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飢餓問題加劇,就連英國兒童都吃上了聯合國救濟糧

2021-01-09 天下網商

天下網商記者 貢曉麗

2020年已經過去,但疫情仍在肆虐,飢餓還在加劇。

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2020年步入糧食不安全的人數,已從疫情前的1.35億增加到2.7億。

令人意外的是,嗷嗷待哺的兒童不僅來自亞非拉的欠發達國家,就連歐美發達國家的食品銀行,也越來越無以為繼。

佛羅裡達州,7歲的納賽爾將領取的食物放到車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立70年來首次宣布,將為英國飢餓的兒童提供食物,來緩解食品銀行的供貨緊張。

歐洲大城市中,越來越多的人陷入糧食貧困,依靠食品銀行維持生活。

而在美國,雖然自疫情爆發以來,政府就持續加大了對食品銀行的投入,但面對困難人群海嘯般的需求,美國的食物銀行也快撐不住了。

美國:食品銀行面臨80億美元資金缺口

在紐約州克羅頓的瑪麗聖名教堂門口,幾個臨時支起的帳篷,是當地食品銀行的一處食品分發點。

志願者將食物放進後備箱

每周六上午,這裡會開放幾個小時,志願者們在帳篷和汽車之間快速穿梭,將打包好的食物放入求助人的車輛後備箱。

「拜託。」一名小男孩在拿到兩個食品袋後低聲說,「我哥哥剛丟了工作,能多給我一些食物嗎?」

志願者看著排成長龍的車隊,面露難色。

疫情爆發10個月來,美國各地食品銀行設立的食物儲藏室外,排隊車輛越來越多,一眼望不到頭。

去年,超過3500萬美國人經歷過糧食不安全狀態,今年,據饑荒救濟組織餵養美國的數據,這一數字超過了5000萬。

cbsnews報導,2020年美國糧食不安全人數超過5000萬

隨著多個州即將用完聯邦援助計劃撥款,許多食品儲藏室擔心食物即將耗盡。

餵養美國首席政府關係官凱特·萊昂表示,這場全國性危機越來越嚴重,該組織在美國有200家食品銀行,今年尋求幫助的人比去年增加了60%。

匹茲堡一處食物分發處

萊昂說,他們發現新的求助者中,不但有之前的志願者,甚至還有食品銀行的捐助者。

在情況最糟糕的一些縣,每兩個孩子中,就有一個面臨糧食不安全。

為了領取食物,很多人前一天晚上會到領取點等候

「很多人凌晨兩三點就來排隊,還有人前一天晚上就過來了。」紐約市第二豐收食品銀行的食品採購經理艾米麗·斯拉澤表示,「看到我們的社區中,這麼多人都沒有足夠的食物,真是令人驚嘆又心碎。」

一處配給中心外的車輛等待天亮

2020年,德州中央食品銀行的服務人數也打破了歷史紀錄。

「疫情削弱了就業市場,造成一波前所未有的糧食不安全浪潮。」該銀行主席德裡克·查布斯說。

聖誕節期間的德州中央食品銀行一處食物分發點

幾年前,查布斯剛進入紅十字會工作時,團隊舉辦過一次模擬潛在流行病的研討會。

「我們討論食物儲備量、應該採取的安全措施,考察輔助存儲設施。」但當疫情真的來臨,查布斯才意識到,沒人能做好充分準備,沒人能從容應對。

隨著支出帳單越來越多,德州中央食品銀行已經入不敷出。

而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的食品銀行2021年將面臨8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

2020年,美國糧食不安全人數劇增(圖源:餵養美國)

《國家地理》推測,隨著疫情持續,六分之一的美國居民可能會挨餓。

歐洲:各國食品銀行紛紛告急

帕特裡夏是英國倫敦的一名咖啡師,她與兩個孩子住在郊區公寓,英國全面封鎖後,她丟掉了工作。

為了養活孩子,她只能向當地慈善機構第一愛基金會求助。

「你很難向孩子們解釋,我們面對的是什麼,他們並不理解食物貧困。」帕特裡夏說。

在倫敦東部塔姆哈姆雷特區,英國首都最貧困的地區之一,還有許多像帕特裡夏一樣的人。

第一愛基金會不只提供食物援助,也為窮人提供臨時住所和法律援助。

然而自疫情爆發以來,求助者數量猛增925%,基金會對此有心無力。

領取食物的人等在教堂外

疫情加劇了原有的糧食不安全,貧困社區裡的人也開始變得意志消沉。

「他們會抱怨『我們被忽視了,這就是我的命運,這就是我的餘生……』」第一愛基金會創始人丹尼斯·本特利說。

英國最大的食品銀行特拉塞爾基金會表示,疫情爆發早期,他們發放緊急食品援助包的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9%,其中發放給兒童的食品援助包數量同比增長了107%。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Twitter

