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快讀閱讀

2020-12-23 心際花園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一目十行是傳說,如何才能科學快讀?》](https://mp.weixin.qq.com/s/oaMe5bsibhAFF3owawB_iw)是講如何快讀閱讀的。

文章結構如導圖所示

根據二八原則,重點概念是

### 焦點閱讀

華南師範大學莫雷教授等研究漢語閱讀,認為閱讀分為連貫閱讀,焦點閱讀。我們平常用得最多是連貫閱讀,缺乏焦點閱讀的訓練。 焦點閱讀的理解,可以一次聚焦一個焦點,提出問題,定位信息,輸出。 焦點可以關注內容價值,文章布局,具體寫法,好的句式等。

可參考的文獻:

莫雷,王瑞明,冷英.文本閱讀雙加工理論與實驗證據[J].心理學報,2012,(第5期).

莫雷,冷英,王瑞明主編. 文本閱讀信息加工過程研究 我國文本閱讀雙加工理論與實驗.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6.

莫雷編著. 閱讀與學習心理的認知研究.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01.

莫雷著. 學習的機制 閱讀與學習心理的認知研究.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3.01.

倪文錦.焦點閱讀是一種深度學習——從《海底世界》的教學說開去[J].語文教學通訊,2020,(第15期).

設定目標

### 圖式(schema)

> 每個人過去所獲得的知識在大腦中儲存的方式,而且除了知識本身之外,還有這些知識如何被應用的信息。

我的理解就是圖式就是 知識概念+方法論,一是知識是什麼,而是知識如何用。

相關焦點

  • 如何閱讀?讀人、讀書還是讀自己?
    為什麼閱讀?讀人、讀書、還是讀自己?讀人《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提到「讀」人的本領,通過傾聽「話」來區別不同象限的人。只要聽一個人講話,就可以了解並感受到一個人的靈魂。閱讀是否有順序,Nice通常找可以建立系統思維的書,在從各個分支篩選閱讀。我經常找一些推薦的書籍,第一遍有時候會粗略讀一下,埋下一個種子,在後續事件和信息獲取過程中,會被某些信息激發出某個點聯想到某個書籍中的觀點,我會翻開這本書籍,在仔細研讀。
  • 曹文教授: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堅持英語閱讀?
    01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孩子對英語閱讀不感興趣確實是讓父母頭疼的一大難題。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呢?曹文教授指出,孩子如果對閱讀不感興趣的話,家長應該對症下藥,找出孩子不感興趣的原因。親子閱讀可以按照這樣一個步驟:一開始,家長讀,孩子聽(如果家長的英語不好,可以家長和孩子一塊聽錄音);接著,家長讀一句,孩子讀一句;最後,孩子就能夠完全自己讀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帶好頭,給孩子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
  • 普通人進步最快的方式是什麼?是閱讀!但70%的人都不會正確閱讀
    普通人進步最快的方式是什麼?毫無疑問當然是閱讀書籍,尤其是讀一本好書。20來塊錢,一包煙的價格,就能輕鬆地獲得別人一輩子的精華總結,沒有比這更划算的事情了。1.走馬觀花地閱讀一些書,真的能帶來提升嗎?首先、你為了什麼而閱讀?你是為了無聊而閱讀,還是為了獲取信息而閱讀,或者是為了增加認知、提升思維而閱讀?把閱讀當作是提升自己認知,增進個人能力的工具,讓你的大腦更有料。其次、了解閱讀的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目的是了解書中大概講述的是什麼內容?
  • 學齡期,如何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
