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瀝觀察|手捧「金飯碗」,大瀝鋁材下一站去往何方?

2021-01-08 澎湃新聞

開欄語:連日來,大瀝經濟城市板塊喜訊連連。從2020遊客喜愛的十大夜商圈,到組織本地企業與高層次人才「親密接觸」,從村級工業園拆除工作順利開展,到先進材料產業大會圓滿舉行,這座廣佛經濟重鎮正在煥發出新的活力。

在南海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高地、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的當下,大瀝將如何推進城市產業升級?大瀝的四個「金飯碗」(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有色金屬名鎮、中國內衣名鎮、中國商貿名鎮)將如何進一步擦亮?大瀝的新興產業呈現出什麼樣的態勢?為系統呈現大瀝的產業版圖,探討轉型升級的痛點、難點,梳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破題」與探索,為大瀝在南海區構建「兩高四新」產業格局中貢獻力量,珠江時報與大瀝宣傳文體旅遊辦聯合策劃,推出「產業印記聚『瀝』發展」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在鋁型材行業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世界鋁材看中國,中國鋁材看廣東,廣東鋁材看南海,南海鋁材看大瀝。短短28個字,是大瀝鋁型材產業世界實力的最佳證明。

改革開放以來,大瀝鋁型材行業孕育出堅美、鳳鋁、偉業、華昌等十多家全國知名企業,奠定了中國民用鋁型材產業的基礎。大瀝人不止一次驕傲地對外宣稱,世界十大摩天樓和神舟六號飛船都在使用大瀝鋁型材,大瀝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鋁材第一鎮」。

2013年南海區區劃調整,多數鋁型材生產基地劃入獅山,保留了企業總部和產業鏈。在此背景下,大瀝手捧「中國鋁材第一鎮」這個金飯碗,如何進一步謀劃自己的鋁材版圖?大瀝鋁材這一區域品牌的下一站將去往何方?

沒有鋁礦資源

卻成了「中國鋁材第一鎮」

大瀝人和鋁型材的故事,講起來頗有一些傳奇色彩。但在很多鋁型材老闆看來,並沒有鋁礦的大瀝鎮,能成長為全國有名的「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有色金屬名鎮」,源於早期大瀝人對廢舊塑料、廢舊金屬的回收。

在佛山市南海區鋁型材行業協會會長、廣東華昌鋁廠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偉深的記憶裡,廣州的茶仔園是大瀝有色金屬產業的福地。舊時的茶仔園位於廣州下九路附近的西來初地,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不少來自大瀝奇槎的人聚集在這裡,專門從事廢舊五金回收,創辦了鋁企龍頭華昌、偉業兩大公司的潘偉深、潘偉津兩兄弟的外公,就是茶仔園淘金人之一。

五六十年代茶仔園關閉後,部分人返回大瀝,繼續在生產大隊從事冶煉。但他們已不再滿足從事簡單的冶煉回爐,而是有目的地製成了半成品,為當時工業生產提供毛坯,比如各種機械零配件、風扇底座、馬達芯等。

改革開放之後,各地從事有色金屬生產和貿易的廠商紛紛來到大瀝尋找商機,一個輻射全國的有色金屬交易市場逐漸形成。而旅港鄉親回來辦起的塑料製品廠,激發了大瀝人開辦有色金屬加工廠的熱潮。

1984年,大瀝人鄺錦華、梁灼林等人開辦的謝邊鋁材廠,被認為是大瀝的第一家鋁材廠,沒錢買金屬擠壓機,他們就用塑料擠壓機頂上。早期的鋁材廠用簡陋的熔爐、粗放的工藝,開啟了大瀝有色金屬製造業發展的篇章。瞅準建築門窗從木製品向鋁製品演變的大趨勢,不少做金屬回收甚至做五金的大瀝人紛紛開辦鋁材廠。

到2002年,大瀝生產的鋁型材已佔據國內市場的三分之一,此後陸續獲得「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鋁型材產業基地」等榮譽。大瀝鎮鎮長遊劍鋒在一些產業活動上驕傲地告訴世人,世界十大摩天樓和神舟六號飛船都在使用大瀝鋁型材,大瀝有色金屬加工業年產值298.92億元,有色金屬年貿易額超4000億元。

依託金字招牌

形成完善鋁門窗產業集群

大瀝鋁型材產業的崛起史,是一部瀝商的奮鬥史,也是一部財富神話的創造史,它除了塑造了不少的知名品牌企業和鋁型材產業集群外,還形成了粘度很高、配套很完善的鋁門窗產業鏈。

