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值化理財新時代 華泰期貨聚焦資產管理新未來

2020-12-26 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王超)12月12日,由華泰期貨主辦的「2021衍生品市場年會資產配置——淨值化理財新時代」分論壇在上海金融信息中心舉辦,此次論壇圍繞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的機會和挑戰,以及新變化對投資者將帶來的深刻影響角度展開,共話資產管理新未來。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易峘在分析2021年宏觀配置的預期差及機會時認為,A股市場接下來將有以下子板塊可能超預期:首先是可選消費和高端消費。其次是製造業升級。此外,她認為人民幣將迎來長周期升值。「中美兩個經濟體的相對投資回報率的差在2021年下半年將更加明確。預計2021年上半年PPI維持上行,周期重啟。從配置上來說,這是主要預期差,2021年下半年要注意寬鬆後遺症以及退出帶來的陣痛。」她說。

  展望2021年投資機會,上海鳴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副總經理房明認為,在眾多新的賽道中,做CTA和股票策略的組合是一個比較好的賽道,在股票團隊品牌度夠高的時候,他建議可以嘗試做中低頻CTA,這將是一個比較有效的策略。

  房明介紹,2019年、2020年我國量化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百億美元的量化機構,這是量化基金管理規模上的一個裡程碑。

  華泰期貨金融產品部總經理謝志超介紹,華泰期貨產品服務體系就是牢牢把握資金方和資產方這兩端,通過與公募和私募基金等金融機構的深入合作,結合華泰期貨自身的產品評價,產品設計以及資產配置能力,把多樣化的優質產品推介給各類客戶群體,在此過程中發揮引入、評價、設計、配置和推介的作用。

  最後的圓桌對話環節圍繞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的新機遇、各類機構的轉型進展情況、如何看待私募管理人頭部聚集效應、衍生品對衝在機構資金資產管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等話題展開。上海國際信託證券信託總部總經理簡永軍認為,在當前淨值化理財的環境下,固收+的產品和權益-的產品可能是比較熱門的產品;匯鴻匯升投資副總經理朱一順認為,市場波動越大,專業投資者的機會越大,大邏輯就是中國經濟蒸蒸日上,權益類的資產會有比較不錯的表現;量橋投資高級合伙人範俊認為,市場參與者變了,模型也要變,要多用AI的方式參與量化,並且要注重執行,不能只注重投研;上海砥俊資產管理中心總經理梁瑞安建議,投資市場不追小兔,要抓野豬;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另類業務部負責人孫謙認為,未來的機會屬於股票+CTA的總和。他比較看好港股,認為基本面要研究好,同時也可以用量化的工具幫助基本面去做一些執行,這樣會勝出;華泰期貨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王曉黎表示,要聚焦FOF,選產品定性佔40%,定量佔30%,比較看好商品市場投資機會。

  會議間隙還播放了第五屆「期贏天下杯」衍生品基金大賽的獲獎視頻,揭曉了第五屆大賽的冠軍、亞軍、季軍和優勝獎獲獎管理人。據介紹,華泰期貨傾力打造的「期贏天下杯」衍生品基金大賽,立足金融衍生品領域,聚焦衍生品基金群體,為衍生品基金提供長期專業業績鑑定,是資產管理領域衍生品特色的品牌賽事,也是華泰期貨深度服務衍生品基金群體的平臺。截止到11月末,大賽共吸引了超過500家管理人參賽。

  記者還了解到,華泰期貨衍生品市場年會是華泰期貨每年舉辦的大型機構投資者主題論壇,聚焦於行業前沿動態,著力搭建高端服務交流的平臺。作為華泰期貨傾力打造的年度機構投資者盛會,華泰期貨衍生品市場年會今年已是第四屆。本次分論壇聚焦基於大類資產配置的以期貨衍生品為特色的財富管理,共有十多位來自金融機構、大宗商品領域等各界專家和代表進行主題演講和圓桌交流,共同展望2021年投資之道和衍生品市場發展之未來,為投資者帶來精彩的思想盛宴。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

