
    金庸筆下名字中帶有「三」的高手有不少,今天我們把他們放到一起對比一下,看看武功如何排名。七、丁不三俠客行中各類高手的差距設定非常大。六、嶽老三嶽老三剛登場時威風凜凜,仗著當時沒幾個一流高手露面,當了一段時間的江湖第一高手。但隨著不同級別的高手相繼登場,嶽老三的差距被越拉越大。不要說保定帝、黃眉僧了,就連段正淳都可以把他玩弄於股掌之間。
  • 寫張三丰年輕時的故事,和吃蝙蝠一樣沒必要
    這幾日一直在關心疫情和科比離世的消息,無意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金庸的書為什麼不寫張三丰年輕的故事而是直接跳過」。這個問題在我念初中第一次讀「射鵰三部曲」時便有些迷惑,如今自己寫過兩本小說了,似乎有了一些答案。
  • 金庸:把張三丰名字拆開看,不是九陽神功
    同樣的,《倚天屠龍記》最強神功咱們也可以通過這個方式得出,而真相就藏在張三丰的名字裡。欲知真相咱們首先要明白金庸小說一個特點:即全面的永遠強於片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郭襄終身未嫁,張三丰說郭襄心中有楊過,那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呢
    金庸筆下作品當中的郭襄終身未嫁,探討郭襄為何終身未嫁原因的時候,張三丰曾對弟子說過,「郭襄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楊過大俠」。或許郭襄一生未嫁就是因為心中放不下那位「神鵰大哥哥」,但是在郭襄的心目當中,她把同時代的張三丰又放在哪裡?
  • 郭襄父母被困襄陽,近在咫尺的張三丰為何不相救?你看原文怎麼說
    由於當時宋朝皇帝昏庸,守城將軍又是貪生怕死,沒多久,襄陽城破,郭靖、黃蓉雙雙戰死沙場。我們都知道,張三丰雖然小了郭襄兩歲,但少年時期的張三丰對郭襄卻有一種朦朦朧朧的愛慕之情。在《倚天屠龍記》裡,百歲的張三丰早已成了一代宗師,當弟子俞岱巖無意問起「鐵羅漢」來歷的時候,百歲的張三丰眼神中流露出一種傷感:「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的。
  • 他本可成為武當派第三代掌門人,無奈愛錯了人,被張三丰一掌擊斃
    張三丰開創了武當一派,短時間內就成為比肩少林的一大門派,坐下七大弟子武功高強人品極佳,在江湖上贏得了「武當七俠」的稱號。宋青書迷戀周芷若宋青書是江湖上最傑出的青年之一,出生名門,父親是武當掌門人,而自己則是武當第三任掌門人,至少宋青書心裡肯定這樣想過,為何宋青書最後會落到這步田地,被張三丰親手打死,不僅死後名節不保,還成為人人唾罵的對象?
  • 史上最弱張三丰?新版《倚天》:不是張三丰太弱,是男主光環太強
    在更新的第25集裡,一開場武當派掌門人張三丰,就被冒充少林寺大師的高手乘其不備打成重傷了。這個假和尚用盡全力,一掌把張三丰打的吐血,張三丰一個「摸頭殺」將其斃命。然後坐在椅子上的張三丰,說自己的傷雖無大礙,但是也不可忽視,少說也得閉關靜養三個月方可恢復。此時彈幕一片吐槽:這是世上最弱的張三丰了吧?不但弱而且蠢,隨便一個和尚都能將其打的吐血。太弱了,怎麼當的武當派掌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