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連日來,大瀝經濟城市板塊喜訊連連。從2020遊客喜愛的十大夜商圈,到組織本地企業與高層次人才「親密接觸」,從村級工業園拆除工作順利開展,到先進材料產業大會圓滿舉行,這座廣佛經濟重鎮正在煥發出新的活力。
在南海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高地、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的當下,大瀝將如何推進城市產業升級?大瀝的四個「金飯碗」(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有色金屬名鎮、中國內衣名鎮、中國商貿名鎮)將如何進一步擦亮?大瀝的新興產業呈現出什麼樣的態勢?為系統呈現大瀝的產業版圖,探討轉型升級的痛點、難點,梳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破題」與探索,為大瀝在南海區構建「兩高四新」產業格局中貢獻力量,珠江時報與大瀝宣傳文體旅遊辦聯合策劃,推出「產業印記聚『瀝』發展」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在鋁型材行業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世界鋁材看中國,中國鋁材看廣東,廣東鋁材看南海,南海鋁材看大瀝。短短28個字,是大瀝鋁型材產業世界實力的最佳證明。
改革開放以來,大瀝鋁型材行業孕育出堅美、鳳鋁、偉業、華昌等十多家全國知名企業,奠定了中國民用鋁型材產業的基礎。大瀝人不止一次驕傲地對外宣稱,世界十大摩天樓和神舟六號飛船都在使用大瀝鋁型材,大瀝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鋁材第一鎮」。
2013年南海區區劃調整,多數鋁型材生產基地劃入獅山,保留了企業總部和產業鏈。在此背景下,大瀝手捧「中國鋁材第一鎮」這個金飯碗,如何進一步謀劃自己的鋁材版圖?大瀝鋁材這一區域品牌的下一站將去往何方?
沒有鋁礦資源
卻成了「中國鋁材第一鎮」
大瀝人和鋁型材的故事,講起來頗有一些傳奇色彩。但在很多鋁型材老闆看來,並沒有鋁礦的大瀝鎮,能成長為全國有名的「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有色金屬名鎮」,源於早期大瀝人對廢舊塑料、廢舊金屬的回收。
在佛山市南海區鋁型材行業協會會長、廣東華昌鋁廠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偉深的記憶裡,廣州的茶仔園是大瀝有色金屬產業的福地。舊時的茶仔園位於廣州下九路附近的西來初地,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不少來自大瀝奇槎的人聚集在這裡,專門從事廢舊五金回收,創辦了鋁企龍頭華昌、偉業兩大公司的潘偉深、潘偉津兩兄弟的外公,就是茶仔園淘金人之一。
五六十年代茶仔園關閉後,部分人返回大瀝,繼續在生產大隊從事冶煉。但他們已不再滿足從事簡單的冶煉回爐,而是有目的地製成了半成品,為當時工業生產提供毛坯,比如各種機械零配件、風扇底座、馬達芯等。
改革開放之後,各地從事有色金屬生產和貿易的廠商紛紛來到大瀝尋找商機,一個輻射全國的有色金屬交易市場逐漸形成。而旅港鄉親回來辦起的塑料製品廠,激發了大瀝人開辦有色金屬加工廠的熱潮。
1984年,大瀝人鄺錦華、梁灼林等人開辦的謝邊鋁材廠,被認為是大瀝的第一家鋁材廠,沒錢買金屬擠壓機,他們就用塑料擠壓機頂上。早期的鋁材廠用簡陋的熔爐、粗放的工藝,開啟了大瀝有色金屬製造業發展的篇章。瞅準建築門窗從木製品向鋁製品演變的大趨勢,不少做金屬回收甚至做五金的大瀝人紛紛開辦鋁材廠。