可是隨著疫情失控,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立70年來首次宣布,將為英國飢餓的兒童提供食物,來緩解食品銀行的供貨緊張。

歐洲食品銀行聯合會報告稱,與疫情前相比,該組織在歐洲430家食品銀行的食品需求增長了約30%,不同國家的需求增幅在6%至90%之間。

英國倫敦貧困區的兒童

人們通常將歐盟國家視為高福利國家,但疫情卻暴露出一個嚴峻現實,只要某段時間工資沒到位,或者生活受到重大事件影響,歐洲普通民眾就可能需要食品銀行的援助。

「它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法國食品銀行愛心餐廳主席帕特裡斯布蘭科說。

今年,法國各地對食品銀行的需求增加了40%。

巴黎郊區的一處救濟中心,志願者將食物分發給排隊的人

布蘭科說,巴黎北部郊區,每天都有上千人在食品救濟中心排隊。

「食物銀行提供的不僅是食物,還提供了社會關係,貧窮不僅僅是收入的問題,也是孤獨的問題,他們必須同時與孤獨作鬥爭。」布蘭科說。

德國塔菲爾食品銀行的一處配給中心

德國塔菲爾食品銀行主席約亨·布魯爾也表達了類似觀點,該食品銀行為德國160多萬人提供食物援助。

「許多受到貧困威脅的人會感到孤獨和心理壓力。多年來,我們一直向政界人士指出,消除貧困不僅是塔菲爾的任務,也是政界和社會的任務,要為掙扎的人們找到更多的出路。」布魯爾說。

欠發達國家:為獲食物到公路上揮白旗求救

與歐美國家相比,欠發達國家的情況更是糟透了。

在葉門,1350萬人面臨著嚴重的糧食不安全,預計2021年前六個月,這一數字將增加到1620萬人,佔該國人口的一半以上。

葉門首都薩那的兒童在等待食品救濟

43歲的穆罕默德·穆格尼曾供職於一家報社,疫情期間他和妻子雙雙失去了工作。

一家人的餐桌上,水果、奶酪、金槍魚和肉類都沒了,只剩下了大米和土豆。

為了確保有錢付房租,供孩子上學,穆格尼和妻子有時甚至連飯都不吃。

比穆格尼一家更拮据的人比比皆是。

由於疫情封鎖導致糧食供應鏈中斷,瓜地馬拉政府早就建議當地人,如果需要食物,就走到最近的公路上揮舞白旗。

從2020年夏天到年底,在瓜地馬拉的公路上,求救信號此起彼伏。

布吉納法索本就存在嚴重糧食危機,地區衝突疊加疫情,需要緊急糧食援助的人數增加兩倍,達到320萬人。

索馬利亞今年一直在與乾旱和蝗蟲鬥爭,蝗災導致農作物減產,疫情擾亂了全球航運,對這個糧食主要依賴進口的國家構成了嚴重威脅。

24歲的阿米娜曾在一家農場謀生,乾旱和疫情讓她選擇逃離,輾轉來到索馬利亞摩加迪沙難民營。

營地生活並不容易,阿米娜的兒子一直營養不良,這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她不得不向國際救援委員會設立的診所求助。

診所工作人員測量阿米娜兒子的胳膊,以確定他的身體狀況

「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阿米娜說,「他們給了我們營養劑,一位年輕女士教我如何給孩子餵食營養食品,他們給了我們牛奶和衣服,以及許多對我們非常有用和重要的東西。」

