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1_5

2021-03-04 一淸艸坣

往期精彩搶先看

【石門頌】百字精講精臨下

【石門頌】百字精講精臨上

直播課——漢代碑刻形式與章法

兩公分臨【鮮于璜碑】

兩公分臨【西狹頌】

《漢碑全集》1

《漢碑全集》2

《漢碑全集》3

《漢碑全集》4

《漢碑全集》5

《漢碑全集》6

《漢碑全集》7

《漢碑全集》8

《漢碑全集》9

《漢碑全集》10

《漢碑全集》11

《漢碑全集》12

中國法帖全集—宋絳帖1

中國法帖全集—宋絳帖2

中國法帖全集—宋絳帖3

中國法帖全集—宋絳帖4

何昌彬網絡課程全面升級

這塊漢碑拓本你見過嗎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由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擔任主編。《集成》主要包括整理圖版、釋文注釋、原始圖版三部分。釋文注釋嚴謹精要,對於簡帛文獻的隸定、考釋,力求在已有研究基礎上向前推進一步。《集成》的出版,既是對上世紀70年代以來40年研究成果的總結,又為學術界進一步研究馬王堆漢墓簡帛提供了更全面的圖版資料和更紮實的釋文注釋基礎。

全書總目
第一冊 整理圖版
周易經傳 喪服圖 春秋事語 戰國縱橫家書 老子甲本 五行 九主 明君 德聖 九主圖 經法 十六經 稱 道原 老子乙本 物則有形圖 五星佔 天文氣象雜佔 刑德甲篇 刑德乙篇 刑德丙篇 陰陽五行甲篇 陰陽五行乙篇
第二冊 整理圖版
出行佔 木人佔 相馬經 宅位宅形吉兇圖 足臂十一脈灸經 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 脈法 陰陽脈死候 五十二病方 去穀食氣 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 導引圖 養生方 房內記 療射工毒方 胎產書 太一祝圖 卦象圖 地形圖 箭道封域圖 府宅圖 居葬圖 宅位草圖 十問 合陰陽 雜禁方 天下至道談 一號墓竹簡遣冊 一號墓竹牌 一號墓籤牌 二號墓竹簡 三號墓竹簡遣冊 三號墓籤牌
第三冊 釋文注釋
周易經傳 喪服圖 春秋事語 戰國縱橫家書
第四冊 釋文注釋
老子甲本 五行 九主 九主圖 明君 德聖 經法 十六經 稱 道原 老子乙本物則有形圖 五星佔 天文氣象雜佔
第五冊 釋文注釋
刑德甲篇 刑德乙篇 刑德丙篇 陰陽五行甲篇 陰陽五行乙篇 出行佔 木人佔 相馬經 宅位宅形吉兇圖 足臂十一脈灸經 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 脈法 陰陽脈死候 五十二病方
第六冊 釋文注釋
去穀食氣 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 導引圖 養生方 房內記 療射工毒方 胎產書 太一祝圖 卦象圖 地形圖 箭道封域圖 府宅圖 居葬圖 宅位草圖 十問 合陰陽 雜禁方 天下至道談 一號墓竹簡遣冊 一號墓竹牌 一號墓籤牌 二號墓竹簡 三號墓竹簡遣冊 三號墓籤牌
第七冊 原始圖版
周易經傳 喪服圖 春秋事語 戰國縱橫家書 老子甲本及卷後古佚書 九主圖 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書 物則有形圖 五星佔 天文氣象雜佔 刑德甲篇 刑德乙篇 刑德丙篇 陰陽五行甲篇 陰陽五行乙篇 出行佔 木人佔 相馬經 宅位宅形吉兇圖 足臂十一脈灸經 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 脈法 陰陽脈死候 五十二病方 去穀食氣 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 導引圖 養生方 房內記 療射工毒方 胎產書 太一祝圖 卦象圖 地形圖 箭道封域圖 府宅圖 居葬圖 帛書帛畫殘片 附件 未命名殘片 附件 行樂圖殘片 附件 一號墓T形帛畫 附件 三號墓T形帛畫 附件 車馬儀仗圖

《集成》公布的馬王堆簡帛數據全面完整,全書規模宏大,共分7冊,第一、二冊為整理圖版,第三至六冊為釋文注釋,第七冊為原始圖版。圖版精美,釋文注釋精審。部分帛書的整理取得突破性進展,如《五十二病方》新釋200餘字,改釋100餘字;《五行》改釋、新釋112字。

整理圖版是經過此次整理拼合的圖版,包括帛書、簡牘,以及所有的反印文、滲印文、空白頁、各篇不能確定位置的殘片;原始圖版是湖南省博物館就所有帛書、竹木簡、木牌、帛圖帛畫以及全部殘片,組織專業的攝影團隊拍攝的高清晰的數碼相片和反轉片,是整理圖版的基礎用本;釋文注釋在充分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在釋讀、注釋等方面,均取得重要進展。

《集成》沿用此前學界對簡帛分篇整理的做法,將所有簡帛分為相對獨立的56篇,包括《周易》經傳、《老子》、《戰國縱橫家書》、《春秋事語》、《天文氣象雜佔》、《陰陽五行》、《刑德》等。

