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是一代人傑還是「大白臉」——讀《司馬懿傳》有感

2020-12-22 中國社會科學網

陰狠、狡詐、詭異、篡逆,甚至有狼顧、三馬同槽、「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典故流行於世。作為一代人傑的司馬懿幾被「層累地」做成了似乎無可逆轉的「大白臉」。

近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三國研究學者朱子彥的新書《司馬懿傳》。作者在為司馬懿這個三國後期核心人物立傳的同時,擘繪出司馬氏家族三代移運魏鼎的政治軌跡,勾勒出「三國歸晉」這一宏大的歷史圖景。本書以大氣磅礴的史學筆觸,厚重翔實的史料鉤沉,為廣大讀者奉獻了一部嚴謹而精彩的司馬懿學術傳記,其中無論是對司馬懿這位三國時期重要歷史人物的全面認識,還是對整體三國史及相關人物事件的深入把握,都有掃清迷霧、撥雲見日之感,讀後令人擊節嘆賞。

還原一個作為「人」的司馬懿

作為人物傳記,而從歷史發展角度謀篇布局,是本書的一大特點。從東漢至隋唐的歷史來看,司馬懿是漢末三國亂世走向短暫統一的奠基者。大體而言,中國歷代王朝的雄主,尤其是開國之君,其底色與司馬氏並無二致。然而,長期以來,由於受封建正統觀的影響,司馬懿及其子孫在國人意識中多是負面形象。陰狠、狡詐、詭異、篡逆,甚至有狼顧、三馬同槽、「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典故流行於世。作為一代人傑的司馬懿幾被「層累地」做成了似乎無可逆轉的「大白臉」。歷史從來都是「當代史」,歷史人物的定性,從來取決於書寫者的認知或設計,官修史書尤其如此。本書作者則打破了因循傳統的思維定勢,將歷史人物放到社會發展大背景下去考量,把司馬懿放在社會歷史大局中去立意定位,還原一個作為人的司馬懿,還原一個作為生存在風雲際會三國時代的政治家的司馬懿,其勇氣和精神是可嘉的。作者以一己之力撥轉迷霧,扭轉千年的「固識」,誠非容易。

作者開篇從司馬氏家族的歷史追蹤起底,追溯到司馬氏遠祖,詳解了司馬氏的姻親、家風、交遊圈以及家族由武入文的文化轉型,展示了以司馬懿為首的幾位或雄才大略、或斂形守拙的政治家、謀略家的風度。

從現代心理學視角,剖析古代政治家的人格

《司馬懿傳》創新性地提出以「卡裡斯瑪特質」來理解古代政治家;又如從「禪代「的政治特質入手,破解東漢三國時期政權更迭這一歷史規則。司馬懿被後人長期詬病,主要是源於他的「狼顧相」和發動「高平陵之變」,魏晉以降的不少人都譏諷司馬仲達父子狐媚取天下,認為司馬氏弒主篡逆。以儒家倫理來看,是否忠君報國,是衡量君子小人的標尺。但具有卡裡斯瑪品質的人,具有開創時代、革故鼎新的君主,在生死較量的政治博弈中往往不擇手段,採取一切可能的權術、謀略,為消滅政敵,絕不心慈手軟,絕不將宋襄公那種「不擊半渡,不擒二毛「的方式來運用於政治、軍事鬥爭,否則就是蠢豬式的「仁義」。卡裡斯瑪型的人物需要跳出傳統思維的怪圈,而具備獨特的智勇雙全的政治品格。其智,即富於權變,善於機謀,胸藏韜略;其勇,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殺伐決斷,心狠手毒。作者在敘述傳主功業的同時,也揭示出了傳主所具有的複雜深刻的卡裡斯瑪特質;既寫出了雲譎詭異的歷史波瀾,也寫出了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我們好像聽到看到了那個時代躑躅前行的腳步。

