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為什麼就不相信我!」那些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

2020-12-27 騰訊網

最近,有一條「反轉新聞」特別受大家的關注,相信你也應該看過:

重慶一輛奧迪車停在小區停車場被劃,民警通過監控發現,10歲的男孩小軍曾經繞車身轉圈,存在很大的嫌疑。

當晚,小軍爸爸便接到了警察的電話。

面對詢問,小軍否認劃車,他說:「當時我在車邊逗蒼蠅,碰都沒碰到這輛車」。

小軍爸爸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劃車,但在看了監控錄像後,卻在奧迪車旁看到了兒子的身影,發現小軍確實存在劃車的嫌疑。

最終,小軍爸爸賠償了車主3500元修理費。

但此後幾天,爸爸發現小軍情緒異樣,變得不愛說話,並一直堅持自己沒有劃車。

沒有就是沒有

於是父子倆長談了一番,憑藉對兒子的了解,爸爸相信,兒子沒有撒謊。

「我作為父親對他的了解,這個事一定是另有其人,3500元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被冤枉。」

爸爸主動聯繫了處理此事的民警,對方也覺得事有蹊蹺,於是花了3天時間調取事發車輛的監控,發現該車早在兩天前就有劃痕,於是還了孩子一個清白。

其後,車主也向孩子道歉,並退還了修理費。

「本來頭昏昏鬱郁的很沉重,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突然頭就抬起來了,變輕了特別開心,證明了我的清白!」接受採訪時,孩子不無興奮地說。

網友們也紛紛為細心認真的民警和信任孩子的爸爸點讚:

同時,這件事也勾起了很多網友童年時被錯怪、被冤枉的記憶:

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

相比之下,小軍無疑是十分幸運的。

樹苗心理諮詢師團隊在臨床中,碰到過不少因為父母不信任孩子而引發的親子衝突,深知父母的信任缺失在「中國式家庭」中非常普遍。對於父母信任缺失會給孩子造成的潛在傷害,很多中國家長都意識不到:

父母是孩子的心理依靠,當孩子被外人誤解的時候,最希望的就是父母能相信自己,替自己「做主」。而父母的不信任,等於是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將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嚴重的「二次傷害」。

試想,如果小軍沒有一個完全信任自己的爸爸,他可能一輩子都洗不掉身上「劃車」的汙點。

而由於得不到父母的信任和理解,他心中的委屈和憤懣,也難以得到紓解,他也許會因此變得沉默寡言,甚至自暴自棄,從此走上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1、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心中有苦難言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過關於「對學習和生活現狀與期望」的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們最喜歡父母的10種做法中,排名第一的是「信任我」。

可見,孩子們是多麼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啊。

可現實中,愛孩子的父母很多,能完全信任孩子的父母卻少之又少: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能不能讓我省省心。」

「媽媽走後,你是不是又看手機了,肯定看了。」

「是不是你先做錯了?是不是你不對?」

「老師為什麼批評你,不說別人?」

「生病了?我看你是不想上學!」

這些話,是不是特別耳熟?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不被父母信任是種怎樣的體驗?」

其中有一個回答觸動了許多人。

「那種感覺大概就是,非常生氣卻又無可奈何很委屈。明明是最親的人,卻口口聲聲用懷疑的語氣試探,跟蹤。」

電視劇《家有兒女》中的劉星,被網友們戲稱為「中國電視劇史上最悲慘的孩子」,因為他從來沒有得到過親媽劉梅的信任:

劉星參加夏令營回來後,特意採摘了一捧野花,獻給劉媽。

劉媽的第一反應不是對劉星的孝心感到欣慰,而是下意識地認為劉星在夏令營中犯了錯誤。

家裡丟東西時,劉星總是第一個被懷疑的對象。

有一次,劉星的歷史考了全班第一,劉媽卻質疑他作弊:「劉星能考第一嗎?這裡面肯定有問題啊!」

不僅如此,劉媽還專門到學校跟老師表示,劉星是靠作弊考得了第一。

事實呢?是因為劉星很喜歡玩三國遊戲,而恰好試卷上很多三國相關的試題。

被徹底傷到自尊的劉星,感到心灰意冷,再也不想去學校了。

僅僅因為調皮,就這麼一次次被親媽誤解和冤枉,劉星內心是多麼的委屈啊!