    下單暑期閱讀優質童書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閱讀的習慣,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的自信?如何讓孩子喜歡上讀文字書呢? 把閱讀變成習慣, 識字是水到渠成的事 識字和閱讀是緊密聯繫的,閱讀可以幫助識字,識字可以促進閱讀。很多家長認為自主閱讀要以識字量為基礎,拼命地教孩子認字反而讓孩子喪失了閱讀興趣。
  • 36氪領讀 | 蔡康永、陳綺貞推薦:如何閱讀一本書?以及無功利閱讀的...
    他的見解是曲徑通幽型的,給你搭到「道」的梯子,但讀到多少,全憑態度和緣分。 例如第三章「書讀不懂怎麼辦?有關閱讀的困惑」中,唐諾給出的答案是困惑是好的,是常態,是閱讀成立的前提。人總希望即時回報,有困惑就要求知道答案。但現實是答案往往有延遲,需要耐心地去閱讀、去歷練才能解答一二。我們讀書渴望理解,但理解不知何時才來。
  • 考研英語:閱讀的「讀」與「不讀」
    很多同學認為只要能夠掌握詞彙,語法就能看懂文章,再加上對於題目的正確理解,解題方法的掌握,拿下閱讀自然不在話下。其實如此看是很片面的。 從宏觀上來看,要「得」閱讀,首先要能看懂文章,其次要能做對題目。就看懂文章來說,單詞認識了,語法學會了,只意味著能看懂長難句了。而一篇文章,絕不僅僅是句子的疊加。
  • 分數佔高考英語一半的閱讀,如何才能做得又快又準確?19考生參考
    分數佔高考英語一半的閱讀,如何才能做得又快又準確?19考生參考高考英語中分數佔比達一半之多的就是閱讀了,其中短文閱讀共四篇計30分,七選五一篇計10分,完形填空一篇計30分,要拿下這三道與閱讀相關的題目的話,英語總分隨便就上120以上了,但對於大多說考生們來說,英語閱讀最大的難點就是詞彙量較大、英語句式多以原版英美句子為主,所以要讀懂這些內容必須要在記單詞、熟悉語法上下功夫,所以閱讀要拿高分,雖說是一個長期的練習過程,但是掌握下面幾點之後也可以讓你的閱讀做得又快正確率又高
  • 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如何讀,為什麼讀?
    12月5日晚,以「如何讀,為什麼讀——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為主題,譯林出版社在京舉行新書《我認出了風暴》閱讀沙龍,與會嘉賓探討了當下散文閱讀的必要性與方法。「你要真的去聽、去看、去感受,而不是帶著我讀過東西的印象,你寫的時候,要寫你自己的東西,我手寫我心。」張天翼說。在閱讀中培養綜合素養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軍介紹,新課標特別強調語文素養的4個方面:語言、思維、審美、文化。
  • 《如何閱讀一本書》主動閱讀,成為有要求的閱讀者,讓書成為財富
    在2008年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大會上,一個17歲的小夥子問巴菲特:如何能成為一名偉大的投資者?股神巴菲特回答非常簡單:「讀一切可讀之物」。作為全世界最知名的投資者,巴菲特喜歡讀書和年報眾所周知,他自稱10歲就把奧馬哈市圖書館所有關於投資的書讀完了。什麼是「讀一切可讀之物」呢?
  • 如何才能從小幫助孩子學會閱讀、愛上閱讀?
    讀《孩子是如何學習的》這本書,第四部分,分享!從2017年開始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時,就出現了一句話,叫做:「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可見閱讀的重要性。據媒體報導,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
  • 如何正確地開啟自己的科學研究之路
    3.科研文獻(literature)與學術講座(seminar) 的取與舍在我的博士生階段,我的導師Jeremy Berg非常重視相關科研文獻的閱讀,有每周一次的實驗室文獻討論,討論重要的相關科研進展及研究方法,作為學生我受益匪淺。作為學生,我以為所有的科學家在任何時期都需要博學多讀。
  • 讓娃愛上閱讀,不是給他讀繪本就夠了,父母先要具備這些陪讀能力
    讓孩子愛上閱讀,是一門技術活,不是家長讀,孩子聽,孩子就會喜歡上閱讀的,也不是孩子認識了字,自然而然地就會愛看書的,父母掌握正確的陪讀方法,才能正確引導孩子閱讀,讓孩子逐漸喜歡上閱讀,提高閱讀力。我家老大現在讀四年級,每晚都會自覺地閱讀,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不讀書他睡不踏實,這就是習慣的力量。現在我家二寶4歲,每晚我都會陪他讀書,因為學過教育心理學的緣故,在陪讀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過孩子,效果還不錯,但從來沒有系統地學習過相關的課程。
