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歷史最久的古剎龍華寺即將迎大修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上海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即將迎大修 遵循最小幹預原則

千年古剎龍華寺在上海家喻戶曉,成為上海人新春祈福之地的首選。龍華寺將動工修繕,而龍華塔也將啟動保養維護工程。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網站最新發布的審批公告顯示,龍華寺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和龍華塔保養維護工程立項的請示均已獲批。

龍華寺是上海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始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公元238-251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寺名來源於佛經上彌勒菩薩在龍華樹下成佛的典故。這裡也是老「滬上八景」唯一遺存的「龍華晚鐘」的發生地。所謂「三月十五春色好,遊蹤多集古禪關。浪堆載得鐘聲去,船過龍華十八灣」。改革開放以後,為傳承迎新文化,豐富市民文化生活,龍華寺啟動了「龍華撞鐘」活動。1989年歲尾之夜,龍華寺首次舉行「迎元旦撞龍華晚鐘活動」,並延續至今。

此次保護修繕工程實施範圍包括龍華寺的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鐘樓和鼓樓。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表示,根據《文物保護法》第21條和《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第3條規定,該保護修繕工程「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對龍華寺的修繕應遵循最小幹預的原則。

與龍華寺相望的龍華塔為樓閣式七層八面磚木寶塔,高40.64米,相傳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唐末毀於戰火。現在大家所見的龍華塔,是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吳越王錢菽重建,距今已逾千年,為上海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塔之一,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華塔自建立以來經過多次修繕,尤其是在新中國建立後。1954年和1982年,分別按宋代規格重修龍華塔;1984年換鐵剎、新鑄塔尖寶瓶,1991年安裝永久性泛光照;1999年,市、區政府和龍華寺出資在塔上安裝光導纖維照明。為人所不知的是龍華塔也有點斜。上世紀五十年代,測量到的傾斜是50釐米,1999年增至104釐米。塔北的機動車道改為步行街,有效控制了傾斜。

據悉,龍華塔保養維護工程也是上海市徐匯區2020年重大工程項目之一。徐匯區2020年重大工程建設現場推進會透露,龍華會街區改造、龍華塔修繕、龍華廣場、龍華港一河兩岸將延續城市記憶,打造開放的城市公共綠地和層次豐富的濱水空間。(記者包永婷)

