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生後,每天吃得飽睡得香,拉得爽,當媽媽再辛苦也是幸福的。
來到娃的第一次體檢日,身高 OK、體重 OK、大便 OK,結果醫生冷不丁地問:「你家寶寶的腿紋不對稱,過一個月再複查,可能會出現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況。」這讓媽媽的神經一下子緊張起來。
什麼,兩個大腿的褶子不對稱,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全,還能長短腿?真可怕!問及周圍的媽媽們,發現很多娃都中招了。(今天文末有福利,記得最後看哦~)
有過帶娃體檢的父母都知道,醫生會觀察寶寶的雙腿是否一樣長,大腿是否可以對稱的向兩邊張開,臀部或大腿上的皮膚褶皺是否明顯不對稱,等等。雙腿的褶皺數目或位置不一致,即腿紋不對稱。
·位置不對稱
讓孩子趴著,兩腿伸直,左右腿的紋路一高一低,不對稱。
·量的不對稱
一個人的腿上有三個腿紋,而另一個人可能只有一個腿紋。
腿紋不對稱,確實是髖關節發育不良的一個症狀。除了這些,髖關節發育不良還有許多其他症狀。
屈膝關節,兩側膝關節高度不等;
伸直後,兩腿長度不等;3個月內嬰兒在屈髖外展運動檢查時,聽到關節發出「咔噠」聲;3個月後,髖關節活動不對稱(例如,一側可以打開80度,而另一側只能打開60度);年齡再大一點的嬰兒,可能也會出現脊柱彎曲,跛行,搖動鴨子的步態,或感到疼痛。
要知道,髖關節發育不全的現象並不少見。僅僅是腿紋不對稱,髖關節未必有問題,父母不必過分恐慌。有的嬰兒即使髖關節正常,但因過胖,腿兩側脂肪分布不均勻,也會出現腿紋不對稱的情況。
但是,如果發現嬰兒腿紋不對稱的情況,及時進行檢查還是十分必要的。
儘管很多時候,腿紋不對稱會隨著娃的年齡增長,慢慢變得對稱。但如果自己不能改善,娃的整體形象就會大打折扣,而且當娃長大了,還會覺得痛,甚至發炎!
當寶寶發現腿紋不對稱時,建議爸爸媽媽趕緊帶娃去醫院,確認寶寶是否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況。醫師將根據嬰兒的年齡,用B超或 X射線進行檢查。母親放心,這些檢查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傷害。
對不需要治療的輕微髖關節不良,媽媽們在平時要多注意寶寶髖關節發育。這些點,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去做哦!
●為娃做運動檢查時,聽到關
把寶寶平躺在床上,來首舒緩的音樂,寶寶髖關節外展練習就開始了!
步驟一:抓住寶寶膝關節下方,向上抬起雙腿,屈膝至90度;
步驟二:慢慢打開雙腿,髖外展,儘量讓寶寶膝外側接近或接觸床面,注意不要硬掰。在保持了幾秒鐘之後返回,重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