南海區鋁門窗五金裝飾行業協會會長、廣東永信門窗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黎國敏告訴記者,鋁門窗五金產業在大瀝有很多年歷史了。最早是外地商人來大瀝找鋁型材,找到之後就會去找配套的五金件,就這樣隨著鋁型材品牌企業的成長,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鋁門窗五金行業開始在大瀝集聚。

「最開始的時候比較分散,主要圍繞鋁材企業而起,慢慢地,整個廣佛路兩旁都是相關的鋁門窗五金配件經銷部了。」黎國敏說,後來鳳池經聯社瞅準這個發展的勢頭,於1998年向政府申請成立鳳池裝飾材料市場,將這些商戶納入市場管理,從而催生了大瀝鋁門窗五金裝飾材料產業集群。

「門窗五金行業起點不高,有些是從經銷轉做生產,有些一開始就做廠,都是從小到大慢慢做起來的。」黎國敏坦言,如今在大瀝,單是鋁門窗五金類的企業都過千家,大的年銷售額幾個億,小的銷售額在幾千萬,整個行業的年產值超300億元,這還沒包括上遊的設備、模具企業以及下遊的門窗廠等。

黎國敏介紹,如果以鳳池裝飾材料市場作為一個樣本來分析,鋁門窗五金行業的企業主要有三種運作模式:「前店後廠」型的約佔30%,即除了在市場有商鋪外,在周邊地方還開有自己的工廠,這類企業的規模相對較大;「經銷代理」類的佔40%,即在市場開商鋪專門經銷代理某品牌、某工廠的產品;「綜合貿易型」的佔30%,他們類似一個五金超市,從多家廠拿貨又銷給多個商家,這種主要是現貨交易。

南海鋁門窗五金裝飾行業協會組織會員企業去知名門窗企業參觀。

區域優勢凸顯

全球鋁門窗五金七成大瀝造

在鳳池裝飾材料市場可以看到,市場內每一家商鋪內都陳列著數不清的門窗配件,大到玻璃門、整體窗,小到導軌輪、門把手、膠條、小螺絲……琳琅滿目無奇不有,不時有提著商務包的客人來詢價,市場內有時還能看到外國人的身影。黎國敏說,「可以這樣說,做鋁門窗需要的任何配件,在我們這裡都能找到。」

這些品類繁多的五金及其他門窗配件,與大瀝鋁材一起,銷往的不僅僅是全國各地,而是全球上百個國家。11月24日,在大瀝鎮大鎮工業園,南海區濤宇鋁製品有限公司車間裡,一個個脫模的鋁合金門把手,在工人們手上被仔細地打磨、拋光……完成所有生產工序的新產品,將從這裡出發,一路經過汽運、航運等,抵達全球七八十個國家。

南海區濤宇鋁製品有限公司老闆陳明權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從2004年開始做門窗五金,已經做了十多年的出口,「現在公司95%都是出口,銷往七八十個國家,包括中東、非洲、美洲等,有些客戶已合作了十多年,每年我們都有120個左右的貨櫃發出去。」陳明權說,今年雖然有疫情影響,但是公司的訂單卻穩步增長,甚至比往年漲了20%以上,現在車間裡都在滿負荷趕工,到春節放假前的單已經排滿了。

「這也說明我們中國製造是響噹噹的,由於品質好、性價比高,在客戶心目中地位是很高。」陳明權說,公司從正月裡就開工趕訂單,那時候很多客戶為了下到單,都特意增加支付定金的額度。

陳明權所說的現象並不是個例,據黎國敏透露,今年上半年業內企業普遍表示訂單有所下降,但是到下半年都追平了,現在不少大廠還都有所增長。為什麼在疫情影響和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的當下,大瀝鋁門窗五金裝飾行業有如此好的表現?這或許與大瀝鋁門窗五金行業的市場佔有率有關,根據黎國敏所在協會的初步估算,全球70%的鋁門窗五金配件都來自大瀝,這個市場佔有率比鋁型材還要高。

品牌效應初現

外來門窗廠家慕名入駐

大瀝鋁門窗五金能取得這麼高的市場佔有率,與其本身的行業特性有關。「其他地方也能生產鋁型材,但是鋁門窗五金配件行業卻不易複製。因為整個鋁門窗五金相關聯的企業太多了,包括模具製造、機械設備等,單單一個把手,就牽涉到鋁合金、鋅合金、不鏽鋼、塑料等多種材料的產品,各個廠之間相互協作,才能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因此產業鏈之間的粘度很高,而大瀝目前就是全球做這一塊最集聚的地方。」黎國敏分析說。

