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懷疑孩子說謊,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有多無助

2020-12-27 妍鎰母嬰之家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場自我修行。在這場修行中難免會遇到這種各樣的難題,近日,一位媽媽也遇到了這樣的難題,差點「害」了孩子。

家住浙東的一位小女孩甜甜,讓父母很是頭疼,從去年下半年來,甜甜每次都說「胃」不舒服,每次肚子疼,爸爸媽媽都帶她去看病,做了很多檢查,吃了很多藥,可每次甜甜都說藥沒什麼用,肚子依然很疼。

病也看了藥也吃了,可是甜甜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說自己肚子疼,再加上甜甜處於青春期和叛逆期,爸爸媽媽以為甜甜是故意鬧騰,故意鬧騰只是為自己不想上學找的藉口而已。

直到又一次,甜甜被疼的渾身冒汗,同時還出現低燒的情況,於是爸爸媽媽就帶甜甜趕忙來到了醫院,讓醫生給甜甜進行全面檢查,結果卻顯示,甜甜得了惡性腫瘤。

相信很多父母都是如此,認為孩子有時候很多舉動都是為了逃避問題,嬰兒車就選喜孩子輕便推車希望父母們清楚,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會讓孩子內心留下難以修復的傷痛,甚至還會造成和孩子之間的隔閡,影響親子關係。

在某網站上曾看到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小時候去和幾個小夥伴約好一起去小夥伴家裡玩,之後小夥伴媽媽發現放在客廳的50塊錢不見了,於是等家長來接他們回家時就通知了所有家長,想知道是誰拿了這50塊錢。

所有的家長都紛紛表示自家的孩子不可能隨便在別人家拿錢,只有自己的媽媽質問自己是不是拿了錢,於是對著孩子就會是一頓棍棒教育,好像別人沒有拿,肯定是自己拿了。當時的冤枉、委屈、無奈這麼多年過去了,想起來內心還會很難受。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很多事情孩子都不懂,於是很多事情都不會太在意孩子的感受,比如父母會當著親朋好友的面隨意貶低孩子;比如父母會用責怪的方式還督促孩子努力學習;比如父母總是不相信孩子說的話……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許會說謊或許會耍無賴,但是每次被父母不信任,會減少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度。

即便發現孩子犯錯後,家長也不能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批評指責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無助,長期以往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孤僻,不喜歡和父母交流。比起批評孩子父母更重要的是相信孩子,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這樣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也會讓孩子越來越獨立。

