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 · 城事|硯

2021-02-19 梅江發布

從唐代起,廣東端溪的端硯,安徽省的歙硯、甘肅南部的洮河硯和河南洛陽的澄泥硯登上文化舞臺,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硯」。

梅州雖然不出產硯臺,但是經營硯臺的文房四寶店大都有銷售,只是品種較少以端硯為主,而且總體是低端硯臺為多。我在調查採訪之時,發現位於金山頂的沁賢筆行就有幾方端硯,據掌柜李老闆夫婦介紹,梅城使用硯臺的書畫家不多,因為使用墨條的書畫家已經是寥若晨星,倒是一些收藏愛好者有時候過來挑選,但市場極為有限,銷量不多,所以也不敢進更多的品種,老闆還笑談硯臺正淡出大眾的視野,估計往後要成了博物館陳列的古董了。

李先根、吳雲珍夫婦拿起一方硯臺,介紹硯的使用要領在於磨墨,磨墨時要注意保護硯池和硯堂,新置的墨錠有膠性和稜角,不可直接拿來就磨,會損傷硯面。在使用新墨時,應在硯池施水,輕旋轉墨錠,待墨經浸泡稍軟後再逐漸加力研暦。

硯池是貯墨汁的凹下部分,又名硯海、硯泓、硯沼,或墨窩。墨堂是磨墨的部分,又名硯岡、墨道。

但硯不可用劣墨,如松煙墨雜質較多,質地不純,用時容易劃傷墨面。用油煙墨研磨完畢後,應將墨錠放到別的地方,不能放在硯面上,否則墨幹後黏在硯面後,拔墨時容造成硯面損傷。新墨膠重,用時尤其應該注意。

硯用久了會不發墨,這叫「失鋒」。原因有兩條:一是硯面磨掉了鋒芒,變鈍而不發墨;二是使用含膠過重的墨,又不洗滌,使硯面膠結而失去鋒芒。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重新「發硯鋒」。具體方法有二:一是先將瓦片用松巖磨一遍,然後用磨光的瓦片輕擦硯堂,也就是磨墨部分;二是用薑湯浸泡硯堂,或用蓮子殼擦拭硯堂,也可以用零號砂紙或細軟砂石在清水中擦拭硯堂。這些就是「發硯鋒」。注意的是只能磨洗硯堂,而決不可磨洗硯的其他部分,否則會磨損硯的皮殼包漿,甚至損傷雕刻的細部。

所謂「發墨」,指磨墨時不打滑,磨罷停一會兒,墨汁就會發光,如油似漆,明亮照人。這並非墨的作用,是硯令它這樣的。如果硯面光滑,也就是「失鋒」了,便無法有效地切割墨體了。

李掌柜說,硯臺也需要養護,像人一樣,需要滋潤、需要飲水。平時不用時,每日都要在硯池中換置清水,這叫「養硯」。具體方法是:硯池應每日換清水,不可令其乾燥。但硯堂,也就是磨墨處不能有水,以防久浸後不能發墨,使用硯臺時,不能直接用養硯的水磨墨,也不能用茶水、糖水磨墨。這些水和墨相混後會使墨色大減,也不能發墨。熱水會傷損墨,也不可使用。

古人說:「寧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一日不洗硯。」硯臺用過後,必須將餘墨滌淨,不可使之凝結在硯臺上。否則,殘墨乾燥後會形成渣塊,既妨礙研磨,又損傷筆毫,還會損壞硯面。這些渣塊若與新墨相混,就不能下墨或發墨了。

洗硯臺的時候可以用瓜瓤等物幫忙,但不可以用堅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傷害硯面。洗硯要十分的小心,盛水的器具宜用木盆。若在水泥盆裡洗,容易碰傷硯臺。洗硯應用清水,也可用中藥半夏擦去墨,或者用絲瓜瓤、蓮子殼慢慢洗滌。採用這些洗滌方法既能滌垢,又不傷硯。洗硯的水要乾淨,不可含酸鹼性。水溫要適宜,不可用熱水、滾水、茶葉水洗硯。硯臺要陰乾,不要用紙類擦拭,紙屑留在硯臺上,既傷硯,又會與墨相混。