營養不良的兒童能獲得糊狀的營養食品

阿米娜和她的兒子很幸運,受到貧困、戰爭、氣候、疫情等因素影響,全世界5千萬營養不良的兒童中,80%無法獲得治療。

無力對抗飢餓的人只能加入恐怖組織

消除飢餓一直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遺憾的是,近年來這一行動收效甚微。

飢餓背後有許多驅動因素:貧窮、歧視、環境惡化、對農業的投資不足。

今年,還有更多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事件:洪水、乾旱、颶風、大火、蝗蟲……

加州一個小男孩走過被大火燒毀的房子

極端天氣疊加疫情,吞噬了收成,擾亂了供應鏈,並使數千萬家庭的收入減少。

在食物充足的地方,也有很多人付不起飆升的食物費用。

災難的殘酷循環,給人們帶來更多傷害。

美國紐約等待食物救濟的人們

到2021年,全球將有2.7億人處於極端的糧食不安全中。

飢餓就像流行病一樣,正在悄然蔓延。

今年5月疫情高峰期,全球有16億孩子待在家裡,其中3.7億孩子因為失去校餐而進入糧食不安全狀態。

寮國的兒童在學校吃營養午餐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校餐是一天中唯一能吃到的營養餐點。

失去了校餐提供的營養,他們不僅更容易感染新冠,也更容易感染麻疹、霍亂、白喉和瘧疾。

而在有些國家,如果得不到足夠援助,父母又無法養活孩子,極易發生騷亂和動蕩。

敘利亞難民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
敘利亞一名嚴重營養不良的嬰兒

聯合國在敘利亞的調查顯示,飢餓人口每增加1%,從該國移徙的人數就會增加2%。人們在決定離開之前會在敘利亞境內搬兩三次家,但是如果始終無法獲得糧食與和平,他們就會選擇離開。

無力離開的父母,可能不得不加入承諾提供食物的恐怖組織。

光靠政府補貼救助不可持續

應對飢餓,發達國家採取的辦法是狠狠補貼。

川普走訪家庭食品箱供應商

2020年5月,川普政府啟動了45億美元的「農民到家庭食品箱」計劃,這成為美國各地食品銀行分配食品的主要來源,既可以支持陷入困境的農民,也能為遭受疫情打擊的失業人群提供食品。

佛羅裡達州準備的食物,裡面有罐頭、穀物和玉米

這個糧食支持計劃本應持續到年底。

但是,由於需求激增和聯邦資金短缺,美國很多地區的糧食供應提前一兩個月就宣告結束,食品銀行捉襟見肘,數萬個家庭的糧食援助被迫中斷。

很多食品銀行儲藏室的貨架已經缺貨

洛杉磯地區食品銀行仍在苦苦堅持,它們從該計劃收到的食物箱數量大幅減少——目前每周收到10萬磅食物,而夏天時每周能收到足足300萬磅食物。

食物質量也大大縮水,之前食物箱中常有牛奶、肉類和奶酪,現在只剩下麵條和蔬菜罐頭。

聖地牙哥糧食銀行提供的罐頭

英國議會兩個月前還計劃,取消假期期間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費校餐,後來因受到國民抵製作罷。

補貼,不是長久之計。

而在太平洋偏遠島嶼,雖然沒有受到新冠病毒的直接打擊,但食物供應鏈被破壞,食品價格飆升,而旅遊業衰落又大幅削減了人們的收入。

很多島國政府採取積極行動來緩解糧食短缺:延長捕魚季節,向居民分發本地蔬菜的種子,開展種植課程,鼓勵居民自力更生。

斐濟居民埃麗莎貝塔·沃卡在收到政府的種子後,迅速收集了路邊和垃圾桶裡的水桶和木板,開闢了菜園,不久後,她的院子裡就長出了青豆、黃瓜、白菜和其他農產品。

在斐濟蘇瓦,進口水果和蔬菜的價格最高時上漲了75%。「現在,我可以吃下我種的任何東西,新鮮又便宜。」沃卡說。

斐濟居民在自家院子裡種菜

「太平洋地區的人們開始真正思考,『如果我們能在全球疫情爆發期中自己種植糧食,為什麼我們在其他時間不能做同樣的事情呢?』」澳大利亞一家國際研究機構負責人皮埃斯說。

參考資料:

Cnn:How the pandemic brought a rising tide of hunger to Europe

apnews:Amid pandemic, Pacific islands work to offset food shortages

vox:Food banks have had a record year. Here’s what it’s like to run one.

