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吊腳樓,最獨特的封頂儀式:上梁

2020-12-14 騰訊網

神秘湘西 夢裡家園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上梁儀典

土家族人「立屋」過程中,主家期盼家業穩固,步步高升,將對新家的寄託點選擇在對中梁的祭拜上,通常都要舉行隆重而又別開生面的上梁儀式,親朋好友及鄰居都攜賀禮前來道喜並狂歡。

「山歌好唱難起頭,木匠難起轉角樓,巖匠難雕石獅子,鐵匠難打鐵繡球……」

這是流傳在湘西永順一帶的土家族民歌,土家人稱自己的轉角樓叫「葉羅勒」, 世人稱之為吊腳樓。

吊腳樓從形式上分有單吊式、雙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均依山而建, 通風乾燥,冬暖夏涼,被著名建築學家張良皋先生讚譽為「地仙之居」。

吊腳樓的營造技藝最早可追溯到東漢,興盛於 1728 年「改土歸流」以後,民間有「住上吊角樓,賽過封王侯」的說法,2011 年被收錄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出生在永順縣澤家鎮沙鬥湖村的彭善堯老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國家級傳承人。他今年七十八歲,

十六歲時跟隨爺爺、父親學木匠手藝,二十七歲為掌墨師,獨 立建造吊角樓,至今五十餘年了。

在湘西、湖北、張家界等地組織建造了百餘棟 吊角樓,為世人稱道。

吊腳樓的營建儀式為選屋場、造屋場、定法稷、伐木、偷梁、起造、上梁、甩梁粑、裝修、請火神等。

其中,上梁的儀式既隆重神聖又快樂熱鬧,具有極其濃鬱的民族民俗文化特徵,是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的一個重要環節。

上梁儀式原於魏晉南北朝,盛行於明清時期,按彭善堯老先生的介紹,主要有偷梁、畫梁、祭祖師、放馬、下碼子、開梁口、上梁、定梁、上梁盤唱、討喜鵲、升匾十餘道程序,並且,道道講究有板有眼。

其中,畫梁,祭梁、上梁盤唱儀式嚴謹唱詞豐富,歷來為掌墨師和木匠師傅們所敬重。

畫梁,當然是由掌墨師完成,一般都定在子夜的時候,畫前,先在梁木中央鑿個眼,用紅布包上硃砂、茶葉、米,滴上酒塞進眼裡,並用銅錢將一塊紅綢釘在梁下面的正中間,在兩端上「乾」「坤」兩個大字,

緊挨著畫八卦圖,圖兩端又分別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如此一番,畫梁才告完成。再將畫好的梁安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通宵點燈,等凌晨時分再上梁。

上梁前,要燒香祭拜,在香桌的禮盤內放上酒、肉、豆腐、粑粑,掌墨師燒紙上香,一手拿著斧頭鑿子,一手端禮盤,在鞭炮聲中,跪拜祖先和魯班,口中吟唱道:日吉時良,天地開張,金梁玉柱,閃發毫光,今逢黃道,大吉大昌!」