  • 共讀《科學怪人》
    不過沒關係,遵從自由閱讀的原則,想看的時候再拿出來看吧。《科學怪人》,作者瑪麗.雪萊。本書被譽為西方文學的第一部科學幻想小說。1816年夏天,在日內瓦湖畔與友人的聚會上,誕生了頗為聞名的「鬼魅故事作文比賽」。這本書便是瑪麗.雪萊的「參賽」作品,用時14個月,1818年正式出版。法蘭肯斯坦的原型——德國研究生理學的約翰.威廉.裡特爾。
  • 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讀書,讀有針對性的書
    孩子的閱讀能力不強,怎麼辦?有沒有捷徑可以走?一、只有多讀,才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正道。語文閱讀底子差,就要多讀,只有在閱讀中才能學會閱讀,提高閱讀能力。按理說,不是幾本閱讀理解的書就能解決問題的。散文閱讀差,就多讀散文;議論文差,就多讀議論文;說明文差,就多讀說明文。總之,哪種文體不會讀就多讀哪種文體,讀多了,就會找到規律,就能提高相應文體的閱讀能力。這是我給的第一條建議,什麼文體不愛讀,就要多讀相應的文體,讀到習慣了為止。
  • 讀屏時代,如何享受閱讀之美
    據統計,2018年全國數字閱讀用戶已達4.3億人,人均數字閱讀量已達12.4本,人均單次的閱讀時長達到71.3分鐘。未來數字閱讀會有怎樣的前景?身處「讀屏時代」的我們,應如何擺脫「淺閱讀」之困,享受閱讀之美? 1.「一屏萬卷」—— 數字閱讀蔚然成風 【案例】 近日,家住上海的顧曉玲開始了《人類簡史》的閱讀之旅。
  • 讀了很多書,孩子閱讀能力還是差?非虛構閱讀了解一下
    然而,上小學之後,依然有不少孩子語文閱讀理解招架不住,數學應用題讀不懂或理解錯誤。讀了很多書,孩子的閱讀能力卻沒有提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孩子的閱讀中,家長忽視了實用性更廣的「非虛構類閱讀」。「虛構」和「非虛構」是歐美國家一種主要分類方法。
  • 如何有效地閱讀一本書,自身獲益最多?
    閱讀此類書籍,需要一定的文化功底,但是好在有白話簡版可以做參考,先對書籍內容有一定了解再閱讀原文會減少很多障礙。社科類著作,如管理、營銷、人際關係方面,這類書籍很多,而且良莠不齊。在選擇的時候,可以多看看權威人士的推薦,而不是某音的推薦或是廣告連結。有時間,你也可以逛逛實體書店,看一下書店推薦榜。此類書籍是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並適應如今社會的生存法則。
  • 開展課外科普閱讀提升小學生科學素養
    課外科普閱讀活動能在溫習鞏固科學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獲取課本之外更多更新的科學知識。通過關於月球探測、火星探測方面的專題科普閱讀活動,小學生能夠及時掌握世界上關於登月探測和火星探測方面的最新科學動態和科技成果,並激發他們極大的科學興趣和科學探索精神。比如,有計劃有目的引導小學生閱讀一些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的科學知識,並自覺地有意識地對自己的心理素質進行一定的訓練。
  • 「如何高效閱讀」:就是把閱讀當成吃飯那樣普通的事
    曾經的曾經,我一直認為讀書就是看書,是一種自發的行為,會認字就會看書,隨著閱讀量的增多,自然看書的速度越來越快,理解的也越來越多。因為抱著這種刻板的印象,使我在看到自媒體上很多人居然去看讀書方法論的書時,感到不可理解——讀書難道還需要學習嗎?然而事實卻總是超出我的想像。
  • 如何提高閱讀速度?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拙棘 本號原創 書讀得多了,讀書速度自然會越來越快這和普通人讀外語文獻的經驗類似,一開始讀得慢完全是因為語言不過關,不斷卡在詞彙、語法上。等語言能力合格了,語言就變成了得心應手的工具。此時,我們關心的是通過語言表達的內容,而不再是語言本身。 那麼,在語言能力過關後,如何才能進一步提高閱讀速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