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白沙「啦奧門」豐收節邀您來

2021-02-08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牙叉11月4日電 (記者曾毓慧)「山蘭稻熟了!」11月初,在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放眼漫山遍野間,一片又一片金燦燦的稻浪此起彼伏,山蘭稻又迎來了一年好收成。

  尤為讓人期待的是,2018白沙「啦奧門」豐收節將於11月10日至11日舉行,本次活動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民宗委、省扶貧辦支持,白沙黎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以及中央12號文件精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刻領會《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全力謀劃白沙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白沙脫貧攻堅戰。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啦奧門」在黎語裡是「慶豐收、吃新米」的意思,是黎族先祖在長期的農耕生產中創造出來的山蘭稻作文化,含有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生活習俗等,已經成為黎族人民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

  據透露,今年白沙「啦奧門」豐收節活動內容豐富,設有白沙「啦奧門」豐收節啟動儀式暨豐收形象大使評選總決賽,白沙青松鄉山蘭豐收體驗,白沙七坊紅心橙、邦溪百香果採摘及美食體驗等系列活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白沙「啦奧門」豐收節開幕當天,還將舉辦海南山蘭文化研討會。屆時,來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省農業科學院、海南大學的學者以及山蘭種植、生產、流通等領域的企業代表等將齊聚一堂,圍繞「海南山蘭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為主題,共同描繪白沙鄉村振興藍圖。

  天賜良地,一米穿越了千百年,也書寫了屬於黎族的農耕歷史。

  據悉,自2017年白沙首次啟動「啦奧門」豐收節以來,在白沙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在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陣容的大力推介下,白沙山蘭稻品牌效應逐日凸顯,有力提升了白沙民族活動的文化影響力,「啦奧門」已成功申報白沙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山蘭米價格持續走俏,市場行情十分看好,也有力幫扶白沙更多的貧困戶和農戶拓寬了產業致富的新路子,實現增產又增收。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2018年是「啦奧門」品牌活動定型成勢的一年,為此,白沙縣委、縣政府今年再次攜手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聯手打造「啦奧門」省級品牌活動,將活動會場擴展至青松鄉、七坊鎮、邦溪鎮三個鄉鎮,並根據各個鄉鎮的優勢產業特色,力推青松鄉山蘭稻、七坊鎮紅心橙、邦溪百香果互動體驗活動。在規格、規模、時間跨度、形象提升、文化挖掘包裝等方面升級「啦奧門」豐收節,全面生動呈現白沙黎族豐收文化的故事。在此,也誠邀各地賓客前來白沙盡享黎族「啦奧門」豐收節的風情與樂趣。

