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風雲:未來德國將走向何方?

2021-02-25 米宅海外

隨著執掌德國16年大權的默克爾即將卸任,德國政壇的「總理爭奪戰」也正式拉開帷幕。

2月15日,默克爾所在的德國第一大黨基民盟舉行選舉,拉舍特成功當選為新一屆黨主席。

在「鐵娘子」默克爾明確表示不參加競選的情況下,此次選舉對新一屆德國總理的人選有著重要意義。並且,對未來的歐洲局勢和國際政治也將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默克爾,這位歐洲政壇最具影響力的領導人即將謝幕退場。從2005年擔任德國總理之今,以科學家出身、鮮少在公眾場合表露個性的默克爾已進入了執政的第16個年頭。

作為德國總理,默克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性」;同時,四屆任期的總理生涯更使她成為了現代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女性領導人。

在任期間,默克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從暫停徵兵、加快去核進度到允許同性婚姻合法化,再到下調個人所得稅和削減企業醫保繳費,在默克爾的帶領下,德國經濟很快便實現了快速穩定的增長。

即便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2010年的歐債危機期間,德國經濟的表現依然亮眼。並且,在平衡的財政政策下,德國已多年實現財政盈餘。從2015年開始,德國財政就開始持續盈餘。2016年,盈餘237億歐元,2019年盈餘135億和55億沒動用的政府專項資金。

在經濟不斷增長和富足的國家財政背景下,德國成為了穩定歐盟的主要力量,也使默克爾成為歐洲乃至全球最有權力的領導人之一。

除了經濟,默克爾在外交方面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在默克爾的領導下,德國的對外政策謹慎而又務實,特別是在處理歐洲、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時,默克爾始終小心翼翼在多方斡旋調和。

在面對普京領導的俄羅斯時,默克爾可以態度強硬的展開對話;對於美國川普政府的咄咄逼人,她也能不卑不亢的運用外交智慧,最大程度捍衛自己的原則和增強德國的國際影響力。

然而,即便默克爾被《紐約時報》和《金融時報》稱為「世界最傑出的領袖」,更被《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科恩稱為相等於、甚至超越德國前總理阿登納、施密特和科爾的史上「最傑出歐洲領導人」,可她也會「犯錯」。

在2015年,由於默克爾的「仁慈「,當整個歐洲都緊閉邊境之時,慷慨的德國敞開國門歡迎逃離敘利亞和其他地方的難民來到德國。以德國巴伐利亞州為例,每個難民只要完成身份登記手續,即可以免費獲得住所,此外還能每月領取一筆300歐元的零花錢。

這種政策不僅讓敘利亞、伊拉克那些本身處在戰亂國家的難民撲向德國,甚至還引起了埃及、索馬利亞、突尼西亞等非戰亂國家部分好吃懶做者的覬覦。

在潮水般難民的湧入下,僅在2015年5個月時間裡,德國就接收了超過100萬(相當於德國總人口的1.6%)人,並在當年就花費了超過211億歐元(約1600億人民幣),極大地加劇了德國的財政負擔。

不僅是高昂的財政開支,蜂擁而至的難民還使德國的犯罪率直線上升。許多僅有數百人的德國小鎮竟突然出現上千人的難民,犯罪率在短短半年內就超過了之前幾十年的總和。直到現在,德國依然深陷難民的泥淖而無法脫身。

當然,毫無疑問的是,默克爾為德國、歐洲,乃至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是目前歐洲最受尊敬的領導人,還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性國家領導人之一。



儘管默克爾是歐洲政壇保持穩定的「定心石」,但「鐵娘子」終將會有離任的一天。正如她早年在演講中說到的那樣:「我一直希望能體面地做好分內的工作,終有一日也能體面地卸任」。

今年2月16日,默克爾所在的德國最大黨派基民盟進行了新一屆黨主席的選舉,現任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州長拉舍特當選為新一屆黨主席,這也標誌著「默克爾時代」進入了倒計時階段。

新當選主席的拉舍特是一個致力於歐洲一體化的自由主義溫和派,也是默克爾政策的堅定追隨者。

拉舍特曾擔任歐洲議會議員及德國聯邦議院議員,並在2017年出任北威州州長。在任期間,他採取鐵腕手段打擊當地黑幫勢力,收穫了一眾好評,其出色的治理能力也使得基民盟在北威州獲得了相當高的支持率。

由於拉舍特的政策主張幾乎與默克爾保持同步,因此其長期被認為是默克爾最為青睞的候選人。並且,拉舍特也毫不掩飾競選德國總理的雄心。拉舍特曾說:「一個在擁有1800萬人口的聯邦州成功執政的州長,也可以擔任總理」。

