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提出,「剔除封建性的糟粕,吸取民主性的精華」。這句話對我們學習日本足球適用嗎?
作者「足球勁衛軍Football Guardians FC&34;教練必須愛他的球員, 但在練習場上必須儘可能殘忍地對待他們, 儘管他內心可能為此哭泣,這就是獲勝的關鍵。如果球員們不練到吐血,別指望贏得比賽」。當軍國主義者在二戰前控制了學校後,武術和軍事訓練變成體育課的常態,武士道精神(下圖)成為教育的靈魂。
日本電影-七武士劇照
日本排球教父大松博文,在關西學院大學商學部畢業,二戰期間以31師團的輜重兵中隊長的身份轉戰中國和緬甸戰場,九死一生後性格大變。1952年,只在中學時打過排球的、日本貝冢紡織廠的採購部經理大松博文組織女子排球隊,從一開始定下的目標就是「必須成為全日本冠軍和世界冠軍」,當時大家認為他吹牛皮。
他從1242名女工中挑選了16名選手,與隊員每天從8時在工廠工作到15時30分,然後從16時訓練到半夜。大松博文在封閉的訓練館中,毫不留情地將排球一個個狠狠地砸向隊員們。姑娘們來回地撲救,翻滾,起身,再翻滾,再起身,直到精疲力竭,倒地不起。在中國很多人看過以他們的故事改編的《排球女將》電視劇,嚴苛的訓練方式讓人不忍目睹。由於訓練強度太大,一度曾激起了勞工組織的強烈抗議。1962年和1964年,大松博文帶領的東洋魔女,兩次擊敗當時世界排壇霸主、在幾百年的戰爭中多次打敗日本的前蘇聯,在世錦賽和奧運會奪冠(下圖)後壟斷國際排壇若干年,成為日本民族英雄。他號稱魔鬼教練,成為中國體育界當時學習的榜樣。
1964奧運冠軍:大松博文和日本女排
「武士道精神」和「魔鬼訓練」也深深地影響了日本足球。但在嚴格刻苦訓練、懲罰性教育、科學訓練和尊重人性、違法和犯罪之間的邊界在哪,有時變得模糊。這裡講5個日本足球的真實案例,請您來鑑別是精華還是糟粕。
除了Sadao教練的故事,上述四個足球的個案均來自國際組織HRW在2020年7月發布的《日本青少年運動員被虐待報告》。該報告採訪了來自日本45個縣的涉及50項不同的體育運動的青少年運動員,發現在日本的學校和體育界這種現象很普遍。
2013年日本奧委會對日本各體育單項協會的下屬的2千名青少年和成人運動員調查,發現有11%的運動員報告由被欺負或被性侵犯的情況。同年,日本大學體育和運動協會對5千名大學生運動員調查發現,其中20.5%在中學和高中時被體罰過。
綜合上述三個報告和耶魯大學東亞研究所2007年出版的《當代日本體育和身體文化》的內容,日本體育界的主要懲罰性教育或虐待的表現形式包括:
體罰
根據上述4份報告,懲罰性教育或虐待的後果很嚴重,這裡舉5個極端例子:
為何會這樣?學生不反抗?家長不抗議?這得從日本的文化談起。
2013年左右,當時75歲的日本眾議院議長Bunmei Ibuki在自民黨政治家研究組的一次演講中公開表示,&34;我不記得我曾經受到過教練的表揚。每一天,我都想怎麼不被教練打。我打球從來沒有快樂過,我討厭排球。當我長大了,我跟我的教練交談,他說,他的一代這種情況更糟。從他的話,我終於明白這種教育和文化是代代相傳的。但現在必須被打破」。
國際組織HRW的上述報告說,「參與體育運動應為青少年提供玩耍的樂趣,並為身心發展和成長提供機會。然而,在日本暴力和虐待往往是青少年運動員經歷的一部分,導致他們身體被傷害或死亡, 精神上的焦慮、抑鬱、自卑, 侵略性或自殺, 睡眠和飲食失調,損傷大腦。體育對太多的日本兒童來說,一直是痛苦、恐懼和苦惱的原因。這違反了道德、尊嚴和人權, 而這三者應該是體育的核心價值」。
國際奧委會會徽
國際奧委會就上述報告發表聲明,&34;所有青少年都有權受到保護,免遭任何人(包括老師、家長、同學)對他們的各種形式的身體、語言、精神或性方面的暴力和欺負(包括暴力性的紀律處罰)。青少年經歷的各種暴力和欺負,無論性質或嚴重性,不僅造成身體的傷害和疼痛,而且破壞青少年的自我價值感, 阻礙他們的發展。然而,暴力侵害青少年的行為往往被合理化,被認為必要的或不可避免的。由於一方面施暴者是熟悉的人,另一方面受害者感到羞辱或害怕報復,可能很多暴力或欺負行為沒有被報告或投訴。施暴者逍遙法外的現象和施暴行為的長期性可能會讓受害者相信暴力是正常的。在這種方式下,暴力和欺負有了面罩,使其難以防止和被終結」。
青少年雪地軍訓
讀了上面的文章,您對日本足球的精華和糟粕,有了明確想法了嗎?
有沒有人認為當年被老師和教練打的最多的,現在都是最感謝老師和教練的?您認為有些人學習日本的,讓孩子在雪中光身子訓練(上圖)來培養孩子的手段對還是不對,安全還是不安全?
刻苦嚴格訓練和科學安全的訓練、懲罰性教育和鼓勵性教育、不打不成才和不罵不成器和對人性的尊重的界限在哪?為了出成績,是否可以不計一切代價?孩子就是當了世界冠軍,一身精神和身體的疾病,退役後怎麼辦?運動員首先是人,還是首先是運動員?
有人認為中國足球就是缺練,如果不像日本這麼刻苦訓練,還能成功嗎?您同意這個觀點嗎?足球的規律是什麼?作者「足球勁衛軍Football Guardians FC&34;的《足球的精神--球員》系列。歡迎您關注本號該系列的現有的10篇文章和後續文章和其他系列。本文權利保留©®℗ 。
本文參考的主要資料來源:UNICEF, HRW, WIKI, the Guardian, Haruka Hagiwara and Sandy Wolfson, William W. Kelly and Atsuo Sugimoto, Robert Whiting.
本號專注於和大家一起探討足球規律和足球精神,作者也許為管中窺豹,也許為外行看熱鬧,歡迎您的點評或指正。足球之美麗在於可百家爭鳴,足球的魅力在於其斯芬克斯之謎。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