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人類的身心特徵、民族特性、社會組織、文化發展等人文現象受自然環境,特別是氣候條件支配的觀點,是人地關係論的一種理論,簡稱決定論。誇大和突出了環境的決定作用。認為歷史的發展、個人的際遇是由命運決定的理論。主張「命運」主宰一切,人們必須服從它的支配,聽任它的擺布,否認人的一切能動創造作用。
主張意志是宇宙的本體、意志高於理性的唯心主義和非理性主義哲學。認為意志是整個世界的基礎,是終極的實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現,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認為:運動變化是不可能的。為了論證他的觀點,芝諾提出了四個悖論,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兒子,他健步如飛,能日行千裡。然而芝諾卻斷言:阿基裡斯永遠追不上跑得很慢的烏龜。芝諾說:如果烏龜在前,阿基裡斯在後,同時起跑,阿基裡斯要追上烏龜,必須首先到達烏龜的起點處,但當他到達烏龜起點處時,烏龜卻已向前跑到另一地點,而當阿基裡斯到達這一地點時,烏龜又到達另一新地點。如此類推下去,以至無窮。所以,阿基裡斯永遠追不上烏龜。
假設一隻貓和一個毒氣瓶一起關在盒中,當與毒氣瓶相連的一個裝置記錄到盒中放射性物質衰變的一個原子時,毒氣瓶就會被擊碎。在一個小時中,衰變的機率為一半對一半。如果瓶被擊碎,貓就會被毒死。
按照「量子力學」,貓、氣體和裝置形成的狀態的跌加,它是不確定的。這意識著貓在盒中是死是活是不確定的,直到我們打開盒子才能確定。這聽起來是悖理的,就是說在那之前,貓還活著不是真的,而貓死了也不是真的。所以考研也是一樣,不通過親身的檢驗,怎麼知道它的難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