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破窯賦》(又名《寒窯賦》)有感

2020-12-26 傑林君
順應自然和天理,存善念,終會雲開霧散

《破窯賦》乃北宋狀元呂蒙正所寫,呂蒙正幼年貧寒,嘗盡人間冷暖,後考取功名三度拜相,授太子太師,為了寬厚正直。

《破窯賦》文中開篇就寫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說出了世事無常的主題,再通過列舉歷史名人的事跡與典故,和自己從貧寒到富貴的歷程,點出了「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恃,貧賤不可盡欺。」的人生道理,說明世事無常,富貴時不要得意忘形,貧窮落魄時不要羞愧自卑,只有經歷過人間冷暖、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且耐得了寂寞、經得起挫折的人,才能最終戰勝困難,改變命運!「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

這令我聯想起國內疫情爆發及國際疫情嚴重。我們祖國的強大,使得國內疫情得以迅速控制,並逐漸好轉,社會穩定!我為祖國驕傲!!!不過也為此次疫情中痛失親人的同胞致哀,祈禱他們能儘快從悲痛中走出來,活著的人,生活還要繼續,學習用《破窯賦》裡面的精神振作起來,接受現實,堅韌不拔,才能撥開烏雲見晴天。祝福你們!祝福我們的祖國風雨中微笑屹立,造福全世界!