americamagazine: Without quick action, Covid-19 will create a global hunger crisis by the end of 2020

thenewhumanitarian:Even if famine isn’t declared, Yemen has a massive hunger problem

npr:For Hungry Americans Across The Country, Food Insecurity Crisis Deepens

washingtonpost: A $4.5 billion Trump food program is running out of money early, leaving families hungry and food assistance charities scrambling

rescue:A Somali mother fights for her son's survival

相關焦點

  • 330萬學生挨餓,英國立國以來首次被救濟,政府遭怒批:國恥!
    我們自己的下一代,竟然淪落到要聯合國來救濟……」說這話的是英國是英國在野黨工黨,在英國歷史上第一次接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救助後,怒批執政的保守黨政府無能,是英國最恥辱的一天。在21世紀的今天,你能想像在高度發達的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國,竟然還存在著330萬挨餓的兒童嗎?
  • 英國人竟得在暖氣和食物中二選一!聯合國史上第一次救濟先進國家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於1946年成立,74年來的歷史中,該組織提供世界各地兒童援助,但今年,卻是它史上首次救濟先進國家——英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家庭緊急救濟計劃主持人凱特莉(Anna Kettley)指出:「疫情前,我們就知道有240萬名英國兒童家庭狀況處於糧食不安全。封城之後,馬上又有32%的家庭收入下降,一些家庭甚至得在暖氣或食物之間做選擇。」該基金會眼見危機燒到門前,不得不打破慣例、緊急撥款給英國。
  • 英國貧困孩童深陷飢餓危機,「第一世界強國」為何淪落到這般境地
    遭遇脫歐、疫情、與「聖誕節危機」多重包夾的英國,目前正進入恐懼大於歡慶的年末挑戰。其中因疫情停課而加劇階級壓力的「兒童營養貧困」問題,更是因為年末、長假與全國性失業率爆增,而在聖誕節前夕擴大爆發。根據統計,最多130萬英國學童正處於「三餐不繼」的飢餓危機。有鑑於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16日也對英國發出緊急救援,準備協助南倫敦最迫切待援的1萬8000個學生溫飽過冬。
  • 這是英國你敢信?240萬兒童挨餓 聯合國首次啟動食品援助
    雖然好像現在看什麼都不覺得新鮮了,但下面這則新聞還是把我驚到了。 就在上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首次對一個國家啟動了緊急食品援助。 這個國家不在戰亂,不在饑荒,也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認為的第幾世界的落後國家......
  • 聯合國呼籲億萬富豪援助飢餓群體
    聯合國呼籲億萬富豪援助飢餓群體卜曉明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幹事戴維·比斯利17日呼籲全球億萬富豪出手相援,讓大約3000萬人免於飢餓困境。比斯利說,這些人如果得不到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救濟,可能會餓死。比斯利當天告訴聯合國安理會,全球大約2.7億人正滑向飢餓邊緣;世界糧食計劃署希望今年能救助1.38億人。比斯利說:「我們一年需要49億美元來供應3000萬人的糧食。如果沒有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救濟,他們都將餓死。」他提到,全球大約2000名億萬富豪財富淨值共計8萬億美元,其中數人在新冠疫情期間進帳數以十億計美元。
  • 這裡是英國!240萬孩子沒飯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首次啟動緊急援助
    據英國《衛報》12月16日報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英國啟動了「國內應急響應」,發放緊急食品幫助餵養受新冠疫情危機影響的兒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這是其70年歷史上首次對英國的「國內緊急情況」做出回應。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幫助英國的貧困兒童
    英國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計劃為該國有孩子的低收入家庭提供食物。英國國會下議院的領導人對該倡議不滿意。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冰島執行董事比爾娜·索拉因斯多蒂爾(Birna órarinsdóttir)表示,由於COVID-19造成的經濟困難使數百萬家庭擺脫了威脅生命的貧困線。
  • 大英帝國的330萬孩子竟然挨餓,還要靠聯合國援助!
    我們自己的下一代,竟然淪落到要聯合國來救濟……」說這話的是英國是英國在野黨工黨,在英國歷史上第一次接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救助後,怒批執政的保守黨政府無能,是英國最恥辱的一天。在21世紀的今天,你能想像在高度發達的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國,竟然還存在著330萬挨餓的兒童嗎?看上去不可能的事,卻是英國正在發生著的事實。
  • 6000萬人或將跌入「極端貧困」 新冠疫情加劇全球多地貧困問題
    (抗擊新冠肺炎)6000萬人或將跌入「極端貧困」 新冠疫情加劇全球多地貧困問題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綜合消息:新冠疫情不僅引發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同時嚴重傷及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據多家國際機構預測,全球範圍內貧困人口的生活將在疫情期間受到嚴重影響,特別是非洲、拉美以及印度等地的貧困問題將進一步加劇。