折< data-linktype="2" data-log="edit-title" style="color: rgb(49, 152, 24);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rXEhnOjX9cHGG5ujWmYluVZdngkQpP5LiaibY5DSe8iaYwoN6sNDWXzStRD1XTEnBxsibrE6JSq8sAoKBBOJlxYCw/640?wx_fmt=png") 0px 0px no-repeat;display: inline;float: right;font-size: 12px;height: 20px;text-shadow: none;width: 20px;font-family: simsun;">

何昌彬書法工作室專用神器

報名、購買神器請掃碼加微信

往期精彩搶回顧

中國法帖全集—戲鴻堂法書(選)

中國法帖全集—餘清齋法帖•續帖(選)

中國法帖全集—停雲館帖(選)

中國法帖全集—明真賞齋帖

中國法帖全集—宋鼎帖

中國法帖全集—宋雁塔題名帖

中國法帖全集—宋汝帖1

中國法帖全集—宋汝帖2

歡迎關注公眾號,後期內容更精彩

大佬行行好,我已經三天沒吃飯了

相關焦點

  • 高古氣息撲面而來——喜讀《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
    直到2014年,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中華書局聯合推出《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以下簡稱《集成》),才首次公布了馬王堆漢墓簡帛的全部資料。這部由裘錫圭先生主編的著作,在新拍紅外彩色照片的基礎上,重新編聯拼合,釋文注釋,代表了馬王堆漢墓簡帛整理的最高水平。
  • 《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開啟馬王堆文獻寶庫的管鑰鈐鍵
    馬王堆簡帛文獻的規模和價值,足以與學術史上著名的西漢孔子壁中書和西晉汲冢竹書相媲美。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和中華書局三方精誠合作,2014年出版了裘錫圭先生主編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下稱《集成》),堪稱馬王堆簡帛研究的豐碑。
  • 新知丨趙平安:高古氣息撲面而來——喜讀《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
    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馬王堆漢墓竹簡帛書一直沒有完整發表。直到2014年,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中華書局聯合推出《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以下簡稱《集成》),才首次公布了馬王堆漢墓簡帛的全部資料。這部由裘錫圭先生主編的著作,在新拍紅外彩色照片的基礎上,重新編聯拼合,釋文注釋,代表了馬王堆漢墓簡帛整理的最高水平。
  •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珍貴文物,以及「東方睡美人」辛追夫人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漢代漆具。1號墓出土帛畫,畫面呈「T」字形,全長2米左右,下垂的四角有飄穗,頂端系有絲帶以供懸掛,是亡者出殯時引導隨葬隊伍行進張舉的旌幡。漢墓出土文物漢墓出土的部分帛畫,出土的帛畫色彩鮮豔,莊重典雅,旌幡畫面上段繪有日、月、升龍和蛇身神人等圖形,象徵天上境界;下段繪有蛟龍穿壁以及墓主出行、司閽迎候、宴饗等場面,反映了「引魂升天」的主題內容,是極為稀罕的藝術珍品集群。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棺槨。長沙馬王堆漢墓,考古人員正在處理古屍。
  • 第三屆中國簡帛書法高級研創班訪學湖南省博物館
    本屆研創班由湖南大學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辦,山東省濱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山東省濱州蓮華書院承辦。10月14日,秋高氣爽,第三屆中國簡帛書法高級研創班的師生們完成了在濱州蓮華書院半個月的學習、研創培訓後,到訪湖南省博物館,展開參觀、觀摩與學習活動。
  • 王煜:也論馬王堆漢墓帛畫
    關鍵詞:馬王堆漢墓  帛畫  閶闔(璧門)  崑崙  升天  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前期墓葬的發現是中國考古學史上的重大事件,而覆於內棺上的精美絕倫的帛畫更是引起了學界極大的興趣,學者們紛紛從其性質、名稱、內容、功用和意義等方面進行了相當豐富和深入的討論。
  • 《馬王堆漢墓簡》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大批帛書和書簡,在反映漢初文字的隸變情況方面最具代表性。這些簡的簡幅較寬,書寫時便於發揮書法特性。 馬王堆漢墓在長沙市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漢墓陳列館現設在湖南省博物館院內。
  • 館藏 | 湖南博物館馬王堆漢墓文物珍品欣賞 (下)
    「利蒼」玉印材質:玉年代:戰國來源: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二號漢墓出土  尺寸:高1.5釐米,長2釐米,寬2釐米 「利蒼」玉印,方形盠[lí>長5釐米,寬2釐米,厚1.5釐米 封泥。三號墓遣策年代:西漢材質:竹長約27.5釐米、寬約1釐米、厚約0.1釐米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前夕,城內一瘋子夜觀天象,早有預言