相關焦點

  • 薦讀:千古奇文《破窯賦》,你讀我讀大家讀
    他有一篇流傳了上千年的《破窯賦》,又名《寒窯賦》、《勸世章》。 文章以自己從悽慘到富貴的經歷,引述歷史上大量的事實,說明這世界人生命運的起落,如今讀來,朗朗上口,其狀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稱一代奇文,與大家共賞。 【原文】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
  • 《破窯賦》:時也命也運也!疫情面前,這六個字是真言
    這句話出自於呂蒙的《破窯賦》,從「時」字開始說起,《破窯賦》裡就有: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天都要有時辰的,地也是需要有時辰的。比如說現在大旱很久很久,當時間到了,運氣到了,一場大雨下來,所有的草木都活了,大地就活了。
  • 從千古奇文《破窯賦》中你悟到了什麼
    有一篇文章叫《破窯賦》,是北宋大臣呂蒙正中寫的,流傳了1300多年,被稱為千古奇文,命運真諦。文章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雞翼大,飛不如鳥。馬有千裡之程,無人不能自往。人有凌雲之志,非運不能騰達。文章又說,有先富而後貧,有先貧而後富。蛟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間。
  • 流傳千年的《破窯賦》,堪稱千古奇文!
    北宋傳奇狀元宰相呂蒙正有一篇流傳了上千年的《破窯賦》,如今讀來,朗朗上口,其狀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稱一代奇文,與大家共賞。
  • 被吹捧的《寒窯賦》,是惡俗雞湯的代表,蹩腳的行文充滿阿Q精神
    《寒窯賦》也名《破窯賦》或作《勸世章》,相傳是北宋名臣呂蒙正為勸誡太子所作,這篇充滿這濃鬱雞湯味的文章被不少人奉為至理名言。但是在筆者看來,這篇文章存在相當大的問題,無論是從其遣詞造句、行文技巧、所用典故乃至是思想內涵來看,它都算不得一篇好文章,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碗毒性很大的雞湯。無論是《寒窯賦》流傳的兩個版本中的哪一個,都充斥著悲觀的宿命論與自我麻醉的阿Q精神。
  • 宋代勵志名篇《破窯賦》提及了很多人物,作者為什麼要提到他們?
    《破窯賦》是宋朝大臣呂蒙正寫的,呂蒙正早年窮困不堪,後來漸入佳境,於是感慨運氣對人的影響。《破窯賦》裡提到很多歷史人物,有的人有才有德卻懷才不遇。原文: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蹠年長,豈是善良之輩。
  • 武鋒隸書新作千古奇文《呂蒙正寒窯賦》(每日一品第758期)
    從被人鄙視到被人高看,深感天道無常,人情冷暖,故作《寒窯賦》。文中例舉了大量歷史名人的身世變化和地位變遷,說明一個道理,就是源於「時也、運也、命也」。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其中難免有「宿命論」的消極成分,但用現在的表述方法,除了個人努力獲取驚世之才而外,不可缺少的便是「機遇」!更為可貴的是其中確有不少醒世恆言,這是積極的一面。
  • 千古雞湯文:北宋名相呂蒙正的《寒窯賦》
    幾年之前,有個讀者朋友,居於湖南岳陽的老中醫川哥向我推薦這篇《寒窯賦》,我第一次讀,覺得特別好。今天看到一個小視頻,一個美女朗讀這篇奇文,我就又把原文找出來讀了幾遍,感覺寫的真好,對人生說得很透,所以將此文推薦給各位朋友。
  • 歷經千年的爆文《寒窯賦》是寫給誰的
    《寒窯賦》是北宋狀元呂蒙正所寫,這篇流傳了千年的文章讀來朗朗上口,描寫富貴貧賤,命運多舛難測。並以自傳式手法告誡一時得勢者,「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其狀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稱一代奇文。
  • 【三字經】讀三字經有感
    【三字經】讀三字經有感2012-07-02 10:47:5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三字經》這本書說它難又不難,說它簡單又不簡單,在幼兒園時我就開始讀它。它能用簡簡 單單的幾個字表示出許多道理。比如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 讀《自在獨行》有感
    讀賈平凹《自在獨行》有感。 人過了三十歲,就開始不自覺的減少無意義的飯局,在某些時候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一個人獨處的味道,其實絕不是我們厭倦了世界的紛擾,只是我們更加企盼內心的富足和安寧。 最近讀了賈平凹的《自在獨行》,在書中有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
  • 溫暖的旅程⑥ | 讀《追夢的孩子》有感
    溫暖的旅程⑥ | 讀《追夢的孩子》有感 2020-07-01 0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聖經有感(1)
    讀聖經有感(1)感謝神賜給我們寶貝聖經,聖經都是
  • 改編奇文《寒窯賦》,讀幾遍人生豁然開朗
    偶遇一文,曰《寒窯賦》,噓為千古奇文,傳乃北宋名相呂蒙正所作,故興致陡增,細讀再三,驚羨於詞句典籍之朗朗,對命理闡釋之透徹;亦疑困於典故邏輯之非非,多有章法承接之不美。終不信通篇出自呂公之筆,竟鬥膽隨我意擅改之,以為《寒窯賦-四》,其文曰: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時有常序,鬼神有常靈。天有寶,日月星辰。地有寶,五穀金銀。家有寶,孝子賢親。國有寶,好官良民。
  •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2020-12-18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薛瑄傳》有感
    我是東孝原村人,與平原村相隔也只有八裡,也算是薛夫子的家鄉人,讀這部傳記,也非常親切與親近。另外由於這部傳記,我和志榮兄有緣相識,成了朋友。  和志榮兄只見過幾次面,也在電話和微信中交流過幾次,感覺志榮兄是非常樸實非常謙虛的人。他的這種精神氣質,與幾百年前的薛夫子應該有某種相似契合之處。我相信,志榮兄能夠在敬仰的基礎上和薛夫子產生一定的精神共鳴,深入理解這位故鄉的先賢。
  • 巧蓁:窯你一口開闢「第二戰場」並非「窯不可及」
    來自廣州的窯烤麵包品牌巧蓁窯你一口無疑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答案。巧蓁的窯你一口品牌並未一味地擴大生產、大開門店,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了產品本身。其憑藉國內領先的「窯烤技術」贏得了市場的高度好評,這就是對曹巧蓁品牌堅持關注產品本身和不忘初心提升行業技術的最大肯定。窯你一口是巧蓁烘焙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窯烤麵包品牌。
  • 讀《狼國故事》有感
    讀《孤兒的新生——狼國故事》有感南安市第二小學五年一班 黃雯萱指導教師:戴紹碧親愛的同學,你讀過凌嵐老師所著的《狼國故事》嗎?大家是否也很想讀《狼國故事》,如果您讀完,我們在一起交流讀後感想吧。
  • 「源頭與活水」:讀朱熹的《觀書有感》,讓你明白的某些道理
    觀書有感作者/南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以前讀朱熹的《詩集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觀書有感》這首詩,因為每次讀時候總會把詩的最後兩句寫錯,常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成」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 讀《後漢書•方術列傳》有感
    「日將中,天北雲起,須臾大雨,至哺時(15:00),湔水(四川河道名)湧起十餘丈,突壞廬舍,所害數千人。」身與名孰親?「40歲之前拿命換錢」並非現代人才有的觀點。兩漢時期,因上有所好,赴趣時宜者比比皆是。然而觀其下場,多「以乖忤淪敗」。所以能長壽、善終,就成為入選《方術列傳》的標準之一。且大多能預知死期,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