不止如此,大瀝鋁門窗五金還是優質品的代名詞。「在國內也有一些地方生產鋁門窗五金,比如說浙江的溫州、河北的任丘,而廣東省內也有高要、勒流等,在這些區域中大瀝的口碑是最好的,也是最能賣得出價格的。」黎國敏告訴記者,這些地方的企業有些都要專門在大瀝設點,還有一些老闆直接把公司搬了過來,一方面是因為產業配套齊全,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區域品牌的價值,「我們這裡生產的產品,客戶就是認!」

鋁門窗五金行業產品品類多,但是做好卻不容易。記者在走訪過程中,幾乎聽到每家企業都強調產品品質、強調做專做精,佛山市宏揚偉創門窗系統有限公司甚至加入了產品追溯系統,「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用了我們11年的產品,從來沒有出現過質量問題,所以我們對於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公司董事長曹近文告訴記者,通過追溯系統,應用到房子上的五金配件,可以輕鬆查到相關生產信息,這也是公司對消費者的一份承諾。

實際上,除了鋁門窗五金裝飾材料產業的集聚外,在南海還聚集起了更大規模的門窗產業。「據我們估計,南海的門窗廠有6000多家,95%都是家裝的,5%都是做工裝的。」黎國敏表示,很多北京等地的門窗廠都搬來南海,僅一條博愛路,就聚集了過百家門窗廠。

不斷做專做精

業內企業「抱團打天下」

如是看來,手捧「中國鋁材第一鎮」金飯碗的大瀝,將大瀝鋁材這一區域品牌的下一站,放在依託區域品牌優勢延長產供銷鏈條上面,既有非常好的產業基礎又是大勢所趨,鋁門窗五金裝飾行業接得住這個重任,全鋁家居行業也接得住。

行業發展三十多年來,經歷了初期的手工作坊階段,中期的半機械化生產階段,再到現在的定製生產階段。「過去是工裝比較多,大家和開發商、大型門窗廠打交道,主要靠做量來生存,現在家裝的需求逐漸上來了,給我們向高端市場挺進提供了空間。」曹近文說,公司的產品品類特別多,如果還做低端市場的話,利潤率就太低了,因此淘汰了一些低端客戶,專注做高端市場,可以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服務,才算能較好地活下來。「總體來說,這個行業的技術加持還不夠,經歷了早期的野蠻增長階段,現在是好好練內功的時候了。」

「單個企業的產品品類多的話,企業的人工和生產成本就比較高,因為每個產品都要有條生產線,而要想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就必須要鼓勵企業做專做精,每個企業做的產品品類少了,單個產品的量上去了,產品的質量才能更好地提升。」黎國敏坦言,為了鼓勵大家做減法,並加強產業鏈之間的合作,南海鋁門窗五金裝飾協會還在今年開始,創新性地組織協會內部每月一次開展「資源對接會」,參會的企業各自亮出自己的優勢產品,把自己不擅長的產品找到擅長的企業做,企業相互之間的合作更緊密了,各個企業的優勢也更加突出了,「大家一起抱團打天下,才能走得更好更遠。」