走出屏幕,我們再來看看現實中的例子。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父母懷疑女兒偷錢責罵「逼供」,14歲少女留書跳樓

小珍家裡開零售店,由於時常會丟一二十元的零錢,父親認定這是小珍所為。

事發前,店裡的錢再次丟失,父女因此又發生了口角。

在氣頭上的父親,邊打邊嚇唬小珍:「做出這樣的事情,讀書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以後不用讀書了。」

在被父親打罵,一次次的辯解無效後,小珍被迫「承認」了偷零錢的行為。

然而第二天,心裡無比委屈的小珍留下一封遺書後,直接從5樓跳下。

字字扎心的遺書

遺書不過百餘字,但讀起來卻字字扎心:

「爸媽,你們為什麼不相信我,我沒有偷,我恨你們......」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她不惜選擇了死。

在親子關係中,最打擊孩子的,莫過於父母的不信任。

如果你是一個孩子,當父母都不信任你的時候,你還能信任誰,依靠誰呢?

2、不信任孩子的父母,也很難得到孩子的信任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願意和自己交流、不信任父母,在外面碰到問題,總是瞞著家裡。

但信任是相互的,當你抱怨孩子不信任你時,也不妨想想:是不是你沒有給孩子足夠的信任?

前段時間,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在工地上給父母幫忙時,意外被釘槍擊中,7公分的鋼釘刺進了小女孩的胸膛。

本來可以直接向旁邊的父母求助,但小女孩竟然硬生生的忍到回家,直到疼得受不了時,才告訴父母。

醫生檢查後,發現鋼釘離孩子的心臟只有不到三釐米,再晚一點就沒命了。

為什麼孩子寧願忍受劇痛,也一聲不吭?

因為不信任父母。

她害怕自己說了以後,換來的不是父母的關心和安慰,而是一頓責備。

兒童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不和父母說實話的原因,很大部分來自於父母不信任孩子。」

現實中,由於親子之間的互不信任,發生過太多本來可以避免的悲劇:

河南9歲的小楠,意外被狗抓傷,由於害怕被父母責怪,他沒敢告訴家人。半年後在和自家小狗玩耍的過程中,小狗又剛好舔了他右手有傷口的食指,他再一次隱瞞了家人。

最後,小楠由於錯過了打疫苗的最佳時機,因狂犬病發作去世;

貴州一名14歲的少年撿手銬玩銬住了自己,因怕家人責備而不敢說,竟戴著手銬生活了一年,導致手臂變形,險些殘疾;

江蘇一位9歲男童,撞碎了學校的玻璃要賠償,不敢告訴父母,寫下遺書跳樓自殺。

在樹苗心理專家團隊看來: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不信任父母,不過是因為一次次的被誤解,被輕視,一次次的期望換來的卻總是失望,孩子們才會陷入「習得性無助」的心理困境,才會對父母關閉了心門,碰到什麼事都自己扛著。

但信任是親子關係的基礎,孩子成長最需要的就是來自父母的信任。

從他們的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學騎車,第一次獨自出遠門……

父母的信任,給了孩子探索這個世界的信心和安全感,被信任的孩子,敢於冒險,也不會被困難輕易壓垮。

心理學上的 「皮格馬利翁效應」也表明:當孩子得到父母信任,並被寄予積極的期待時,他們就會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表現也會越來越好。

你的信任,會改變孩子的一生。

3、父母的信任,給了孩子成長的底氣

童話大王鄭淵潔的作品《智齒》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女主角梁新被同學合夥栽贓陷害,冤枉她偷同學的錢包。

