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將迎假期客流高峰,轎廂困人和扶梯夾物應該這樣自救互救

2020-12-18 半島都市報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兩節臨近,青島地鐵將迎假期客流高峰,為確保電梯安全,9月22日,由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市南區市場監管局、青島地鐵集團主辦,市電梯中心、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特檢院、上海三菱電梯青島分公司承辦的「構築質量安全 享受品質生活」2020質量月電梯應急演練活動在五四廣場地鐵站成功舉辦。

五四廣場站為目前青島市最大的同臺換乘車站,有21臺扶梯,3臺直梯,每日進出站數萬人次,電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次演練設置了2個子項目,一是直梯困人,另一項是自動扶梯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包含了突發事件監測、預警發布、應急指揮、應急疏散、應急救援、調查和現場恢復、演練評估等科目。

2名乘客被困電梯轎廂!這兩步可救命

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王雷宣布演練開始,地鐵五四廣場站的監控室裡響起了刺耳的警報聲——地鐵站的垂直電梯突遇故障,轎廂懸停在地上層和地下層之間,2名乘客被困,情緒不穩,傷情不明,情況十分緊急。

「不要慌張,救援人員馬上就到,請站穩扶好,不要扒門,時刻保持通話。」此時,96333應急救援人員火速趕往故障電梯,安撫人員通過電話以及電梯內的對講與被困人員進行交流。

「懸停不平層,到地面上!」救援人員先在地下層用鑰匙打開電梯門,發現轎廂懸停在兩層中間,偏地上層,迅速鎖好電梯門(免得有人誤入發生二次事故),搭起警戒線,火速飛奔至地上層。

地上層的電梯門開啟後,懸停轎廂的頂部露出,但看不到被困人員。一名救援人員跳上轎廂頂部施救,電梯門隨之關閉,另一名救援人員在外面配合。大約過了2分鐘,電梯門打開,施救人員和2名被困乘客走了出來。

「有沒有受傷?哪裡感覺不舒服?」地鐵五四廣場站值班站長田爽和值班員立刻對被困人員進行傷勢詢問,確定無受傷後,對乘客進行了心理疏導。

「突然停住的一剎那真的很害怕,不過我很快冷靜了,先按了報警鈴按鈕,又打了標識的96333電話,有人回應就不害怕了。」剛從故障電梯解救出來的乘客告訴記者。三菱電梯維保人員指出,一旦被困,千萬不要試圖自己從電梯裡出去,「一是按電梯內的報警鈴,二是手機撥打96333,這兩步很關鍵。」

扶梯「夾物」驟停!疏散人員快速拆解清理

自動扶梯科目演練設置了梳齒板「夾物」故障。一位乘客在扶梯盡頭突遇所帶物品被「夾」在梳齒板與梯級踏板之間,扶梯驟停,發出故障警報,乘客措手不及,一時慌亂。

收到警報後,救援人員到達現場,根據電梯故障指示標誌,判斷是「夾物」。地鐵工作人員護送扶梯上的乘客有序離開,救援人員迅速拆解梳齒板,清理完畢後排除隱患,扶梯恢復正常運行。

在開展應急演練的同時,工作人員在地鐵主要出入口向過往乘客發放宣傳材料,引導乘客文明乘坐電梯,告知乘客候(乘)梯時不要踢、撬、扒、倚層(廳)門,被困電梯可採用撥打96333熱線等方式求救,向市民普及了被困電梯後應當如何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技巧。

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還將聯合各有關單位,有針對性的開展特種設備宣傳活動,同時要求相關單位不斷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做好日常檢查維護工作,及時查找和解決安全隱患,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相關焦點