硯的收藏要注意幾點:一要避光。硯應避陽光直射,否則硯質出現乾燥的跡象,日曬過久硯匣也容易乾裂。二要遠離硬物。玩賞佳硯時,桌上要鋪毛氈或細軟之物,不可使硯臺重疊放置,以免碰傷。三忌塗蠟。不少制硯人將蠟塗遍硯身,有的還塗植物油,更有塗墨的,認為這樣做可以養硯,給人一種滋潤古樸的感覺。這些做法十分不妥,塗蠟後的硯臺水墨不融,會不發墨。硯上抹植物油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為植物油屬於慢幹性油脂,多招塵土,使硯汙穢不堪,會散發出一種怪味,還能產生黴變,在硯的表面出現一塊塊的黴斑。

告別沁賢筆行,行走在老梅城,看著各式各類的店鋪經營著新穎的商品,感覺真是時過境遷,連之前文人常用的硯臺估計不消數年,真要成為博物館裡陳列的古董了,人們也只有隔著玻璃才能遙想那消逝的曾經飄著墨香的一段歲月。

(作者:徐友德、黃凱達)

相關焦點

  • 號角聲響看梅江 昂首闊步邁新程
    會議明確提出,梅江區要進一步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用,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造「一帶三園四城五基地」,爭當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加快建設「詩畫梅江、文明客都」。這次會議的勝利召開,為推動梅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吹響了前進的號角,梅江踏入了蓄勢迸發、展翅騰飛的關鍵時期。
  • 「新梅江」樓市熱度攀升 高品質項目迎來機遇期
    區域配套不斷完善  新梅江成高端改善置業熱點  說到新梅江的由來,自然避不開梅江這個話題。在天津,梅江早已成為高端居住片區的代名詞之一。隨著老梅江的飽和以及天津城市重心南移整體規劃的實施推進,與「梅江」比鄰的「新梅江」迎來了前所 未有的關注和發展機遇。
  • 老梅江終於迎來破局者!
    找到我的方式有兩種,轉發或關注 ▼ ▼ ▼ 諮詢、投稿添加微信 梅江作為天津樓市一個尤為獨特的概念,2020將迎來整整第20年,秘密君一直籌劃復盤梅江的發展之路,但資料繁雜非一蹴而就之事。
  • 河西區新梅江新增2034套房源,規劃首次公示,大戶型改善
    該地塊位於河西區新梅江板塊,為48號地塊。事實上,該地塊為城投華潤新梅江項目。12月18日,天津城投置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所有制改革正式落地,華潤置地增資79.34億元持股49%,天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1%。
  • ...二十不惑|二十不惑|梅江公園|板塊|河西區|購物中心|中海環宇城
    我們今天來說說新梅江。01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新梅江新梅江規劃和整體城市站位,堪稱市區板塊的富家女。天津市內六區土地供應稀缺的大環境下,新梅江是目前市內六區起點最高的全新版塊,起筆即定位高端改善。近日,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天津市外環城市公園及周邊地區城市設計草案》予以公示,將外環500米防護綠帶,轉變為11座環城公園,圍繞11個大型城市公園,將建設「生態+生活+產業」的新型社區,以承接中心城區核心區的人口疏解,構築津城生態宜居圈層。目前11個公園已經建成的只有水西公園和梅江公園,其餘都在規劃中。