老師要帶她去辦公室問話時,梁新說的第一句話卻是:我要給我父母打電話。

老師聽了頓時一愣,因為學生一般遇到這種事,最怕老師找家長。沒想到,梁新居然主動提出通知父母。

因為梁新非常確信,父母會無條件信任自己,遇到自身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告訴父母,請求他們的幫助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你給孩子一分信任,孩子便多一分底氣。

演員馬伊琍曾在董卿的《朗讀者》中,一再強調父母的信任如何影響了她後來的成長。

高一時,成績很好的馬伊莉思想品德得了「差」,馬爸爸非常驚訝,便向老師了解情況,老師說「你女兒跟多個男生有早戀」,馬爸爸讓老師寫出「男生們」的名字,老師只寫出了一個。

爸爸對老師說,「你不是說多個嗎?我女兒我最了解她,我還是找校長去說吧。」最後,爸爸跟老師不歡而散。

知道這件事後,馬伊莉當場就哭了,心中很感激爸爸的信任。

從那以後,她暗下決心,反覆提醒自己要更努力,更自覺,只為對得起父母的這份信任。

馬伊俐的父母雖然沒受過多好的教育,但他們卻給了女兒足夠的信任,將她培養成了一個性格獨立、內心強大的人。

作為父母,我們都深愛著孩子,而「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

對照一下父母對孩子「信任的三臺階」:

低階:孩子做了事情,父母拿放大鏡去找缺點。

中階:孩子做成功一件事情,父母報以信任和認可。

高階:孩子沒做事情以前,父母就能看見孩子的能量,打心底信任孩子。

請問你對孩子的信任,處在哪個臺階?

各位爸爸媽媽,如果你愛孩子,那就信任他吧!

告訴孩子:我們愛你,所以相信你!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樹苗心理】

更多關於親子教育、兒童心理的有趣知識,歡迎搜索關注!