南海鋁門窗五金行業抱團參展。

來源:大瀝鎮宣傳文體旅遊辦、珠江時報

原標題:《大瀝觀察|手捧「金飯碗」,大瀝鋁材下一站去往何方?》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大瀝觀察|做大、做強、做實!商貿大瀝打造會展經濟新平臺!
    千年的商貿基因,給大瀝人留下崇商重商、務實開放、重視市場規律的傳統,也讓大瀝在改革開放後的幾十年裡,形成集聚46個專業市場的「廣佛黃金走廊」,並成為名揚全國的「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有色金屬名鎮」、「中國商貿名鎮」和「中國內衣名鎮」。
  • 大瀝觀察|重構整合、抱團揚帆!大瀝鞏固有色金屬產業版圖!
    ,大瀝成為了「中國有色金屬名鎮」。近年來,隨著廣東有色金屬交易平臺落戶、廣東南海有色金屬產業聯盟成立等一系列動作,在有色金屬產業領域,大瀝正不斷構建新平臺搶奪話語權,鞏固自己的「江湖地位」。而這個「金飯碗」仍在不斷創新求變。近日,大瀝鎮委書記劉浩文在2020年幹部大會上表示,要推動有色金屬行業進一步補鏈、強鏈、延鏈,向裝配式建築產業轉型升級。
  • 大瀝觀察|先進材料產業新星初升!「廣佛黃金走廊」注入新動力!
    在不久的將來,人們使用的根管修復材料、可降解快遞袋等,都有可能產自南海大瀝。12月2日,在南海區大瀝鎮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大會上,3個院士項目、10個先進材料團隊正式籤約進駐大瀝。大瀝產業「群聊」喜迎新成員,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新能量。誰掌握了材料,誰就掌握了未來。
  • 大瀝觀察|商貿大瀝「趕潮流」!擁抱網紅經濟、直播帶貨!
    這一連串的數字,折射了大瀝這個「中國商貿名鎮」的實力所在。「網紅經濟」時代的來臨,讓大瀝這座昔日以鋁材、內衣聞名全國的經濟重鎮,在經歷過專業市場升級、電商與傳統產業多番迭代磨合之後,迎來電商發展的一個新時代。當下,大瀝鎮正通過加速推動專業市場升級、借力「網紅經濟」等方式,尋找新的增長亮點。
  • 大瀝:拓空間提品質 推動城鄉高質量融合
    本月初啟動的「城鄉融合創新發展」大瀝記憶2020年度十大正能量事件評選活動,讓不少關注大瀝的人,重新回顧了這不平凡的一年裡,大瀝印下的發展足跡。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大瀝不僅是一個鎮,更是廣佛兩個城市之間的融合區。」大瀝鎮黨委書記劉浩文一語道出大瀝的區位價值所在。
  • 大瀝將發揮廣佛新城「主戰場」「大平臺」優勢 推動大瀝高質量融合...
    原標題:大瀝將發揮廣佛新城「主戰場」「大平臺」優勢推動大瀝高質量融合發展   城鄉融合,大瀝是南海的主陣地。
  • 這,就是大瀝!
    大瀝的商業,也因路而榮。撥開千年浩瀚商業歷史,毗鄰「千年商都」廣州,地處「廣佛之心」的大瀝,「商」是其發展的根與魂。從西漢起,大瀝便成為廣州城郊最大的商品集散區和分銷地;及至明朝, 「大瀝圩」是載入《永樂大典》。
  • 發力先進材料產業,大瀝再出發
    按照大瀝對新材料產業基地的規劃,大瀝在「兩高四新」領域有望形成智慧安全產業和先進材料產業並駕齊驅的新興產業發展格局。文、圖/馮嘉敏、溫利、大瀝宣突破探索: 立足產業基礎 建設先進材料產業集群「今天的大瀝,可謂大咖雲集!」
  • 全鋁家居兩項新團體標準在大瀝發布
    作為「中國鋁材第一鎮」的南海大瀝已經集聚了全國全鋁家居技術研發、營銷中心、品牌資源等,成為提供生產、加工、服務、展貿一條龍服務的全鋁家居集聚區。從2014年,僅有4家企業從事以鋁型材衍生而出的全鋁家居;到如今,從事全鋁家居製造、貿易生意的企業已超過1000家的強勁勢頭。全鋁家居成為了大瀝的金名片。
  • 今晚,兩項新團體標準在大瀝發布,填補國內全鋁家居行業空白!
    今晚,兩項新團體標準在大瀝發布,填補國內全鋁家居行業空白!未來,大瀝鋁型材行業將在黨建引領下,走一條標準化、品牌化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大瀝鎮鎮長遊劍鋒表示,後疫情時代,家庭消費觀念、產品銷售渠道會發生變化,對全鋁家居行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他舉例,疫情後,大瀝鳳池鋁門窗建築裝飾博覽會上展現了不少新品,呈現了全鋁家居行業的勃勃生機。
  • 下一站,軍營!大瀝61名熱血男兒入伍!
    大瀝61名熱血男兒入伍!經過一個多月的徵兵工作,61名有志青年光榮地成為新兵一員,他們將離別親人、離開家鄉,奔赴各地服役,去實現自己的軍人夢想。從此,他們將擁有同一個名字——中國軍人!「去當兵對人的素質有提高,言行舉止方面都會有變化,在部隊我會努力學習,爭取留部隊發展,成為一個合格軍人,為國家、為家鄉爭光。」吳世豪表示,去到部隊將努力學習和鍛鍊,不斷提高自己。接下來,全鎮61名入伍新兵將到南海區國防教育訓練基地集中封閉,隨後與接兵部隊進行交接,擔負起保家衛國的神聖職責。
