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
此專欄以心理學為主體,輔佐以方式和技巧,給朋友們做心理輔導,幫助朋友們認知自我,認知人性,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不再被痛苦的人生折磨,不再被迷茫纏繞,能夠開啟自己的潛力和能力,尋覓到屬於自己的精彩、幸福人生。
購買專欄的朋友可享受全部的課程學習,進行深度層次的自我提升學習。
朋友們是否看過《無過之過》的寓言故事呢?
齊國宰相晏子,手下有一位名叫高繚的人,為官三年,沒做過啥子錯事。沒想到,卻被晏子給辭退了。
跟隨晏子的人,看到高繚如此下場,覺得很不合情理,紛紛說高繚沒犯過什麼錯,按理說應該給一定的爵位,不應該辭退,這說不過去。
晏子卻回答說他是一個有很多缺點的人,高繚呢?對於他的缺點沒有提過任何意見,也沒有過任何糾正,只是一味順從他,稱讚他,高繚此舉,不僅對他沒有半點好處,反而還有害處。
無過之過的本意是一味討好上司、處事圓滑的人不能用,而在「小人」心理學中,則另有一番問道,特指「小人」之所以是「小人」,是因為不能跟人交心,見風使舵,對比自己權力大的人,總是糖衣炮彈。
現實生活中,此類的「小人」不泛少數,與之相處,我們總能發現,在「小人」的嘴裡,永遠都是馬屁不斷,永遠都是好事成雙,從來不提及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或許有些朋友反駁「這是為人處世之道,不這樣做,以後沒得混」,理是這麼理,但有些思想觀念的朋友,有沒有想過「熱血少年才俊」這6個字。想要混的好,不是圓滑,是稜角分明,是交人交心,是敢於去做事,敢於去反對。
就如晏子,為什麼他能夠成為宰相,是他對自我的嚴格要求,是他能夠辨識好人壞人,是他敢於說真話,所以,齊國的國君才看上了他,讓晏子成為宰相。
不做「小人」,是為人處世之根本,是事業成就之根本,不過,在這之前,還得有防範之能。什麼是防範之能呢?任何有才幹的人,難免會落入「小人」的眼裡,成為「小人」的敵人,因此,要防範「小人」給自己設套。
為了能夠幫助到朋友們,我特地以心理學為主體,講一講「小人」設下圈套之前的三種心理行為。
第一種:「投其所好定律」中的別有目的
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關注點也不同。在人際交往中,若是我們能夠把握住對方的愛好與興趣,且首選以對方的愛好與興趣開頭聊天,就能很容易跟他人建立起來良好的人際關係,這就是「投其所好定律」。
「小人」呢?別看他的心思狹隘,自私自利,確是一個人際交往的好手,他能夠把握住「投其所好定律」,讓自己在各個圈子裡混的如魚得水。
當一個品行不咋樣,關係又跟我們不算太好的「小人」主動跟我們交流時,一定要小心,因為,他會用「投其所好定律」跟你交流溝通,讓你對他產生好感,消除你對他的戒備心。
等你消除了「戒備心」,他就會一點一點的暴露自己的目的,讓你落入到他的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