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餃巨頭」倒了?曾經開店450家,年賺15億,如今門店紛紛關閉

2020-12-27 和訊

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下,越來越多的國外資本都進入我國開始搶佔市場,而本土的很多企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很多本土企業最終面臨的是要麼被收購,要麼破產倒閉。

我國的飲食文化又是流傳上千年的文化,很多地方的本土餐飲都有著自己的特色。而隨著國外快餐文化的衝擊,很多本土的餐飲企業也開始慢慢地變得開始受到擠壓,於是很多的企業開始轉變方向,有的甚至為了成本考慮,做出的菜餚都沒以前好吃了。

這樣的事情其實並不少見,很多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可能面臨這樣的改變,畢竟創辦企業的「初心」,在面對現實的情況下還是會改變的。有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甚至會出現最終資本將創始人趕出去的畫面,比如蘋果的創始人賈伯斯就被趕出去過,而如今還有一家餐飲連鎖企業的創始人也是如此,公司開展年會的時候,都不讓他進去,那就是大娘水餃的創始人吳國強。

在北方,過年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吃餃子,而在很多節日也是都有吃餃子的習俗,尤其是今日冬至,更是很多人會選擇去吃餃子。所以當時大娘水餃也被很多人熟知,而它的創始人吳國強,是在1996年的時候創辦了當時的常州商業大廈美食園,這也就是大娘水餃的前身了。剛開始發展美食園的時候,沒想到會如此火熱,因為當時吳國強邀請了一位來自東北的退休大娘來包餃子,自己做餃子餡,沒想到一炮而紅,很快吳國強就專門做水餃生意,做的是越來越火。

因為好的餃子味道,讓很多人流連忘返,於是開的美食園的餃子是很受歡迎的。逐漸的傳遍了很多地方,於是很多人專門來這裡就是為了吃一口這裡的餃子。而因為美食園的餃子越來越受人關注,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吳國強將美食園進行改名,改成了大娘水餃,專門做水餃生意。

而開始做水餃生意的吳國強是一個非常有毅力的人,他準備將自己的水餃做成一種品牌,於是他開始進行各種實驗,最終做出了自己獨特的餃子餡。而這種新的餃子餡兒在推出之後,大受消費者的好評,很多人更是熱愛上了這種水餃。而當時吳國強開的大娘水餃的店鋪做的餃子都是專門手工製作出來的,很多人就因為如此,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到這裡品嘗餃子。

而因為餃子店的生意不斷地擴大,於是吳國強開始到處開設自己的餃子店,將大娘水餃的店鋪開設到了全國的大江南北。據報導,到2013年的時候,大娘水餃在全國已經開了450家門店,並且還擁有超過7000名員工,可謂是餐飲界的一朵紅花,每年的營收都能高達15億之多,在當時這樣的餐飲企業是不多見的。

而大娘水餃的成功讓很多同行業的人非常的羨慕,於是很多人都想學習他這種方法來創辦企業。然而就在大娘水餃一片火爆的時候,大娘水餃突然出現了變動,這樣導致最後大娘水餃沒落了。

在大娘水餃已經開設到全國的時候,為了企業的發展需要,吳國強開始找了一批優秀的管理人士來經營公司,但是這個時候,資本來了。歐洲最大的基金CVC對當時的大娘水餃進行股權收購,其收購的股權高達90%。原來的這個基金是收購過俏江南的,但是俏江南的結局很多人都知道,最後是創始人張蘭淨身出戶。而收購了大娘水餃的CVC採取了一樣的措施,讓只剩下一成股權的吳國強在大娘水餃最後只是擔任了3年大娘水餃的顧問和2年的董事長後,也被趕走了!

