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臣服於內心的恐懼

2020-12-22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張鑫在事發現場接受南都小記者採訪。 南都記者 吳佳琳 攝

  徵文

◎張鑫 華南師範大學學生

2020年1月11日那天,我本來是要晚上11點半坐飛機去北京,由於多花了一些時間打包衣物,又看錯航站樓下錯了站,結果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誤機,當時心情五味雜陳、非常難受,我怎麼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呢?無奈之下我只能拖著我的行李箱去肯德基,買了一個漢堡坐在肯德基難過地邊哭邊改籤機票。

12日早晨我又拖著行李箱坐地鐵回學校,在學校門口看到一個紅衣男子與早餐攤阿姨發生爭吵,爭吵過程中他踢翻早餐攤,隨後突然把早餐攤阿姨踹倒在地、拳打腳踢,我無法忍受這暴行,就立馬上去制止,但也遭到男子毆打,直至被他打斷兩顆牙,在此過程之中我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該男子打完人就想跑,想來也是對鬧事之後如何逃脫責任非常熟練了,但是我因為興趣學過一些法律,記得打碎兩顆牙是要負刑事責任的(事後發現我記錯了,是要兩顆牙齒脫落才算輕傷),所以我覺得不能讓他逃掉。

當時我感覺滿嘴碎齒在割舌頭,劈裂的牙齒下暴露的牙神經接觸到空氣劇烈疼痛。我不知道這裡有沒有攝像頭,他跑了以後警察還能不能找到他,我也非常害怕、猶豫要不要上去攔他,我知道上去一定還會被打,已經被打碎兩顆牙的我真的已經覺得受到了無法承受的創傷,我不敢想像如果我上去攔他又被打碎第三顆、第四顆牙該怎麼辦?眼看他要跑了我最後還是決定上去攔他,我不能臣服於我內心的恐懼。幸運的是,周圍的人很快反應過來,上來幫我制服他,我也沒再挨幾下就被救了下來。

因為我被他打得手機和眼鏡都飛了,就請人報警,但他看到我們報警後反應激烈,奮力掙脫制服他的男生,又拿著早餐攤的大鐵勺追打大家,大家實在是不敵被他打散了。隨後他將鐵勺丟棄走進華師校園,見義勇為的男生也向校內追去,還有同學向學校保安處求助。保安想要攔住他,他衝進美食坊拿了一把40釐米的尖刀作勢威脅,接著又持刀在校內到處奔竄,最終被趕來的校衛隊隊員用鋼叉和盾牌制服。

其實全程我都很害怕,事後朋友跟我說,沒想到我這麼勇敢竟然還敢上去攔他,如果是她被打了一定會想趕快跑掉不要再被打了。我想了想,其實我在目睹暴力和承受暴力的時候心裡也是害怕的,但是我不想做一個令自己失望的人,所以即使明知會再次挨打我還是會上去攔他。事後老師同學為我成立了危機介入小組,害怕我留有心理創傷,但我奇蹟地發現當時內心的恐懼也在我勇敢地再次面對暴力去攔截他時消失了。

救我的學長跟我說,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不要再傻乎乎地上去了,不要見義勇為應該見義智為。通過這件事情,我也積累了一些見義勇為的經驗,想要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在保住別人的同時儘量保護自己:

首先,遇到這種事情無論男女都不要一個人上前制止,因為你遇到的危險不是一個人可以解決的,一定要在周圍多找幾個男生一起出手,歹徒看到力不敵眾就會放棄,像我這次遇到的暴徒,也是在後來上來幾個男生之後就沒再敢打人,因為他也害怕惹到誰,我們人多勢眾他會挨打,但是遇到這種事一定要站出來,如果他看周圍人都無動於衷,那他就會更加隨心所欲地隨意施暴。

其次,攝像頭其實拍攝的範圍和清晰度都還是有些不足,我這次挨打是有被攝像頭拍到的,但是攝像頭下我們看著非常小和模糊,根本看不清臉,所以即使他是拿著刀被校衛隊當場抓住,但警察局還是要我去指認犯人,因為攝像頭中看不到清他的臉,而且攝像頭裡他手中的刀就是一片白光,立案還需要我去找目擊證人指證他確實手中拿的是刀,並且要供述他在校園中的流竄路線和行為才能立案。所以我就寫了信發在學校研究生群,拜託大家在各個群裡轉發尋找目擊證人,大概一個小時就有好幾個人聯繫到我,但是害怕指證他會有危險,其實指證犯人是根本不會有跟他接觸機會的,去了都是做口供、指證圖片就好了,證人的隱私會被完全保護,沒有任何危險,在我跟他們說清楚以後,他們就都很快地幫忙做筆錄,我當晚就拿到了立案通知書。