在這種情況下,外界普遍認為成功當選黨主席的拉舍特會繼續在很大程度上延續默克爾的政策。

然而,儘管基民盟是目前德國的第一大黨,從康拉德·阿登納到赫爾穆特·科爾,再到現任總理默克爾,基民盟黨主席都成功當選為德國總理。但是成功當選為基民盟主席的拉舍特其成為總理之路卻依舊充滿變數。

一方面,基民盟黨內存在政治裂隙,且拉舍特在疫情期間表現不佳;另一方面,拉舍特在黨外還有不少強有力的競爭者。

在黨內,因為難民問題,基民盟內部始終充斥著中間勢力和右翼勢力的政治纏鬥。雖然以拉舍特為代表德中間勢力在此次選舉中獲勝,但是拉舍特所獲的支持率與代表右翼勢力的默茨相比也不過多了6%而已。並且,由於拉舍特在疫情期間採取的寬鬆放任政策使北威州受到嚴重打擊,民眾對其已出現不滿。

在黨外,由於現任德國政府並非由基民盟一黨執政,而是與基社盟組成聯盟黨,因此最終德國總理的候選人必須由基民盟基和社盟共同決定。

目前,現任基社盟主席、巴伐利亞州州長馬庫斯·澤德是拉舍特最大的黨外競爭對手,除此之外,堅守在抗疫第一線的德國衛生部長延斯·施潘也欲爭奪總理寶座。

雖然德國歷史上尚未有基社盟成員出任總理的先例,但疫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隨時可能讓基社盟創造歷史。事實也正是如此,據德國電視臺2021年1月15日公布的民調數據顯示,僅有28%的受訪者認為拉舍特適合擔任德國總理,而與之相反,澤德和施潘卻是居高不下。



從歐債危機到難民問題,從英國脫歐到新冠疫情,默克爾領導下的德國一直都是歐洲維持穩定的基石。

如果拉舍特順利成為德國總理,那麼默克爾的方針和路線或將得到延續。但無論如何,擺在德國面前的,都將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時代。

事實上,基民盟和基社盟爭奪德國總理人選並非最大的問題。對於德國來說,填補默克爾離任之後在歐洲所形成的權力真空才是當務之急。在過去十多年間,「鐵娘子」默克爾一直都是歐盟無可爭議的實際領袖。而在她離任後,歐洲恐怕會缺乏一位擁有足夠影響力的領導人。

除此之外,沒有了默克爾的領導,在拜登上任後的中美俄三國角力中保持政治平衡也是未來德國對外政策的重大問題。屆時,德國對外政策很大程度上將會取決於新一任總理的執政理念。

目前來看,拉舍特有很大可能當選為新一屆德國總理。美國雜誌《外交政策》認為,拉舍特與德國前總理施洛德有相似之處,他們都以「一切從生意出發」為執政綱要。

因此,如果拉舍特當選,將保持目前默克爾政策的延續性,在對外政策中,會在中美俄歐四方中保持德國的獨立性;在對內政策中,將會反對黨內的兩極分化以及社會的分裂,德國政權更迭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事實上,得益於默克爾為繼任者留下的豐厚家底,無論拉舍特是否能在今年九月的選舉中當選總理,德國的未來在短時間內都不會變得太糟。

當然,隨著德國保守主義勢力的蔓延,德國的未來不能僅靠即將卸任的默克爾,只有德國執政黨能善於廣泛聽取意見,不輕易「選邊站隊」,德國才能在未來的歐洲繼續保持領導地位。

