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第四集,周赧王向天怒吼:
天下諸侯,是我先祖所封,難道他們要坐看孤,被秦人取而代之嗎……
周赧王的痛苦,真是徹入骨髓啊。
大周近800年的天下,就要毀在他的手裡了,他將背負著亡國之君敗子家的惡名,身為天子卻為天下所恥笑。
然而,他還寄望於諸侯,也實在是不合時宜,不懂時勢。
(劇照)
諸侯裡,第一個給周王朝沉重打擊的,是楚武王熊通。
楚國偏遠,爵位亦低,不過是個子爵,比男爵高那麼一丟丟。
然正因他們遠離中原,騰挪的空間反而極大,數代下來,國土擴張,人口增加,成為巨邦。
早在西周后期,熊渠就曾自立為王,還把兒子也封為王,不過後來種壓力之下,才不得不又退了回去。
到了熊通時代,北上要官不成,乾脆一步到位,成為諸侯中第一個正式稱王的。
此時,是西元前704年,500多年春秋戰國大爭之世的大幕,剛剛拉開66年的時候。
之後300餘年,各大國相繼稱王,名義上與周天子平起平坐了。
雖然尊王攘夷的口號不絕於耳,實際上,正是因為天子已經不被尊重,才會扯出這樣的大旗。
缺良心吃豬心,大概就是這意思了。
周赧王真不必自卑,你的老祖宗,早就玩不轉了。
在劇中,他還痛罵:
秦嬴,你這個養馬的家奴……
其實,也就是放放口炮,過過嘴癮而已。
(劇照)
人家放馬的現在都牛逼了,你看看你們自己都成什麼樣了……
老子的祖宗當年也闊過?
不正顯出你的不成器嗎?
說完周天子,再來講趙王。
聽聞老秦王已死,他是高興得要命啊——
老賊終於死啦!
看到此處,我本以為,他是寄望於新秦王能帶來不同的政策,與各國和平共處,看到後來方知,他是要趁秦國新舊交替之機,一舉攻克函谷關,讓趙國重新偉大。
不得不說,他還是挺有遠見的,只不過,想要打服秦國,確實如廉頗所言,需要百萬大軍。
可長平之戰,趙國死傷慘重,邯鄲之戰,雖然打跑秦軍,亦是慘勝,又要拿命來拼,也不想想百姓還過不過得下去呀!
(劇照)
最後說說申越的雞湯。
他跟嬴政講:
今日的苦難,是一生的財富,是意志的起點……
我們知道,人的童年少年時代的經驗,會影響他的一生。嬴政在趙國的生活,必然確實會對他繼承太公的遺志,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這些都只是仍少部分。
畢竟,真正影響一個人成功的要素太多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他自己的智商與能力。
否則,立再大的志,也成不了大事,反而落得個志大才疏的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