  • 扶梯夾物、直梯困人莫慌 撥打96333救援人員即刻抵達
    青島新聞網9月22日訊(記者 黃曉)為推動全社會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貫徹國家建設質量強國的部署,關注地鐵電梯的運行質量安全,今天上午,青島市市場監管局聯合青島地鐵集團在五四廣場地鐵站舉辦了2020質量月電梯應急演練活動,分別模擬了直梯困人和扶梯夾物故障,工作人員針對不同情況迅速開展救援。
  • 電梯內被困該如何自救?
    電梯內的一切才正常運轉起來,此時她已經被困了2小時6分鐘。資料圖片。順利落地後,劉女士踉蹌著走出電梯,坐在樓下歇息了好一陣才緩過神來。由此,她對該小區的物業服務產生了質疑:被困2小時物業竟然沒有發現?電梯難道沒有配備發電機保證電梯運行嗎?劉女士來到物業討說法。物業的回答是:不知道電梯裡邊被困有人。
  • 直升機「迫降」海上,飛行員如何自救互救?
    張子安攝新華社福州11月29日電(石芝鵬、焦淑嫣)圍繞戰時飛行員海上遇險自救互救課題,第73集團軍某陸航旅近日在駐地訓練場和某海域展開海上逃生、搜救專攻精練,全方位錘鍊部隊海上自救互救能力。在海上逃生訓練現場,飛行員陳強、張磊在教員指導下,鑽進漂浮在水面上的模擬機艙。「直升機遇險水上迫降!」
  • 跟新戰友一起來學自救互救
    近日,武警某新兵大隊緊貼實戰要求組織新兵開展戰傷救護訓練,進一步增強官兵自救互救能力。  據悉,該新兵大隊根據軍事訓練要求,組織新兵對止血、包紮、固定、搬運、通氣等五項救護技術開展訓練。筆者看到,衛生隊軍醫通過真人講解示範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現場模擬演示,講解動作要領,並指導新兵開展分組訓練,有效提升了新兵的戰場急救技能。
  • 省應急廳送自救互救知識進大方縣校園
    近日,省應急廳派隊前往大方縣開展自救互救知識進校園活動,為師生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安全知識教育課。本次活動以學習自救互救知識、掌握消防技能、參與消防演練等為主要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培訓,帶動師生接觸突發事件,體驗突發事件,提高師生們在突發性公共安全事件中的自我應對、安全自護和互助能力。
  • 空軍舉辦戰傷自救互救技術骨幹培訓
    日前,空軍舉辦戰傷自救互救技術骨幹培訓,來自空軍和戰略支援部隊的400餘名衛勤骨幹齊聚西安,接受為期15天的專項訓練。
  • 廣東惠州公益微電影《溺水,如何自救和互救》拍攝圓滿成功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把「溺水」時如何自救與互救的方法,拍成一部公益微電影《溺水,如何自救和互救》,進行宣導,幫到更多的家庭,讓意外減少發生!安全教育系列片「珍愛生命,預防溺水」之《溺水,如何自救和互救》由惠州市水上救援隊隊長郭成權編導,在紅棉慈善會會長李鴻國、副會長李東水、秘書長王彩珍、杜惠波的策劃下。公益微電影《溺水,如何自救和互救》在2020年9月5-6日正式開拍。
  • 駐巴塞隆納總領館發布防恐襲指南 介紹自救互救知識
    原標題:駐巴塞隆納總領館發布防恐襲指南 介紹自救互救知識  中新網11月9日電 據中國駐巴塞隆納總領館網站消息,近年來,包括西班牙巴塞隆納在內的歐洲多座城市遭遇恐怖襲擊,造成人員傷亡,亦給在當地中國公民敲響警鐘。
  • 提升校園地震應對能力提高師生自救互救技能——懷來縣應急管理局...
    提升校園地震應對能力提高師生自救互救技能——懷來縣應急管理局對學校開展地震應急工作自查整改及督導檢查工作提升學校地震應對能力,普及師生防震減災知識,提高應急自救互救技能,保障學校的財產安全、師生的生命安全是每個學校都應具備的基本要求。
  • 感恩節假期美國航空客流創疫情以來紀錄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陳立希)美國感恩節假期迎來自疫情暴發以來最大規模航空客流,11月29日航空客運量接近120萬人次。 出行高峰加劇病毒擴散擔憂。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1月30日晚,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350萬例,累計病亡超過26萬人。