再次,制服歹徒時不要抱著嘗試的心態,如果要制服一定要下定決心將其制服到等警察來了才行,事後幫我制服紅衣男子的學長跟我說,當時他們大家就只是想攔住他不要讓他再施暴,沒有抱著一定按住他的心態,所以就讓他掙脫,有機會先後搶奪鐵勺和尖刀攻擊他人,幸運的是後續再未有人受傷。

最後,如果你見義勇為後已經成功地幫助了受害人脫困,上去制服施暴者有危險就儘量不要再冒著危險了,首先是儘量保護好大家的安全,不要有人再受傷,只要努力用手機拍到犯罪嫌疑人的臉就好。現在人臉識別技術這麼強,拍到臉照樣可以找到犯罪嫌疑人,所以如果是沒辦法上去幫忙的人,也可以躲在暗處偷偷拍視頻。當天也有目擊證人發給我當時她偷偷錄的視頻,這也是一種值得倡導的見義智為。如果當時抓不到犯罪嫌疑人,那她的視頻就會成為促進案情推動的關鍵證據,所以經過這件事情我也發現,見義勇為真的可以有很多方式。

這裡我很想說一下我當時的心情,我前一天誤了飛機都委屈得哭了,但在那一整天,無論是在被他打得滿嘴血、渾身青腫,還是在醫院被告知我牙留不住了需要拔掉,而且種牙修復需要花至少兩三萬元時,我都一直心情平和,不生氣、不委屈、不難過,我覺得我就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而已,只是有點倒黴,第一次就遇到這麼惡劣的人付出了慘痛代價。

從醫院處理完傷口,去警察局做筆錄,然後又拖著傷口苦等阿姨一起去法醫處做傷情鑑定,這一個白天我都心情平靜。我跟好朋友說,都不知道為什麼昨天因為一點小事都哭,今天這麼大的事我如此平靜。朋友說,可能是因為昨天誤飛機是自己做錯了所以難受,今天雖然被打,但是自己沒錯就沒難過。我想了想確實是這樣。

我本來以為我會一直心態平和下去,但是在這麼多同學踴躍幫助我的時候,在警察局的哥哥姐姐努力幫我找證據,告訴我放心,一定會將暴徒繩之以法時,不知為何,所有的委屈都湧上心頭,我在警察局開始哭得停不下來,邊哭邊寫消息找證人。

說了這麼多,真的非常感謝學校見義勇為的男生,感謝學校勇敢的保安叔叔和校衛隊的哥哥們一直緊追嫌犯最後將他制服,感謝石牌公安局裡從我報警的早晨八點半一直工作到晚上我九點鐘出來還繼續加班工作的警察們,感謝知道了情況就馬上來幫助我的老師和同學們,更加感謝廣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對我的支持和鼓勵,雖然受了傷,但是我的心很暖!