相關焦點

  •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那些離異家庭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雙方離婚,對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影響,特別是在孩子撫養問題上,不管哪一方撫養,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影響,離婚時雙方爭奪孩子,或者不要孩子,又或者是拒絕給撫養費、讓家裡老人帶孩子一年見不了兩次面的,這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打擊。離異家庭的孩子,現在都怎麼樣了?
  • 孩子不信任父母,與常說不信任孩子的10句話有關,該說信任18句話
    希望寶媽奶爸朋友們,在和孩子相處中,運用這些方法,有什麼問題,私信我@三字經家庭教育,很高興為您解憂,願每個孩子快樂成長。正文:這節我們分享:被信任的孩子,表現的狀態更優秀,我們一起學習第4課,信任話術的思維模式。
  •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心中有愛眼裡有光的孩子,都在父母的信任與支持中長大。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求肯定。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學不會信任別人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問答:不被父母信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他們痛心疾首地問孩子:「你怎麼不早點說出來!早說出來,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可是孩子卻嚎啕大哭,問父母:「每次我被欺負,告訴你們,換來的總是責罵。你們信任過我嗎?」
  • 那些嫁給媽寶男的女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這種家庭就是產生誕生媽寶男的家庭,而那位母親就成了「蜂后」。 而在這個家庭中受到傷害最深的,就是兒媳。 那些嫁給媽寶男的女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 我媽說:「我偏不離,就不讓他們得逞!」父母讓我不再相信愛情
    之後,他們再也不提離婚,但爸爸從來不回家,媽媽倒是找他,要他給我的撫養費,他攤攤手,笑著說:「我沒錢,你的男人沒本事,你不知道嗎?你男人的官位都被你影響了,剩的那點錢,還要養野女人,哪兒來的錢?」我媽罵他不要臉,他罵我媽掃把星,說不了幾句,兩個人就會打一架。
  • 孩子最大的「敵人」,是父母的不信任,沒有認可又怎能突破自我?
    了解情況之後才得知,原來上周某果果媽帶著孩子去和朋友聚會了,聽她的陳述後知曉果果在聚會的時候嘴巴一直停不下來,對於孩子嘰嘰喳喳的攪局果果媽呵斥孩子安靜,並不耐煩地說道:"你這孩子怎麼這樣煩人,要是再不安靜下來,下次出門我就把你鎖在家裡面",聽到媽媽的嚴厲呵斥後果果的眼眶開始泛紅,眼淚汪汪地眨巴眨巴著……雖然周圍朋友勸說:"別生氣,孩子嘛不都是那樣好動",但是果果媽卻說
  • 那些放養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但是,即便有這麼多活生生的例子,我們仍然不敢讓孩子虛度光陰。這些故事都不太感動,家長們更喜歡虎爸虎媽嚴加管教年幼不懂事的孩子,孩子終於成才,並懂得父母的用心良苦,對父母感激涕零這樣的感動中國的中華好故事,比如朗朗的故事。
  • 「再見啦,可愛的世界」女生跳河溺亡,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太可憐
    如果可以,現在欣欣父親一定想要回到那天,對欣欣說:孩子,我相信你。可是,一切都晚了,那些在大人們看來,無關痛癢的指責和懷疑,又如千斤巨鼎壓在欣欣身上。壓得她對這個世界再也沒有留戀。在父母眼裡我是一個劣跡斑斑的壞小孩,所有的解釋都變成了狡辯,漸漸地我失去了回應的熱情,也疲於為之爭吵。當孩子向父母尋求關注、幫助時,得到的不是父母的安慰,不是父母替自己撐腰,反而是懷疑的眼神、嘲諷的語氣、刺耳的話語,孩子怎麼不受傷,不絕望?
  • 那些被父母打大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很多人都在猜想其中的奧秘,我都始終對他們說,這是我和小夥伴曾經打「土塊戰」時的戰利品。小時候挨打多的孩子,通常都會被打通任督二脈,所以長大後,也大都很有出息。3母親也經常打我。理由很簡單,說:你爸白天工作都辛苦一天了,你咋還這麼不聽話,不長記性!
  • 佟麗婭在父親面前痛哭,「你為什麼不相信我」:背後教訓令人心痛
    過往的經歷像一根毒刺,深深扎進了關雨晴的心裡,於是她拼命努力,想要換取父親的寵愛,但都被父親一一忽視。她痛哭流淚,絕望地質問父親:「為什麼你不愛我,卻要生我養我?」關震雷迫切希望自己的父母可以相信自己,但趕來醫院的父母不聽兒子的解釋,選擇向老人道歉,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原諒。關震雷紅著眼眶說道:「爸,我真的沒撞人,你為什麼不相信我呢?」
