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項羽沒有追擊,而是追擊了,但是小混混劉邦命大,趁亂逃跑了。彭城之戰幾乎就是劉邦一生的噩夢,當時劉邦基本就是傾巢而出,將近五十六萬的軍隊最後被項羽打的是落花流水,那麼彭城之戰究竟發生了什麼是事情,劉邦五十六萬的軍隊竟然被項羽三萬左右的軍隊擊潰了。
分配不均、各懷鬼胎
在擊潰了秦朝以後,就按照當初的約定,開始分封諸侯,但是人心難測,在那個天下大亂的時候,無論怎麼分配,都會影響到一些人的利益。
再加上項羽本身分配就是按照個人的喜好來進行分配的,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用在這個時刻正好。既然分配不均,那麼那些認為分配不均諸侯就要聯合到一起想辦法拿回原本屬於他們的利益。
公元前206年,田榮和劉邦首先開始發難,楚漢之爭也正史開始,彭城之戰就是楚漢之爭中一場重大的戰役,彭城之戰也可以說是漢、楚的第一次正面的交鋒,最終以劉邦落荒而逃,項羽大勝而歸而暫時結束。
師出有名、不敵霸王之力
世人多認為項羽自負輕敵,但怎麼知道項羽確實是有自負的資本的,如果要說秦末漢初的軍事天賦誰強的話,那麼項羽必定名列前茅,可以說在軍事方面是一個絕世天才。彭城之戰,項羽可以說是腹背受敵。
當時項羽主力被田橫拖在齊地,而此時的劉邦趁虛而入,準備攻打彭城,此時的項羽既要攻打田橫,又要監視劉邦,但是霸王的表現絕對不負天才之名。劉邦以「項羽殺義帝楚懷王為口實」來攻打霸王。
雖然佔據了輿論上的優勢,但是就像一些玄幻小說中說的一樣」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都是渣渣」,這句話用在此時的項羽一點不為過。劉邦以此為旗幟,發函到諸侯各國,迅速得到了很多諸侯的響應。
此時的聯軍正式形成,劉邦開始部署戰鬥,但是令人疑惑的就是除了韓信,周勃、樊噲、夏侯嬰等劉邦的大將基本都參與到了此次戰爭。韓信為什麼沒有參戰,我們暫時不論。此次戰役可以說是項羽面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危機。
除了倆面受敵,還有即使霸王此時軍隊數量必定低於聯軍數量,更危險的是此時項羽的根據地基本被敵人佔領,項羽的補給陷入了兩難。為什麼說項羽是絕世天才,就是在此刻展現出來。
項羽決定留下諸將攻齊,自率精騎三萬疾馳南下,迎戰劉邦的聯軍,宛如又是一個巨鹿之戰。用了。《史記》記載「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
大意就是項羽自己帶領三萬精兵由魯瑕丘擊破樊噲等軍後,即在胡陵至肖縣採取包圍閃擊,不到半天的時間就擊潰了漢軍。劉邦打敗落魄而逃。
此次戰役項羽可以收又一次創造了輝煌,三萬大軍擊潰了五十六萬聯軍,這就是西楚霸王項羽,所以後人多惋惜:「至今思項羽,不可過江東」。
高祖落敗、宛若神助保性命
關於這次戰役最後的階段,《史記》給了我們明確的答覆:「漢軍皆走,相隨入穀、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圍漢王三匝。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髮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
大意就是說:「漢軍都敗走了,項羽追殺,漢軍被殺十餘萬人,剩下的漢軍逃到南邊,楚軍有追擊,又在睢水殺了十餘萬人,睢水都被堵住了,被劉邦圍困的是水洩不通,但是此時天空忽然起了大風,風沙走石,天氣昏暗,導致楚軍大亂,潰散,漢王劉邦才得以逃脫。」
從《史記》記載,我們知道了,不是項羽沒有追擊劉邦,而是對劉邦窮追猛打,但是不知道什麼緣故,天氣突變,才導致了劉邦逃脫,不到不說劉邦運氣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