歷史人物要寫得豐滿,多姿多彩,在於細節的開掘與運用,在於據實立論的公正與平允。通覽《司馬懿傳》全書,辨析史實,澄汰舊說,疊有新見。涉及司馬懿的史事,人際關係,成敗利鈍,具廣徵博引,不遺吉光片羽。例如,書中敘其祖父司馬儁出任潁川郡太守,為司馬氏日後建立霸府政治積累了政治資源。特別是司馬懿父司馬防,曾舉薦過曹操,這為司馬懿步入仕途創造了歷史契機。書中有關司馬懿對曹丕禪代的勸進,與曹爽的政治博弈,「高平陵之變」的翻手為雲等內容都寫得細緻入微,諸多細節都顯示了司馬懿的文韜奇謀,果敢中老謀深算,權力傾軋中進退自如。

初步統計,本傳徵引正史、文集、經典、類書出注等達1400餘條,作者力求每論必有據,做到無一事無來歷,無一言無出處。行文中史論渾然一體,凝重而不失流暢,飽含情懷,讀來令人慾罷不能。

秉筆直書司馬懿的政治博弈和軍事對峙

本傳秉筆直書,不為尊者諱。在精細雕琢司馬懿的人生軌跡時,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其政治鬥爭的對立面——與敵國蜀漢、孫吳的關係。特別在涉及蜀漢劉備、諸葛亮時,作者坦然面對所涉事件的人物立場,而不是主觀置入式地隨意取捨史料,更不是閃爍其辭。劉備、諸葛亮等都是傳之久遠、眾口一詞的英雄人物,他們有高尚的價值觀、人生觀,也有舉止失措的負面事跡。作品在處理蜀漢內部荊州集團與東州集團關係方面,主要是對待孟達叛魏返蜀事件中,極盡謹嚴方正。

書中所述孟達反覆的整個歷史過程,精彩紛呈,把司馬懿的精明果斷與諸葛亮引誘孟達回投蜀漢,並行不悖的兩條線索從容展開。書中對諸葛亮與孟達的宿怨和政治利益衝突索隱鉤沉,評價道:「勸誘孟達歸蜀,同時又派間諜洩露其謀,假曹魏之手除掉孟達,便成了諸葛亮解決東州集團威脅的策略。」而司馬懿為穩住孟達,詭計疊出,繼而揮軍奇襲、倍道兼程,周密部署,不留後患。不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術,擒斬孟達,還對申儀毫不留情地處置。司馬懿誅孟達後,得知申儀承制刻印、發展自己勢力,遂誘騙擒獲申儀,押送京師,從根本上解決了盤踞東三郡歷年申氏豪族的尾大不掉問題。

本傳還對蜀將姚靜、鄭他等率其屬七千餘人投魏進行辯析,原先讀到此段資料時,甚感莫明,讀罷此書,方知是蜀前將軍李嚴直接插手了東三郡事務,孟達被司馬懿誅滅後,姚靜等人因未進行有效救援,怕李嚴責罰,不得已投降了司馬懿。史實表明,孟達與李嚴之間的聯繫根本沒有中斷。諸葛亮似乎窺視到了其中奧秘,故堅定了借刀剷除孟達的決心。

對司馬懿軍事才能的展示是本傳的神來之筆。諸葛亮與司馬懿的才能在伯仲之間、兩人是可堪匹敵的一對天才。在兩人對峙博弈中,各有彼此,既有諸葛亮卓越軍事才能的種種智慧,又有司馬懿洞若觀火、把握大局的謀略。司馬與諸葛鬥智鬥勇,精彩紛呈,雙雄共同演繹出古代軍事史上神鬼莫測的歷史活劇。作者細緻地分析了司馬與諸葛的才智高下,批駁了吳國張儼與李世民略帶偏頗的見解。

全書600餘頁,有二分之一寫傳主的軍事生涯,著重關注了司馬懿從謀臣到帶兵統帥,由文入武的轉型。司馬懿任謀臣時有兩大高明之見:當劉備剛佔益州,曹操鯨吞漢中時,司馬懿勸諫操應乘勢進攻劉備,但未得到曹操採納。從歷史發展看,曹操未納司馬之策,錯失一舉攻取益州之良機。另一次是關羽率荊州之軍北徵襄樊,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曹操欲遷都以避其銳,司馬懿、蔣濟勸諫曹操:「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於國家大計未足有損。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操納懿謀,最終擊敗關羽,扭轉了戰局。

