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也懂倫常,最新研究發現長尾山雀通過辨識叫聲來避免近親繁殖

2020-12-16 旋翼飛行器

圖 1 長尾山雀科(學名:Aegithalidae)是鳥綱雀形目的一科,分布於北半球的森林地帶

根據謝菲爾德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長尾山雀能夠通過叫聲來區分近親和非家族的同類成員,從而積極的避免不利於種群延續的「近親繁殖」,這一發現大大顛覆了人們以往對於「禽獸」不懂「倫常」的認識。

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近親交配的動物其繁殖成功率一般較低,即便繁殖成功,其後代的存活率也會很低,因此對於大多數動物而言,它們都是希望避免近親繁殖的。但是,絕大部分動物中的較為年輕的個體並不會離開出生地到很遠的地方去生存,所以,有些或強或弱的血緣關係的「親戚」往往會成為這些年輕動物的潛在配偶,這大大增加了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近親繁殖的風險。

圖 2 長尾山雀成年個體的親屬會幫助撫育幼崽

長尾山雀也正是這樣一種動物,它們通常都會在離家(也就是出生地)很近的地方繁殖,這使得其「親戚」之間能夠互相幫助撫養幼鳥,從而提升了幼崽的存活率。但是生物學家不由得就產生了好奇,難道這種社群生存方式不會帶來更嚴重的「亂倫」風險嗎?難道不會降低其後代的繁殖成功率嗎?於是謝菲爾德大學動植物科學系的艾米·李岱爾博士領導了本文所說的此項研究,該研究發現:儘管長尾山雀確實存在巨大的近親繁殖風險,但是每年春天,「近親」長尾山雀都會在交配時期相互避開。

圖 3 坐在巢中的長尾山雀

原來,長尾山雀會使用獨特的叫聲來辨認近親,通過這種「聲學辨認」長尾山雀不僅能夠實現規避近親繁殖,同時也會主動幫助「近親」撫養後代。

李岱爾博士表示,她們的研究團隊記錄了許多對長尾山雀雌性和雄性的叫聲,發現繁殖對的叫聲遠不如近親對的叫聲那麼相似。相反,繁殖對的叫聲相似性與遠親或者無親緣關係的長尾山雀叫聲相似。

長尾山雀會在巢中與兄弟姐妹一起向父母學習叫聲,所以親緣關係很近的長尾山雀,其叫聲的相似度是非常高的,同時,這種叫聲的相似程度也以此可以作為成年後親密關係建立的「可靠指標」。李岱爾博士的這項研究揭示了長尾山雀避免有害的近親繁殖以及親屬合作獲利的潛在機制。

圖 4 一群長尾山雀幼崽正在「賣萌」

或者有讀者朋友們會問,這種研究對我們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程到底有什麼好處呢?這個問題可以有多方面的解釋,其實最直觀的一方面就是通過這種研究,我們可以加深對這個客觀存在的世界的認識,提升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能力,從而從根源上解決目前我們正面臨的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