  • 梅江振城提前兩輪衝甲成功
    在一場焦點戰中,梅江振城1:1逼平五華美好文化,從而以積14分的成績,提前兩輪衝甲成功。前七輪比賽過後,梅江振城一枝獨秀,少賽一輪積13分,本輪客場挑戰五華美好文化,只要獲勝即衝甲成功,假如梅江振城輸球而豐順大寶山又能客場贏下大埔隊,直接衝甲懸念又將產生,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 易水硯續寫易水河畔的傳奇
    易縣縣委、縣政府依託地理優勢和文化資源優勢,傾力打造易縣文化產業園以及中華硯文化博覽城項目。河北易水硯有限公司成為易縣文化園和博覽城項目單位。   易縣文化產業園佔地5000畝,總投資150億元,以易水濱河地帶為核心,將易縣文化產業園規劃為「一帶、兩核、三區」的空間布局,打造「中國實用藝術之都」。
  • 硯林趣事︱寧斷炊,不售硯.
    清·金農(1687-1736),字壽門,號冬心,康、乾時期傑出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生平愛硯、識硯,又善銘硯,自稱「百二硯田富翁」。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冬心齋硯銘》,為硯史上首見之私家硯銘專集。 金農曾因作客他鄉,盤纏耗盡,偏又「人酒戒,吾不能。」為解酒癮,原擬典當一方行囊小硯,後忽想該硯乃其長年遊食在外,賴以題詩作畫之要具,幾經掙扎,遂改以頭上葛巾充作抵押。酒癮既解,磨墨作書,信手題鐫一銘於硯上,曰:「頭上葛巾已漉酒,箱中剩有硯相守。日日狂吟杯在手,杯乾作書瘦蛟走。不識字人曾見否?」
  • 硯賞——清宮制硯和藏硯
    清廷入關後,接收了許多明代朝廷的遺物,包括明代內府所藏曆代古硯,其中的精華被收錄進了乾隆四十三年(1778)編纂的《西清硯譜》中。清宮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設硯作,但主要以製作松花江石硯為主,內廷所需的大量端、歙等名硯均由產地官員「恭呈」。
  • 拜會無耶硯齋
    張碩先生說起去拜會無耶硯齋,源於臨摹過硯齋主人張碩先生一方硯臺。 古關公園,豐樂河畔,幽幽深深的一條石板路,從歙硯城蜿蜒入山。穿過迴廊,靠牆的木桌上,陳展著一方方硯,都是主人精心用意的創作,讓我入迷。典籍盈櫥處,几案筆硯一一井然。
  • 超級硯賞——歷代名硯
    _此物出土事非偶,長生古篆疑神工。漢家陵闕隨飛蓬,豈知一瓦供賞識。王士正題。 3. _瓦頭硯得自甘泉,制度應知元狩年。今日摩挲藏寶匣,不教衰草泣寒煙。 朱彝尊題。 說明: _秦磚漢瓦品好質佳,素來被後人所稱頌,明清二代雅好以此來作硯。此硯以漢長生未央瓦當製成,硯面隨形琢制荷葉,捲曲自然,不經意間透露文人墨客清新淡雅的審美情趣。
  • 從硯銘看硯文化
    硯與硯銘硯與硯銘是一種相互關係,硯是載體,硯銘則是賦予硯的生命,硯與硯銘共同形成了硯文化。硯臺最早的雛形稱作研磨器。「文房四寶」中最早出現的應該就是硯臺,經過對早期巖畫的研究發現,當時研磨顏料的工具「磨盤」和「磨棒」,應該是最早的「硯臺」。
  • 梅江振城旗開得勝!梅州市足球聯賽乙組擂響戰鼓
    ,首次參加聯賽的梅江振城隊客場3:1拿下平遠隊,取得賽季首勝。本次聯賽乙組共有五支隊伍參加,分別是去年參加了聯賽的平遠、豐順、大埔和今年的「新貴」梅江振城、五華文化美好。比賽採用主、客場雙循環的形式,獲得乙組聯賽第一名的隊將晉級明年的甲組聯賽,第二名與甲組倒數第二名進行一場過的附加賽,勝者參加明年的甲組聯賽,負者參加明年的乙組聯賽。