掃描上方二維碼回復「乾貨」

即可獲得最新海外資產配置指南合輯

相關焦點

  • 國際觀察:卡倫鮑爾將駕駛德國「新車」開向何方?
    12月7日至8日,在德國漢堡召開的基民盟全國黨代會上,克蘭普-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以52%比48%險勝競爭對手梅爾茨,當選為新一任黨主席。如不出意外,她將作為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參加2021年聯邦議院選舉,並很有可能當選為新任德國總理。
  • 話說德國大選(一)
    2021年即將迎來德國大選,總理默克爾已經宣布不再參加2021年的大選,德國在歐盟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未來德國總理人選將直接影響德國甚至歐盟的政治走向。從這一期開始,我們介紹一下德國的選舉制度,德國的主要政黨,未來有可能競選總理的人選及其政治傾向,以及有可能給中德、中歐關係帶來的影響。
  • 【德國內外】明年德國將變天?左翼三黨備戰大選問鼎柏林
    而這一抉擇將決定2021年大選後德國的未來。社民黨早已於2020年8月11日正式推出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作為該黨總理候選人。這位躊躇滿志的社民黨總理候選人隨即接受了《明鏡》周刊的採訪。
  • 話說德國大選(四)德國的政黨
    從1917年開始,當大多社會民主黨人開始覺得,戰爭將以失敗告終,該組織影響力也隨之衰退。1918年,德國的敗局已定,在維爾赫爾姆斯哈芬和基爾的水兵開始起義,也就是歷史上的德國革命,又稱十一月革命。革命使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退位,最後逃到了荷蘭。
  • 德國大選| 德國大選揭曉,大黨得票遠低於選前預測,「牙買加」成唯一執政可能
    德國大選揭曉,聯盟黨和社民黨支持率大幅度下降,遠遠低於選前預測。社民黨不再和聯盟黨組成聯合政府,將成為反對黨。
  • 卡倫鮑爾:德國未來的「掌門人」,能否帶領德國「獨立」?
    如果不是2020年7月德國針對我國香港問題說了幾句話,對德國的一些事很少關心。因為德國這個國家雖然不可小視,但該國總體還是西方國家。正是因為德國這幾句話,德國未來的「掌門人」再次進入全球視野。
  • 美國大選結束了,德國大選和主要黨派了解一下?
    哈哈哈好在這件事告一段落啦,接下來是不是該輪到德國上場啦?德國大選可能沒有美國大選這麼引人注目,但是明年誰來接任默克爾的位置也值得我們拭目以待。大家對德國大選有什麼了解嗎?不如,現在由Luke來給我們介紹一下吧!————————LUKE———————        隨著拜登的勝出,備受矚目的美國大選徐徐落幕。
  • 「小默克爾」宣布將辭職 德國將會被帶往何方?
    「德國之聲」2月10日援引一名德國政黨消息人士的話稱,AKK將在今年夏天之前尋找新的繼任者,此後她將辭去黨主席職務。德國《明鏡》周刊報導稱,默克爾向AKK表達了感謝,並請求她留任國防部長。  德國電視一臺(ARD)報導稱,AKK的這一舉動與日前的圖林根州州長選舉一事有關。
  • 在全球的影響力日益下降,歐洲文明未來將走向何方?
    麥克倫南的《歐洲:歐洲文明如何塑造現代世界》從文明的視角來理解,將歐洲視為一個有著共同理念和價值觀的文明共同體,形成了具有內在統一性的文明特性。就像馬克思所說的那樣, 資本主義奔走於世界各地,不僅創造了豐碩的財富,還對世界有著巨大的改造能力,讓全世界走向文明。而文明的這一全球性特質也是本書著力表述的主題。當然也應該看到,就其過程而言,這是用「血與火」的方式擴展著文明的空間邊界,並在思想觀念層面上創造出了「文明與野蠻」這一兩分的話語體系,歐洲是「文明」的,而非歐洲地區則是「野蠻」的,從而為其殖民統治構建起合法依據。
  • 德國2021大選趨勢初現:衛生部長施潘入駐總理府的「秘密行動"
    2021年是德國的超級大選年!早期GEM小編總結過2021年德國大選的各位候選人,詳情請點擊:默克爾即將卸任!萬萬沒想到,眾多接班人中,「他」呼聲最高!德國電視一臺報導說,2021年德國有六個州選舉,還有國會大選。多個黨主席也將換人。2021年的德國將有很多方向變化。首先是基民盟將選舉新的黨主席。年初,萊法州和巴符州將舉行州選舉。綠黨想繼續擴大權力,擺脫在野黨的地位,最終打入總理府。而自民黨也想成為執政黨。兩黨能否如願,2021年很有看頭。其他黨派都不願意和選項黨聯盟。選項黨自身已陷入方向性戰鬥中。
  • 德國大選馬上來了 默克爾看似穩操勝券,不過背後有這些危機……
    相較於英國退歐公投和美國大選的出人意料,以及荷蘭與法國大選的驚險激烈,這個周末即將見分曉的德國大選似乎平靜得甚至有些沉悶無聊。
  • 安格拉•默克爾:四度問鼎總理的德國「鐵娘子」
