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窯賦》:時也命也運也!疫情面前,這六個字是真言

2020-12-23 本妙堂文化

這幾天,荊門這邊疫情解封了,難得到茶室裡與朋友喝了次茶,於是就有朋友問我,對待「時也命也運也」這六個字怎麼看。

這句話出自於呂蒙的《破窯賦》,從「時」字開始說起,《破窯賦》裡就有: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

天都要有時辰的,地也是需要有時辰的。比如說現在大旱很久很久,當時間到了,運氣到了,一場大雨下來,所有的草木都活了,大地就活了。是吧,地不得時,草木不生。

如果我們自己感覺到自己時運不濟的時候,那最重要是什麼,是增長自己的知識。換句話來說,這就是人生的籌碼,我們要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有多少人生的籌碼,我懂什麼,我會什麼,我在幹什麼。

如果我是一個瓦匠,那我就要在這個領域裡,把瓦匠的知識學好,學精來。然後用這個籌碼,這個技藝去應對有可能會出現的時運不濟。

閒賦的時候,是最好增加自己閱歷的時候。就好像我們在疫情期間,我們是可以用這個閒賦的時間,去了解自己有什麼,會做什麼,以此來應對整個疫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特別是疫情之後,我們的生活都不能如常進行,會出現經濟危機,會出現時運不濟,會出現情緒崩潰等等狀況。

這是「時也」,那「命也」怎麼說,大家都知道姜太公的故事,沉澱了七十年的功力,這不得了,很多人連七十歲都活不過去。

提到「命」,就不得不提依然是《破窯賦》裡的顏淵這個人,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顏淵就是孔子的弟子顏回,顏淵命確實不長,僅僅是三十二歲(也有一說為四十歲),但是顏淵的一輩子,卻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我很喜歡孔子評價他的一段話: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一簞食,一竹籃子飯,一瓢飲,一瓢喝的水。在一個很簡陋的巷子裡面,說不定人都沒有,還雜草叢生,破破爛爛的。人不堪其憂,別人都不想去的地方,都不願去生活的地方,人是忍受不了這種清貧的。回也不改其樂,顏回這個人呢,他還不改往日的德行,這就是他最厲害的地方。

特別是這個改字,我很喜歡,不改其樂,就是說他是一直以來都很快樂,很注重自己德行的這麼一個人。

他沒有去改變,也沒有因為這個清貧去改變他對生活的狀態。

這就是顏淵的心態。

我們面對疫情期間關在家裡兩個月,天天在想,這怎麼生活呀?怎麼賺錢呀?很憂愁,對吧?

如果你把這兩個月的時間撿起來,比如說練練書法,這兩個月裡,字是能寫到一定的程度。看看書,自己的知識也能多增加一點。哪怕就那麼一點點,也是增加了。

所以說我們在時間是比較清閒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去多多的去增加自己的學識,以防時運不濟,命運不公時對自己的影響。

當然,讀書一定要學會讀經典。因為經典裡講的大道理,大智慧,都是在時運不濟、命運不公的時候顯現出來的。我們總說讀經典就一定要去讀《易經》,因為《易經》是萬經之首。

好,那為什麼《易經》是萬經之首呢?這就是沉下心來學習的時候,為什麼古時候考科舉的人,做官的人都有去學《易經》?

這些問題當然是等你去把《易經》看完了,你才會知道。對吧,不懂的,去查一查。我不懂的這個問題,所以我就去學習了。等到下次我再遇到問題,我就有辦法去解決了。這才是真正應對「命」的這個問題。

那一定是學會了,我們才能去解決問題嗎?不是的,就好像現在一樣,我一點都不敢說我學會了《易經》,所以我在這裡分享。我只分享我自己會的,你們能夠學到,那是你們的收穫。

我講了,你聽到了,你看到了。有的人聽進去了,有的人看不進去,你也會判斷,這個人說得有那麼一點道理,所以你就記到心裡了,就點了個關注,下次還聽我掰扯。然後當別人問起這個問題時,你就會想起我說的,自己去回答,拿起來為自己所用。

聽不進去,也沒事,你還是原來的你,一點都沒有變化,是不是?

