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講堂|劉禹錫《望洞庭》 誦讀:鄭博

2020-12-23 澎湃新聞

未來講堂|劉禹錫《望洞庭》 誦讀:鄭博

2020-12-07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攜手推出「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邀請百位名家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古詩詞,把最經典的古詩詞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力量與芬芳,在吟誦鑑賞中志存高遠、陶冶情操。讓我們傳承經典,引領未來!

今天,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主持人鄭博老師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望洞庭》。

點擊收看

誦讀|鄭博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裡一青螺。

望洞庭

劉禹錫

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撰稿人|馮傾城

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人,唐代詩人、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唐德宗貞元九年(793)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太子校書,升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政治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晚年任太子賓客,卒於洛陽,享年七十一歲。世稱劉賓客。詩文俱佳,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有《陋室銘》《竹枝詞》《烏衣巷》等作品傳世。

此詩是唐穆宗長慶四年(824)秋,劉禹錫赴任和州刺史、途經洞庭湖時所作。

詩中第一句「湖光秋月兩相和」,寫波光瀲灩的湖水與澄明皎潔的月色交相輝映,宛如玉宇瓊田,上下天光,水月同色,境界空靈致遠。一個「和」字,寫活了水天相連、湖月同輝、波光交融的神韻。

第二句「潭面無風鏡未磨」,承接前句水月相和之境,描畫無風的湖面,波瀾不驚,祥和靜謐,雖是水平如鏡,卻是倒影朦朧,仿若浮光躍金、久未磨拭的古銅鏡面,映物照人別有一番隱約之美。

第三、四句「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寫皓月千裡,夜色溫潤,遙遙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晶瑩;銀輝灑落一碧萬頃的湖面,連接蔥鬱的君山,竟似潔白閃光的銀盤裡託著一枚玲瓏精巧的青螺。洞庭山水可說是銜遠山、吞長江,氣勢浩湯,橫無際涯,然而在詩人獨出心裁的筆下,這氣象萬千的湖光山色,卻成了書桌上的一件精巧絕倫的工藝珍品。顯見詩人驚人的想像力,以及氣吞山河的筆力。

全詩想像神奇浪漫,下筆舉重若輕,境界壯闊清奇,反映了詩人不凡的氣魄和高曠的情致。

誦讀人介紹

鄭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主持人,配音演員、小說演播者。播音作品曾榮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有聲語言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王城如海》、玄幻小說《鬥羅大陸》、文化專題《中華文化探源》等。

原標題:《未來講堂|劉禹錫《望洞庭》 誦讀:鄭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劉禹錫 望洞庭
    劉禹錫 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鑑賞: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被貶官到南方,二十年間往來洞庭,可以考證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由此可以推斷,本詩是詩人轉任和州刺史時途徑洞庭所作。此詩是一首描寫洞庭風光的風景詩,語意清淺,別有韻味。
  • 《望洞庭》--唐·劉禹錫
    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望洞庭》劉禹錫
    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紀錄。宋代文學家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不無感慨地說:「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可見歷來描寫洞庭景色的詩文很多,要寫得別開生面,獨樹一幟是十分不易的。
  • 古詩賞析二十三:劉禹錫《望洞庭》
    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創作背景《望洞庭》是唐穆宗長慶四年(824)秋劉禹錫赴和州刺史任經洞庭湖時所作。「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序)。
  • 劉禹錫《望洞庭》賞析與新唱
    望洞庭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這首詩有一個字有不同版本。「遙望洞庭山水翠」,有的版本寫作「遙望洞庭山水色」,兩個字都可以,沒有一個確定的版本,並不影響我們讀這首詩。詩題叫《望洞庭》,你得推測劉禹錫站在哪望?
  • 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啟動
    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啟動 2020-08-30 0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2020-11-25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禹錫的《望洞庭》,是山水詩名篇,詩人有何妙筆?
    劉禹錫的《望洞庭》,您肯定讀過。那麼這首詩為什麼能讓人印象深刻呢?詩人用了什麼樣的高明手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君山島,就是劉禹錫筆下的青螺2、物象互融:巧妙疊加,整體比喻。
  • 教學設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古詩兩首》—《望洞庭》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望洞庭》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一單元的課文。劉禹錫的《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裡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像,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力。
  • 未來講堂|王維《鹿柴》誦讀:韓濤
    未來講堂|王維《鹿柴》誦讀:韓濤 2020-09-24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誦讀:吳俊全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誦讀:吳俊全 2020-09-30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李紳《憫農》(其一)誦讀:張宏
    未來講堂|李紳《憫農》(其一)誦讀:張宏 2020-09-09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鄭板橋《竹石》 誦讀:楊佩琴
    未來講堂|鄭板橋《竹石》 誦讀:楊佩琴 2020-12-30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學語文教師資格面試《望洞庭》教案
    《望洞庭》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小學語文,中公講師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小學語文《望洞庭》教案。 小學語文《望洞庭》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螺」,掌握「庭、螺、潭」3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課文,默寫古詩; 2.學習通過查閱工具書了解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意思,通過想像,感受詩歌的意境;
  • 未來講堂|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五)誦讀:趙文瑄
    未來講堂|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五)誦讀:趙文瑄 2020-10-10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龔自珍《己亥雜詩》誦讀:原傑
    未來講堂|龔自珍《己亥雜詩》誦讀:原傑 2020-12-15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孟浩然《宿建德江》 誦讀:高惠彬
    未來講堂|孟浩然《宿建德江》 誦讀:高惠彬 2020-12-24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誦讀:喬榛
    未來講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誦讀:喬榛 2020-11-23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2020-10-16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賈島《尋隱者不遇》誦讀:趙嶺
    未來講堂|賈島《尋隱者不遇》誦讀:趙嶺 2020-09-22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