雖然CVC的到來讓整個大娘水餃的發展更為迅捷,並且專業的管理團隊也讓大娘水餃很快走向正規,但是未來的發展卻已經偏離了吳國強制定的軌跡了。要知道資本是要錢的,很多投資人都會要求被投企業提高營收。

CVC為了提高大娘水餃的營收,於是開始節省成本偷工減料,將原來每個水餃的重量從20g下調到了17.5g,別看只下降2.5g,但是減少了不低的成本。而如此大規模的下調,價格卻沒有下降,導致大娘水餃開始失去了消費者,很多的消費者最終不再選擇大娘水餃了。這樣的做法,最終導致第二年的時候大娘水餃只是上一年營收的80%,營收不但沒有增長,還下降了20%。

而在這一年的時候,吳國強已經辭去了董事長的崗位,面對這樣的局面,他卻沒有任何的發言權,畢竟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顧問而已了。而到了2015年的時候,吳國強受邀CVC的邀請去參加大娘水餃的年會,但是在進場的時候,卻被自己公司的保安攔在了門外,無法進入。

這樣一步步的,吳國強看著自己創辦的企業最後慢慢的沒落了,畢竟他已經是沒有話語權去奪回自己的公司了,不像曾經的賈伯斯還把蘋果的話語權搶了回來。然而,在這個時候,CVC已經察覺大娘水餃的品牌價值沒多用處後,開始將大娘水餃出售給了國內的格美集團,股權交易後,CVC迅速離場,這就是歐洲的資本機構的真面目,在你有錢賺的時候,收購你,然後品牌的用處開始沒用的時候,迅速套現離場,最後一地雞毛。

而隨著近年來快餐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老百姓(603883,股吧)對於吃的要求越來越多,大娘水餃在失去了原味的同時,也開始漸漸地失去市場,優勢不斷地下降,並且如此也出現了大規模的關店潮,越來越多的門店開始關閉。