因為在你看來,我說的這些並不一定是對的。

對錯不一定非要去爭個高下,如果你看到的是一個正面的、積極的、向上的,那麼就證明你看到這個事件,這個知識,這本書的好處。

但如果你在這個事件,這個知識,這本書學的是一個壞的事情,那我覺得你可能沒有把這個結果看到點,看到點子上。

比如你看這本《破窯賦》,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勸世文》,當時這篇文章是給太子看的,所以是一篇勸世文。

如果你看到的是:「時也命也運也」,一切都是註定的,我天天癱在床上就夠了。那這篇文章你肯定就還沒有看到位。那如果你看到的是,我以後天天要多去做善事,我以後要珍惜時光,我以後要把所有的閒賦時間用起來,我去練字也好,我去看書也好,始終在充實著自己,那麼,恭喜你,這篇文章你已經學到位了。

任何一件事情到最後都是好的,如果不是,那就證明還沒有到最後。

這就是我想說的「運」,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時也命也運也,我的理解就是這樣,一切都是最好的。

大家好,我是本妙堂文化的馮堂主,喜愛傳統文化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感恩觀看!

相關焦點

  • 《破窯賦》,時也命也運也!
    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蹠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楚霸雖雄,敗於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裡江山。
  • 從千古奇文《破窯賦》中你悟到了什麼
    有一篇文章叫《破窯賦》,是北宋大臣呂蒙正中寫的,流傳了1300多年,被稱為千古奇文,命運真諦。文章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雞翼大,飛不如鳥。馬有千裡之程,無人不能自往。人有凌雲之志,非運不能騰達。文章又說,有先富而後貧,有先貧而後富。蛟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間。
  • 讀《破窯賦》(又名《寒窯賦》)有感
    順應自然和天理,存善念,終會雲開霧散《破窯賦》乃北宋狀元呂蒙正所寫,呂蒙正幼年貧寒,嘗盡人間冷暖,後考取功名三度拜相,授太子太師,為了寬厚正直。《破窯賦》文中開篇就寫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說出了世事無常的主題,再通過列舉歷史名人的事跡與典故,和自己從貧寒到富貴的歷程,點出了「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恃,貧賤不可盡欺。」的人生道理,說明世事無常,富貴時不要得意忘形,貧窮落魄時不要羞愧自卑,只有經歷過人間冷暖、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且耐得了寂寞、經得起挫折的人,才能最終戰勝困難,改變命運!
  • 六字真言含義講解
    六字真言的含義·正法之藏     頂禮三寶!    請大家發起殊勝的菩提心,再來聽聞正法。今天要講的內容是六字真言的含義。    觀自在菩薩六字真言的含義深廣無邊,念修時首先要明了含義,在此基礎上不斷憶念、不散亂而發起虔誠心專注地修持,如若不知咒語的含義而念誦,很可能會變成鸚鵡誦經般無意義,故而應當謹慎!    六字真言的含義,以簡要的話語來陳述。首先講 「嗡」字的含義。
  • 薦讀:千古奇文《破窯賦》,你讀我讀大家讀
    他有一篇流傳了上千年的《破窯賦》,又名《寒窯賦》、《勸世章》。 文章以自己從悽慘到富貴的經歷,引述歷史上大量的事實,說明這世界人生命運的起落,如今讀來,朗朗上口,其狀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稱一代奇文,與大家共賞。 【原文】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
  • 如何理解「時也,命也,運也」?
    "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出自名篇《寒窯賦》,據說此句是北宋宰相呂蒙正發出的感慨。他說,早年我落魄時,白天上廟裡蹭飯,晚上住在破窯洞裡,衣不蔽體,食不裹腹。後來位列三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時,上人寵,下人擁,有羅綢千箱,珍饈百味。
  • 六字真言到底何解
    但是又有一派說法認為「mai padme」是觀世音菩薩的稱謂,意即「持有珍寶蓮花者」,全句應作「向持有珍寶蓮花的聖者敬禮祈請,摧破煩惱。」亦有修行者解析六字大明咒的涵義,將六音節分別對應至下列佛教教義:·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的解說此經為六字大明咒的重要根據。
  • 時也、運也、命也
    1000多年的《寒窯賦》。 寒窯賦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通。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蹠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