  • 關於電動扶梯這些你該知道:緊急按鈕在哪裡
    這樣的隱患點有四個:  上下扶梯時的兩處踏板和移動梯級交接點;扶手帶和扶手立面的交接點;圍裙板和梯級之間的交接點。  ●怎麼避開危險,這幾點請記住:  走上扶梯時應該身體稍微前傾,不要慌亂;  手抓扶手帶時不要太緊,更不能把手指摳進帶下;  穿長裙子的姑娘們一定注意把裙擺收收攏,否則可能會卡入縫隙間;  走下扶梯也一樣要前傾,並及時鬆手。
  • 寧波櫟社國際機場迎來返程客流高峰
    寧波櫟社國際機場迎來返程客流高峰   國慶中秋假期已進入尾聲。昨天,寧波櫟社國際機場迎來返程客流高峰,走下飛機的旅客都能自覺佩戴口罩、掃碼,有序步出機場大廳。
  • 日均客流超200萬人次!杭州地鐵文明乘車活動5歲了 下一個文明目標...
    陸女士說,「有時候在自動扶梯上,因為人多彼此站得很近,前面的乘客一個側身,大背包就會迎面壓上來,自己不得不在自動扶梯上後仰30度,避免被背包撞到。這樣是很危險的,一不小心就會從扶梯上滾落。」 在車廂內,背著雙肩包的小俞姑娘也覺得「背包向前」的倡議很好。 「我喜歡雙肩包。
  • 北京南站明迎節前出行高峰,需求較大方向增開9列動車
    昨日,北京南站發布假期運輸方案。車站預計旅客出行主要集中在9月30日至10月4日,客流高峰日預計為10月1日,預計發送旅客19萬人次。假日期間,京滬高鐵日均開行將達130列,京津城際日均開行114列,其中復興號佔比71.3%。
  • 北京地鐵西直門站74級換乘臺階走著太累,乘客盼下行扶梯常開
    在地鐵西直門站的換乘通道內,從13號線去往2號線或4號線的乘客只能走臺階,因為每晚9時之前通道兩側的扶梯都處於上行狀態。很多乘客希望,兩組扶梯中能有一組在早晚尖峰時段也能開放下行。站在換乘通道的斜坡上,一家三口犯了難,「我們應該怎麼下去?樓梯兩側都沒有下行扶梯。」無奈之下,李強妻子接過了所有行李,李強搬著輪椅,孩子則扶著樓梯扶手慢慢向下走。74級臺階,他們走了將近3分鐘。記者注意到,換乘客流中經常有提行李的乘客,當發現沒有下行扶梯或直梯時,只能硬著頭皮走樓梯。
  • 提高職工自救互救能力!花溪區殘聯開展急救知識培訓活動
    為進一步宣傳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提高幹部職工面對意外傷害和突發事件的自救互救技能,12月14日,花溪區殘聯組織幹部職工開展了一場急救知識培訓活動。此次系統專業的急救知識培訓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花溪殘聯幹部職工應對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應急救護能力,還增強了員工愛惜生命、關愛他人的意識以及自救互救的能力,並以此為紐帶推動急救知識在殘疾人群體間的宣傳推廣,為進一步做好轄區殘疾人服務工作奠定基礎。
  • 北京地鐵西直門站74級換乘臺階走著太累 乘客盼下行扶梯常開
    站在換乘通道的斜坡上,一家三口犯了難,「我們應該怎麼下去?樓梯兩側都沒有下行扶梯。」無奈之下,李強妻子接過了所有行李,李強搬著輪椅,孩子則扶著樓梯扶手慢慢向下走。74級臺階,他們走了將近3分鐘。    記者注意到,換乘客流中經常有提行李的乘客,當發現沒有下行扶梯或直梯時,只能硬著頭皮走樓梯。
  • 假期首日,杭州東站迎來客流高峰,守護平安的蜀黍們還在忙這三件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一凡 通訊員 許雷陽國慶黃金周期間,杭州東站迎來客流高峰,乘客們摩肩接踵。守護乘客平安的警察蜀黍們,還有三件事在忙碌。同時和現場民警將一份份宣傳小冊子傳遞到群眾手裡,並進行現場答疑解惑。民警們講解了如何有效應對恐怖襲擊活動的方法和措施,讓乘客們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應急、自防自救及報警等基本常識。
  • 地鐵西直門站換乘扶梯白天只上不下,帶行李乘客犯了難
    在地鐵西直門站的換乘通道內,從13號線去往2號線或4號線的乘客只能走臺階,因為每晚9時之前通道兩側的扶梯都處於上行狀態,這難住了不少提大件行李的乘客。很多乘客都希望,兩組扶梯中能有一組在早晚尖峰時段也能開放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