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4 10:50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陳巧穎
集體上梁儀式現場
集體上梁儀式現場
集體上梁儀式現場
集體上梁儀式現場
1月3日上午,橫店鎮沈坎頭小區前莊人聲鼎沸,眾多農戶齊聚村口,共同見證了集體上梁儀式。東陽市委常委、橫店鎮黨委書記趙耀亮和國土、規劃等部門負責人也到場祝賀。
「我帶你們去看看新房子!」 儀式開始前,在一位建房戶的招呼下,趙耀亮一行走進該村的重建區域,實地查看了房屋建設情況。期間,趙耀亮等人頻頻為前莊危房戶的重建速度點讚。
新房上梁可是件大事,14戶農戶集體上梁對前莊來說更是一件難得的大喜事。小區幹部早已擇好吉時,之後,圍繞著上梁儀式的系列準備活動便陸續展開了。
「噼裡啪啦……」上午8點45分左右,前莊上空響起了陣陣喜慶的鞭炮聲。在不絕於耳的鞭炮聲、樂曲聲、歡笑聲中,集體上梁儀式拉開帷幕。在場鎮幹部和建房戶一起將一塊塊寄託著美好寓意的紅布綁到主梁上。
2017年,前莊共拆除危舊房22戶。從8月初啟動拆後重建,到如今新房拔地而起,只用了4個月時間。如此高的效率,一方面源於採用了統一建設模式,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各級政府部門的通力合作和全力支持。
為了減少建房矛盾、降低施工成本、加快重建進度,前莊危房戶商議後決定統一採購建材,並找到一支施工隊伍開展統一建設。建房戶王立剛造了一棟3層半高樓房,花了60萬元左右(不包含裝修費)。王立剛說:「我大概估算了一下,比起自家單獨施工,可以省下五六萬元。」
趙耀亮以硬幣作釘,將紅布牢牢固定在主梁上。
王立剛家的主梁被抬上樓後,趙耀亮主動以硬幣作釘,將紅布牢牢固定在主梁上,這也代表了他對所有建房戶的美好祝福。隨後,在眾人的協助下,王立剛將主梁緩緩放上屋架。
「來,來,來!吃糖,吃糖!我們的新房子上梁啦!」王立剛拿了兩大把喜糖,使勁地往眾人手裡塞。說完,他又打開一箱麵包,樂呵呵地發放給在場所有人。
聽說王立剛家新房上梁,許多村民早早就守候在樓底,等待「拋梁」。拋梁的物品主要有喜糖、麵包等,主梁安放好後,王立剛和在場眾人就往樓下撒物品。農戶一邊拾撿地上的禮果,一邊大聲吆喝「這邊這邊」「朝我這邊扔」,現場一片歡騰。
「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部分重建戶將實現春節住進新房的願望。年後,排汙、自來水、監控、路燈、綠化、天然氣管道、強弱電等基礎配套設施也會及時跟上去。」沈坎頭小區黨支部書記沈曉陽說,下一步,新房的外立面將統一打造成田園式風格,與沈坎頭千畝農業示範區相協調,並植入民宿、農家樂等,發展農業觀光採摘遊。沈曉陽的一席話,大大提振了廣大農戶的信心,他們腦海中的村莊藍圖似乎馬上就要從願景變為現實。
「前莊是橫店鎮最早啟動拆後重建的連片拆除村,也是建設進度最快的村莊之一。該村的統一建設模式,給其他村(小區)樹立了一個樣板,希望可以達到以點帶面、全面提速的效果。」橫店鎮有關負責人說,在工作重心從「治危拆違」轉為「拆後重建」後,橫店在全鎮範圍內推行統一建設模式,即堅持「零增地」原則,嚴格執行包括規劃設計、工程招標、材料採購、施工建設、工程監管、安全保險、設施配套、外立面、竣工驗收、辦理權證等在內的「十個統一」標準,有效降低建房成本,便於統一管理和監管。截至目前,橫店鎮啟動拆後重建的22個村(小區)中,已有14個採用統一建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