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業務中,商戶收單以其同時連接B端商戶和C端客戶的獨特優勢,成為支付服務提供商發展綜合業務、拓展新市場的重要入口和基礎設施,其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擴大,價值鏈不斷延長。
遼寧郵政7月中旬推出商戶收單業務以來,截至9月12日新增收單商戶14.3萬戶,累計結存收單商戶30萬戶;帶動本年新增持卡客戶4萬戶,新增聯動存款5.85億元;新增收單商戶總資產9.82億元,結存收單商戶總資產119億元。
市場上支付產品眾多,遼寧郵政憑什麼異軍突起?請看本報記者對遼寧郵政商戶收單業務的解讀。
8月26日12時35分,記者一出葫蘆島北火車站,就看到星星點點的綠色身影在站前廣場的計程車等客區移動。他們有的身著郵政營業標誌服,手持移動展業機迅速鑽進計程車;有的身著郵政投遞標誌服,俯身在計程車窗口說著什麼。
原來,這是遼寧省葫蘆島市郵政分公司員工在推廣商戶收單業務。
「站前廣場共有42名郵政員工,分成21個小組,每個組配備一名金融崗員工、一名寄遞崗員工。大家有的負責宣傳業務,有的負責開卡、辦理業務,不僅推廣郵政商戶收單業務,同時也推廣郵政寄遞業務,發展業務的收入最終會劃到各個網點。我們在這裡連續作戰3天了,已經為500多輛計程車辦理了商戶收單業務。」站在計程車等客區,葫蘆島市分公司副總經理李莉一邊向記者介紹業務開展情況,一邊忙著向等客的計程車司機介紹商戶收單業務。她說,這已經成了大家的工作慣性。
據統計,葫蘆島市共有計程車2800輛,截至9月12日,已有1276輛辦理了郵政商戶收單業務,覆蓋率達到45.57%;每天通過掃碼實現的營業額為30萬元左右,帶動網點日沉澱餘額22萬元。
「推進商戶收單業務是適應市場的發展舉措。網際網路金融科技已經改變了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在改變零售支付方式。」遼寧省郵政分公司總經理陳智泉告訴記者,商戶收單業務一頭抓消費者,推進支付綁卡;一頭抓商戶,推進支付收單。「進入三季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市場活力全面恢復,帶來了業務集中開發的契機。再加上葫蘆島郵政的示範作用,遼寧郵政決定在全省集中推進商戶收單業務,並明確了三季度『新增客戶10萬戶,到年底聯動存款20億元』的發展目標」。
在目標的引領下,8月10日起,遼寧郵政打響了「金秋會戰」。
數字裡的新氣象
8月27日,瀋陽市鐵西區國際紡織服裝城,攬收員唐堯正腳踏平衡車拉著籠車攬收和投遞郵件。和以往不同的是,他每到一個商戶攤位都會介紹商戶收單業務。如果商戶有意向,他會第一時間通知同事過來辦理。
「不到兩周,我的客戶有40餘戶辦了商戶收單業務。」唐堯說。
在瀋陽郵政,像唐堯一樣的員工都在以商戶收單業務為抓手,投身到「大幹五十天」商戶收單營銷戰役中。900名員工全部放棄休息,下沉一線走商戶、戰收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至9月13日,瀋陽郵政本年新增收單商戶1.98萬戶,新增有效商戶6366戶,帶動新增存款1.5億元。
葫蘆島市分公司寄遞事業部國際業務營銷中心主任崔海龍,在葫蘆島北火車站站前廣場的計程車等客區參加地推活動已經10多天,臉曬得黝黑。「每當計程車從身邊經過,我都要問他們要不要辦商戶收單業務,向他們介紹商戶收單業務及時到帳以及微信、支付寶、雲閃付等聚合支付的優勢。如果辦理,我就招呼負責金融業務的隊友進行後續開發。如果不辦,我繼續詢問下一輛車。現在我和很多計程車司機都成了朋友。」崔海龍說。
葫蘆島市濱河路支局局長徐忠秋也和附近幾個市場的328名商戶成了朋友。每天,徐忠秋和支局員工都要和每位商戶聯絡,詢問商戶收單業務使用情況,還要在微信商戶群裡隨時回答商戶提出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後續的客戶維護,讓收單業務帶來的資金變成有效沉澱,為商戶提供理財、保險等更多的增值服務。」
為了方便一線人員及時維護商戶,遼寧省分公司依託綜管系統開發了「郵驛付」收單管理模塊,支撐網點對客戶實行「三檔七級」管理,即將商戶分成優質商戶、一般商戶、風險商戶三檔,按照紫、藍、青、綠、黃、橙、紅七個等級進行風險提示,確保商戶發展質量。
數字裡的服務經
商戶收單,並非一項新業務。遼寧郵政為何做得風生水起?