  • 硯專題(一)「研」與「硯」的轉變
    在《辭海》中,對「硯」和「研」的釋義有所不同。硯(硯):硯臺,磨墨器。研:①細磨;②通「硯」。雖然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再將「硯」用作「研」,但這一釋義也已反映出「硯」與「研」曾經通用。東漢劉熙《釋名》:「硯,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北宋馬永卿《懶真子》:「文房四物,見於傳記者,若紙筆墨皆有據,至於硯即不見之……蓋古無硯字,古人諸事簡易,凡研墨不必硯,但可研處只為之而。」
  • 梅江振城高居榜首!梅州市足球聯賽乙組戰罷第三輪
    12日下午, 2020年梅州市足球聯賽乙組第三輪的兩場比賽分別在梅江賽區和豐順賽區進行。在梅江足球文化公園足球場,上輪輪空的梅江振城隊第一次主場作戰,面對的是前兩輪均戰平對手積兩分的五華美好文化隊。梅江振城雖然是今年聯賽的新軍,但陣中擁有上屆聯賽的金靴蔡文棟、上屆冠軍隊主力趙朋凱,實力可以說不亞於甲級隊,第一輪作客平遠就以3:1獲勝並領先積分榜兩輪,志在衝甲。大戰打響,梅江振城首先發難,頻頻向對方施壓。五華美好文化一點也不懼對手,同樣也組織起幾次像樣的進攻,勢均力敵,一場好戲拉開序幕。
  • 攀枝花硯文化研究所——談石論硯文集(十二)
    硯,從先民的實用需求而來,醞釀了幾千年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晉人書法,宋元山水……無一不有硯的功勞。硯,從一味實用的簡樸稚拙到規規矩矩,然後慢慢文人化,藝術化,及至那樣形形色色,真可謂蔚為大觀!當今的硯林,依然熱鬧。復古的硯,天成的硯,文人的硯,極致仿生的硯,語出驚人的硯……簡直目不暇接,真正亂花漸欲迷人眼!
  • 梅江振城旗開得勝
    2020年「客家村鎮銀行」梅州市足球聯賽乙組聯賽今天終於開鑼了,首次參加聯賽的梅江振城隊高奏凱歌,取得賽季首勝,五華美好文化則在主場戰平豐順大寶山。本次聯賽乙級聯賽共有五支隊伍參加,分別是去年參加了聯賽的平遠、豐順、大埔和今年的新貴梅江振城、五華文化美好。
  • 今日推薦:拜會無耶硯齋
    張碩先生學習硯臺文化知識 關注硯臺之家說起去拜會無耶硯齋,源於臨摹過硯齋主人張碩先生一方硯臺。古關公園,豐樂河畔,幽幽深深的一條石板路,從歙硯城蜿蜒入山。踱步而行,山樹漸濃,沿街仿古徽居,飛簷鬥拱,青磚地面,廊柱上有木刻對聯牌匾,一扇扇被精心改良過的木門隔起一座座會所。
  • 西清硯譜,百硯千姿丨一眼千年,這些皇家典藏名硯美翻了
    丨臨朐石龜形硯 唐硯為文人案頭之物,既要適用,又要養眼,更要怡情、勵志,因此,文人對硯要求質佳形美,往往親力親為地對硯的雕琢提出獨特的要求,抒寫非常時期的文人情懷,如反映文人處世哲學的北宋括囊硯和見證歷史的雙機挑池硯。更有雕花琢紋、題名記事之硯,直接記錄了與現有關的事件和紀年,是研究硯史不可多得之物。
  • 【深度推薦】果素瑛:《追憶硯秋》(下)
    城門恰巧開著半扇,家裡的人早等在城門裡接應,我們才順利地進了城。我們暗自慶幸自己能安全地返城,又為硯秋和劇團擔心。過了不幾天,他們一行人總算是經太原趕回了北平。可是等著他們的卻是一座已經被日本軍國主義者佔領了的城市。我們見面時也只是相對無言而已。當時,我們還住在東城什錦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