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福建省泉州市郵政分公司因時因勢施策,通過項目制激發市場化運作活力,將「微郵付」業務發展帶入「快車道」。截至9月30日,泉州郵政發展「微郵付」商戶56561戶,月均沉澱資金8.16億元,商戶規模、資金沉澱排名均居全省郵政首位;首創推出的金融生態圈服務平臺——「郵客雲」,進一步增強了「微郵付」商戶的黏度、提升了活期餘額,更好助力金融源頭獲客。
放權賦能帶來「雙輪驅動」
2019年12月中旬,泉州市分公司抽調精兵強將組建「微郵付」項目組,負責轄區項目創新經營和規範管理工作。作為自主經營、自主運作的獨立單元,泉州市分公司對項目組在頂層設計、流程優化等方面充分放權賦能。一方面,明確界定項目組的權責利,明晰權責關係;另一方面,賦予項目組人財物高度自主權,使項目經營運作更加貼近市場。
「為實現項目快速發展,我們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基礎上,打造出若干營銷模板,並在各單位迅速複製推廣,取得明顯成效。我們分別針對縣級單位和專業市場打造營銷模板,實現縣級市場與專業市場的『雙輪驅動』。」項目組組長潘湧生介紹道。
今年以來,泉州市分公司聯合下屬的石獅市郵政分公司策劃開展「市縣聯動、獅城共舞」「微郵付」商戶拓展活動,6天時間發展實體商戶677戶,成功打造了縣級分公司營銷模板,並迅速帶動城區、晉江兩個分公司複製營銷,3個單位共拓展「微郵付」商戶2440戶。與泉州展覽城汽配市場開展頂層合作,開發該專業市場商戶242戶,開發率超40%,打造出專業市場的營銷模板。經過複製推廣,又成功開發泉州千億小商品市場、萬祥小商品城,3個專業市場共拓展商戶632戶。
面對疫情影響,泉州市分公司另闢蹊徑,從關懷商戶角度出發,對外開展了以「疫情當下、郵政有愛」為主題的「微郵付」商戶話訪關懷活動,累計話訪商戶4.13萬人次,戶均話訪1.57次;對內開展了「商貿搶金、唯我獨尊」「微郵付」商戶餘額提升榮譽戰,實現活期餘額提升2.13億元。
花小錢辦大事
無節造節,以活動促發展。泉州市分公司通過小成本投入,吸引菜市場及餐飲店的上下遊客群,利用「微郵付」,輕鬆玩轉菜市場、餐飲商圈。
考慮到菜市場、中小餐飲商戶多為小額、高頻交易商戶,較易產生活期餘額沉澱,且此類商戶對應的C端客戶對價格敏感等特點,泉州市分公司推出了「周五郵政菜場客戶節」「周一郵政美食節」滿立減活動。截至10月15日,新增菜市場「微郵付」商戶9149戶、餐飲「微郵付」商戶1991戶,新開卡8801張,發展手機銀行超6500戶,新增「雲閃付」1825戶,帶動餘額沉澱1.66億元。
隨著活動的持續開展,泉州郵政針對「微郵付」主打的「周五郵政菜場客戶節」「周一郵政美食節」兩個活動,已經成為活躍在全市菜市場和餐飲圈的閃亮品牌。
精耕細作方能行穩致遠
為了提高「微郵付」項目的運營效益,進一步培育和壯大優質客戶規模,泉州市分公司出臺了客戶手續費分等分級管控辦法,根據客戶資金沉澱貢獻匹配相應的政策。3月,在全省率先試行「單筆限額」管控措施;4月,實行「單筆限制+總額封頂」,當月手續費降幅近30%,節省成本26.5萬元,實現項目淨利潤超15萬元;5月,升級優化管控模式,實行「手續費成本總額封頂+個性審批」。泉州郵政「微郵付」交易手續費從1月的136.5萬元下降到8月的49萬元,降幅超過60%,實現了夯實客戶基礎和提升企業效益的雙豐收。
在節支增效的同時,通過業務自身「造血」實現增收增效。9月13日,泉州市分公司在全省率先試點上線「微郵付」的「支付回彈」功能,首推產品為安溪扶貧助農產品—— 黃金百香果。按照日均交易6萬筆測算,月均「回彈」引流近200萬次。「支付回彈」功能的上線,是「微郵付」業務實現自身「造血」的一次嘗試,為郵政業務協同發展和廣告招商奠定了基礎,也為「微郵付」項目增收創效開闢了一條新路。
考慮到「微郵付」業務單一支付功能的可替代性風險以及交易手續費政策的延續性,泉州市分公司積極探索、主動作為,提出「支付+營銷+廣告」理念,並聯合「微郵付」平臺方,首創全國郵政專屬金融生態圈服務平臺——「郵客雲」,並於9月10日在晉江上線試點。「『郵客雲』平臺的試點應用,將進一步提升郵政收單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業務降本增效和活期餘額提升,助力金融源頭獲客,帶動中間業務發展。」對「微郵付」業務的未來之路,潘湧生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