作為消費餐飲行業,在這個網際網路快速的時代,只要有一丁點的問題,就可能導致很多的消費者開始拒絕你,而你最終也將被市場拋棄。

所以,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要保持不忘初心,否則,終將走上沒落的道路。而面對如今的大娘水餃,還有多少網友去消費呢?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它曾是水餃巨頭,門店有450家,年入15億,外資收購後銷量銳減
    比如曾經餐飲業的王者,俏江南的結局就不是很好。張蘭創建俏江南後,在國內發展得非常好,為了更美好的美好明天,張蘭引進外資,最後卻失去了俏江南的控股權。張蘭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創辦的心血成為別人的公司。與張蘭有類似經歷的還有大娘水餃的創始人吳國強,大娘水餃也正是今天這篇文章想要講述的品牌故事。
  • 又一水餃巨頭隕落,曾年賺15億,「引狼入室」後痛失心愛企業
    有句諺語說得好:「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它不僅是北方人的主食,而且常與重大節日、事件聯繫在一起,尤其在春節期間 網上曾流傳這麼一個段子編: 全國有「扛把子」喜家德,南有袁記雲餃做鮮食,大娘為了你包水餃,「後起之秀」小恆水餃,從南到北「老先鋒」東北餃子王,更別提上了船就下不來的船歌魚水餃……
  • 又一家餐飲巨頭倒下?曾開店800家,年賺4.5億,如今破產清算
    又一家餐飲巨頭倒下?曾開店800家,年賺4.5億,如今破產清算!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發展,除了本土企業以外,外資也在進入中國,開始不斷的搶佔市場,現在本土企業發展空間越來越小,很多企業本來發展挺好的,但是由於無法適應激烈的競爭,最後不是被收購就是破產清算。
  • 中國「水餃巨頭」倒了?花費半輩子心血年入15億,創始人卻被趕走
    但最近幾年,大娘水餃的生意卻比以前少了很多。除了門店相繼關閉了不少以外,聲譽也大不如以前了。就連這個品牌似乎也在許多城市中消失了。那麼,為什麼一個曾經風靡一時的品牌會出現如此大的改變呢?其實大娘水餃的品牌故事還是很「反轉」的,很多人不知道這其中的故事。
  • Puma 彪馬關閉中國90家門店
    Puma 門店無時尚中文網3月6日報導:PPR Group (PRTP.PA) 旗下德國運動和生活方式品牌Puma SE (PUMG.BE) 彪馬近日宣布為削減成本,將關閉中國市場90家門店。Puma 2012年第四季度稅前利潤雖有4,280萬歐元,但受重組帶來的9,820萬歐元支出拖累,虧損4,500萬歐元。全年淨收益下降70%,只有7,020萬歐元。為改善盈利能力,Puma 決定裁員450人,減少門店數量及精簡產品類別。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高毛利和高增長的時代已一去不返,大規模開店將變得非常困難。
  • 耐克和GAP後,又一服裝巨頭遭遇「黑天鵝」,關910家門店瘋狂清倉
    近年來,一些曾經風靡一時的品牌都紛紛走下坡路,業績不斷下滑,門店數量也不斷減少,不少的服裝企業也都面臨了倒臺。=而今年以來,這一行業更加艱難了,服裝連鎖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經濟壓力,由於無法正常開業,人民收入減少,消費減半,導致服裝行業也沒有收入,但還要支付租金和人工成本。壓力之下,不少服裝門店都關門大吉了。
  • 要在這裡,關閉220家門店!
    據多家外媒報導,近日,美國服裝巨頭Gap表示,到2024年初將關閉350家門店,約佔北美門店的30%,其中包括220家同名Gap門店和130家旗下高端品牌「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門店。
  • 下沉市場的奶茶巨頭:一年狂賺65億,在全國有7000多家門店
    老陳今天要講的,就是這麼一家規模不大,看著「花裡胡哨」,但是在全國卻有7000多家分店,主打下沉市場,一年狂賺65億的奶茶品牌。說到奶茶品牌,你知道目前線下門店數量和規模最大的奶茶店是誰嗎?不是一點點,不是喜茶,也不是奈雪,而是一個名不見經傳,靠著「刨冰」起家的小奶茶店——蜜雪冰城全國有7000多家門店截至2020年,蜜雪冰城在全國已經有7000多家線下門店,而且幾乎都是以加盟店的方式存在,雖然說是一家奶茶店,但奶茶卻並不是蜜雪冰城主要的盈利方式,蜜雪冰城主要是以加盟店,收取加盟費的方式為主要盈利點
  • 又一水餃巨頭沒落,曾年收15億,創始人引狼入室,卻被資本踢出局
    餐飲市場如此龐大,自然吸引了很多中外餐飲巨頭布局其中。這麼多年佔據頭部的基本上都是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國外連鎖品牌。當然海底撈這幾年發展得也不錯,上市之後開始下沉至三四線城市,不過海底撈老闆已經移民新加坡。所以很多土生土長的餐飲品牌,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不僅面臨內外部競爭,還要提防資本入侵。
  • ...第28家門店崑山開業;百勝中國、百威亞太、彪馬等發布財報 | 知消
    今日焦點 山姆中國第28家門店崑山開業 普拉達上半年收入大跌40% 英百貨公司Selfridges將裁員450人 日本上市餐飲企業關店超1000家
