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薛瑄傳》有感

2021-01-15 網易新聞

  志榮兄是萬榮縣裡望村人,裡望與薛夫子故裡平原村只有二裡路,距離非常近,所以由志榮兄來撰寫《薛瑄傳》,就充滿了家鄉人的親切與親近。
  我是東孝原村人,與平原村相隔也只有八裡,也算是薛夫子的家鄉人,讀這部傳記,也非常親切與親近。另外由於這部傳記,我和志榮兄有緣相識,成了朋友。
  和志榮兄只見過幾次面,也在電話和微信中交流過幾次,感覺志榮兄是非常樸實非常謙虛的人。他的這種精神氣質,與幾百年前的薛夫子應該有某種相似契合之處。我相信,志榮兄能夠在敬仰的基礎上和薛夫子產生一定的精神共鳴,深入理解這位故鄉的先賢。
  薛夫子是明朝人,距離現在只有四五百年。另外,薛夫子是知名人士,成功人士,他的著作以及生平史料保存比較豐富,這就給後人撰寫新的傳記提供了充足的方便。
  有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和,撰寫《薛瑄傳》成功率應該是比較高的。但據我了解,志榮兄並沒有掉以輕心,仍然下了極大的研究探索功夫。他不僅在前代史料的基礎上,生動翔實地介紹了薛夫子的生平事跡,樹立起了薛夫子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以及清官廉吏的高大形象,同時也知難而上,用了幾個篇章,研究、介紹薛夫子的理學思想、執政思想,讓這部作品有了厚度和深度。作品最後還以附錄的形式,摘編了薛夫子的一些重要史料和重要著作,給讀者提供了繼續研究的方便。確實是一部成功的傳記作品。
  當然,我們讀《薛瑄傳》,並不是要藉此觀察志榮兄寫的好不好,水平高不高,而是要通過閱讀,了解、理解幾百年前的薛夫子,從薛夫子身上汲取精神上的營養。
  以我的理解,薛夫子是一位好讀書而不好做官的人。
  他天資聰穎,少年成名,但很快就醉心於程朱理學,醉心於聖賢事業,不喜歡科舉制度,不喜歡應舉做官。三十歲以後,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考上了舉人和進士,但仍然不積極入仕,直到四十歲以後,才進入官場。進入官場以後,他熱衷的卻是教育,想做的是清貧的教官。
  他終生喜歡讀書學習,喜歡教書育人,在這兩方面都有巨大成就。既成就了自己的理學思想、聖賢境界,也成就了一大批學子,創造了一個河東學派。

  他不喜歡做官,不熱衷於仕進,但是不是就在官場上混日子呢?絕對不是。他雖然內心不喜歡做官,但實際上卻是奉公守法,清正廉明,在工作中堅持原則,不畏權貴。他在山東做提學官時,多次給朝廷建言獻策;在朝廷擔任大理寺少卿以及南京大理寺卿時,平反了大量冤案。甚至,他以文官身份參與了當時的北京保衛戰,參與了西南方的押運糧草工作。也就是說,薛夫子生平不管是做什麼官,是清貧的官,還是富貴的官,是重要的職務,還是清閒的職務,是簡單的工作,還是瑣碎的工作,也不管是受提拔重用,還是受排擠打擊,他其實都是始終如一的。
  我覺得,這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我們一般人,喜歡做的就好好做,不喜歡做的就不好好做,薛夫子就不這樣。所以人家是聖賢。