到2002年,大瀝生產的鋁型材已佔據國內市場的三分之一,此後陸續獲得「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鋁型材產業基地」等榮譽。大瀝鎮鎮長遊劍鋒在一些產業活動上驕傲地告訴世人,世界十大摩天樓和神舟六號飛船都在使用大瀝鋁型材,大瀝有色金屬加工業年產值298.92億元,有色金屬年貿易額超4000億元。
依託金字招牌
形成完善鋁門窗產業集群
大瀝鋁型材產業的崛起史,是一部瀝商的奮鬥史,也是一部財富神話的創造史,它除了塑造了不少的知名品牌企業和鋁型材產業集群外,還形成了粘度很高、配套很完善的鋁門窗產業鏈。
南海區鋁門窗五金裝飾行業協會會長、廣東永信門窗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黎國敏告訴記者,鋁門窗五金產業在大瀝有很多年歷史了。最早是外地商人來大瀝找鋁型材,找到之後就會去找配套的五金件,就這樣隨著鋁型材品牌企業的成長,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鋁門窗五金行業開始在大瀝集聚。
「最開始的時候比較分散,主要圍繞鋁材企業而起,慢慢地,整個廣佛路兩旁都是相關的鋁門窗五金配件經銷部了。」黎國敏說,後來鳳池經聯社瞅準這個發展的勢頭,於1998年向政府申請成立鳳池裝飾材料市場,將這些商戶納入市場管理,從而催生了大瀝鋁門窗五金裝飾材料產業集群。
「門窗五金行業起點不高,有些是從經銷轉做生產,有些一開始就做廠,都是從小到大慢慢做起來的。」黎國敏坦言,如今在大瀝,單是鋁門窗五金類的企業都過千家,大的年銷售額幾個億,小的銷售額在幾千萬,整個行業的年產值超300億元,這還沒包括上遊的設備、模具企業以及下遊的門窗廠等。
黎國敏介紹,如果以鳳池裝飾材料市場作為一個樣本來分析,鋁門窗五金行業的企業主要有三種運作模式:「前店後廠」型的約佔30%,即除了在市場有商鋪外,在周邊地方還開有自己的工廠,這類企業的規模相對較大;「經銷代理」類的佔40%,即在市場開商鋪專門經銷代理某品牌、某工廠的產品;「綜合貿易型」的佔30%,他們類似一個五金超市,從多家廠拿貨又銷給多個商家,這種主要是現貨交易。
南海鋁門窗五金裝飾行業協會組織會員企業去知名門窗企業參觀。
區域優勢凸顯
全球鋁門窗五金七成大瀝造
在鳳池裝飾材料市場可以看到,市場內每一家商鋪內都陳列著數不清的門窗配件,大到玻璃門、整體窗,小到導軌輪、門把手、膠條、小螺絲……琳琅滿目無奇不有,不時有提著商務包的客人來詢價,市場內有時還能看到外國人的身影。黎國敏說,「可以這樣說,做鋁門窗需要的任何配件,在我們這裡都能找到。」
這些品類繁多的五金及其他門窗配件,與大瀝鋁材一起,銷往的不僅僅是全國各地,而是全球上百個國家。11月24日,在大瀝鎮大鎮工業園,南海區濤宇鋁製品有限公司車間裡,一個個脫模的鋁合金門把手,在工人們手上被仔細地打磨、拋光……完成所有生產工序的新產品,將從這裡出發,一路經過汽運、航運等,抵達全球七八十個國家。
南海區濤宇鋁製品有限公司老闆陳明權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從2004年開始做門窗五金,已經做了十多年的出口,「現在公司95%都是出口,銷往七八十個國家,包括中東、非洲、美洲等,有些客戶已合作了十多年,每年我們都有120個左右的貨櫃發出去。」陳明權說,今年雖然有疫情影響,但是公司的訂單卻穩步增長,甚至比往年漲了20%以上,現在車間裡都在滿負荷趕工,到春節放假前的單已經排滿了。
「這也說明我們中國製造是響噹噹的,由於品質好、性價比高,在客戶心目中地位是很高。」陳明權說,公司從正月裡就開工趕訂單,那時候很多客戶為了下到單,都特意增加支付定金的額度。
陳明權所說的現象並不是個例,據黎國敏透露,今年上半年業內企業普遍表示訂單有所下降,但是到下半年都追平了,現在不少大廠還都有所增長。為什麼在疫情影響和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的當下,大瀝鋁門窗五金裝飾行業有如此好的表現?這或許與大瀝鋁門窗五金行業的市場佔有率有關,根據黎國敏所在協會的初步估算,全球70%的鋁門窗五金配件都來自大瀝,這個市場佔有率比鋁型材還要高。