    眾所周知,月球土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存在,全世界也僅僅只有幾十克,可美國為何願意用月球上的土壤來交換馬王堆古墓裡的木炭?在馬王堆漢墓裡曾發現了三幅地圖,又為什麼只對外公布了兩幅?發掘古墓的消息傳至外界,之前說的那個瘋子手舞足蹈的跑遍長沙城的大街小巷,號召大家去工地上幫忙,而這座古墓,便是長沙馬王堆漢墓。
  • 揭馬王堆漢墓千年女屍 不腐之謎:深埋密封
    按1∶1真實復原的辛追夫人原像  光亮如新的漆器、奇幻瑰麗的帛畫……近日,「馬王堆漢墓:長沙國貴族生活特展」在餘杭良渚博物院免費向公眾開放。  本次展覽展出的120件套文物藝術精品,精選自馬王堆漢墓所出的3000餘件文物,共分為長沙國與馬王堆漢墓、鐘鳴鼎食、歌舞娛樂、養生保健、錦榮華裳、家有藏書和大禮安魂等七個單元,展現了當時貴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西漢文明的絢麗圖景。
  • 長沙馬王堆中醫藥文化
    馬王堆漢墓位於長沙市東郊4公裡處瀏陽河畔的馬王堆鄉,清嘉慶《長沙縣誌》稱此地為「楚王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馬王堆。1972年至1974年先後在此挖掘出土三座漢墓,是20世紀的重大考古發現,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 馬王堆漢墓帛畫再認識(節選)
    上世紀1972年,從長沙傳出了一件轟動全國、震驚世界的新聞,在長沙東郊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具距今2100多年的女屍,保存完好,肌肉尚有彈性。
  • 學人著意 | 中國古代髹漆工藝研究的扛鼎之作——讀《馬王堆漢墓漆器整理與研究》
    直到1951年由夏鼐主持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長沙近郊進行的發掘,才使戰國和兩漢墓葬開始有了可靠的明確斷代。歷年來長沙地區發掘出土的漢代漆器,首推馬王堆漢墓所出數量和品種最多,製作工藝最為精緻。一號墓發掘以後,受到重點關注的出土物,第一位是保存良好的女屍,第二位是絢麗多彩的絲織品和衣物,都投入了較多的人力、物力和科技手段,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分別出版有專門的研究報告。
  •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神奇文物,打開蓋子就消失了,多虧了攝影師手快
    今天我們就要來說的是湖南長沙出土的世界上不可多得保存完好的古墓——馬王堆漢墓。說起馬王堆漢墓讓人一下就能想起來的就是辛追夫人,以及在辛追夫人墓室中發現的文物更是價值連城。馬王堆漢墓之所以在世界考古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是因為它保存的十分完善,辛追夫人墓室被發現的時候,辛追夫人的屍體經過兩千年的存放,形體完整,皮膚完整,毛髮完整,以及肌肉的紋路都十分清晰,就好像是一具新鮮的屍體,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善的溼屍。辛追夫人生前是侯王利倉的夫人,身份尊貴,所以在死後有很多陪葬品也是正常的。
  •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除了千年不腐的神奇女屍,原來還有它們!
    1972年初,湖南長沙366陸軍醫院在院內的馬王堆建設地下病房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被當地人稱為"火洞子"的古墓。後經湖南省博物館等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震驚世界的千年不腐的女屍——辛追(一說辛避)夫人。
  • ——論馬王堆漢墓T形帛畫的名稱、功用與寓意
    這類銘旌除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外,山東臨沂金雀山漢墓、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也有出土[22]。金雀山漢墓帛畫構思與馬王堆帛畫略同,也繪有天上、人間、地下三部分,但中部所繪人間生活場景佔了絕大部分,完全是墓主人間生活的如實描繪,為墓主起居、會友以及紡織、樂舞、角牴等場面,情節相互連貫,不帶任何神異色彩,此種情景,沒有任何「引魂升天」的意思。
  • 馬王堆漢墓,辛追夫人與兩個丈夫埋在一起,專家說漢朝很常見
    馬王堆漢墓,是迄今為止一次影響深遠的考古發現,其墓室的規模和出土文物數量十分龐大,當考古學家忙於搶救性發掘後,進一步分析該墓的一些相關細節,有個問題讓考古學家難以費解。丈夫的陵墓很普通,妻子的墓室卻富麗堂皇,兒子的墓室很有學問。
  • 1972馬王堆挖掘現場 「伏火墓」噴射藍色火焰
    馬王堆漢墓在湖南省長沙市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1972年至1974年先後在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挖掘出土三座漢墓。1號墓的女屍經病理解剖表明,雖然經歷了2100年,身體各部位和內臟器官的外形仍相當完整,並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軟骨等細微結構也保存較好,這在世界屍體保存記錄中是十分罕見的。 三座漢墓中,二號墓的是漢初長沙丞相軑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三號墓是利蒼之子。馬王堆三座漢墓墓主下葬年代不同。 墓主人女屍經過防腐處理後,被送到了湖南省醫學院。
  • 【摘要】範常喜:馬王堆帛書《十六經》「圉者䞠者也」解詁
    」見於郭店簡《成之聞之》第10號簡⑤。因此,將「䞠」視為戰國楚文字「附錄:馬王堆帛書《十六經•本伐》52/129帛文(框形範圍內)範常喜 2014 《馬王堆簡帛古文遺蹟述議》,《出土文獻研究》第13輯,中西書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2000 《九店楚簡》,中華書局。季旭昇 2010 《說文新證》,福建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