司馬懿平遼東既是他一生軍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筆,也是曹魏立國以來取得的最為輝煌的戰役。司馬懿平遼東前,魏明帝詢問此戰需多少時日,司馬懿回答,往百日,還百日,攻百日,以60日為休息,一年足矣。精確算出平定遼東作戰的時間表。唐太宗評價說:「觀其雄略內斷,英遒外決,殄公孫於百日,擒孟達於盈旬,自以兵動若神,謀無再計矣。」司馬懿平遼東之戰,料敵如神,聲東擊西,迂迴穿插,批亢搗虛,擒斬公孫淵,表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司馬懿傳》既已問世,必將加深人們對魏晉之際歷史變遷複雜面貌的認識。作者一生浸淫於三國歷史之研究,究悉物情,苦心孤詣,為傳主司馬懿作此嚴謹深刻的學術傳記,既不阿諛於古人,又不取媚於俗見,無愧於史家之名。

來源:文匯報 作者: 田福生

精彩推薦:

淡泊敬誠的學問人生

探尋我國國際傳播體系建設新思路

把握傳播新態勢 提升國際傳播力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是空城計逼退了司馬懿,還是司馬懿故意放走諸葛亮?
    這時,司馬懿引軍15萬殺過來了,諸葛亮卻只有2500人,因此,便城門大開,司馬懿心生疑竇而退軍。諸葛亮退軍後,他才從城中百姓那裡得知,諸葛亮和他玩了一把空城計。司馬懿為此懊悔不已,並自嘆不如諸葛亮。司馬昭曾問司馬懿,為何退軍?司馬懿認為諸葛亮為人謹慎,空城計為假,請君入甕為真,故撤軍。
  • 胡三省評點司馬懿
    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打開編年體的《資治通鑑》,閱讀從司馬懿出場到去世的篇章。怎麼讀?一頁一頁地讀,把有司馬懿的地方用筆劃線,作成記號,讀完一遍,再把劃線記號部份重讀一次,這只是閱讀之時的基本功夫,是非做不可的,可以不談。這裡我想介紹一種前人的閱讀方法,看看人家是怎麼「讀」《通鑑》,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與參考,而這位前人就是注《通鑑》的胡三省。
  • 司馬懿與夫人張春華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三國時期溫縣孝敬裡人(今溫縣招賢安樂寨一帶
  • 《王者榮耀》司馬懿怎麼連招 司馬懿連招教程
    導 讀 王者榮耀之中,司馬懿是一個相當強大的法師,許多玩家都很喜歡這個英雄,但是司馬懿操作起來比較困難,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誅殺曹爽,王凌討伐司馬懿,兵敗慘死
    司馬懿趁機發動高平陵政變,控制了京城洛陽。隨後,司馬懿誅殺了大將軍曹爽兄弟及其黨羽三族,當時,曹氏宗族大將曹休和曹真都已去世,無人能制衡司馬懿。司馬懿篡權後,大肆殺戮,引起王凌不滿,王凌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侄子,王允就是離間呂布和董卓,唆使呂布誅殺董卓的那位。
  • 張郃之死是司馬懿失策還是陰謀?
    (圖)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由此可見劉備對張郃還是非常忌憚的。此外馬謖的街亭之敗雖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張郃的善謀善戰更是顯而易見的。再如《三國志·張郃傳》中說諸葛亮北伐時,魏明帝曹睿置酒送張郃,問張郃:「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然而「郃知亮縣(懸)軍無谷,不能久功。」於是就對曹睿說:「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果不其然諸葛亮不久之後就退兵了。
