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發過一篇關於「外甥女因為高考成績不佳,面臨去復讀或讀專科兩難選擇」的文章高考成績不如意,是選擇復讀,還是選擇專科(含高職),外甥女最終選擇了去讀專科,究其原因:一是因為本來就不太喜歡讀書,擔心復讀也提高不了多少成績;二是因為覺得復讀丟人。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高考成績不如意,復讀是不是好的選擇?復讀到底丟不丟人呢?
關於丟不丟人的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它得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是從自己的角度來看,你自己有沒有分析:這次高考為什麼成績不理想?是因為本身底子薄,還是因為教學資源一般,亦或是自己學習態度的問題,亦或是自己表現不佳、失誤了。
這些原因中,我個人覺得有些情況是丟人的,比方說是學習態度不端正,考試考砸了。為什麼?因為高考確實在很多人的一生中,扮演一個很重要的階段,面對這個轉折點,我們因為自己不努力,辜負了父母的支持、老師的教誨,這是不應該的。
二是從客觀條件角度看:如果本身學校的教學資源就差,自己底子也薄,雖然自己真的努力過了,但是成績還是沒有達到目標。這個我覺得不丟人。因為人與人之間基礎是有差別的,學習方法確實也是有差異的。
只要努力過了,我覺得就不丟人。
坦率的講,我有過兩次復讀經歷。
第一次選擇復讀,我剛開始覺得丟人,後來釋然了。
第二次選擇復讀,我覺得真的是丟人,不僅僅是因為次數,更是因為問題全在自己,辜負了家長、老師的信任,更是浪費了一年的青春。
到底是怎麼回事?或許您可以聽聽老男孩經歷兩次復讀的心路歷程。
第一次高考
我所在的中學,是當地的一所普通中學,不是重點中學。說普通,其實已經有點客氣了。不僅僅它已經有多年未有學生考上本科,而且學風也非常一般,打架鬥毆的事情還真不少。
不過,自從高二的時候,有一位嚴厲的老師進校,我們哪一屆的學風提高了不少。她不僅僅帶領我們哪一屆,培養了5個本科大學生,而且還有2個同學考上了重本。
這位女老師姓嶽,個子不高,可是看起來力量十足,非常自信強勢,幾乎所有學生看到她都有點害怕。而她不僅僅頗具威嚴,而且很擅於激勵人心。我清晰的記得,她在一次班會上,勉勵我們做好備考準備: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聽了讓人熱血沸騰,全身充滿了力量,對備考充滿了信心。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才真正開始正視高考備考的事。在兩年的時間裡(高二、高三),我和其他同學一樣,刻苦的學習,努力的提高。早上6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除了吃飯、睡覺、運動,就是學習。經歷過那個階段的朋友,都知道我們的生活真的是很單調,真的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
不過即使是這樣,我仍然沒有考出足以被本科錄取的成績。我清晰的記得,當我拿到成績時的心情變化:首先是開心,因為雖然沒有達到本科線,但是已經基本發揮出了自己的水平,而且已經是學校裡可以上榮譽榜的成績了(考上專科的,都可以上學校榮譽榜);接著是失望,因為如果我的分數再能提到20分左右,就可以達到三本線,那樣子的話,我可能當時就去讀了;最後是有點茫然,我該怎麼辦,是去讀專科?是去復讀?還是去就業?我真的不知道。
第一次復讀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還是決定去復讀。主要來自三方面的考慮:一是老師建議我去復讀,她覺得我很勤奮,再稍加努力,一定就能考上一所本科學校;二是父母也給我釋放壓力,不用擔心復讀的費用;三是我自己當時覺得讀專科就是混日子,那還不如不讀。
確定復讀後,我報了一所專門輔導高四(復讀生的戲稱)學生的私立學校。據說這所學校的老師,都來自本市重點中學,輔導的學生上本率非常高。而我們進入這所學校之前,其實也經過學校的考核,達到一定的分數,才會被允許入學。就這樣,我開始了第一次復讀之旅。
進入這所學校的第一天,我見到了班主任,一個約60歲的老頭。看起來非常慈祥,據說是某重點中學的班主任,桃李滿天下,退休後被聘過來發揮餘熱。
所有一切配置都升級了:班主任、輔導老師、同學(相對於之前學校的同學而言,復讀生的成績好太多了,甚至有幾個本來就是上了重點線的。但是他們志存高遠,不似我們目光短淺)。沒有理由不考出好的成績啊。當時我也是信心滿滿。
果然,經過半年左右的時間學習,我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模考的成績能夠穩定的達到二本的水平。
然而,可能是盲目的自信,又或者是年輕無知,不懂得抵擋誘惑。我在衝刺階段掉了鏈子!
當時,與我一起復讀,還有一個同學,他的成績跟我差不多。因為是同學的關係,所以我們平時走得比較近。有一天,他神神秘秘的找到我,說要請我看電影。那時,我一年到頭也看不了一場電影,於是就去了。沒想到,我們看的不是電影院普通的電影,而是錄-像-廳裡的小-電-影。在漆黑的錄-像-廳,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既羞愧又刺激……
後來,我們前前後後還看了好幾次。從那以後,我突然覺得內心的平靜打破了。表面上還是跟以前一樣的學習,但是內心總是有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感覺。
我開始注意同桌的一位女同學,她漂亮、學習認真,這可能就是常說的情竇初開吧。
原來我們的交集僅限於討論學習,可是在我心裡,卻慢慢埋下了一顆愛戀的種子。終於在一個晚自習的課上,我偷偷的塞了一張紙條到她的書本裡,那是一封情書。
那時我的心跳得異常快速,仿佛就要跳出我的胸口一樣。我焦急的等待著她的回應,可是卻一直沒有得到。
直到離開那所學校,我也沒有得到一個回復,那封情書就好像石沉大海,了無音訊。
經過這兩個風波後,我開始收心備考。但是浪費的時間卻不能找回來,我又落榜了。
雖然這次的成績已經提升了100多分,但是還是沒有達到二本線,僅僅能讀一所不錯的三本。我又失敗了!
第二次復讀
第一次失利,我的感受是開心-失望-迷茫。
第二次失利,我的感受則是羞愧、後悔,真的覺得丟人。
那個暑假,我沉浸在深深的自責中,如果不是自己心猿意馬,自己很有可能會考上一所本科學校。一年的付出,等來的確是這樣的結果,真不該!
就在我陷入反覆的自責中時,媽媽鼓勵我:再考一次,你看成績提高了很多,這次一定能行。
媽媽平時很嚴厲,甚至脾氣有點暴躁,小時候因為調皮,我可沒少挨她的打。可是,這次她卻選擇鼓勵我。我決定要站起來,我要重新開始!
第二次的復讀,我選擇了另一所學校,因為沒臉去見那位老班主任,他曾對我滿懷期待。這一年我努力學習,不再被身邊的各種聲音所幹擾,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儘可能考上本科,考上一所好的大學。
終於,在2003年(非-典)高考,我拿到了超過湖南本科線30分的成績,我終於達到目標了。
這個事情至今已過去近20年了,可是現在回憶起來,依然歷歷在目,可能那些痛苦的、慘痛的、開心的感受才是最讓人銘刻的吧。
復讀到底丟不丟人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我覺得,只要你目標堅定,願意認真去對待、去付出,就不再會被這個問題說困擾。因為此刻你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要成功。即使是為了他、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