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伊始,秋高氣爽,又到玉米收穫的季節。來到七星泡鎮三合村田野中,一片片綠油油的富硒玉米地望不到邊,玉米稈上一根根飽滿的鮮食玉米,籽粒飽滿,色彩明亮,甚是喜人。
在三合村成片的富硒玉米地中,村民王貴林正在掰玉米。雖然正午烈日當頭,汗流浹背,也難掩王貴林心中的喜悅。他高興地說,今年的鮮食富硒玉米長勢非常好,產量高而且質量還好,每垧地能產4萬多穗玉米。
年初以來,七星泡鎮黨委政府大力調優種植結構,引導農戶發展特色產業,把發展鮮食富硒玉米種植作為助農增收的突破口,並搭建平臺,促成三合村谷黃金穀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東晟食品有限公司建立長期合作。三合村兩委積極探索新型土地託管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富硒地域優勢,種植了國家農科院專門培育的優良品種,玉米產品晶瑩剔透、顆粒飽滿、營養豐富,色澤金黃、油性、軟糯、香甜、口感好,生長期不使用任何有害的農藥,確保綠色健康食品。今年雙方籤訂了種植2600多畝鮮食玉米的訂單合同,有160戶農民社員加入,保障了市場銷路,增強了村民發展產業的信心。
金色玉米,收穫希望。談到今年的收入,王貴林欣喜的告訴我們,今年自家近一垧的地,全部採用土地託管的模式,東晟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種子、化肥,由合作社統一進行管理。從種到收自己沒有操一點心,就坐家等著收錢。東晟食品有限公司以0.25元一棒收購鮮食富硒玉米,我這一垧地能收4萬穗玉米,加上玉米收穫時還可以上地裡打工,純收入就得有1萬多元,選擇這種種地模式,比我種「笨苞米」收入要翻一番。
在籽粒玉米效益走低的情況下,鮮食玉米成為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出路。三合村村黨支部書記關文東表示,種植鮮食玉米比種植普通玉米畝增收200—300元,而且省時省力,到了鮮食玉米採收季節,訂單公司直接在地邊就收購了,省去了剝皮、晾曬、運輸等環節,降低了生產成本和銷售費用,採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讓村民收入豐厚。下一步,全村將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明年打算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帶領更多地村民加入到種植鮮食玉米行列中來,將鮮食玉米生產向區域化、高產化、標準化、優質化、產業化發展,讓鮮食玉米產業越做越大,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甜蜜產業」。
七星泡鎮 文/攝
本期編輯:婁巍 張椿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