相關焦點

  • 2020.11.26 雲崗森林公園觀鳥筆記:戴菊來了,如何區分沼澤山雀​和褐頭山雀
    一進南門鳥運亨通,30min看到12種鳥,之後鳥況直線下降。。。直到以2隻戴菊美滿收尾,但是也沒有看到大猛禽,可能今天來的晚+氣溫低。
  • 長尾山雀系列(一)棕額長尾山雀
    隱藏在雲霧、雪山、密林中的人間絕域,滋養了各種獨特的野性生靈,棕額長尾山雀就選擇在這裡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棕額長尾山雀,是長尾山雀科體長約11cm的小鳥。雌雄基本同型。頭側黑色,頂紋、耳羽及頸側棕褐色,背、兩翼及尾全灰色;下體黃棕色。
  • 長尾山雀系列(三)銀臉長尾山雀
    銀臉長尾山雀屬小型鳥類,體長僅11cm左右,雌雄羽色相似。3-5月的繁殖期,多選擇背風處築巢於柳樹、松樹或竹林間。銀臉長尾山雀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蠕蟲等其他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果實、種子與嫩葉。
  • 煤山雀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正式學名中文學名:煤山雀拉丁學名:Periparus ater英文俗名:Coal Tit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科學分類中文目名:雀形目 (Passeriformes)中文科名:山雀科 (Paridae)中文屬名:黑冠山雀屬 (Periparus)地理分布繁殖區:古北界 : 廣泛分布中國野生鳥類:《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鳥種編號#859保護級別中國三有保護鳥類
  • 鳥叫聲音網 - 致力於免費分享全世界的鳥叫聲
    鳥叫聲網鳥類網分享鳥叫聲的目的在於辨識、欣賞,而不是為了捕鳥!人生在世,請多行善。
  • 枝頭上的紅頭長尾山雀,由黑龍江的曾先生拍攝
    紅頭長尾山雀是一種山林留鳥,主要棲息於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間,也見於果園、茶園等人類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內。枝頭上的紅頭長尾山雀【旅遊景點圖--第1幅】此拍攝作品是來自綿陽的糜先生在有著旅遊之鄉的滄州區域拍攝枝頭上的紅頭長尾山雀【旅遊景點圖--第2幅】此拍攝作品是來自江西的傅女士在有著旅遊之鄉的杭州區域拍攝
  • 鳥類的社交網絡,研究揭示了鳥類如何識別和轉發新聞
    森林中所有物種也都通過龐大的通訊網絡聽到它們的聲音,這使它們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格林說:「每個鳥都在樹林裡聽別人說話。」在這項研究中,格林和他的研究人員希望確定黑頭山雀和紅胸幣鳥如何在通話中編碼信息。對於黑頭山雀和紅胸幣鳥的研究,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直接信息上(鳥類看到或聽到的第一手資料),而不是通過鳥類社交網絡獲得的間接信息,這可能是虛假的警報。研究人員在整個樹林中安裝了多個麥克風來接聽鳥的叫聲,分析它們的位置並繪製森林的「聲學景觀」。
  • SEE任鳥飛 | 近賞山雀和翠鳥 細辨日本松雀鷹——10月6日圓明園城市綠島行活動回顧
    但奇怪的是這群鳥中除了達烏裡寒鴉,還有幾隻體型稍大的鳥,全身黑色,難道是禿鼻烏鴉或者是大/小嘴烏鴉與達烏裡寒鴉混群遷徙?看到壯觀的遷徙鳥群,幾位第一次來觀鳥的鳥友發出了驚嘆,「沒想到在城裡還能看到這麼一大群的鳥遷徙!」鳥友們接著來到了鑑碧亭湖邊,湖裡很冷清,一開始看到一隻小鸊鷉 [xiǎo pì tī ],一轉眼就看不到了,可能是因為風大到蘆葦叢裡躲起來了吧。
  • SEE任鳥飛 | 春風得意流鶯啼 鳥種記錄再創新高——5月11日城市綠島觀鳥行北京植物園活動總結
    發現杜鵑時它已飛過眾人頭頂朝著園外飛去,速度之快再加上並無鳴叫聲輔助,因此無法辨識定種。黑枕黃鸝是活動前期的明星鳥種,金黃體色、黑色飛羽加中等體型使人過目不忘。合影的拱橋附近,三隻紅色小鳥在水杉枝頭頗為搶眼,經張永革老師確認,三隻小鳥是普通朱雀的兩雄一雌,可不等大家仔細觀賞就隱遁在杉樹枝杈中不知所蹤。梁啓超墓的甬道上,史雪虹老師率先發現在空中飛過的紅腳隼,為活動增加了猛禽的觀察記錄。
  • 中國鳥界中的一群「小花臉」-山雀