當梁與木合榫後,在大家的歡呼聲中,兩位師傅盤梯翻身上梁,一個坐在梁頭,一個坐在梁尾,開始了盤唱。所謂盤唱,就是盤問唱和的意思,一問一答, 吸引聽眾,令人喝彩。

兩位師傅一邊盤唱一邊拋灑梁粑、搭梁布,在「年年吉慶廣招財 月月天官賜福來,天天童子來進寶,時時廣招萬裡財」的唱聲中結束了上梁儀式。

這樣的唱和聲、應答聲此起彼伏,其聲悠揚,似乎要繞梁三日,久久地迴蕩在這裡的山谷中,久久地為新屋祝福。

END

湘西自治州湘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出品

湘廣傳媒

傳播湘西之美

微信號:xgcm12345678

相關焦點

  • 土家族農村傳統建房場面,已很少見了,趕快收藏【視頻】
    打屋場、選梁樹,架馬解料、排扇上梁,砍削鑿刨……土家吊腳樓的修建有無窮多的禮儀,從開工架馬那一刻開始,一直伴隨到吊腳樓壽終正寢。吊腳樓的層頂是坡面,兩坡相接處的梁木最神聖,將其請上屋脊的過程最精彩。「上梁」是土家人為慶賀吊腳樓落成而舉行的盛大歡慶儀式,按照習俗,主人選定「黃道吉日」,並逐一通知親朋好友。
  • 獨特的民族盛事-房屋祠堂上梁竣工儀式
    上梁儀式分為扛梁、遊梁、拜梁、升梁、招寶、拋撒果子、敬捐等環節,罕見的民俗盛事,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延續,流傳至今。 拜梁儀式結束後,緊接著就是上梁,也稱「升梁」。
  • 祠堂上梁儀式
    儀式如下:一、上梁是建房的關鍵工序,主人與木工都很重視。要請風水先生擇(選)大眾日子而定。二、選定吉日良辰時,梁上要貼上「紫微拱照」紅紙橫幅,照字不能寫四點,要寫三點。兩柱貼紅紙對聯,上寫「豎柱巧遇黃道日,上梁恰逢紫微星」。
  • 土司王宮|土家族的故宮
    旅程的第一天,就是參觀當地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永定土司城,在當地又稱其為「土司王宮」,是張家界最古老的土家族王寨。在當時的湘西,又三個土司王,分別是桑植土司王向氏;慈利土司王張氏及實力最強的永順土司王彭氏。在這三位王中,除了彭氏在永定、永順兩個地方都建築了土司王宮,其餘兩位都只在自個兒的管轄地上建了一個王宮。
  • 北京世園會德國展園建築結構封頂儀式在延慶舉辦 | 動態
    11月12日,北京世園會德國展園建築結構封頂儀式在延慶舉辦。
  • 錦裡溝,中國第三階梯上唯一的土家族社區,充滿土家族情懷
    大家可以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走進土家族的家中,享受美好時光。說起錦裡溝,武漢人和湖北人可能不陌生,但外地遊客可能會問,錦裡溝是什麼溝?300年前,也就是清朝雍正年間,湖北恩施土家族隨著當時的土司從恩施向東遷徙到黃陂,並生根發芽,久而久之,土家族在這裡繁衍了幾代人,成為中國第三階梯上唯一的土家族社區,如今,錦裡溝就坐落在這裡,成為武漢唯一的土家風情景區,既然是在土家族的邊界上,錦裡溝的特色當然離不開土家族的民俗風情,除了風景優美,景色宜人,在鬱鬱蔥蔥的山坡上,清澈的河濱,精緻簡約的吊腳樓點綴其間,所有的土家族姑娘都很有價值,走在錦裡溝
  • 詩畫民居吊腳樓
    吊腳樓,是中國苗族、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傳統民居,主要集中在重慶市東南部、湖南省西部、湖北省西部、貴州省東南部
  • 楊俊國 :苗民的吊腳樓
    在湘西或黔東南,吊腳樓比比皆是。苗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等都有吊腳樓,形制大同小異。舊時,對於普通山民而言,建一棟吊腳樓絕非易事,往往需要幾代人的積累才能完成。那是極具風情的民居,依山而建,後半邊靠巖著地,前半邊懸空以木柱支撐,屋牆皆用木板,舊時以杉樹皮或石板蓋頂,現大都是青瓦。吊腳樓的「腳」,就是許多根支撐樓房的粗大木柱。
  • 到恩施土司城女兒城去品味土家族文化
    新中國成立後,組織了五次調查,於1956年10月,確定了土家族的民族成份。1957年1月3日,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美麗的土家族姑娘。它們是了解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好地方。我們欣然前往。恩施土司城,是全國唯一的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佔地約300多畝。國家4A級風景區。恩施土司城大門口的畫像和雕塑都很精美。巨大的土司圖章很是吸引遊客的眼球,它象徵著權力和威嚴。
  • 湘西苗族豎屋上梁歌
    現在,鳳凰縣雖有匠人掌握古民居建築技術,而上梁慶典程序和歌詞基本失傳。當今文人學者採訪收集上梁歌詞,不是拜師學習技藝,木匠掌墨師為保持祭祖嚴肅性,不會提供祭祖師詞及上梁儀式全過程,現場採訪者只能聆聽上梁歌詞一項,難於收集到上梁慶典某些忌禁和上梁程序之真傳。