  • 流傳千年的《破窯賦》,堪稱千古奇文!
    北宋傳奇狀元宰相呂蒙正有一篇流傳了上千年的《破窯賦》,如今讀來,朗朗上口,其狀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稱一代奇文,與大家共賞。
  • 六字真言的意義
    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擴展,其內涵異常豐富、奧妙無窮、至高無上,蘊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久遠劫前,觀音菩薩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來。六字真言,又稱「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唄咪吽」,藏傳佛教認為,常持誦六字大明咒,可以消除病苦、刑罰、非時死之恐懼,壽命增加,財富充盈。
  • 藏族六字真言
    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擴展,其內涵異常豐富、奧妙無窮、至高無上,蘊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久遠劫前,觀音菩薩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來。六字真言,又稱「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唄咪吽」,藏傳佛教認為,常持誦六字大明咒,可以消除病苦、刑罰、非時死之恐懼,壽命增加,財富充盈。
  • 什麼是佛門咒語「六字真言」?這六字咒語分別什麼意思?
    佛門中的「真言」,又叫「箴言」、「密語」,這裡說的佛門六字真言即「唵嘛尼叭彌吽」。六字真言,源於梵文,漢語音譯為:唵(an)、嘛(ma)、尼(ni)、叭(bei)、彌(mi)、吽(hong)。通常叫做觀世音著薩明呢,或觀世音六字真言。這一明咒在佛門中已經運用了很長時間。
  • 宋代勵志名篇《破窯賦》提及了很多人物,作者為什麼要提到他們?
    《破窯賦》是宋朝大臣呂蒙正寫的,呂蒙正早年窮困不堪,後來漸入佳境,於是感慨運氣對人的影響。《破窯賦》裡提到很多歷史人物,有的人有才有德卻懷才不遇。原文: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蹠年長,豈是善良之輩。
  • 六字真言咒語
    這裡面的意義我們不可妄加測度,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能指摘千百年來所有的上師先賢是讀錯了。如果我們初學時望文生音學錯了,要有勇氣糾正錯誤,這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拿什麼別的藉口來搪塞。有些人還拿老太太錯讀為「嗡嘛呢叭咪牛」的故事來說事,我們且不說這個故事關於咒音的道理對不對。單看你的理解,如果你想用到這裡也是錯誤的,這是錯解寓言。那個寓言最主要的是要強調信心的重要。我們講信、願、行。
  • 【六字真言】梵文怎麼寫?
    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  六字真言,也叫六字大明咒。
  • 六字真言的象徵意義
    關於「六字真言」文字表面的含義和深層的含義以及誦讀的效應,在《佛說莊嚴寶篋經》、《華嚴經陀羅尼》、《六字真言經》、《珍寶陀羅尼》等觀音二十一經及根據上述佛經由吐蕃王松贊幹布寫成的字數達數十萬的《嘛呢教言集》和歷代印藏佛教學者有關觀音法的研究注釋著作中有系統全面的解釋
  • 六字真言的正確寫法和讀音
    唵weng嘛ma呢ni叭bei咪mi吽hong 六字真言:藏傳佛教名詞。從字面上解釋,六字真言是「如意寶啊,蓮花呦!」這一感嘆語句。據說是佛教秘密蓮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寶部心、蓮花部心及金剛部心等內容。
  • 佛教:念誦六字真言,其意義是什麼?
    學佛的人都知道,六字真言也稱為六字大明咒,即「唵嘛呢叭咪吽」六個字。 而這六個字的咒其實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所特持的咒語。觀世音菩薩像據說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位名叫除蓋障的菩薩,懇求釋迦牟尼傳授六字大明咒,佛告訴他,這個咒並不是他的發明,而是從蓮花象王佛那裡學到的,他說當年蓮花象王佛在西方極樂世界謁見阿彌陀佛時,特地肯請觀世音菩薩傳授的,
  • 當你處於人生低谷,迷茫不安時,牢記六字真言,一切都會豁然開朗
    人這一生,要經歷很多很多的事情,其中有輝煌與榮耀,自然也有挫折和低谷,在人生低谷,難免會覺得迷茫不安,這時,該如何度過呢?具體而言,當你處於人生低谷,感到迷茫不安時,牢記以下六字真言,一切都會豁然開朗,人生會越來越順。
  • 《命運賦》: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命運賦》呂蒙正《破窯賦 / 寒窯賦 / 勸世章》版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