  •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龍虎鬥,司馬懿被打成了縮頭烏龜
    於是向司馬懿請戰。司馬懿還是不許,這幫將領就嘲笑司馬懿是「畏蜀如虎」。將軍們不停地請戰,司馬懿也堅持不住了,他也認為時機差不多成熟了,南北夾擊,士氣高漲,勝面還是挺大的。五月辛巳,司馬懿終於按捺不住,命令張從南向北攻擊王平,而司馬懿則由道正面進攻諸葛亮。王平很穩,手下五部無當飛軍三千人,抵擋張郃數萬人的進攻,巋然不定。
  • 曹操派刺客刺殺司馬懿,司馬懿寧死不動,48年後發現仲達真高明
    而對於司馬懿這樣的人才,曹操哪裡能放過?公元201年,曹操派人去徵召司馬懿入朝為官,但是司馬懿認為曹操是漢賊,不可與之為伍,於是稱自己患上了風痺症。刺客拿著明晃晃的刀,走到司馬懿面前。刺客假裝要刺殺司馬懿。司馬懿身體明明可以動,但是為了偽裝成風痺症,寧死不動。刺客把刀捅向司馬懿,已經刺破了司馬懿的衣服,司馬懿身體還是沒動。刺客只看到司馬懿眼珠,在不停的動,於是停下手來,離開了。
  • 司馬懿出攻速鞋還是法穿鞋?看看十位國服司馬懿是怎麼出裝的吧!
    但是特意給司馬懿出一件大攻速裝會非常影響輸出,所以通常都是從銘文和鞋子下手,那麼身為法刺的司馬懿在鞋子的選擇上是應該出法穿鞋還是攻速鞋呢?我們看看國服司馬懿是怎麼選擇的,是出法穿鞋還是攻速鞋呢?國服第九司馬懿目前榮耀戰力:未知,他的裝備方案:未知這位國服第九司馬懿是一位隱藏玩家,出裝方案我們無法得知,這位國服司馬懿是出攻速鞋還是法穿鞋我們就更不知道,所以我們之間跳過,去看國服第八的司馬懿出裝思路。
  • 《FGO》司馬懿屬性技能怎麼樣 司馬懿屬性技能寶具一覽
    導 讀 FGO在近期和二世事件簿的聯動中推出了新從者司馬懿,那麼和孔明相似,以憑依在二世義妹萊妮絲身上現界的司馬懿在月世界中有著什麼樣的技能呢?
  • 司馬懿為何如此怕老婆
    司馬懿的夫人張春華,也是一個被寫在史書上的一個普通名字的女人,《晉書·后妃傳》:宣穆張皇后,諱春華,河內平皋人也。皇帝賜給司馬懿一個美女柏靈筠,一下子就打翻了張春華的大醋罈子。司馬懿是那種悶騷型,蔫壞,這種非常隱忍的人,不管心機有多重,表面上看來什麼時候都是溫文爾雅,從來不高聲說話。於是表面上就會表現出怕老婆。張春華和司馬懿是極為相反的兩種人。司馬懿第一次裝病時,不能走路,一天忽下起暴雨,他想起外面曬了書,便不自覺地前去收書。
  • 借諸葛亮的刀殺死張郃,司馬懿是怎麼想的?
    據《魏略》記載,是司馬懿強行命令張郃追擊。如此看來,一代名將張郃是被司馬懿害死的無疑。但為何司馬懿要害張郃呢?《漢晉春秋》記載:「宣王使要(費)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餘眾悉出,西救祁山。」《晉書•帝紀第一》:「張郃欲分軍往雍、郿為後鎮,帝曰:「料前軍獨能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遂進軍隃麋」。
  • 張春華是司馬懿原配妻子,司馬懿晚年為何如此厭惡張春華?
    很多人對此,都是很生氣的。「司馬懿沒什麼才能,就是活得久而已」,類似的言論比比皆是。本文不談這些,只談司馬懿的家事,那就是他的妻子張春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軍師聯盟,反正我是看了好幾遍,裡面的劇情暫且不論,光是曹操和幾位老戲骨飆戲的場面,還是很爽的。其中,圍繞著司馬懿的除了政治上的人,就是他的妻子張春華了。劇中的司馬懿對張春華,那是一生摯愛也不為過。
  • 司馬懿老謀深算,他的妻子也心狠手辣,與司馬懿鬥智鬥勇