相關焦點

  • 明天,我和白沙「啦奧門」山蘭文化節有個約定,你呢?
    自今年11月初以來,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山蘭旱稻豐收時節,為了更好地傳承海南黎族山蘭文化,11月21日,由白沙縣委、縣政府以及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聯手主辦的2020年白沙「啦奧門」(黎族豐收祭祀活動)山蘭文化節將在青松鄉擁處村舉行,屆時將邀請省內外賓客們到此「吃新米,慶豐收」,並體驗黎族人民開山墾荒種植山蘭、「非遺」秀展演、生產勞作歌舞表演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紅珊瑚國際音樂節今天開唱
    本報海口12月20日訊 (記者習霽鴻)2019年海南紅珊瑚國際音樂節將於12月21日正式開唱。
  • 又是一年「三月三」,快來白沙慶賀豐收、喝山蘭酒!
    又是一年「三月三」作為海南黎苗族同胞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 白沙:推進「穩膠擴茶擴藥創特色」產業
    原標題:慶豐收 迎小康|白沙立足於生態優勢,穩步推進「穩膠擴茶擴藥創特色」產業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唯有強化產業幫扶,才能夯實持續穩定的脫貧根基。二零一九年底,白沙黎族自治縣舉辦「啦奧門」活動慶祝山蘭稻喜獲豐收。
  • 海南日報數字報-「麥歌王子」愛黎歌
    文\海南日報記者 郭暢  「難,做音樂很難,做民族音樂,難上加難。」  1月9日,採訪2018年中國(海南)民歌盛典決賽選手麥昌崛時,海南日報記者多次聽到他反覆用「難」字來表達內心的情感。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載儋耳揮灑雪茄風情
    從本期開始,海南日報將陸續推出《潮起西岸》新聞版,全方位反映儋州新興地級市的發展成果,凝聚和傳播正能量,鼓舞鬥志,吸引投資,努力打造海南新生重要增長極,演繹「新西岸更海南」的精彩篇章。  據了解,除了儋州市光村鎮既有的4000餘畝雪茄菸葉,白沙、昌江也開始規模化推廣,西部總種植面積將突破萬畝,以儋州為中心的瓊西萬畝「雪茄風情走廊」呼之欲出。  早在1998年,經國家有關部委牽線搭橋,與世界雪茄之鄉古巴緯度接近的海南,就開始試種雪茄菸葉。在全省範圍內多次選點試種過程中,科技人員發現,儋州、昌江、白沙等西部地區巖漿巖形成的紅色土壤,適宜種植雪茄。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房車露營博覽會將亮相歡樂節
    本報海口11月24日訊 (記者張中寶)作為今年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的一大亮點活動,11月27日—29日,2015海南國際房車露營休閒旅遊博覽會暨中國房車露營大會
  • 海南日報數字報-洋媳婦的海南生活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圖\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近日,來自美國的藝術家可樂在騎樓老街舉辦了個人畫展,用20餘幅藝術作品講述她的海南生活。
  • 我們這豐收啦 2020成都青白江豐收節精彩紛呈
    【我們這豐收啦 2020成都青白江豐收節精彩紛呈】等一場稻子揚花,守一回稻場奔忙,看一次豐收節慶。2020年青成都市白江區小春糧食喜獲豐收,大春糧食豐收在望,「三農」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突破、新進展。9月19日,數百名市民匯聚青白江區彌牟鎮白馬村,參加2020成都青白江豐收節慶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景點有聲有色 夜市有聲有食
    與海南其他海岸平緩的沙灘、平靜的海浪相比,這裡更顯得波瀾壯闊,給人留下神奇壯觀的美。」內蒙古遊客李志良頗多感慨。  中和鎮七裡村的400多畝野生玉蕊樹鮮花綻放,吸引很多市民和遊客暢遊花海,成為新的鄉村遊景點。海南知名歷史文化古鎮中和鎮七裡村,與東坡書院相鄰,擁有海南首個淡水溼地森林,最難得的是淡水溼地中保留全國面積最大的野生玉蕊樹林,最長樹齡的玉蕊樹約800年。
  • 海南日報數字報-竹掃把掃出小康路
    ■ 本報記者 曾毓慧 通訊員 陳權  「別看咱這竹編工廠不算大,但能製作竹掃、芒花掃、竹耙和竹筐等,以後還要培訓聘請更多本地村民來增加收入
  • 海南日報數字報-資訊廣場
    海南華奧實業開發公司  2020年9月29日    公  告  搭伴兒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本委受理申請人梁嘉儀、韓麗莉與你公司勞動爭議案(海勞人仲案字〔2020〕第288、289號),現依法向你公司公告送達勞動仲裁申請書及證據,應訴通知書、開庭通知書等,限你公司在公告之日起30日內來本委領取(海口市西沙路4
  • 海南日報數字報-萬泉河,永恆的旋律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風光旖旎的海南島最不缺動人景致,而這其中,紅色娘子軍的傳奇故事為涓涓不息的萬泉河賦予了更深遠的人文內涵
  • 英山縣首屆豐收文化旅遊節9月19日開幕,邀你來玩!
    英山縣首屆豐收文化旅遊節9月19日開幕,邀你來玩!慶豐收頌黨恩話振興奔小康英山縣首屆豐收文化旅遊節秋意漸濃,天氣轉涼隨之而來的還有豐收的喜悅首屆金秋慶農民豐收文化旅遊節聯誼晚會
  • 海南日報數字報-「跨界」書寫家傳與國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歷史總在被人創造,也總在被人書寫。近日,海南出版社策劃出版講述清朝末年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生平的作品《南海何曾隱風流——清末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紀事》,深具人文情懷的三聯書店前總編輯李昕依託翔實史料「跨界寫史」。創作時,李昕既是求真求實、理性客觀的書寫者旁觀者,又是飽含深情、思悼先輩的家族後人。日前,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李昕,聽他娓娓道來一位出版人「深情擬家傳、理性作國史」的背後故事。
  • 海南日報數字報-盯住了!中控室顯示屏
    本報洋浦1月24日電 (記者林書喜 特約記者郝少波)1月24日,大年三十,洋浦經濟開發區中國石化海南煉化公司芳烴中控室裡
  • 千年酒鎮白沙與二郎神的故事,江記酒莊邀您共賞不一樣的白沙記憶
    千年酒鎮白沙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大概都是影視城、江記酒莊原產地、人口是重慶最多的鎮。今天,白沙古鎮邀您共賞不一樣的「白沙記憶」。相傳,唐朝初年,長江上遊江津段的東海沱有一河妖,殘暴成性,常興風作浪,害得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 美好新海南 輝煌「十三五」|白沙高峰生態搬遷新村建成,首批20餘戶...
    白沙高峰生態搬遷新村建成,首批20餘戶村民喜遷新房搬出窮窩窩 邁入新生活■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特約記者 吳峰「終於搬新家囉!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當天,茶園與橡膠林環繞的高峰新村迎來了一個好日子——包括符桂海在內,首批20餘戶村民從五六十公裡外的白沙南開鄉高峰村搬遷至此,大夥按照當地習俗,在新家擺上幾桌菜餚招待親朋好友,場面好不熱鬧。放眼望去,50多棟統一規劃建設的聯排兩層小樓錯落有致,朱紅梁柱、白色牆面,外立面有大力神、青蛙紋、魚紋等圖案。
  • 海南舉行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慶祝活動新聞發布會
    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海南慶祝活動將設置2020年海南豐收節金秋消費季"趕農集"市縣農產品展、網紅直播、慶祝活動儀式、農民豐收趣味遊園、農民豐收歌會等精彩紛呈的系列活動,全面展示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之年的"三農"形象。主會場的吉祥物、會場的布置、氛圍營造將充分體現出濃厚的黎、苗少數民族特色,有效呈現海南鄉村振興工作和脫貧攻堅成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義薄雲天許子偉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易宗平 通訊員 郭樹護 梁娥  儋州市新州鎮大屯村的大屯塘岸上,立著由清朝嘉慶年間舉人張績撰寫的石刻對聯:「半月掩池塘,岐山豐草今猶綠;千秋高德義,烏府叢蘭久愈香。」   千秋德義,歷久彌香。大屯塘畔洋溢著文脈才氣。