品牌效應初現
外來門窗廠家慕名入駐
大瀝鋁門窗五金能取得這麼高的市場佔有率,與其本身的行業特性有關。「其他地方也能生產鋁型材,但是鋁門窗五金配件行業卻不易複製。因為整個鋁門窗五金相關聯的企業太多了,包括模具製造、機械設備等,單單一個把手,就牽涉到鋁合金、鋅合金、不鏽鋼、塑料等多種材料的產品,各個廠之間相互協作,才能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因此產業鏈之間的粘度很高,而大瀝目前就是全球做這一塊最集聚的地方。」黎國敏分析說。
不止如此,大瀝鋁門窗五金還是優質品的代名詞。「在國內也有一些地方生產鋁門窗五金,比如說浙江的溫州、河北的任丘,而廣東省內也有高要、勒流等,在這些區域中大瀝的口碑是最好的,也是最能賣得出價格的。」黎國敏告訴記者,這些地方的企業有些都要專門在大瀝設點,還有一些老闆直接把公司搬了過來,一方面是因為產業配套齊全,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區域品牌的價值,「我們這裡生產的產品,客戶就是認!」
鋁門窗五金行業產品品類多,但是做好卻不容易。記者在走訪過程中,幾乎聽到每家企業都強調產品品質、強調做專做精,佛山市宏揚偉創門窗系統有限公司甚至加入了產品追溯系統,「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用了我們11年的產品,從來沒有出現過質量問題,所以我們對於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公司董事長曹近文告訴記者,通過追溯系統,應用到房子上的五金配件,可以輕鬆查到相關生產信息,這也是公司對消費者的一份承諾。
實際上,除了鋁門窗五金裝飾材料產業的集聚外,在南海還聚集起了更大規模的門窗產業。「據我們估計,南海的門窗廠有6000多家,95%都是家裝的,5%都是做工裝的。」黎國敏表示,很多北京等地的門窗廠都搬來南海,僅一條博愛路,就聚集了過百家門窗廠。
不斷做專做精
業內企業「抱團打天下」
如是看來,手捧「中國鋁材第一鎮」金飯碗的大瀝,將大瀝鋁材這一區域品牌的下一站,放在依託區域品牌優勢延長產供銷鏈條上面,既有非常好的產業基礎又是大勢所趨,鋁門窗五金裝飾行業接得住這個重任,全鋁家居行業也接得住。
行業發展三十多年來,經歷了初期的手工作坊階段,中期的半機械化生產階段,再到現在的定製生產階段。「過去是工裝比較多,大家和開發商、大型門窗廠打交道,主要靠做量來生存,現在家裝的需求逐漸上來了,給我們向高端市場挺進提供了空間。」曹近文說,公司的產品品類特別多,如果還做低端市場的話,利潤率就太低了,因此淘汰了一些低端客戶,專注做高端市場,可以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服務,才算能較好地活下來。「總體來說,這個行業的技術加持還不夠,經歷了早期的野蠻增長階段,現在是好好練內功的時候了。」
「單個企業的產品品類多的話,企業的人工和生產成本就比較高,因為每個產品都要有條生產線,而要想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就必須要鼓勵企業做專做精,每個企業做的產品品類少了,單個產品的量上去了,產品的質量才能更好地提升。」黎國敏坦言,為了鼓勵大家做減法,並加強產業鏈之間的合作,南海鋁門窗五金裝飾協會還在今年開始,創新性地組織協會內部每月一次開展「資源對接會」,參會的企業各自亮出自己的優勢產品,把自己不擅長的產品找到擅長的企業做,企業相互之間的合作更緊密了,各個企業的優勢也更加突出了,「大家一起抱團打天下,才能走得更好更遠。」
南海鋁門窗五金行業抱團參展。
來源:大瀝鎮宣傳文體旅遊辦、珠江時報
原標題:《大瀝觀察|手捧「金飯碗」,大瀝鋁材下一站去往何方?》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