    司馬懿的妻子叫張春華,她是曹魏粟邑縣令張汪的女兒,從小就有德行,而且,才智過人。張春華嫁給司馬懿之後,生下了三子一女,即司馬師、司馬昭、平原王司馬乾和南陽公主。  眾所周知,曹操擔任司空的時候,聽說司馬懿是個人才,想徵召司馬懿出來做官,司馬懿看到漢朝氣數已盡,不想蹚渾水,也不想屈服於曹操,於是,藉口有風痺病,臥床不起,拒絕了曹操。
  • 【白話歷史】有狼顧之相的一代梟雄——司馬懿
    從這兩個詞的解釋還是可以區分出來的,我的理解是差在做人的情懷、操守與發心上,而不是區別在能力上。英雄也好,梟雄也好,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戰績與政績通過小說大家都耳熟能詳,百度上也隨時可以搜到,在此就不贅述,這裡說幾個小故事,從另一個方面認識司馬懿其人。
  • 武功水之戰:諸葛亮司馬懿鮮為人知的最後一戰,讓司馬懿徹底絕望
    他閒來無事,也很喜歡品讀歷史,經常對歷史人物評頭論足。他曾經對三國梟雄司馬懿發表過一段精闢點評。李世民先對司馬懿的軍事才能進行了充分肯定,他稱讚司馬懿:「雄略內斷,英猷外決,殄公孫於百日,擒孟達於盈旬,自以兵動若神,謀無再計矣」,認為司馬懿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擊滅遼東軍閥公孫淵,平定孟達叛亂,都能做到料敵如神,算無遺策。
  • 司馬懿軍事能力到底有多強?真的能被稱為一代軍神?
    ,一面先斬後奏調動宛城附近兵馬進軍新城,當孟達還在坐著拜將封侯得美夢之時,司馬懿卻如同神兵天降出現在新城,孟達被司馬懿打了個措手不及,迅速敗亡。司馬懿摸不清諸葛亮目的,只是一路尾隨諸葛亮,也不與之交戰。諸葛亮一直退到滷城,才停下來駐紮。 隨後諸葛亮主動撤圍祁山,賈嗣、魏平部得以與司馬懿匯合。而司馬懿也在滷城附近停了下來,與諸葛亮對峙。由於諸葛亮奪取了隴西小麥,魏軍開始缺糧,幸虧郭淮從附近少數民族之中強徵糧草,才解決了魏軍的糧草危機。不久以後,魏國諸將紛紛請求出擊諸葛亮,然而司馬懿卻拒絕出戰。
  • 為何司馬懿的兒子很聰明,諸葛亮的兒子是草包?諸葛亮:問題在我
    如果真要說司馬懿在智謀上不及諸葛亮,有意見的人或許並不多,但是有一點司馬懿無可爭議的要比諸葛亮強。 除了這兩位仁兄之外,其他的七個兒子,除了司馬京只當了侯,另外的六位都當了王,可以說,司馬懿這九個兒子,各個都不簡單,是正兒八經的聰明人,尤其是前兩位,那可以說是人中之龍,畢竟把曹操的江山都給搶了過來,還是值得說道的。
  • 該不該殺司馬懿?
    可是天無絕人之路。項少龍看到由林峰飾演的趙盤時,計上心來。小夥子年齡、口音,各方面都合適呀。於是嬴政的位置,順理成章地被人補上。看到這裡我在想,在歷史當中到底是這個人更重要,還是這個位置更重要?或者說要坐這個位置,有一些類似於準入門檻的基本能力要素,比如眼光、心胸、忍耐力、決絕等。不同的時代環境,要求的能力要素不同,要求的程度也不同。而被時代選出來的人,不一定非要叫嬴政。
  • 三國裡面到底是諸葛亮厲害還是司馬懿厲害?
    三國裡面到底是諸葛亮厲害還是司馬懿厲害?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三國時期的這兩個傳奇人物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軍事,兵法,周易,八卦,工程學,心理學,通音律,可以說是集齊了古代人的智慧為一身。其實正是因為如此善用計謀的諸葛亮才最終成就了司馬懿此人。或許一開始司馬懿真的沒法跟諸葛亮相比,因為什麼呢。這兩個人帶兵打仗的時間不同,諸葛亮要早於司馬懿,諸葛亮最早是跟曹孟德對著幹的,那個時候的司馬懿還在精心苦讀,悉心煉武。這個時候南北方軍事實力差距不是很大,諸葛亮也是在幫助劉備拓展地盤,在遇到司馬懿之前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