相關焦點

  •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心中有愛眼裡有光的孩子,都在父母的信任與支持中長大。做了好事,沒有得到表揚就算了,還被媽媽不信任,女孩的心裡,該有多疼。喬伊斯·布拉澤斯說:「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求肯定。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學不會信任別人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問答:不被父母信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孩子叛逆,總是說謊,父母很焦慮!孩子變化背後父母要反思什麼?
    父母成長營紀實「孩子什麼時候變的狡猾,喜歡說謊,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和他鬥智鬥勇,這樣的局面該怎麼打破呢?我們幾乎一點辦法都沒有,總是被孩子弄得暈頭轉向。」這是在父母成長營一位家長的真實的留言。那些被你經常批評和請家長的孩子是否變得對任何事情越來越「無動於衷」,為了逃避懲罰,他們是否開始「耍滑頭」,變得喜歡說謊,「這個本子丟了,那個練習冊忘帶了……」漸漸地,課本和作業是否成為了他們「日常司空見慣」的事物,而不像學齡前可以在大自然中逗留很久,而這些作業和知識成為了家長手中的「殺威棒」。
  • 「再見啦,可愛的世界」女生跳河溺亡,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太可憐
    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不願意向家長傾訴,如果有心事,或者在外面受了委屈和欺負,也選擇自己默默承受,最多也就是和朋友說。心理學博士託馬斯·戈登認為:不接納的語言將孩子從我們身邊推開,讓孩子不再和父母交流。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現象——習得性無助。
  • 孩子最大的「敵人」,是父母的不信任,沒有認可又怎能突破自我?
    父母就是幫我們打開第一扇窗戶的人,有的時候越是人多他們反而罵得越起勁,經常拿子女的缺陷去當笑話講,又或者口不遮掩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優秀做比較,試問總是拿缺點和別人優點相比較的父母,又如何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呢?
  • 孩子不信任父母,與常說不信任孩子的10句話有關,該說信任18句話
    希望寶媽奶爸朋友們,在和孩子相處中,運用這些方法,有什麼問題,私信我@三字經家庭教育,很高興為您解憂,願每個孩子快樂成長。正文:這節我們分享:被信任的孩子,表現的狀態更優秀,我們一起學習第4課,信任話術的思維模式。
  • 「媽,你為什麼就不相信我!」那些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
    在親子關係中,最打擊孩子的,莫過於父母的不信任。 如果你是一個孩子,當父母都不信任你的時候,你還能信任誰,依靠誰呢? 2、不信任孩子的父母,也很難得到孩子的信任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願意和自己交流、不信任父母,在外面碰到問題,總是瞞著家裡。
  • 林依輪迴應兒子早戀:那個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到底有多幸運?
    可是父母總是找各種理由,還用家長的身份壓他,理直氣壯的對他說:「你一個小孩,有什麼隱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可以監控你嗎?」更令他氣憤的是,父母說這已經很尊重他了,她的同事都是偷偷安裝的,根本沒跟孩子說。在父母的不信任中,搬新家的喜悅蕩然無存,只剩下崩潰和痛苦。在座嘉賓聽完以後,都很震驚地說:「這也太不相信孩子了吧!」
  • 我的孩子居然說謊,一定是變壞了!遇到孩子說謊你會怎麼做呢?
    別執著地追究說謊的罪責,該正視的是孩子『為什麼需要說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不少困境,這些困境包含了很多的學習與適應,通常父母也都願意陪伴孩子一起練習。不過有一件事情卻比較讓人難以接受。什麼事讓父母難以接受呢?那就是----『我的孩子居然說謊了!!!』
  • 孩子偷錢原因有四,父母別急於下定論,有一種可能是「求救信號」
    本來以為在受到批評後,小田能「改過自新」,可是他再一次犯錯了,小田爸爸又是打罵,又讓他寫檢討書,然而治標不治本。小田父親搞不懂平時都有給孩子零花錢,必需的學習用具也都不缺,為什麼會去偷盜一些作用不大的東西呢?
  • 馬桶炸了才沒寫完作業,班主任以為孩子說謊,聯繫父母后表情變了
    一般,孩子小時候都會有喜歡或謊話的壞習慣,在父母的認知中,孩子說謊並不是一個好習慣,所以,一旦孩子撒謊了,大人們就會嚴厲的批評指責孩子。其實,有些時候,孩子根本就沒有在說謊,但是因為孩子的言行已經超出了大人們的認知,就認為孩子就是在說假話。
  • 《慶餘年》大爆,郭麒麟火了:被父母無條件信任的孩子,有多強大?
    所有轉機 都從你信任孩子開始赤地千裡的非洲,貧瘠到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奇蹟。不過,就有這樣一個非洲男孩,從小愛搗鼓一些實驗。他發現了風力可以發電,拿著小風車和一個破舊收音機,興奮地跑去演示給正在挖壟的爸爸看。
  • 父母對孩子失望,孩子對父母也很絕望,改變孩子的成績從家長做起
    家長最樂意的還是送孩子去補習班,各種補習班只要玩好一個概念,就不愁家長不來埋單,在一些城市動則幾十萬元的天價補習費,家長都毫不猶豫地一次性付款,卻很少家長在打聽哪裡有好的家長學校,家長想去學習一下如何教育孩子。
  •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縱容孩子做這4件事,你是這樣的父母嗎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育兒有招#文丨合格父母導語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過得好,作出一番成就,可在孩子小的時候,有一些父母對孩子的愛卻是過多的,甚至是沒有底線變成溺愛。正文第1, 孩子會說謊。很多孩子在長大之後慢慢的開始不聽話,甚至會說謊,很多家長發現了後,就很猶豫,不知道如何解決,批評的話怕孩子傷心難過,不批評又怕孩子不知道自己撒謊是個錯誤,很多家長後來也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
  •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背後的心理需求,父母該了解並加以引導
    謊言分為多種,包括無意識的謊言和有意識的謊言,無意識的謊言即是為了客氣而說謊、為了謙虛而說謊、為了集體而說謊等;而有意識謊言是為了自己而撒謊。 對於孩子有意識的謊言,父母要及早發現並加以引導,不要等到行為習慣根深蒂固之後,才想起教育。
  • 你家孩子喜歡說謊?恭喜你!這是孩子在成長,4招教你正面管教
    孩子虛榮心在作怪半年前,兜媽就曾跟好友、幼師石豔探討過這個問題,她就提起了幼兒園每天都會上演的一幕情景。「園內的小孩子們每次下課後都會彼此交流,他們交談的過程就是說謊的過程。譬如一個3歲的孩子就提到他家裡有1萬多件玩具,有的孩子甚至說自己爸爸去過月球。」
  • 致家長:讀不懂孩子的謊言,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撒謊是正常成長的一部分,表明孩子正在發現「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一旦孩子萌生了「我知道而你不知道」這種想法,他就有可能有意識地做一些隱瞞的行為,因為他心裡光想著:「如果我能發現某些事情,而你不能的話,那我就太厲害了」。
  • 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能決定孩子的
    然而,聽到孩子說家長也是這麼認為的,心裡更不是滋味,父母會一味的讓孩子學習,成績單上的成績,也成為了評價父母的成績;父母會認為成績就是一切,沒有一個好的成績考不上好的大學,長大就不會有一個好的工作,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未來,而成績確實是一個標準,但是它並不是唯一的標準。
  • 好父母守望孩子,孩子主動成長,壞父母代替孩子,讓孩子被動成長
    飯菜冷了,一遍遍給孩子加熱,天氣降溫了,一再提醒孩子多穿衣服,就連上學的書包,都親手給孩子收拾好……「孩子什麼都不會幹,全指望我們,長大後可怎麼辦呢?」其實,不是孩子長不大,而是父母不給孩子機會長大。二、每個不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不肯放手的家長父母的舐犢情深,是人之常情,更是天性使然。但有時過度的情深、過度的保護會變成控制欲,演變成父母不願對孩子放手。
  • 心理學ABC法則:樂觀的孩子,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他們的成績不好,經常被父母責罵批評,時間長了,他們就真的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子,已經無可救藥了,所以就放棄學習。那麼這個和樂觀的心態又有什麼關聯呢?"習得性無助"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是一種悲觀、自卑的心理,如果孩子足夠樂觀,是很難產生"習得性無助"這種心理狀態的。
  • 孩子最討厭父母這四種行為,尤其第二個,你有嗎?
    文丨悠悠父母常有的這四個行為,孩子不喜歡,容易導致孩子膽小,自卑,越成長越不快樂,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對照下看看有哪個是你還在做的,及時修正過來。1、嘮叨你被孩子嫌棄過嘮叨嗎?當你還沒覺得自己有多嘮叨時,卻發現自己不只一次的被孩子嫌棄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