  • 疫情致全球970萬兒童永久失學,吃不上飯童工多了
    新華社發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突破1700萬例,並以單日新增二三十萬例的速度逼向兩千萬例。這場全球最嚴峻的公共衛生危機,可能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持續產生深刻影響。上不了的網課、停學即失學、最難留學季……過去幾個月來,類似新聞或話題層出不窮。
  • 聯合國數據「嚇壞」眾人 6.9億人長期飢餓
    出生在21世紀的人,尤其是90後、00後們,似乎不知道「飢餓」是什麼概念,在這一代年輕人眼中,只有好吃不好吃的區別,從來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一群人,連飯都吃不上。聯合國的一則數據,「嚇壞」了世界各國。你以為人人都是胡吃海塞的生活,其實還有數億人連飯都吃不上,正處於「長期飢餓」中。此前外媒曾報導,過去十年裡,全球的飢餓人數明顯呈現下降趨勢。但是聯合國的最新報告卻不是這麼回事,隨著氣候變暖以及暴力衝突增加的原因,世界飢餓人口的數量,明顯開始出現了「新增長」。
  • SN02 | 飢餓地球與主糧作物(上)
    02-1 飢餓地球2015年9月,聯合國正式通過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致力於實現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同年12月,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發布"世界飢餓地圖",顯示全球氣候變化會對世界糧食安全所產生的嚴重威脅(圖1)。
  • 聯合國:2020年全球飢餓人口預估增長8300萬至1億3000萬
    高成本和低經濟可負擔性,意味著有幾十億人無法吃上健康、有營養的食物。亞洲的飢餓人數最多,但非洲的飢餓人數增長最快。據報告預測,在全球範圍內,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到2020年底可能使長期飢餓人數新增超過1.3億人(疫情下突發嚴重飢餓可能使這一數字進一步上升)。
  • 美國有近5000萬人陷入飢餓危機,急需政府的救濟,聯合國發出警告
    現在美國的疫情一直都還沒有結束,由於疫情和大選帶來的社會問題一直都在發酵,美國的經濟嚴重下滑,一些企業面臨著巨大困難,甚至有一些企業面臨倒閉。失業民眾也有增無減,基本生活保障都是一個問題。根據之前的報導,美國國內有將近5000萬人面臨飢餓危機,他們急需政府的幫助。
  • 英國7歲小學生,每天跑1英裡,籌款1000英鎊幫助飢餓兒童
    據《都市報》12月2日消息:英國一名小學生在封鎖期間每天和爸爸一起跑一英裡,並在12月2日完成了他最後的28圈線上馬拉松,為當地食品救濟中心籌集了1000多英鎊,約合人民幣8764元,用於救助飢餓兒童。
  • 2020年全球飢餓人口或為6.9億,超過30%在非洲,接近30%在印度
    由於蝗災、新冠疫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或將進一步加劇,全球或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機構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全球飢餓人口預計將增加1.3億。
  • 75年來最嚴重危機來臨,聯合國:明年全球2.7億人將面臨生死考驗
    2020年的美國極不平靜,先是新冠疫情危機席捲全美,如今造成超20萬人死亡;之後又是美國大選,硬生生將一場「民主選舉」演變成鬧劇,不僅美國社會被撕裂,全球也看了美國民主的笑話。至今,新冠疫情危機和美國大選鬧劇仍在持續發酵,重創美國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生活陷入困難,連基本的生存都無法得到保障。
  • 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供應鏈不穩挑戰世界糧食安全
    近日,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聯手編寫的最新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發布。報告提到,2019年,全球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與2018年相比增加1000萬,與5年前相比增加近6000萬。2020年,全球預計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可能新增超過1.3億。
  • 康寶萊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
    魯網1月7日訊 2021年1月7日,美國洛杉磯——全球知名的美國營養品公司康寶萊(NYSE: HLF)近日宣布正式加入世界上最大的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組織——聯合國 (「U.N.」)全球契約組織。康寶萊將秉持承諾,長期支持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十項原則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 朱自清不領美國救濟糧,伯夷不食周粟:中國人的骨氣藏在了吃上
    拒領救濟麵粉意味著他們一家的生活將更加困難。但先生為了作為中國人的尊嚴,毫不猶豫地在宣言上簽了名。朱自清先生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寧肯餓死,仍堅決拒絕敵人的「救濟」,這種風骨,讓人佩服。有一位叫黔敖的奴隸主貴族就在路邊備好飯食,以供路過的飢餓的人來吃。這時有一個用衣袖捂著臉的餓漢拖著一雙破鞋,跌跌撞撞地走來。黔敖於是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傲慢地對那餓漢說道:「餵!過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