來源:東方網

相關焦點

  • 城市記憶|名震大江南北的上海龍華寺 千年古剎百聞不如一見
    記得上次去龍華寺的時候,是和好友一起去龍華寺燒香祈福。這幾年沒有再來過,這次恰逢同學從塞外來滬遊玩,問她想去上海哪裡,她告訴我很早以前在電視新聞上就看到上海龍華寺新年敲鐘的搶頭香的盛況,所以她特別想看看傳說中的龍華寺到底是什麼樣的。恰逢元旦期間,此次特地帶她來看看,龍華寺周圍也已改變了很多,香客依然很多,熱鬧非凡。
  • 上海「歷史最久」的寺廟,距今已有1700年,初一十五不收門票
    說起上海的旅遊景點,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迪士尼、外灘等等人氣景點。這座城市的繁華與熱鬧,高樓大廈讓人著迷。其實上海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在城市的角落中分布著眾多有文化、有內涵的古建築,不過大多都隱藏在高樓大廈之下,顯得不那麼起眼。
  • 上海香火最旺的寺廟,距今已有1700多年,門票僅收十元
    現如今提及上海人們想到的都是大城市的繁華與熱鬧,上海的高樓大廈讓人著迷,其實上海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在上海還存在著很多古建築等,不過在高樓大廈的襯託下就顯得很不起眼了。提到上海悠久的歷史就不得不提及這座寺廟了,它是上海現存的寺廟當中歷史最久而且規模最大的古剎,它就是龍華寺。
  • 2020上海龍華寺跨年撞鐘交通攻略 (停車+夜宵線)
    2020上海新年第一遊——迎新春撞龍華晚鐘活動,將於2019年12月31日21:00-2020年1月1日1:00,在龍華古寺舉行。  今年的迎新春撞龍華晚鐘活動,在主題視覺、舞臺呈現、演出內容、互動形式上更新迭代,誠意滿滿,精彩連連。文化氣息更濃,視覺整合更新,舞臺表現更美。
  • 這個深藏於龍華寺內的小園林即將開放
    這個深藏於龍華寺內的小園林即將開放 2020-05-14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傳香火很旺很靈的上海寺廟!趁著過年去拜拜~
    據說這些都是上海香火最旺的寺廟,你不趁著過年去拜拜?
  • 上海一座重名多的寺廟,距今已有1700多年,曾有過重修
    上海是我國經濟最強的城市,也是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很高的城市之一,通過多年的城市建設和發展,也促使上海成為了國際大都市,也被網友戲稱為「魔都」,而上海的城市經濟發達,在很大一方面上都因為多個產業的持續發展,其中旅遊業的表現能力很強,也是如今上海很重視和支持發展的經濟產業,它對於城市的
  • 龍華寺寧國禪寺待客逾十萬人,下個高峰或在初四晚
    寺廟安保。徐匯警方供圖  2月4日至2月5日,上海龍華寺、寧國禪寺分別接待香客8.6萬餘人和1.95萬餘人。  2月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徐匯公安分局獲悉,為做好龍華寺、寧國禪寺2019年春節「迎春、祈福、撞晚鐘」活動安全保衛工作,徐匯分局共出動警力950餘人次,增援武警1200餘人次,安保力量1750餘人次,細緻落實各項安保措施。
  • 上海「老古董「,已有1700多年歷史,寺廟文化吸引眾多外國人參觀
    上海高樓大廈林立,沒想到會有這樣一座「老古董」,在這座城市裡還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是龍華寺,位於長江南岸的一座古老的寺廟,有著1700年的歷史。聚光燈閃爍的上海,天天高樓林立,夜幕降臨,燈火輝煌。找一個安靜,簡單,充滿歷史氣息的地方並不難,但也不容易。
  • 上海的吳越國文化遺蹟考略
    每次我去上海歷史博物館參觀,總要上樓欣賞這件珍貴的歷史文物,久久地佇立,仔細地品味其美妙的書法藝術和文化價值,想當年,吳妃懷著虔誠之心書寫經書時,胸中一定會升騰起對《妙法蓮花經》的敬意。三、千年古剎龍華寶塔滬上最古老的大型地面建築龍華古塔,位於徐匯區龍華寺東側,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龍華晚鐘」曾是滬城八景之一,也是江南著名的古蹟。據傳龍華古塔是三國東吳赤烏十年(247年)吳王孫權為孝母而造,賜額「龍華」,或曰:報恩寺。寺塔毀於唐朝末年的黃巢兵亂。     龍華古塔亦是吳越國先人留給上海的珍貴文化遺產。
  • 上海都有哪些佛教寺廟?盤點魔都上海人氣最高的八大寺廟
    上海佛教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三國吳赤烏年間(238-251年),相傳龍華寺和靜安寺都是在這一時期創建的。隨著上海地區經濟發展、人口增加,以及歷代統治者對佛教的扶持,上海佛教不斷發展。在中國近代史上,上海佛教海納百川,集東西南北之長,被稱為海派佛教,擁有顯赫的地位。截至目前,上海佛教已開放寺廟120餘座,信眾難以精確統計。
  • 上海鐵路局「綠巨人」復興號動車組迎來首次大修
    上海鐵路局「綠巨人」復興號動車組迎來首次大修 2020-05-20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原圈頭寺:湮滅的千年古剎
    據當地老人講,圈頭寺建寺的歷史,最早可上溯到唐代神龍年間 (705年正月—707年九月)(「神龍」系武周皇帝武則天和唐中宗李顯的年號。神龍元年二月,中宗復國號唐,沿用武則天「神龍」年號不改。武則天崇信佛教,在位時曾令天下大建佛寺。 ),後來又屢次重修、擴建,至明清時大盛,後毀於民國,其存在歷史長達1300多年,對當地的鄉風民俗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 巍然古剎普光寺
    原來,這便是剛剛修復完成、即將開放的千年古剎——普光寺。     普光寺位於西緝虎營15號,緊鄰後小河小學。據清道光《陽曲縣誌》載,普光寺始建於東漢建安年間。普光寺坐北朝南,原為二進院落布局,佔地面積1200餘平方米,中軸線有大殿、後殿,兩側有廂房。大殿為明代遺構,後殿為清代建築。大殿五開間,懸山頂,琉璃脊。
  • 佛骨舍利現身河北靈巖古剎
    這是個無比吉祥殊勝的日子,這一天千年古剎石家莊市鹿泉區靈巖寺舉行了盛大莊嚴的迎請佛骨舍利儀式。 迎請儀仗隊上午九時許,莊嚴肅穆的靈巖寺上空傳來了震撼人心的鐘鼓齊鳴之聲,隨之,梵音陣陣,四眾弟子齊誦釋迦牟尼佛聖號,響徹雲霄。
  • 北京一滿目瘡痍的古剎,曾給觀音像做CT,近日重獲「小故宮」稱號
    但是,萬壽寺也像許多歷史古蹟一樣,經受著自然的蠶食,尤其是木質的柱子,已經腐爛到塊支撐不住整個大殿。整個寺廟滿目瘡痍,絲毫看不出是這曾經被稱為「京西小故宮」。
  • 天氣越來越冷,不如拜拜武漢香火最旺最靈驗的寺廟!
    它初名東山寺,始建於南朝劉宋年間(420-479),至今已有1600餘年歷史,歷史上曾得到唐文宗等十位皇帝和六位王侯的大力護持,是最具典範的皇家寺院。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大東門外7.5公裡的蟠龍山 古卓刀泉寺 卓刀泉寺也稱御泉寺,位於湖北省武昌伏虎山的西南麓,在武昌區卓刀泉的十字路口(即華中師範大學東門往珞喻路方向前行約300米處),是一座千年古剎
  • 上海:「綠巨人」復興號動車組迎來首次大修
    2020年5月19日,「綠巨人」動車組迎來投入使用後在上海首次大修(D3修)工程,上海車輛段為確保首次「綠巨人」D3修工作順利開展,該段在規章體系、設備設施、材料儲備、生產工藝布局、人員組織安排、學習培訓等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並通過在兄弟站段、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交流學習,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