  • 耐克蘋果等紛紛關閉美國門店,沃爾瑪縮短營業時間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暴發正在影響全球商業經濟,越來越多的零售商紛紛暫時關閉美國商店或縮短營業時間。據財富雜誌網站報導,耐克公司在當地時間3月15日表示,從本周一開始至3月27日,將關閉在美國、加拿大、西歐、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所有門店,以幫助遏制冠狀病毒的蔓延。這家在美國擁有近400家門店的運動品牌公司指出,它在韓國、日本和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門店已經重新開業,這些國家的疫情暴發已經超過了高峰期。
  • 年賺4億!「山寨大王」周六福夢碎A股,3400多家門店僅28家自營
    而在全球YQ的加速影響下,珠寶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工廠裁員、展廳歇業、品牌拓展遇阻、各項資金鍊斷裂......而零售行業更是疫情打擊的重災區:9月7日,奢侈品巨頭施華洛世奇決定裁員6000人,同時將關閉3000家精品店;
  • 快報|韓國時尚巨頭衣戀集團關閉多家門店,拋售資產
    2020.10.28 本期要點: 韓國時尚巨頭衣戀集團關閉多家門店 愛馬仕第三季度銷售額恢復增長 無印良品將在上海開菜市場 三星掌門人李健熙去世
  • 又一水餃巨頭倒了,創始人被趕走,餃子還被偷工減料,誰的錯?
    但在近兩年來,大娘水餃店似乎關了很多,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大娘水餃不如以前好吃了,湯底也不如以前好喝了,甚至這一品牌還從很多地方都消失了。作為一個曾經十分輝煌的全國性連鎖品牌,如今的生意和聲譽也都大不如前了,但是這樣一個曾經十分受人歡迎的品牌為何會突然變了呢?這還得從它的創始人說起。
  • 日本第二大服飾巨頭敗退中國,優衣庫卻要開店3000家,差在哪?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 編輯 徐藝婷)十月,兩家日本服裝巨頭在中國的命運,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優衣庫加大了在中國擴張的步伐。據媒體報導,如今其在中國的門店數已經反超了日本門店數量。截至今年8月底,優衣庫在中國共開出767家直營門店,在日本的直營門店數則為764家。
  • 連鎖餐飲品牌快扛不住了:吉野家步星巴克麥當勞後塵 將關閉150家門店
    繼星巴克、麥當勞被曝關閉門店後,全球連鎖餐飲品牌吉野家母集團吉野家控股(HD)也宣布將關閉150家門店,其中,日本本土關閉100家,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海外市場,將關閉50家門店。吉野家將在全球關店150家近日,日本連鎖餐廳吉野家的母公司吉野家控股宣布,受疫情影響,對部分虧損門店關店止損,將在2021年2月份之前在全球關閉150家門店。
  • 淨利潤暴跌96%,7成門店關閉!運動品牌巨頭阿迪達斯也撐不住了:開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淨利潤暴跌96%,7成門店關閉!運動品牌巨頭阿迪達斯也撐不住了:開始瘋狂促銷!疫情之下,又一家全球運動品牌巨頭遭遇危機。截至2018年底,阿迪達斯總共有2395家零售門店,超過1.4萬家單一品牌加盟店與超過15萬家批發門店。去年4月,阿迪達斯宣布,在中國計劃再開1000家門店,並將銷售的城市數量增加一倍。一直以來,大型體育賽事都是品牌吸睛的最好機會。歐洲杯和東京奧運會如此量級的賽事,更是各大體育服飾品牌不容錯過的營銷良機。
  • ZARA三個品牌將關閉中國線下門店,計劃全球永久關閉1000-1200...
    Inditex曾提及門店縮減計劃全球將關閉近1200家門店其實,在2020年6月份,Zara母公司Inditex近日宣布2020-2022發展計劃,將在全球範圍內永久關閉旗下1000至1200家門店,加速發展線上銷售,在電子商務領域投資10億歐元,以順應疫情後大眾消費習慣的改變。
  • 19年美國關閉近萬零售門店,破產率達新高
    Gap 2019年門店將關閉: 230家 Gap曾經是商場裡最酷的門店,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今,年輕的消費者不會想到要逛Gap,而是會在H&M等等這類快時尚品牌找到更時髦、更實惠的服裝。 Gap計劃在兩年內關閉約230家門店。不過其母公司Gap的另一個品牌Old Navy卻是和Gap處於不一樣的境地。北美地區將新增800家Old Navy門店。
  • 2019年美國關閉近萬零售門店,破產率達新高
    多達390家Family Dollar門店將在今年關閉,另外200家將變成Dollar Tree門店。Dollar Tree(美國一元店巨頭)在2015年買下了Family Dollar。在宣布關閉Family Dollar的新聞稿中,Dollar Tree CEO Gary Philbin 提到進口商品的關稅是公司面臨的挑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