相關焦點

  • 華泰期貨——砥節勵行 矢志創新
    華泰期貨還與華泰證券緊密聯動,在金融衍生品領域開展多項創新協作,逐漸探索出產品+產業、產業+金融、「保險+期貨」、產業基金等新型服務模式,顯著提升了對產業客戶的綜合服務能力。[順勢而為 大力推動財富管理 業務正當時]近年,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大國博弈明顯加劇,全球各類資產價格劇烈波動。
  • 上海信託總經理陳兵:未來將加快淨值化轉型速度
    原標題:上海信託總經理陳兵:未來將加快淨值化轉型速度   在2日舉辦的「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2020年觀察家金融峰會上,上海國際
  • 魏泉紅:銀行理財進入2.0時代 工銀理財將著力打造六大體系
    騰訊財經訊 7月7日消息,2019國際貨幣論壇於7月6日-7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魏泉紅指出,工銀理財是銀行理財發展的一個代表和縮影,過去十餘年,銀行理財也伴隨著中國經濟和金融發展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現在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代表著銀行理財進入了一個2.0時代。
  • 中國券商資管行業發展報告(上篇):主動管理轉型之路持續 行業迎來...
    2019年,科創板迅速推出後,公募基金、券商資管等機構火速布局科創板基金,聚焦科創板帶來的業務機會。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指引(試行)》,為國內資產管理行業實施MOM組合基金模式提供了樣本。行業發展現狀:券商資管行業規模持續收縮 各階段股票型產品業績均為最佳資管行業格局重塑,券商資管規模佔比下滑。
  • 財富管理市場蓬勃發展私人銀行業務仍具想像空間
    《報告》指出,中國百萬億規模的財富管理市場備受全球矚目。同時,伴隨著國內資產管理業務逐步回歸本源,財富管理行業發展格局也出現變化。報告提出了銀行理財、保險、信託、基金專戶、券商資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期貨等8類大類資產。
  • 華泰證券深度解析:創新引領,「財富+機構」成就新龍頭
    華泰證券在財富管理業務與基金管理業務上較早完成布局,2003 年公 司參股南方基金涉足基金管理業務,2004 年公司與美國國際集團合資 組建友邦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前身),2006 年公司收購控股長城偉業 期貨(現為華泰期貨)涉足期貨經紀業務,同年參股江蘇銀行。
  • 淨值化轉型 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場」
    來源:金融投資報理財子公司跑步入場仍在持續。12月10日晚間,民生銀行(港股01988)公告稱,收到 《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民生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批覆》,同意民生銀行出資50億元人民幣籌建民生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4家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和籌建。
  • 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價值鏈分析
    未來,銀行理財與保險資管可互為管理人,強化資金受託業務合作。當前,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管理銀行理財資金在非保本理財餘額中佔比僅為2.5%,保險資管受託管理銀行理財業務還存在極大的發展空間。同時,理財也可發揮自己的渠道優勢、資產獲取優勢和品牌優勢,為保險資金選擇受託管理機構提供差異化選擇。  二是資產端合作。
  • 資產配置理念漸普及 銀行理財子公司探索新路徑
    金融投資網記者 吉雪嬌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將積蓄交給資管機構進行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藉助資管機構的專業能力,在儘可能確保本金安全的情況下,獲取一定的投資收益。在此需求下,資產配置策略因其風險-收益穩健的特點,成為最熱門的投資策略之一。
  • 點掌財經攜手華泰期貨,推出「新期點」期貨實盤交易大賽
    經過前期數月的精心籌備,首屆「新期點」期貨實盤交易大賽已正式開賽。在內外部環境複雜多變、行情波動強的背景下,報名參賽的交易者躍躍欲試,期待在這次大賽中一展身手。據悉,首屆「新期點」期貨實盤交易大賽是由點掌財經和華泰期貨聯合舉辦,華泰證券、期策略、找期網和慶喆科技等知名機構協辦,大賽不設資金門檻,以創新型賽制面向期貨市場客戶,在為期六個月的活動期間,期貨投資者和投資機構均可通過點掌財經活動頁面隨時參與。為更好服務參賽者,主辦方使用多項業內先進的人工智慧策略技術系統。
  • 青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
    來源:時代周報11月19日,今年銀保監會批籌的第一家理財子公司——青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該公司由青島銀行全資發起設立,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是首家獲批的萬億資產規模以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也是長江以北地區首家、全國第六家獲批的城商行理財子公司。青銀理財的開業對於根植青島、服務山東的青島銀行來說意義非凡。全國經營的青銀理財必將成為青島銀行持續穩健發展的新增長極。