相關焦點

  • 「冥想教會我臣服專注當下」|旁小觀
    突然打破了生活和工作原本的舒適區,難免會一時覺得不適應,但每每在經歷這些不適應的時刻,我幾乎都會想起在2019年底讀到的一本書叫做《臣服實驗》,這本書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讀的過程數度落淚,深深被觸動,也在後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深深影響著我的現實世界。
  • 《與內心的恐懼對話》正面你的問題,我也需要愛和理解!
    《與內心的恐懼對話:擺脫來自親人的負能量》這本書的作者保羅·梅森和蘭迪·克萊格,用書中的知識和經驗,告訴很多人一個不被大眾熟悉的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這個詞很長時間不被大眾所了解,無數的人根本不知道有這樣一種疾病存在。
  • 伏地魔,內心充滿恐懼的兒童長大後報復世界的故事
    湯姆.裡德爾是個內心充滿恐懼且自我存在感和價值感都極低的人,他選擇了極端的方法來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權利,以及永生。想要擁有全能的、永恆的自己。就像上帝一樣,那就是他想要的。以此達到控制服從,能永久的報復控制這個世界。
  • 宗教信仰是為了克服內心的恐懼和痛苦
    人是自帶生物程序的生物機械,人的腦程序控制了人的對外反應,而且人的原裝程序是無法自我改變的,但後天程序,即觀念性程序是可以改變的,由於這些本性程序許多時候會引起人們的恐懼和痛苦,使人感到難受,所以人類另一套逃避痛苦的程序就會驅使人類去克服恐懼心,而信仰就是改變腦觀念程序的一種方法!
  • 靈性覺醒篇21:強迫症,潔癖,從事物表象看到內心深層恐懼
    我相信大多數人在做這種強迫行為的時候,不光行為上強迫,連數量上也會強迫。就像鎖門時要拉幾遍門把手,少拉一遍似乎內心都過不去,心裡就是要強迫著自己再做一遍已經確定好了的事。如果中途被打什麼事打斷了,也要從頭再來一遍。這種行為其實困擾很多人,不是人們在做這些事情時意識不到,但自己就是改不了。換句話說,也不能叫改不了,而是自己不敢改。
  • 科二掛了兩次,如今我害怕去練車:怎麼才能克服內心的恐懼?
    駕校場地,教練坐在車裡指正我的錯誤。一時間,我握方向盤的手開始不知所措,車子越開越糟糕。想起比我晚學車的朋友都已經拿到證了,而我卻還在練習科二,內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比別人要笨。我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前天在書上看到的一句話讓我找到了原因:可怕的不是害怕去做一件事,而是恐懼本身。那麼重點來了,我們該如何去克服內心的恐懼呢?在這裡我結合自己的經歷,羅列了三個方法,希望能回答這個問題。1、復盤自己過去成功的經驗,增加自己的信心。
  • 《與內心的恐懼對話》:你不是神,你不能拯救誰,只能忠於自己
    心理學家認為,夢露具有典型的邊緣性人格特徵:情緒不穩定,害怕被拋棄,有社交恐懼,有自我毀滅的傾向,容易把人妖魔化和神化。邊緣性人格和你的生活很遠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表明,普通人中大約有6%的人會患上邊緣性人格障礙。
  • 大聲誦讀10句聖經經文 靠神的話語趕走內心恐懼
    每個人內心都有脆弱的一面,每個人心裡也都有不能得勝的恐懼,它就藏在心靈的一個角落,時不時探出頭來在人的神經上扎一下。再勇敢的人,也有他懼怕的東西。
  • 抑鬱症:療愈從臣服開始,臣服是一種難得品質,更是一種巨大力量
    臣服,一個看似消極負面的詞語,其原意是以臣子的禮節服從君王命令臣服君上。曾經我在一個企業培訓課上,一個老師的一句話,拿來分享一下,我上過幾次這個老師的課,但只記住了這一句,那就是,不管任何事情的發生,能夠改變就改變,不能改變就改善,不能改善就適應,不能適應就順其自然。
  • 測出你內心在恐懼著什麼
    測出你內心在恐懼著什麼!選項A:選項B:選項D:測試結果:選擇A的你:你最恐懼別人突然把目光轉向你,你的內心是有一些自卑的,當有人看向你的時候,你的目光都是閃躲的這是一種病,叫社交恐懼症,其實你很有才華,不過少了一點點自信,多給自己打打氣,多去交流,這樣一定能夠突破你的恐懼的。選擇B的你:你是個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卻很低的人。你不知道怎麼和別人交流溝通,以至於你的身邊沒有多少好朋友。但是你學習能力強是毋庸置疑的,在學校裡是學霸一枚,畢業工作後,你的智商也是很多人都比不了的,但你的情商卻堪憂,以至於很多智商比你低的人都能找到好工作,而你卻不能。
  • 心理學:社交恐懼的人,內心曾受過很深的創傷,你需要這樣走出來