    特徵:體型小、色彩亮麗的山雀,似大山雀,但可以通過綠色的上背和兩條白色翼斑加以區別。頭部、喉部和寬闊的腹部縱紋黑色,臉頰斑白色,後緣更圓,該白斑比大山雀的更小,但更圓,枕部白色;下體亮黃色。兩翼藍黑色且具白色羽緣,在翼覆羽形成兩條白色翼斑,幼鳥則為黃色,三級飛羽黑色且具白色羽端,飛羽均具藍灰色羽緣,尾羽上部藍灰色,下部黑色,近羽端具白點(見大山雀)。
  • 長尾雀和中華長尾雀,你知道怎麼分麼?
    of Ornithology刊物上聯合發表了一篇新的研究論文,提出基於形態和遺傳上的差異,長尾雀應被分為兩個獨立物種:長尾雀和中華長尾雀。長尾雀(Carpodacus sibiricus)包括sibiricus亞種(國內分布於新疆北部至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sanguinolentus亞種(分布於庫頁島、千島群島、日本北部)和ussuriensis亞種(分布於西伯利亞東部至中國東北部),其中sanguinolentus亞種和ussuriensis亞種,通過研究發現應為同物異名。
  • 鳥的叫聲趣談1——百鳥爭鳴時你都聽到了些什麼啊
    觀鳥的經歷讓我知道,鳥的叫聲絕不止有「嘰嘰喳喳」和「啾啾」,可以說千變萬化,如它們的外表。鳥類比如柳鶯有時如此相似,以至於需要輔以叫聲來辨別。「鬧鐘」白頭鵯灰胸竹雞的叫聲算是很有特點的。四聲杜鵑不過話說回來,竹雞和杜鵑畢竟不是鳴禽,叫聲沒那麼優美還是情有可原的。至於鳴禽裡黑臉噪鶥、白頰噪鶥之類的鳥,卻也是喊麥一族。它們就像山谷的DJ,有了它們,演唱隨時都可以開始,所以它們是來調動氣氛的。
  • 【譯只鳥,又譯只鳥】第1期:黃腹山雀
    「譯只鳥,又譯只鳥」欄目,給你搬弄點重慶話的地氣,運輸點英文鳥類文摘的洋氣,然後就成了鳥類見聞的搬運工,居家旅行觀鳥必備。黃腹山雀 Pardaliparus venustulus /重慶觀鳥會張喬勇拍攝重慶話譯文:(去年(1869)春天,)我從奉節沿倒長江往宜昌走,這種嘿逗人喜歡的鳥經常出現在江兩邊那些懸崖峭壁的樹子上面
  • 因為太萌差點成為「國鳥」的小肥啾:美麗在可愛面前一無是處
    觀察其他國家選擇國鳥的標準,不難發現其主要可歸結為這三類:一是代表國家、民族的精神,比如美國選擇白頭海雕作為國鳥,就是看中了它的兇猛和強悍;二是深受當地民眾喜愛的鳥類;三是該國特有的珍稀鳥類,比如日本的綠雉。
  • 雅安山雀進了城,青衣江兩岸成鳥園!
    開春之後,雨城青衣江兩岸,許許多多的山雀在道路旁邊的樹上,上躥下跳、飛來飛去,很是逗人喜愛。尤其是主城區南一路、南二路等沿江路邊的樹叢中,遊客來雅安,還可以近距離進行觀賞和對其拍照。據了解,這些山雀主要是從昔日的山間樹林來到市中心,在青衣江安家落戶。雅安的鳥多,得益於近些年來雅安生態建設的大發展。特別是通過「雅安市鳥協」多年來的艱苦努力,不少的國家一二級珍稀鳥類,都陸陸續續地來到了雅安。山雀,僅僅是傳統鳥的遷徙。
  • 聚焦丨芒市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尾闊嘴鳥
    近日,德宏州攝影愛好者楊幫慶在芒市三臺山鄉幫外村林區拍攝到了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長尾闊嘴鳥高清影像照片。進一步豐富了芒市珍稀鳥類高清影像資料。芒市的攝影愛好者錢民富和楊幫慶通過對芒市的地理氣候條件以及植被分布情況進行廣泛實地查看,連續兩年多在三臺山鄉幫外設立了一個野生動物及鳥類臨時觀測點,長期執著的堅守觀測拍攝。
  • 養鳥人功課:從煤山雀貝子談起,了解下容易弄混的山雀和水嘴現象
    小編自己再看一些照片時也偶爾搞錯,這幾種鳥亞種多,很多亞種之間實在是長得太像了,我們通過一張圖就能一目了然,這四種東西到底有多像!是不是有點臉盲?除了羽冠容易被區分外,好像從體型和羽毛顏色上都非常相近。我們來簡單整理一下,從外形分辨這四種山雀的辦法。
  • 【植物園】2020年12月27日 自然之友野鳥會鳥調與觀鳥活動通知【限報10人】
    2,參加鳥調時請全程佩戴口罩。3,參與活動時不聚集,保持距離。【在植物園裡找動物-12月11日鳥調回顧】——汪周黃葉村門外在高高的楊樹上燕雀、紅尾鶇來來回回的飛來飛去,你方唱罷我登場;到黃葉村北面的橋邊來了一波小鳥浪,成群的麻雀、燕雀、夾雜著灰喜鵲、烏鶇、紅尾鶇、斑鶇、赤頸鶇好不熱鬧。
  • 彩色的長尾鳥(淚目散文)
    長尾鳥俗稱小鳳凰,五彩花羽,頭部有白條花紋,一條長長的,紅色的鳥尾,飛起來飄飄蕩蕩,煞是好看。       枇杷樹下,有一座小瓦屋,屋裡住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單身漢,村人叫他六五,我叫他六五爺,他父親六十五歲那年生的他。他身材瘦高,有些佝僂,滿臉皺紋,眯著的一雙眼,很少睜開,好像永遠沒有睡夠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