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影見證小康中國,用圖片講好中國故事

2020-12-23 深圳晚報

12 月 6 日上午,「小康中國 · 幸福之路」 ——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開幕式在深圳國風藝術館舉行。大賽專家評委會主任、國家檔案局原局長、中央檔案館原館長楊冬權,大賽組委會副主任、中國圖片社黨委書記、董事長段芝璞,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等出席活動。

▲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現場。

本屆大賽由中宣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特別支持,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中國圖片社、中央黨校出版集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聯合主辦,中共深圳市龍崗區委宣傳部、中國圖片社新媒體圖品中心、深圳報業集團深圳晚報社承辦。

從 9 月 14 日起至 11 月 31 日,中國圖片大賽組委會通過線上線下共徵集作品 96,835 張,經專家評審,評選出簕杜鵑特別獎 1 個,典藏金獎 10 個,典藏銀獎 20 個,典藏銅獎 30 個,優秀獎 50 個。

▲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現場。

據悉,為了讓市民們能方便地觀賞典藏作品,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主辦方在國風藝術館 3、4 號展館設立了展區,按簕杜鵑特別獎、典藏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的順序,以組圖的形式展現。

獲獎的作品都長什麼樣?一起一睹為快吧~

▲深圳晚報今天頭版以跨版形式刊登獲「簕杜鵑特別獎」的作品:《大慶3100張脫貧戶笑臉綻放幸福畫卷》。

▲簕杜鵑特別獎獲獎作品《大慶3100張脫貧戶笑臉綻放幸福畫卷》,獲獎單位大慶市攝影家協會,獲獎單位代表上臺領獎。

▲典藏金獎《幸福一刻》 作者 谷晶 2019年1月,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柘汪鎮,漁家女在晾曬魚乾。

▲典藏金獎《展翅凌風》 作者 蔡雙榮 2018年7月2日,漳平市紅尖山風電場18號機施工現場,風機槳葉組裝。

▲典藏金獎獲獎代表《幸福一刻》作者谷晶、《展翅凌風》作者蔡雙榮上臺領獎。

▲典藏銀獎《蘿蔔香飄脫貧路》 作者 李亞新 村民滿臉喜悅曬蘿蔔。

▲典藏銀獎獲獎代表《蘿蔔香飄脫貧路》作者李亞新、《脫貧攻堅苗寨展新貌》作者毛烔上臺領獎。

▲典藏金獎《沉甸甸的喜悅》 作者 譚成發 2013年10月,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仙人洞鎮馬道口村曲堡屯,王少蓮家200多畝地的大豆豐收了。

▲典藏銅獎獲獎代表《多維交通 助力扶貧》作者田文國、《浮橋上的魚市》作者唐明珍上臺領獎。

▲典藏銀獎《豐收樂章》 作者 張德軍 2019年10月18日,俯瞰鶴山農場的壯觀場面。

▲典藏銅獎《百姓的鄉集年貨》 作者 燕翔 2018年2月8日,適逢棗莊市山亭區徐莊鎮年集,附近的百姓選購春聯。

▲典藏銀獎《金融扶貧黃金路》 作者 王芳 2016年6月22日,湘西瀘溪縣潭溪鎮高速路。

▲典藏銅獎《鄉娃的京劇夢》作者 徐勁柏 《打虎上山》中楊子榮扮演者張智超同學在練習表演動作。

▲典藏銀獎《飲水不忘引水人》作者 周宇 千島湖新修葺的閒林水庫,連接杭州的千家萬戶,是杭州人的「飲水碗」。

▲典藏銀獎《苗嶺「姐妹花」 情牽留守娃》 作者 龍濤 2016年9月6日,「姐妹花」梁海換(後)和吳忠豔(前)在「留守兒童之家」活動結束後護送孩子們回家。

▲典藏銀獎《高鐵時代到鄉村》 作者 趙軍 2017年7月19日,蘭新高鐵列車行駛過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的「油菜花海」。