葫蘆島市分公司總經理張忠華算了一筆帳:開展商戶收單業務前,全市39個城市和縣本網點擁有最優的硬體資源,但貢獻率最低,餘額在億元以下的網點有22個;全市本年新增價值存款2.64億元,其中城市網點數量佔比47.5%,新增價值存款6992萬元,佔比26.5%。今年通過拓展商戶收單、代發工資等業務,該分公司餘額在億元以下的城市網點減少至19個,本年新增價值存款5.62億元,其中城市網點新增2.88億元,佔比提升至51%。
「答案很明確,在新業態下,商戶收單業務是城市網點脫困的關鍵。」張忠華說,他們通過下沉調研熟市場、明確思路定目標、政策支撐給保障、領導帶頭作表率、百人會戰巧分工、營造氛圍提士氣、複製推廣比爭先「七步法」打贏了三場戰役:一是7月18日至8月9日的「攻堅戰」,以集中地推的方式實現了新增客戶1萬戶的目標;二是8月9日以來持續推動「陣地戰」,通過網點維護、精細管理的方式,實現了「一戶都不能丟」的目標任務;三是推進常態化發展的「持久戰」,通過專業引領和項目拉動,實現客戶規模再翻番。
在葫蘆島郵政的帶動下,遼寧郵政在全省統一行動:瀋陽郵政深挖集群商貿市場,成功開發遼中商業大廈、大東皇城夜市等4個集群市場項目;大連郵政主攻三方機構存量優質商戶、連鎖商超和網點周邊市場;朝陽郵政強化走訪與聯絡,為商戶量身定製一攬子金融服務;遼陽郵政對沿街門市、街邊商販、各類連鎖藥店商超進行全覆蓋走訪營銷。其中,遼中分公司開發的商業大廈集群市場,累計布放商戶收款碼牌225個,交易額達3000萬元;新民分公司主動與大民屯市場對接,通過線上宣傳、紅包活動、客戶引流、氛圍營造等方式,使收單商戶覆蓋率達到85%,日均交易金額達17萬元。
數字裡的煙火氣
萬虹是瀋陽市鐵西區國際紡織服裝城的商戶,經營著一家茶葉店。春節過後,受疫情影響,她的店鋪有時一天都開不了張。「從三季度開始,生意逐漸好轉,8月底郵政就來幫我辦手機支付二維碼了。不管是微信、支付寶,都能掃碼付帳,客戶和我都覺得方便。」萬虹打開手機給記者看,從8月27日辦理商戶收單業務至9月13日,17天交易了28筆生意,金額為7241.18元。
在葫蘆島市化工八區露天市場,賣調料的商戶陳紫鵑也展示了手機裡的交易記錄:從7時營業到下午3時交易80筆,金額609.2元。「現在市場的人漸漸多了,生意還不錯,每天都有八九百元入帳。」
二維碼雖小,背後連接的卻是最具市場活力的實體經濟。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市場主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但隨著各地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實體經濟的韌性與活力日益顯現,萬虹、陳紫鵑這樣的個體商戶都吃了一顆「定心丸」。
實體活了,商戶樂了,盤錦市郵政分公司則順勢拿下了25個「地攤經濟」市場。該分公司成立了地推小組,負責早市、夜市、集市、小商戶逐戶摸排開發,並做到「四個一」,即人手一本個性化營銷「小綠書」,包含業務營銷話術、商戶異議解答、操作流程等內容;一個地推「百寶箱」,包含預約登記單、收單法人授權協議書等開發必備物品;一張活動宣傳單,加大宣傳力度;一個商戶信息錄入二維碼,地推人員只需掃描後勾挑錄入,後臺即可共享商戶信息,確保商戶布碼率達到100%。截至9月13日,該分公司走訪商戶13309戶,成功開發商戶6559戶,聯動開發綁卡業務4396張,加辦雲閃付3046戶,開發意向代發工資單位兩家、對公客戶兩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