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結束了,幾家歡喜幾家愁!考生都希望自己考上自己理想的本科院校,但是事實卻是殘酷的,考得好的同學們已經開始準備自己的大學生活了,但是考得比較差的考生還在糾結,到底是上個自己不喜歡的學校,還是選擇復讀一年呢?我復讀一年會考上自己理想的本科院校嗎?復讀一年浪費的時間值得嗎?
人們從小時候起就有一個美好的願望,那就是希望自己考上清華、北大,進入理想的本科院校,成為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在有人功成名就的同時,卻有一部分人功虧於潰。這是因為,成功者的獎盃裡面盛滿的是汗水,科學家的發明中凝結的是心血。在一次次的困難、挫折面前,唯有百折不撓的堅持和奮鬥,才能催生出成功的花朵,享受成功的喜悅。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是在學習上,在生活上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我們要做的不是放棄,而是應該正確地對待它,用堅強的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它,更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去戰勝它,挫折可以練就成熟,只有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彩虹。
女作家趙淑俠也曾是高考的受挫者,但她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清醒地認識到:「挫折不是失敗的代名詞,更不是挫人志氣的沮喪劑,它是考驗人的韌力和耐力的測量器,亦是在人跌倒時鼓動他奮勇再起的能源。如果一個人總是一帆風順,事事成功,很易造成他生存太容易,世間一切任我取,我即『萬能』的印象……挫折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遇挫折就先氣餒、自憐自怨、羞惱憤怒、恨東罵西,使得挫折愈演愈烈,最後成為真正的失敗者。」
因此,人生只有挫折,沒有真正的失敗;只有一個人被挫折徵服時,才意味著失敗的真正到來。
所以,復讀不是問題,害怕復讀才是問題;挫折也不是問題,輕易屈服於挫折才是問題。所以,如果自己有堅定的目標和信念,認為自己復讀能成功的話,就堅定不移地前進吧!
說完適合復讀的考生,那剩下一部分成績很差的考生應該怎麼辦呢?就這樣認命,去學習一門自己不喜歡的技術嗎?
當然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們除了高考之外,還應該選擇別的方式繼續升學,並不能因為一次的失敗就否定自己,除了高考以外,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可以進行升學,比如最近很火熱的2(3)+2統招專升本,年滿十六周歲即可報名,考試簡單,全程只考2門課程,總分300分的題目只需要達到80分左右就可以被本科院校錄取。而且畢業是發的全日制本科畢業證,和全日制本科學歷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學信網可查,不管是找工作還是繼續升學都沒有影響。
有很多升學的方案可以參考,只是我們被限制住了思想而已,多了解一下,你就會發現有很多的升學方式可以選擇。想了解更多升學方案的學生或者家長,可以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