本屆中國圖片大賽典藏作品展出時間為 12 月 6 日至 2021 年 1 月 10 日市民可免費參觀。

深圳晚報記者 周婉軍 潘瀟雨

相關焦點

  • 以光影見證小康中國 用圖片講好中國故事
    「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昨在深圳國風藝術館開幕 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12月6日上午,「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開幕式在深圳國風藝術館舉行。
  • 用圖片講好中國故事!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深圳開幕
    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12月6日上午,「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開幕式在深圳國風藝術館舉行。
  • 用「廣州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廣州,擁有 2230多年建城史,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到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再出發,見證了廣州這座國際大都市的輝煌。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近年來,廣州緊緊圍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著力打造活力廣州、幸福廣州、美麗廣州,在新時代徵程上不斷開拓奮進、講好中國故事,在大灣區視野下提升城市國際形象,以更強擔當在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中積極探索、走在前列,以更高質量推進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中國故事|用英語講...
    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領域,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相互融合已經逐漸成為新趨勢。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英語|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中國故事|用...
    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領域,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相互融合已經逐漸成為新趨勢。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 光影秀策劃公司如何用光影講故事?
    光影秀是通過文化和高科技的融合,依託山、水、城市建築等所有可以用光來表現的現有場地條件,為旅遊目的地量身為當地打造一張名片,形成新的夜間經濟增長點。光影秀需要展現一段美景、還原一段歷史,講述文化故事,從而激發觀眾的震撼點、淚點、笑點、新聞點、互動點,給觀者一種全新體驗,這對光影秀策劃公司來說是考驗。那麼,光影秀策劃公司如何用光影講故事?
  • 張頤武:講好中國故事 讓歷史文本獲得鮮活的生命
    2020年,中國將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7年,電影《十八洞村》以十八洞村的真實故事為原型,講述了退伍軍人楊英俊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帶領楊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贏一場扶貧攻堅戰的故事。而在現實生活中,經過4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十八洞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從深度貧困村變成了「全國文明村」。
  • 2230多年建城史 用「廣州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用「廣州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廣州是一座什麼城市?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廣州,擁有2230多年建城史,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到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再出發,見證了廣州這座國際大都市的輝煌。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
  • 新浪新聞「熱點的力量」特別策劃:小康中國公益影像大賽啟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國內知名網絡媒體平臺,新浪新聞始終踐行媒體社會責任,發揮自身產品價值,以助力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為己任。8月25日,由新浪新聞App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小康中國升級之路」公益影像大賽,正式開放為期1個月的線上作品徵集和投票入口,希望通過記錄中國貧困地區脫貧變遷的真實影像,與億萬網友共同見證這段偉大曆程。
  • 新浪新聞「小康中國公益影像大賽」 與億萬網友見證脫貧成果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秉承用鏡頭記錄脫貧攻堅戰場、書寫逐夢奮進故事的目的,新浪新聞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小康中國升級之路」公益影像大賽。通過記錄中國貧困地區脫貧變遷的真實影像, 新浪新聞與億萬網友共同見證這段偉大曆程。
  • 吳為山:用雕塑講好中國故事
    「20世紀中國美術的重要特徵是中西合璧,在這一進程中極為重要的是中法之間的美術交流。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作品的這份深情,這份友誼,這份真情,將載入中法藝術交流史。」2020年11月25日,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捐贈揭幕儀式上說。
  • 郭衛民:塑造品牌形象 講好中國故事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塑造品牌形象 講好中國故事中宣部部務會議成員、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 郭衛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將如期實現,明年中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 講好中國故事是新時代文學的使命
    文學界作為文藝戰線、哲學社會科學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推進國家文化建設的重任和構建中國特色文藝話語體系的時代使命。「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學工作者應始終堅定文化自信,以講好中國故事為己任,表達對世界、時代及現實社會的關切,承擔起展現中國新形象、加深世界對中國歷史與現實的認識的責任。
  • 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火熱徵集中
    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徵稿啟事 「小康」,是中國人延續了幾千年的夢想。讓人民當家做主人,過上幸福富裕的小康生活,是一代代中華兒女孜孜不倦的追求。2020 年,我們將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這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 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中國圖片集團、中央黨校出版集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將以《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為主題,面向全社會徵集攝影作品,以 「百姓視角」 展現 「小人物,大歷史」,呈現時代嬗變中的歷史情感和歷史溫度。
  • 守正創新 講好中國故事
    【聚焦第二十一個中國記者節】今天是11月8日,中國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如約而至,廣大新聞工作者依舊忙碌在採編一線。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推出以「轉型融合,為了更好地前行」為主題的特別報導,聚焦我省4位優秀新聞工作者——他們是中國新聞獎獲得者,四川「十佳編輯」獲獎者,全省「好記者講好故事」獲獎選手及「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 身邊的小康故事 | 觀時代變遷,品小康生活
    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不禁暢想起,以後我跟後來的孩子們站在這裡,像爸爸帶著我散步,也講起過去的故事,回味每一刻美好的時光。杭州夏衍第二小學106班 陳聖好評委簡介在用詞上,可以看得出小朋友對於四字用語的使用已經比較純熟了。文章的配圖,用了今昔對比的概念,這一直接對比能讓受眾更直觀地看到家鄉今天和過去的對比,圖片的作用,勝過萬言。當然,作為一篇能在新媒體平臺(微博、微信等)廣為流傳文章,還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新媒體文章,標題是重中之重,小朋友尤其要把文章要表達的情感和主題體現在標題裡。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
  • 吉狄馬加:用詩酒講好中國故事 推動中外文化交流
    「在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下,詩酒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發揮載體作用,用詩酒講好中國故事,擴大中國聲音,推動中外文化交流。」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在參加國際詩酒文化大會時表示。
  • 葉小綱:用音樂講好「中國故事」
    作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他自覺肩負起了推動音樂塑造中國文化自信的使命。在這位音樂家眼中,音樂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葉小綱接受了半月談記者的專訪。 一撥一彈講述「中國故事」 《中國故事》是中國音樂「走出去」的重要策劃項目之一。該系列音樂會自2003年9月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愛弗利·費雪音樂廳成功首演以來,足跡在世界範圍內一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