    當地時間2017年9月25日,德國柏林,德國總理默克爾現身基民盟(CDU)黨總部,獲贈獻花,慶賀大選獲勝。>>詳細  相關報導:德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贏得選舉          馬克龍致電默克爾賀其大選獲勝 稱兩國將繼續合作          德大選:傳統大黨得票率低 黨派勢力明顯向右推移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文祝賀默克爾連任德總理
  • 馬裡奧·格策——未來的路究竟在何方?
    將時光的指針撥回到2010年,克洛普治下的大黃蜂多特蒙德以格策、萊萬和羅伊斯為核心在德甲賽場颳起了一場舉世矚目的青春風暴,多特蒙德連續兩個賽季獲得德甲冠軍,並且成功闖入歐冠決賽。那時候的馬裡奧·格策風光無限,被譽為德國梅西,能組織,能突破,能進球,當然也將歐洲金童獎攬入懷中。一個足壇耀眼的新星,德國足球的未來正向我們走來。
  • 德國足球地理:王國風雲鋼鐵雄心
    題記——德國足球地理:王國風雲鋼鐵雄心這是一個偉人和思想家輩出的國度,嚴謹與意志力凝聚的聯邦,歌德、巴赫、馬克思、俾斯麥,用他們卓異的才華,於歷史鐫刻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那片土地上,流淌的是德意志心日耳曼魂,浸透著不屈的鋼鐵意志和錚錚雄心,自割據分裂的邦國時代,便不斷演繹著紛擾的王國風雲與鐵血縱橫。從巴伐利亞到波羅的海,從歷史沿革到世俗傳承,從哲思的海洋到足球的世界,德國,獨一無二的德國,幾乎在所有領域都在彰顯自己的孤傲高絕。
  • 川普對德國政府「狂扇耳光」德國人怒了!
    這幾乎是未來美國總統在採訪中對德國作出的唯一正面表述。其餘部分,如果說是對德國政府的一通「扇耳光」,也不足為過。受到批評最嚴厲的當屬德國總理——默克爾。川普一面表示他認為默克爾是歐洲最重要的領導人,一面稱:「我認為默克爾犯下了非常災難性的錯誤,就是接收大量非法入境者,不管從哪兒來的人都接收,沒人知道他們到底從哪裡來的。」
  • 難民上街打人造成12人受傷,德國治安走向何方?
    這反映出德國社會目前一個不良的發展趨勢。近日,發生在巴伐利亞東部小城安貝格(Amberg)的一起事件震驚了德國社會:4名喝了酒的難民青少年周六晚在街上襲擊路人,造成12人受傷。傷者中,最年輕的只有16歲。四名作案者來自阿富汗、敘利亞和伊朗,年齡最小的17歲,年齡最大的也只有19歲,他們目前被拘留。
  • 在美國的德國留學生也將被驅逐出境,德國學生夢碎美國
    中新社·華輿訊據德國生活報報導 本周一,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局調整了針對國際學生的籤證。如果大學裡的全部課程都是網課的國際學生,將無法得到籤證,就算人已經在美國了,也被強制要求離境。這一新規影響人數超過百萬,中國留學生自然也受到衝擊,許多人迷茫不知道該如何繼續學業。
  • ...德國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表示,德國可以從冠狀病毒危機中...
    德國致力於在沒有新一輪大規模刺激情況下實現經濟復甦;① 德國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表示,德國可以從冠狀病毒危機中實現復甦,而不訴諸2020年那樣的又一個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② 儘管德國總理默克爾政府正面臨延長和加強封鎖措施的壓力,但Altmaier周四表示,不需要實施一個大規模的支出計劃;③ 這位默克爾的保守派成員說:「具有古典意義的刺激計劃--像我們去年制定的那種
  • 美國大選後的美國對臺政策走向
    周忠菲世界知識美國大選已基本塵埃落定,明年拜登入主白宮應該不會存很大懸念。預計拜登上臺以後,美國對華方針不會有明顯變化。在此背景下,未來美國對臺政策走向,將以連續性為主。未來美國對臺海實施軍事幹預的意圖,不會「收手」,但會「收斂」。
  • 德國聯邦疾控機構:未來德國新冠死亡病例或將繼續增多
    來源:央視原標題:德國聯邦疾控機構:未來德國新冠死亡病例或將繼續增多當地時間3日,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警告當前嚴峻的疫情形勢。該研究所所長威勒指出,雖然德國如今每日新增確診病例的發展趨勢較為穩定,但依舊處於較高水平,尤其需重視老年人的防護工作,因為近期養老院頻頻暴發聚集性感染事件,新冠死亡病例更是顯著增多。△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研究所所長威勒在記者會上(圖片來自網絡)據威勒透露,德國各地的衛生機關嚴重超負荷,已經無力追蹤和阻斷感染鏈,重症監護病床也瀕臨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