王振川

(原標題:讀《薛瑄傳》有感)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明代第一廉吏,一代理學大師」薛瑄
    薛瑄為官數十年,清正廉明,政聲顯著,享譽民間。他作詩《述懷》道:「誓將篤忠貞,於以守清白。上隆唐虞治,下布雨露恩。」薛瑄以詩明志,甘守清白,忠於國家,立志使天下得到堯舜那樣的清明治理,人民享受陽光雨露般的恩澤,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薛瑄廉潔從政的故事流傳很多,被後世稱為「明代第一廉吏」。
  • 薛瑄:明朝「學者型官員」的楷模
    進京為官的薛瑄,很快引起了他人的留意,而對薛瑄給予特別關注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內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三楊私下想見一見這個青年才俊,派人邀請,薛瑄卻推託不往,他的理由是「職司彈事,豈敢私謁公卿? 」闡明自己是負責彈劾糾察的官員,不合適私底下拜見你們。知道薛瑄不肯來見,「三楊嗟嘆焉。」
  • 中國廉政文化歷史故事 | 廉風凜然薛瑄(四十五)
    進京為官的薛瑄很快引起了他人的注意,而對薛瑄給予特別關注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內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想私下見一見這個青年才俊,派人邀請。薛瑄卻推託不往,他的理由是「職司彈事,豈敢私謁公卿?」闡明自己是負責彈劾糾察的官員,不合適私底下拜見你們。知道薛瑄不肯來見,「三楊嗟嘆焉」。
  • 【薛氏故事】過年時學習萬榮薛瑄,給孩子能立於天地間的教訓與傳承!
    薛瑄(1389-1464),字德溫,號敬軒,今山西萬榮縣裡望鄉平原村人。薛瑄是明代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法學家、文學家,亦是一位剛正不阿、光明俊偉的廉吏。傳世之作有《文集》《讀書錄》《從政名言》《理學粹言》等。
  • 「源頭與活水」:讀朱熹的《觀書有感》,讓你明白的某些道理
    觀書有感作者/南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以前讀朱熹的《詩集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觀書有感》這首詩,因為每次讀時候總會把詩的最後兩句寫錯,常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成」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 【三字經】讀三字經有感
    【三字經】讀三字經有感2012-07-02 10:47:5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三字經》這本書說它難又不難,說它簡單又不簡單,在幼兒園時我就開始讀它。它能用簡簡 單單的幾個字表示出許多道理。比如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 讀《自在獨行》有感
    讀賈平凹《自在獨行》有感。 人過了三十歲,就開始不自覺的減少無意義的飯局,在某些時候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一個人獨處的味道,其實絕不是我們厭倦了世界的紛擾,只是我們更加企盼內心的富足和安寧。 最近讀了賈平凹的《自在獨行》,在書中有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
  • 【原創】陳瑛:讀《去年的樹》有感
    原創作者:陳 瑛 圖文編輯:阿拉善未來文化藝術傳媒 讀《去年的樹》有感 閒來無事,隨手拿起四年級的語文書,翻到了《去年的樹》這篇課文,再次讀起來。
  • 溫暖的旅程⑥ | 讀《追夢的孩子》有感
    溫暖的旅程⑥ | 讀《追夢的孩子》有感 2020-07-01 0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聖經有感(1)
    讀聖經有感(1)感謝神賜給我們寶貝聖經,聖經都是
  • 讀賀惠邦《紅色山村賀家溝》有關文章有感賦詩十一首
    讀賀惠邦《紅色山村賀家溝》  有關文章有感賦詩十一首  張玉忠  最近,我先後讀了中國當代著名毛體書法家賀惠邦先生寫的  三、贊賀惠邦《紅色山村賀家溝》  膠東萊陽賀家溝,紅色基因傳永久。  抗日殺敵好兒郎,解放建國砥中流。  家風村風融文化,人才輩出著風流。  賀門英俊遍八方,銘記感恩獻身手。
  •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2020-12-18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狼國故事》有感
    讀《孤兒的新生——狼國故事》有感南安市第二小學五年一班 黃雯萱指導教師:戴紹碧親愛的同學,你讀過凌嵐老師所著的《狼國故事》嗎?大家是否也很想讀《狼國故事》,如果您讀完,我們在一起交流讀後感想吧。
  • 高中讀後感:讀《皮囊》有感
    讀後感:讀《活著》有感
  • 讀《賈伯斯傳》有感
    看完《賈伯斯傳》我覺得我必須得寫點什麼來表達下我對此人的膜拜。但是一直沒想好怎麼寫,只寫感想,未免有點太過突兀。挑幾件賈伯斯有意思的事情由此帶入個人觀點去描寫又覺得不夠全面,畢竟《賈伯斯傳》內容真的好豐富。想了好久最終決定分三條線去寫。第一條:賈伯斯和他的女人們。只要是人類都愛看男女八卦,放在最前面。
  • 七律.讀候德勳老師著作有感(外二首)*作者:趙元林
    七律.讀候德勳老師著作有感(外二首)七律.讀候德勳老師著作有感人生漫漫奮耕耘,撰志集書幾度春。百種情描年月史,千鈞筆寫譜族魂。
  • 讀《阿甘正傳》有感
  • 【全民閱讀推進月】讀《皮囊》有感||作者:蔡小春
    【全民閱讀推進月】讀《皮囊》有感||作者:蔡小春 2020-05-18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司馬懿是一代人傑還是「大白臉」——讀《司馬懿傳》有感
    近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三國研究學者朱子彥的新書《司馬懿傳》。作者在為司馬懿這個三國後期核心人物立傳的同時,擘繪出司馬氏家族三代移運魏鼎的政治軌跡,勾勒出「三國歸晉」這一宏大的歷史圖景。
  • 讀《水滸傳》有感(400字) 讀後感
    讀《水滸傳》有感(400字)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華五千年來的一部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