    曾遇到過一個非常孤僻的人,我問他,你為什麼不願意與人交往?內心是在恐懼什麼嗎?他說:我對別人不感興趣,也不想別人對我感興趣,我更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願意付出去了解一切,當別人跟我說話的時候,卻要裝作成對他們的話題感興趣一樣,很累。
  • 恐懼來自無知,如何徵服恐懼,內心強大的人會清楚地認識恐懼
    遇到恐懼怎麼辦,事實上,往往恐懼來自我們對事情的不了解與無知,我們被頭腦的臆想所控制,我們控制越厲害,我們就越會被恐懼所裹挾,不能前行。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的生命變得越來越好,最重要是學會探索,持續進行探索,我們才能走向更好的遠方。
  • 海賊王986情報:勘十郎與大蛇已死,凱多內心恐懼被揭露並被刺傷
    動漫《海賊王》漫畫劇情目前已經更新至第九百八十五話,現如今,第九百八十六話文字情報也已經更新,根據情報內容,勘十郎與黑炭大蛇主僕二人確認死亡了,兩人的惡魔果實也將會再次重生,此外被稱之為最強生物的海賊四皇之一百獸凱多的內心恐懼被揭露並被刺傷,接下來漫村來具體說明一下吧。
  • 《與內心的恐懼對話》:一場與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來自內心的對話
    《與內心的恐懼對話》,這是第一本寫給邊緣性人格障礙者親友的療愈的書,由臨床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家保羅·梅森與美國最重要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自助網站發起者蘭迪·克萊格合作撰寫。書中收錄了大量真實案例,全部取材於現實生活。
  • 面對龐然大物,你是否有未可名狀的恐懼感?源自內心的巨物恐懼症
    也許有人會因它的高大雄偉而震驚,但是我看到這類巨大的塑像的時候就會感到未可名狀的恐懼,也許有人和是我一樣感覺,其實這個症狀就是不常被人提到的巨物恐懼症。 其實每個人巨物恐懼症的表現不盡相同,但是肯定一點,看見這類圖片肯定會讓人沒有那麼舒服,但是還是不能控制自己,還想要找這類的圖片和實景去尋找刺激。
  • 克服內心的恐懼尋找自己的幸福
    有些人在失敗的恐懼面前止步不前,因為看到別人的挫折甚至僅僅是不夠圓滿。他們或是擔心前景不好,或是憂慮窘迫不堪。對於我而言,此生若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敢做敢當。我會不避艱險、孜孜以求。悲觀消極、怨天尤人,成就不了什麼氣候。決然前行,努力追去尋,何必多慮!任何畏懼都是虛幻。
  • 走出社交恐懼之後,我的人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我是這樣做到的
    李達內心也很希望接任這個崗位,只是,他的內心還是很恐懼。畢竟做了領導之後,跟人打交道的機會就會多起來。而且,做領導後發言的機會也比較多。這一方面的改變是他後期必須要面對的事實。總結:李達的表現,其實是典型的社交恐懼症患者會出現的現象。社交恐懼,是個體對社交場合、活動或情景產生的懼怕心理。
  • 怎樣克服恐懼心理,強大你的內心?這四點把技巧說透了!(精闢)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無所畏懼!因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恐懼,都是自己強加給自己的心理暗示,只要你的內心足夠強大,能夠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那麼,就沒有什麼能嚇到你。那麼,具體應該怎樣克服恐懼心理,強大你的內心呢?以下這四點把技巧說透了!
  • 你越是不敢直面內心的恐懼,你就越焦慮!
    一天,領導交給我一項新的工作。這個工作涉及到很多我所不熟悉的人和流程,甚至有些內容我聽都沒聽說過。瞬間,我感覺特別緊張,害怕最後期限到了,自己也沒有完成。即使勉強完成了,也可能會烏七八糟的。我想起了以前沒有很好的完成工作時,領導對自己難看的臉色和尖銳的批評,於是,越想越害怕,越想心跳的越厲害。
  • 羅摩達斯 | 臣服的三種層次
    給弟子的忠告DASBODH作者:室利·薩馬塔·羅摩達斯中譯:靈智寶鬘翻譯團隊第十二章|第5小章:臣服的三種層次在客體對象的層面,「臣服於真我」大致表現為:明白了所有外物、頭腦、身體、語言及與「我」或「我的」有關的一切,都屬於神。17. 在運動的這一層面,宇宙之主是一切運動及變化的做者。一切眾生都無非只是他的一小部分。一切都是他,一切只是他。在他之中沒有「我」的痕跡。18. 「臣服於真我」[在運動的層面]就意味著:臣服於運動的一切。這一點現在算是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