  • 新財富時代,銀行理財的迷霧與科技破局之路
    【摘要】當下金融監管和資本市場新態勢的發展,已經顛覆了傳統財富與資管行業的模式,作為金融服務領域內的老兵新傳,銀行業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理財與資管領域內收復失地,再創輝煌。 充分運用和發揮科技力量,在客戶經營服務、資產篩選風控、數據中臺運營領域內連續升級思維,升級科技體系,充分運用好包括AI,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工具,成為擺在銀行業面前的機遇和難題。
  • 【新華財經調查】資管賽道競爭加劇 理財子公司分化格局初顯
    回歸本源聚焦淨值化銀行理財是體量最大的資產管理子行業。此前,銀行理財亂就亂在資金池和剛兌,資管新規最本質的是要推動銀行理財回歸本源。2020年,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進程加快,保本理財產品退出效果顯著。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保本理財產品佔比僅5.7%,較年初減少了11個百分點。
  • 華泰期貨:「保險+期貨」在行動
    中證網訊(記者周璐璐)為抗擊疫情、助力企業有序復工,華泰期貨近期不僅積極捐款,還針對性地提供場外期權風險管理產品。與此同時,華泰期貨參與了上期所「保險+期貨」項目,助力雲南、海南地區橡膠膠農擺脫貧困。據了解,一方面,華泰期貨向其股東華泰證券與愛德基金會合作設立的「益心華泰公共衛生專項基金」捐款100萬元。華泰期貨全資子公司華泰長城資本為多項抗「疫」行動和多家實體企業提供針對性的場外期權風險管理產品,並減免期權費。華泰期貨母公司及集團成員共捐贈2000萬元。
  • 國內首家 華泰期貨推出商品因子服務
    中證網訊 (記者 馬爽)在12月10日由華泰期貨主辦的「新格局 再啟航 2021衍生品市場年會」金融科技分論壇上,華泰期貨研究院院長侯峻透露,不同於傳統的基本面產業鏈投研服務,華泰期貨運用量化因子研究、另類數據、高頻交易等多技術結合,對大型機構客戶推出了更為立體化的定製化投研服務,其中涉及的業務包含了風險管理、商品多因子組合分析
  • 2019銀行理財年度報告
    銀行需要在2020年底之前發行期限能夠覆蓋非標資產到期的長期限產品完成資產的對接,2021年開始,老產品均不再新發。如此,則會造成2020年下半年市場「絕版」長期限預期收益型產品的供應增加,但對於淨值化轉型暫時沒有影響 場景二:非標可新發。如果存量未到期非標不僅可存續還可繼續新發老產品對接該資產,進行錯配型的滾動。
  • 銀行理財細則草稿已經完成 本月落地可期
    維度一:不保本+淨值化  銀行理財將越來越像基金  資管新規明確規定,資管產品需要實行淨值化管理,金融機構不得再對投資者進行保本保收益的承諾。打破剛性兌付可能意味著普通投資者不能如以前「閉著眼睛買」了,未來銀行理財將會跟公募基金一樣存在波動。
  • 寄語大資管|建信理財謝國旺:推動資管行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轉型 勇於探索 推動資管行業高質量發展文/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裁 謝國旺過去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資管行業轉型發展的步伐並未放緩,各類資管機構不斷優化轉型發展路徑,為實現經濟正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資管新規促使行業落後產能有序出清、資產管理規模企穩,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加速,理財子公司持續擴容、管理規模快速增長。
  • 資產管理行業的未來:顛覆者們來了?
    隨著國家對資管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強,近兩年政府頒布的一系列資管行業管理辦法新規,不僅為中國資管行業帶來了競爭格局的巨大變化,也引起了業界對於資產行業未來發展走向的眾多爭議。新規: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入場傳統上,公募基金公司、信託公司、資產管理公司以及關聯的銀行、證券、保險等機構都是資產管理行業的專業玩家與參與者。
  • ...理財子公司,多數中小銀行處境尷尬:自己「開不起」,市場被蠶食
    2018年末《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實施後,2019年6月份首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獲批開業,截至目前,全國已已有24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含2家中外合資機構),開業數量已達20家。同時,依託集團資產管理、託管、養老金等業務優勢,以新理念、新產品、新模式,致力於構建成集團的產品中心、輕資本業務發展的創收中心和集團客群經營的穩定器。建信理財選擇落戶深圳,這與其發展戰略與定位密切相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剛一出臺,建行就圈定服務大灣區建設十大重點領域,包括製造業綠色改造升級、戰略新興產業支持、住房租賃業務、區內大資管業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