  • 大瀝志願者,謝謝你們!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大瀝,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無懼嚴寒酷暑,他們活躍在大瀝每一個角落,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將志願之花開遍大瀝,他們是大瀝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參與者成就者。2020年春運高峰期間,大瀝鎮團委、大瀝義工聯攜手大瀝志願者在大瀝汽車客運站開展「青春情暖」大瀝春運系列便民服務。投入志願者630人次,累計服務2492小時,共送出600多對春聯和800多張福字,派送薑茶1萬多杯。
  • 無人機來啦,大瀝城市治理添「空中管家」
    空中喊話、夜間照明、消防偵察……今後在諸多社會治理領域,大瀝將有望使用到無人機這個「空中管家」!12月14日,佛科產業技術轉化研究院向大瀝捐贈10臺城市治理無人機。無人機將應用於大瀝城市治理的多個領域,大瀝鎮政府將組建無人機監督執法隊,以進一步提高管理執法工作水平和效率。
  • 今天,帶你回顧大瀝革命歷史!
    1924年冬天,梁復燃在大瀝鐵村建立了南海農村第一個黨小組。緊隨其後,大瀝革命志士謝頌雅、周俠生、張靄泉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南海農村發展的第一批黨員和建立的第一個黨小組。他們以大鎮郵局為陣地,在大鎮、鍾邊、鐵村等地廣泛發動農民,組織農民協會,建立農民武裝力量。據大瀝革命歷史展覽廳解說員李世容介紹,在1925年初,南海縣第一個農民協會在大瀝龍溪成立。
  • 全國「網球王子」集結大瀝,一較高下!
    近日,全國城市網球「會長杯」雙打邀請賽日前再次在大瀝揮拍。這是大瀝鎮連續第四年舉辦全國性網球賽事。希望大瀝網球協會通過舉辦『會長杯』邀請賽以及與全國各地網球愛好者的交流活動,在機關、企事業單位中普及網球文化,激發基層群眾的活力。」大瀝鎮鎮長遊劍鋒介紹,大瀝網球取得這麼好的發展局面,不僅有企業家積極回饋社會的因素,而且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當前,青少年體育運動是熱門話題,鎮內許多學校都在進行特色體育運動的謀劃。
  • 加速城鄉融合 打造「商貿大瀝智創新城」
    掃一掃看2020年大瀝成績單和2021年大瀝新展望 「預計大瀝鎮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496.8億元,增長1.7%!」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大瀝在復工復產初期發布「惠企12條」,全年累計減免公有物業租金4200多萬元,為經濟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儘管面對眾多經濟增長的不確定因素,2020年,大瀝依然交出了一張較好的成績單。
  • 首屆全國性龍舟折返賽明天就在大瀝舉行!奉上最全攻略
    本周末,龍獅大瀝風雲再起!
  • 大瀝文化繁榮的不竭動力是什麼?創新!
    大瀝文化繁榮的不竭動力是什麼?創新!創新,唯有創新,才是推動大瀝文化繁榮發展、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不竭動力。大瀝的經驗做法,亦吸引了《中國文化報》、學習強國關注,即日起,南海大瀝將對報導進行展播,敬請關注!
  • 大瀝觀察|直播帶貨、全員營銷……鹽步內衣續寫美麗傳奇!
    大瀝奧麗儂內衣集團。「一方面,疫情導致很多顧客消費降級,原來去專賣店下單的顧客,有一部分轉去了相對低價的線上;另外,大家對消費更為審慎的態度,也讓總體的市場短暫性縮小了。」何炳祥表示,有的企業可能今年銷售額只有往年的一半,但是由於固定的成本擺在那裡,獲得的利潤變少了,「今年大家的普遍目標是『活下來』,到明年能不虧損就算是贏了,真正能恢復到比較好的狀態估計要到後年。」
  • 每一座城市都有「點燈人」,大瀝因為你們而閃亮!
    華燈初上,夜晚變得流光溢彩此時的大瀝,已滿血復活復工復產復市,讓大瀝變得更有人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親手為繁華的大瀝點燈大瀝,因你們而更加閃亮!請把手機左轉90°丁兆寬/攝丁兆寬/攝丁兆寬/攝丁兆寬/攝丁兆寬/攝曾鎧鋼/攝請把手機右轉90°繼續點亮大瀝鄧志伸/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