  • 我的土家族: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擺手舞、酉陽民歌、酉陽古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酉陽縣2010年10萬人同跳擺手舞創造金氏世界紀錄,被文化部命名為2011∽201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0年10月18日,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被命名為「中國土家山歌之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木葉、「咚咚喹」、「打傢伙」等。
  • 農村新房子的「上梁」
    修房子有一套很有意思的程序,首先,要請一位高明的「地仙」(另一種稱呼:陰陽先生、風水先生)來「看地」,勘察地形,預測風水,確定房子的宅基地、朝向等,然後請「八字先生」看宅基地動土、上梁、進火的日期和時辰。
  • 湖北恩施土家族村寨楓香河:破舊吊腳樓重生成「別墅」
    從2017年開始,一項特殊的幫扶計劃在這裡實施,多方助力下,村民們改造提升自家老舊的吊腳樓,嵌入了現代化衛浴、廚房、客房等生活設施。2020年8月3日,樹林掩映中的楓香河。自民居改造以來,村民老舊的吊腳樓大部分改換容顏,成了「山間別墅」。
  • 關於建房上梁的那些傳統習俗
    尤其房子上梁,更是注重儀式,其實是一個求吉,祈福的過程,希望房屋永固,平安長久,家庭和睦,子孫滿堂。根據記載,我國的建房上梁的儀式始於魏晉時期,至明清時已經遍及全國各地。再過去的農村建房上梁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建房上梁,家中興旺,建房無梁,人丁不旺」,「上梁不正下梁歪」,「房子上梁猶如人之加冠」。可見「上梁」對於一個建房子來說的重要性。
  • 農村蓋房「上梁」究竟都有啥規矩?聽老農介紹後才知道規矩真不少
    而在蓋房子時有個非常關鍵的環節,那就是「上梁」。因為「上梁」的過程不但比較危險,而且,房梁的「斜與正」還關乎著房子的質量,因為,上梁不正下梁歪嘛!所以,民間許多人是非常重視「上梁」的環節的。既然民間都重視「上梁」這個環節,那麼,就會立下許多規矩。儘管各地的風俗習慣會有差異,但規矩應該差不多。
  • 醉美拍點推薦 | 土家族,一個古老而新興的民族!
    典型食品 土家族人最愛吃三下鍋兒、臘肉、粑粑(餈粑、包穀粑粑、油粑粑、麥巴等)、豆腐(油豆腐、黴豆腐、釀豆腐、菜豆腐、包穀豆腐、米豆腐)、合渣、起渣、油茶、 油茶湯、鹽茶湯、合渣、起渣、各種乾菜、酸菜、白辣椒、炒米子、八月瓜等食品,此外還有:合菜,土家族逢年過節最常吃的菜,時常同包穀燒酒一起上桌;團饊,土家族風味小吃,用糯米飯加工後炸制而成
  • 鬥門新地標,旭生文化廣場封頂儀式圓滿成功!
    每一寸磚牆背後,都有一群細緻而嚴謹的人,一絲不苟地對待一磚一瓦,從一塊平地到榮耀封頂,每個角落都凝固汗水。不管任何時代,總有一些非凡的建築,代表著城市向上崛起的力量。2020年9月8日,坐落在珠海市鬥門區乾務鎮的一棟巍峨建築,城市首個大型文化藝術商業綜合體——旭生文化廣場封頂儀式正式拉開帷幕。
  • 客家上梁說喜話
    因工作關係,我觀摩了黃石寺起厝上梁儀式。雖說是寺廟造屋上梁,卻也完全依照客家上梁的儀式。在整個上梁過程中,最吸引我的是木、瓦匠師傅們以喊唱的形式說出的喜話。  所謂的客家,既是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也是一個文化層面的概念。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南方漢族移民群體中的一類,客家民系是廣東、福建、江西、廣西、臺灣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組成部分。
  • 【愛上簡筆畫】繪畫教學 · 土家族
    土家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今天,和愛上簡筆畫一起,認識土家族,繪畫土家族簡筆畫。民族簡介: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 「土家族」一個古老而新興的民族!土家族的同胞們,值得收藏!
    若客人已坐定,主人要走動,則只準從客人身後走,不宜走在客人前面;如果地方狹窄,必須走客人前面時,要說一聲「得罪了」,否則,是對客人的不敬。主客坐下後,年輕的客人不準在長者面前架二郎腿,否則是對主人的不敬。客人未得主人的允許,不得進入主人家的內房(臥室),尤其不準進入吊腳樓上的閨女房。客人吃完飯後,不能將筷子擺成十字架於碗上,此行為在土家族人心目中是大不敬。客人吃完後,最好將筷子並齊整,放於碗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