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初由閥閱,吾志在林泉。
為舜不無地,睎顏盡有天。
魚蟲猶可佛,雞犬皆登仙。
顧我非六六,荷天良拳拳。
幼時氣宇壯,長日文彩鮮。
琴劍微暖席,江湖動經年。
異乎三子撰,契彼五家禪。
既已出洙泗,從而師偓佺。
肩依洪崖右,道在靈運前。
所得既天秘,與交又國賢。
可圖大藥資,以辦買山錢。
東訪鼎湖浪,西尋蒼梧煙。
一寸百鍊剛,半生雙行纏。
簪紳非無欲,魚鳥從所便。
逸興五湖闊,虛名四海傳。
飽餐青精飯,細讀黃石編。
頃自七閩出,放焉迷市廛。
紅塵刺人眼,名利交相煎。
富貴已嘗鼎,雲霄當著鞭。
蹉跎度青春,遲暮即華顛。
且有安期棗,與夫泰華蓮。
高陵易為谷,滄海俄成田。
光景亦倏忽,物華隨變遷。
仰天時一笑,顧影長自憐。
紫府何冥邈,青鸞何沉綿。
蓬萊雲渺渺,小有月娟娟。
策足青霞路,收功牙芽鉛。
上以遊太虛,下以窮九淵。
輦轂氣所王,湖山樂無邊。
飄然復何往,此去如蛻蟬。
白玉蟾祖師(1134~1229),南宋時人,本姓葛,名長庚,字如晦,號瓊琯,自稱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瓊山老人,武夷散人。南宗的實際創立者,創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白玉蟾6歲喪父,母改嫁澄邁縣白家,改名白玉蟾(白出生時,母夢有白色蟾蜍入懷)。7歲能賦詩,12歲應童子科落第,漸厭惡科舉仕途。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16歲時離家雲遊,養真於儋州松林嶺。23歲隻身渡海到大陸各地求師。最後入住武夷山止止庵,師從道教南宗四世祖陳楠,盡得其道術。並遵師命至黎母山遇真人授「上注法篆洞法玄累訣」,創立道教南宗宗派。
嘉定年間(1208~1225年),詔入太乙宮中,為皇帝講道,被封為紫清明道真人。後往來名山,行蹤莫測。紹定二年(1229年),卒於盱江(今江西省境內,一說卒於今海南省定安縣文筆峰)。平生博覽群經,無書不讀。書法善篆、隸、草,其草書如龍蛇飛動;畫藝特長竹石、人物,所畫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於詩詞,文詞清亮高絕,其七絕詩《早春》被收入傳統蒙學經典《千家詩》。所著《道德寶章》(又稱《老子注》),文簡辭古,玄奧絕倫,獨樹一幟,被收入《四庫全書》。其他著作有《海瓊集》、《金華衝碧丹經秘旨》、《海瓊白真人語錄》、《羅浮山志》、《海瓊白玉蟾先生文集》等。 歡迎關注公眾號 、 加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