  • 蜂后式家庭:那些後來嫁給「媽寶男」的女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後來,民警通過監控和網絡跟蹤,利用外賣訂單查到小周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個酒店,民警趕到後,發現屋裡桌上、沙發上、床上擺滿了零食,小周稱在這裡已經住了一個星期了。母親看到小周就哭了起來,同行的大媽問小周:「你說你媽媽,從小到大讓你考慮過任何事情嗎?」小周回道:「媽媽控制欲太強了,我從小到大想剪個頭髮都不行。」
  • 那些原生家庭不幸的明星,後來都怎麼樣了?
    01說到原生家庭,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酒兒:小時候父母晚上總是吵架,我就躲在被子裡不敢出聲,怕一覺醒來,爸媽都不見了。後來,我結婚成家了。但由於幼年心理的陰影,始終對親密關係不信任,我的第一段婚姻破裂了。@菲菲:爸爸媽媽幾十年來一直相敬如賓,記憶裡她們從沒有吵過架。我媽性子比較急,爸爸總是謙讓著她。現在,我還沒有另一半。
  • 「媽,你當初咋看上我爸的」父母合照爆紅,網友又相信愛情了
    而爸爸清了清嗓子,忙解釋道:「嘿,你這孩子怎麼說話的,小孩子就是什麼都不懂,你媽看重的明明是我的才華」。 看到這張照片網友們笑抽了,紛紛表示又相信愛情了,然後也都開始曬出了自家父母的「爆笑合照」: @黑大帥吃:我也問過我媽這個問題,我媽說她是被我爸的一碗紅燒肉給騙來了
  • 我相信你,我願意找證據讓所有人都相信你
    大意是指市民的車被劃了,看了監控就一個孩子在圍著車子轉,衣服上也有拉鏈,所以所有的證據都顯示是這個熊孩子幹的,父母也直接賠款道歉。可是只有這個民警在詢問的過程中相信了孩子說的「不是我」,並且花了三天時間去看監控找證據,終於找到孩子繞著車子走的時候是將手放在衣服口袋裡的。全世界都不信你,我信!被信任的感覺有多好,被信任的感覺可以支撐著跨過所有的困難。
  • 那些咬指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讀者群有個提問的媽媽說:我是不是做錯了,孩子咬指甲各種管都無效,最後他自己忽然好了。我想說,面對錯誤的父母,孩子也在掙扎著長大。3、不制止+少關注=降焦慮 遇到孩子咬指甲,父母該怎麼做呢?圖片來源:電影《天才少女》你別以為孩子都不清楚,或不在乎他的毛病和不足,孩子常常比你知道,但你越說他越壞,為什麼?如果你說一個人不好就能把他變好,那我們諮詢師太好做了,你來了我就痛心疾首數落你,你就變好了,你還給我錢,行得通嗎。
  •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答案太驚人!
    閨蜜的孩子剛上小學二年級,她給我說自從孩子上學後,感覺自己的脾氣差了很多: 孩子早上賴床,催了兩次還不起來,就開吼;孩子做作業慢了、老出錯了、考試成績差了,都忍不住吼。 因為以前也沒有什麼學習壓力,所以不管孩子慢一點、懶一點也都沒太在意,但上學後後壓力大啊,不催不行。
  • 父母的「強盜」邏輯:我如果不生你,你能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一位網友寫過這麼一段話:如果我媽出門前我拿著手機,回來後我依然拿著手機……我媽就會認為我一整天都在玩手機;如果我媽出門前我沒拿手機,回來後我拿著手機……我媽就會認為她一走我就開始玩手機了;如果我媽出門前我沒拿手機,回來後我也沒拿手機
  • 父母總懷疑孩子說謊,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有多無助
    家住浙東的一位小女孩甜甜,讓父母很是頭疼,從去年下半年來,甜甜每次都說「胃」不舒服,每次肚子疼,爸爸媽媽都帶她去看病,做了很多檢查,吃了很多藥,可每次甜甜都說藥沒什麼用,肚子依然很疼。相信很多父母都是如此,認為孩子有時候很多舉動都是為了逃避問題,嬰兒車就選喜孩子輕便推車希望父母們清楚,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會讓孩子內心留下難以修復的傷痛,甚至還會造成和孩子之間的隔閡,影響親子關係。
  • 那些被不合格父母戳破的童年
    我記得是個周末,在寫作業的時候,聽到窗口傳來樓下孩子嬉戲的聲音,我心癢得想快點下去跟他們一起玩。於是我快快地把作業寫完,正要出門。我媽一把攔住我,「不行,不可以。」「為什麼?我寫完作業了啊。」「不讓你出去就別出去!天天想著出去,外面有誰?你說你出去又想勾引誰?」聽到我媽說「我想勾引誰」時,當時既震驚又傷心,甚至出離於憤怒。你是我親媽嗎?
  • 父母對孩子最積極的期待,就是我相信你
    當說起人際關係困擾的時候,父母還沒聽完,上來就說:「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當我們興高採烈地想對大人的話題發表一下自己的想法時,父母會說:「小孩子家家的,你懂什麼?」 類似這樣的語言,體現的都是潛意識裡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他們不相信孩子能夠有正確地判斷,作出正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