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個人對待人生的看法都是有著區別的,因此他們的做法也大都不相同,但在他們認為極為正確的事在身邊人看來卻並非如此,因此他們在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時候,不僅要克服前進路上的困難,還要有著一顆堅定的內心,使得自己可以他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嘲諷中繼續著自己的追求。
在這些人當中,有著一位名為潘銳彬的人,在七八十年代中,大學生是非常稀少的,而他在考上大學之後,也是有著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但他並沒有一直從事下去,反而跟隨著自己的理想幹起了織毛衣的生意,因此也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但他卻在這份事業上逐漸有了巨大的成就。
一、在當時的那個時代,潘銳彬雖為大學生卻放棄了原本高薪穩定的生活,做起了織毛衣的生意
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行業也逐漸向著機器自動化的方向發展著,但凡事皆有例外,在眾多便捷高效的機器生產中,存在著極少數的手工生產,在世界眾多奢侈品牌中,有著不少的產品都是以其「純手工」而盛名於世,從而被賦予了文化以及更高的經濟價值。
出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潘銳彬,生活在一個充滿機緣的時代,他的家庭環境也是較好的,有著較為富足的生活,除此之外,他從小也是接受著非常好的教育,受到了新時代思潮的深遠影響。
他同樣也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考入了大學,成為了有學識、有能力的新時代青年,在完成學業畢業之後,他也是極為順利的找到了一份高薪且穩定的生活,並且與家的距離還非常近,可以說是極為令人羨慕的生活。
就在他身邊的朋友以及他的父母會認為他一直這樣很好的工作、然後成立家庭的時候,他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辭職,在一開始辭職後潘銳彬還只是安穩的呆在家裡,父母起初也只是擔心而已,隨後便不再管他了,直到他們發現兒子開始織起了毛衣。
而潘銳彬想要從事有關織毛衣的原因還得從他小時候說起,那時他的母親也是通過織毛衣來維持家中生計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織毛衣這樣的手工業就越來越無法在社會上生存下去了,他的母親知道這件事是很艱難的,所以才非常不理解以及反對兒子的這種做法。
潘銳彬也是從小看著母親織毛衣的,也越發喜歡這項手工藝項目了,他一開始嘗試自己織毛衣僅僅是將其當成自己的一個平常的愛好,但隨著他織的毛衣越來越受到歡迎的時候,他進而萌發了自己從事這方面的生意的想法,也是因此辭掉了自己的工作。
二、將織毛衣當成自己的事業,靠著自己的努力將這門手藝帶上了央視,還帶動了村裡人再次就業
在有了想法後,他也是開始了行動,為了節約成本,他選擇了利用當下最受歡迎的網店形式來進行著自己的生意,在開了網店之後,他將店鋪的描述寫成了專門售賣純手工織毛衣。
而他也是憑藉著從小就培養起來的優秀的織毛衣技術以及自己身為年輕人對於當下潮流的見識,織出了更加符合當下人審美的毛衣,他的毛衣最終也是憑藉著手工的高質量以及年輕化的氣息,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一開始訂單不多的時候,潘銳彬還可以憑藉著自己一個人完成,但隨著後來逐漸火爆了起來,他也是無法順利的及時發貨了,他的母親也是看到了兒子這幾位受歡迎的生意後,也是對他表示了支持,隨後又幫助兒子一起織起了毛衣。
令他們也沒有想到的是,織毛衣的生意會有著如此火爆的發展,他們母子兩人也逐漸手忙腳亂起來了,這讓潘銳彬又產生了想帶著同村的婦女再次創業的想法。
但因為收益無法得到統一,質量自己也沒有精力去一件件去驗證,因此他的網店經營第一次遇見了規模擴大後的困難,但隨著潘銳彬的不斷學習,自己的網店也是經營得越來越好,他的員工也逐漸發展到了50人的規模,並且都是同村的婦女,使得她們可以再次就業,改善了生活,也使得自己的生意逐漸被更多的人所知曉。
在隨後網際網路的越來越盛行時,潘銳彬也開始將織毛衣這樣的傳統手藝拍成視頻發布在了網上,想要將這樣的中國傳統手藝讓更多人了解,他在用自己的努力傳播著中國優秀的技藝。
他也是因此收穫了大量的粉絲,還因此被邀請參加了央視的一檔名為《開門大吉》的節目,在節目上,他也是向廣大的觀眾展現了這門優秀的中國傳統手藝,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將織毛衣這樣的小事發展成了令人為之讚嘆不已的傳統手藝。
結論
在歷史的車輪下,有著許多的優秀的傳統手藝都消失在了歲月的長河中,這實在是一種悲哀,也因此誕生了許多為了拯救這些手藝的人,但他們面臨的是極為艱難的前景,但他們仍然為此奮不顧身。
在我看來,潘銳彬便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有著與常人不一樣的自我看法,也是極為努力與堅持的,原本他可以選擇過著極為穩定的生活的,但他並沒有那樣做,毅然選擇了從事織毛衣這樣的小事,他這樣異於常人的想法是令人不解的,也是令人欽佩的。
他也是在這條路上堅持了下來,雖然自一開始他是為了興趣而開始的生意,但後來他也是在為了這份傳統手藝的宣傳而努力,用自己的努力來保持著這份珍貴的手藝,是極為不易的。
在我們今後的人生路上,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也應該付出努力,正如潘銳彬一般,活出自己的樣子,用自己的雙手成就著自己的未來,雖然可能無法像他一樣的成功,但在自己的人生中,唯有自己的努力才會有著精彩且有意義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